AI翻译
搜索文档
“世界超市”启动万名商户AI技能提升计划
证券时报网· 2025-10-16 11:31
AI赋能义乌市场战略 - 公司旗下义乌全球数贸中心正式开业,拉开大规模AI赋能行动的序幕 [1] - “AI+市场数贸”峰会召开,主题为“AI无界,数贸全球”,并启动“万名商户AI技能提升三年行动”计划 [1] - 目标推动市场经营户AI工具赋能商贸知晓率达100%,三年内帮助万名商户成为数字经营能手 [1] AI技能培训与认证体系 - 2024年创新开发“国际商贸AI工具应用”等4个专项职业能力考核项目,形成全链条标准化技能提升体系 [2] - 全年新增商贸领域技能人才3.3万人 [2] - 培训课程包括AI图文生成、AI视频剪辑、AI数字人直播、AI多语言翻译等实战项目,考试合格者可获专项职业能力证书 [2] AI应用成果与生态建设 - 公司旗下Chinagoods AI数字应用累计调用量已突破10多亿次 [2] - 公司与阿里巴巴联手打造世界义乌商贸大模型,涵盖6大领域13项应用,覆盖设计、生产、营销推广到交易达成的全链路 [2] - AI工具应用包括“小商AI视创”提升产品展示质感,“AI翻译”支持116种语言实时互译,“小商AI”设计模块赋能企业创新提速 [3] 商户AI应用案例 - 商户通过AI设计工具根据客户样品图复刻并延展图样,成功获得可观订单 [3] - AI翻译工具帮助商户与中东等海外客户实现无障碍沟通 [3] - 公司目标让AI成为人人可用、人人好用的“数字参谋长”和普及型生产力 [3]
AI围剿外语系学生
投资界· 2025-10-14 15:41
行业变迁与需求转变 - 高考日语考生规模在2016年不到一万人,到2020年猛增至12.35万人,四年增长超12倍 [10] - 2024年高考日语迎来新题型首次考试,难度大幅提高,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更高,导致选择日语作为高考外语科目的人数逐年下降 [11] - 截至2024年底,国内主营“机器翻译”或“人工智能翻译”的企业数量增至1545家,同比增长706家,使用AI翻译的项目占比达31.8% [18] 外语专业调整与就业影响 - 据2018-2022年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显示,五年间共有101所本科院校撤销了外语类专业,其中被撤数量最多的是日语(26所),其次是英语(20所) [17] - 2025年,华中师范大学宣布自2026年起停招外国文学(韩语类)研究方向学生,河北大学表示拟停招英语和日语口译硕士 [7] - 中国翻译协会发布的《2025中国翻译行业发展报告》显示,我国翻译从业人员规模为680.8万人,翻译服务的外延正在由语言服务向内容服务扩展 [19] 人才培养模式转型 - 高校推动外语人才培养模式从过去强调“单一语言技能”升级为提倡“语言+专业”的复合模式,例如“外语+人工智能”可从事自然语言处理,“外语+教育”服务国际交流 [14][19] - 北京外国语大学小语种招生重点放在复合型专业设置上,包括“语种+语种”和“语种+专业方向”两种形式 [19] - 上海外国语大学建立“人工智能+”课程体系,推出通识课、微专业和辅修专业,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联合阿里云发布“AI云帆译”平台,将AI深度融入口译教学 [19] 个人职业路径案例 - 日语专业毕业生在求职时发现,垂直经验和技能远比学历更受青睐,语言只是工具,能用就行 [15] - 从事跨境电商等新领域需要除了外语外的附加技能,例如了解海关政策、外贸流程、税务规定、汇率变化等相关知识 [12] - AI已经承担了大量翻译任务,除了极少数高规格场合仍需人工翻译,大多数普通场景下的工作将被AI替代 [17][18]
一所顶级高翻院校,被AI干倒闭了
36氪· 2025-09-13 21:39
蒙特雷学院关停事件概述 - 世界三大顶级翻译学院之一的蒙特雷明德国际研究学院宣布将于2027年6月停止招收其唯一的研究生项目,成为“翻译界的哈佛”关停的标志性事件[4][5][10] - 关停直接原因为申请人数急剧下降导致学院长期处于严重亏损状态,停办是唯一可行的财务选择[8] - 2025年学院注册人数约为440名,远低于850名全日制学生的初始目标,2023年总注册人数为503名,全日制学生为391名[18][19] 学院历史与行业地位 - 学院成立于1955年,前身为蒙特雷外国语学院,2010年正式并入全球排名第五的明德学院成为其研究生院[11][12] - 与法国巴黎高等翻译学院、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口译学院并称世界三大顶级翻译学院[10] - 校友广泛服务于联合国、欧盟、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是国际政治外交舞台的关键人物[14][15] - 福布莱特计划学者在学院可获得25%的奖学金,即每年1.2万美元[14] 内部运营挑战 - 学院实行严进严出的招生政策,从不为了赚钱而放宽标准,导致招生规模受限[17] - 翻译与口译专业录取极其苛刻,需出色的双语能力及通过严格筛选面试,课程设置紧凑且学业压力大[23] - 作为文理学院的研究生院,蒙特雷与明德学院的协同效应严重不足,校友捐款占明德学院总额不到百分之一[24] AI对翻译行业的冲击 - AI翻译效率提高近9倍,成本平均降低90%以上[31] - 2024年起点国际新增AI翻译作品超过2000部,同比增长20倍,热销榜前100作品中AI翻译占比超过四成[31] - 编辑/翻译工作最易受大模型影响,大语言模型影响指数越高的职业招聘量下降越明显[35] - 86.67%的从业者认为“大模型初译+人工保障”将成为主流模式,翻译者角色从创造者沦为校对员[38] 行业薪酬与就业市场变化 - 资深翻译从业者经历翻译单价大幅下滑,从一年半前的千字50元降至30元,且30元单价也难以找到[38][39] - 兼职西班牙语短剧翻译报价在一年内快速下滑,从每分钟15元降至5元,薪资缩水三分之二[39][40] - 传统翻译行业岗位需求急剧下降,MTPE(机器翻译+译后编辑)模式越来越多,许多翻译人员被迫转行[36][38] 全球语言教育萎缩趋势 - 2023年西弗吉尼亚大学宣布取消所有外语和创意写作课程,并解雇约7%的教职员工[44] -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英语专业人数从953人减少到578人[44] - 2024年美国31个语言旗舰项目中超过三分之一(13个)失去资金支持,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近年均有密集语言项目被取消[44] AI时代的教育转型与新兴机会 - AI正在打破象牙塔壁垒,让优质语言资源不再是少数人专利[52] - 未来纯工具化专业将越来越少,但AI也带来新的复合型AI+人才工作机会[49] - 教育系统需从将人简单化和工具化转向培养丰富的情感、复杂文化理解力及个性化等能力[61][62] - 哈佛法学院2025年研究显示,律所使用AI后反而招募了公司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员工队伍[50]
美国翻译名校暴雷,这波AI要负全责?
36氪· 2025-09-12 08:23
学校关闭事件概述 - 蒙特雷国际研究学院(MIIS)宣布停止招生,并将于2027年6月全面停止办学 [1] - 学校当前在校生规模约为440人,远低于850人的招生目标 [14] - 学校预计2025财年营运赤字将达到1410万美元,其中MIIS单独贡献超过870万美元的亏损 [14] 学校历史与行业地位 - MIIS成立于1955年,被誉为“翻译界哈佛”,与巴黎高等翻译学院、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口译学院并称“世界三大顶级翻译学院” [10] - 其笔译与口译专业是王牌专业,毕业生多就职于联合国、欧盟、世界银行等大型国际组织及跨国集团 [11][12] - 学校以其“严进严出”的办学理念和长期不足千人的小规模精英教育著称 [13] AI对教育及翻译行业的冲击 - AI冲击导致美国高校文科普遍萎缩,学生更倾向于选择计算机、医学、金融等专业,翻译被视为夕阳行业 [15] - 机器翻译技术自2013年谷歌提出神经网络机器翻译后取得突破,2017年Transformer架构的提出进一步推动了技术发展 [22] - AI翻译能力已超越逐字转换,能够学习语法模式、词汇选择以掌握原文含义和语气,谷歌Translate已集成Gemini AI模型以提升翻译质量 [23] - OpenAI的GPT模型翻译处理能力从数千字提升至约80万字,显示出技术快速进步 [25] 翻译行业就业市场变化 - AI翻译的普及导致传统翻译工作模式转变为“译后编辑”,即AI翻译后由人工校对,工作门槛和收入大幅下降 [25] - 文本翻译报价从千字50元降至30元难寻,视频字幕翻译报价从每分钟15元降至5元 [25] - 全球AI翻译市场规模预计到2033年将达到135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2.3%,与人工翻译就业萧条形成对比 [28] AI翻译技术的应用与普及 - Meta AI的SeamlessM4T能在2秒延时内口译上百种语言,利用数百万小时的多语言语音数据预训练,更符合人类说话习惯 [27] - 智能硬件成为AI翻译普及的重要载体,Meta的Ray-Ban智能眼镜搭载Llama 3大模型,支持实时翻译功能,开卖一年销量超100万副,占据全球智能眼镜73%的市场份额,销量同比增长200% [29][33] - 包括讯飞、字节跳动及苹果在内的厂商纷纷在耳机产品中集成AI翻译功能,AirPods Pro 3也加入了实时语音翻译 [35] - 华强北制造的廉价AI翻译耳机(低至9.9美元)畅销海外,有白牌产品月销售额从200万元跃升至800万元,主要销往北美和中东市场 [40]
一所名校被AI干倒闭了
投资界· 2025-09-04 14:58
蒙特雷翻译学院关停事件 - 蒙特雷国际研究学院(MIIS)宣布2027年6月停招其唯一研究生项目,原因为申请人数急剧下降导致严重亏损,停办成为唯一可行的财务选择[4][5] - 学院与法国巴黎高等翻译学院、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口译学院并称世界三大顶级翻译学院,被称为「翻译界的哈佛」,培养出大量服务于联合国、欧盟等国际组织的杰出人才[6] - 截至2023年总注册人数503人(全日制391人),2025年降至约440人,远低于850人全日制目标,严苛招生政策限制规模且校友捐款占明德学院总额不足1%[7][12] 翻译行业受AI冲击现状 - AI翻译效率提高近9倍且成本降低90%以上,2024年起点国际平台AI翻译作品超2000部(同比增长20倍),热销榜前100作品中占比超40%[15] - 86.67%从业者认为「大模型初译+人工保障」成为主流模式,翻译者角色从创造者转为校对员,人工翻译单价从千字50元降至30元以下[18] - 西班牙语短剧翻译报价从每分钟15元降至5元,从业者收入缩水三分之二,兼职翻译岗位需求急剧减少[19] 语言专业教育衰退趋势 - 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2023年取消所有外语和创意写作课程并解雇7%教职员工,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英语专业人数从953人减少至578人[21] - 美国31个语言旗舰项目中超过三分之一(13个)失去资金支持,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近年密集取消语言项目[21] - 北京大学与智联招聘报告显示编辑/翻译职业最易受大模型影响,招聘量下降且岗位要求显著提高[15] AI时代的教育与职业转型 - AI打破语言资源垄断,使优质语言资源不再是少数人专利,传统精英教育认证体系价值减弱[24][28] - 法律行业使用AI后部分顶尖律所招募规模达历史最大队伍,体现「复合型AI+人才」需求增长[24] - 技术革命虽淘汰工具化岗位(如抄写员、打字员),但推动人类转向情感、文化理解力等差异化能力发展[28][29]
第一所被AI淘汰的世界名校,刚刚倒闭了
创业邦· 2025-09-03 18:10
文章核心观点 - AI翻译技术的崛起导致传统翻译行业需求萎缩,是蒙特雷国际研究学院翻译研究生项目停办的根本原因,这标志着传统精英化、工具型语言教育模式面临淘汰 [8][22][34] - 技术变革虽淘汰旧岗位,但也催生新机会,未来教育应更注重培养复合型人才及跨文化理解等AI难以替代的能力,而非单纯的语言技能 [33][34][41] 蒙特雷学院概况与关停原因 - 蒙特雷国际研究学院被誉为“翻译界的哈佛”,与巴黎高等翻译学院、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口译学院并称世界三大顶级翻译学院 [9][10] - 学院于2027年6月停招其唯一的研究生项目,原因是申请人数急剧下降导致严重亏损,停办成为唯一可行的财务选择 [5][8] - 学院采取“严进严出”的招生政策,注册人数远低于目标,截至2023年总注册人数为503名,2025年公告的注册人数约为440名,低于850名的全日制学生目标 [12][16] - 作为明德学院的研究生院,其校友捐款占明德学院总额不到百分之一,协同效应不足,财务结构脆弱 [17] AI对翻译行业的冲击 - AI翻译效率提高近9倍,成本平均降低90%以上,严重冲击传统翻译行业 [22] - 2024年阅文集团起点国际新增AI翻译作品超过2000部,同比增长20倍,热销榜前100作品中AI翻译占比超过四成 [22] - 86.67%的从业者认为“大模型初译+人工保障”将成为主流模式,翻译者角色从创造者沦为校对员,收入大幅下降 [26] - 翻译市场价格急剧下滑,例如千字翻译单价从50元降至30元甚至更难找到,西班牙语短剧翻译报价在一年内从每分钟15元降至5元,薪资缩水三分之二 [26][27] 语言教育领域的连锁反应 - 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于2023年宣布取消所有外语和创意写作课程,并解雇约7%的教职员工 [28] -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英语专业人数从953人减少到578人 [28] - 2024年美国31个语言旗舰项目中超过三分之一(13个)失去资金支持,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也有密集的语言项目被取消 [29] 未来趋势与机遇 - AI淘汰工具型专业的同时,也新增了“复合型AI+人才”的工作机会,例如法律行业在使用AI后反而招募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员工队伍 [33] - 未来教育应转向培养丰富的情感、复杂的文化理解力及个性化等能力,以应对AI无法替代的领域 [34][41] - 技术革命是常态,人类通过进化能力不断适应变化,主动拥抱变革而非被动放弃学习是关键 [39][40][41]
用AI翻译文学,是“降智”还是“风口”
新京报· 2025-07-22 21:51
AI翻译技术在出版行业的应用 - 独立出版社Bloodhound Books推出AI驱动的小说翻译服务"Globescribe.ai",旨在帮助作者和出版社将书籍推向更广泛读者群 [1] - 有声书平台Audible测试AI翻译服务,允许出版商将有声书翻译成其他语言,目标是实现"每一本书的每一种语言版本" [1] - AI翻译技术发展迅速,在出版行业引发分歧:部分从业者视为机遇,另一部分则担忧其负面影响 [1] 行业对AI翻译的争议 - 英国作家协会翻译协会主席批评生成式AI使用盗版书训练模型的行为,Meta公司被曝使用数百万本盗版书开发AI程序 [2] - 美国法院裁定Meta和Anthropic使用书籍训练AI属于"合理使用",引发对更严格监管的呼声 [2] - 翻译家指出AI翻译存在多重缺陷:无法理解上下文、语气和风格,导致语言贫乏化,且本质上不属于真正翻译 [2] AI翻译对从业者的实际影响 - AI翻译作品仍需人工译者检查,形成"后期编辑"工作模式,但这种方式反而降低译者效率 [2] - 译者反映从零开始翻译比修改AI生成的文本更高效,AI输出常被描述为"难以驾驭的文字泥块" [2] - 行业出现灰色地带:使用AI辅助翻译未被禁止,但直接生成内容被视为"检查电脑作业"而非创造性工作 [2]
17大电商巨头齐聚,共建义乌全球数贸新生态
搜狐财经· 2025-05-21 20:40
贸易环境与义乌商家策略 - 关税战缓和后义乌对美订单逐步恢复 但国际环境仍存在不确定性 [1] - 义乌商家采取多渠道布局策略以应对复杂国际贸易风险 提出"鸡蛋不放在同一个篮子"理念 [1] - 义乌中国小商品城联合17大电商平台发起"全球数贸中心电商引力加速计划" 推动数字贸易生态建设 [1] 全球电商平台与义乌合作 - 17家全球头部电商平台(包括Amazon/TikTok/Shein/Walmart等)与600多家义乌商户参与"聚势义乌 共擎未来"活动 线上线下累计吸引20多万人次关注 [3] - 活动后开启7天实操分享会 指导商户通过线上线下融合模式寻找业务增量 [3] - 义乌模式被描述为"电商模式无尽 贸易游戏无边 商机未来无限" 强调平台算法/流量生态/供应链协同价值 [4] 数字化转型与商户实践 - 依托Chinagoods平台1200万SKU供应链优势 构建"数字贸易全渠道生态" [7] - 商户采用AI工具实现产品图片自动适配多国审美风格 一键生成多语言版本短视频 [7] - 数字化解决方案帮助商户调整生产节奏 首日主会场已促成多家商户与平台达成入驻意向 [7] 国际采购商反馈与案例 - 肯尼亚采购商通过线上AI功能3分钟内锁定三家符合德国标准的玩具厂商 [8] - 俄罗斯商人借助AI翻译功能直接敲定中俄双语电子协议 缩短采购时间并降低成本 [10] - 海外采购商认为该计划能打破贸易壁垒和地域限制 [10] 战略规划与生态建设 - 推出两大共建计划:联动17大平台助力中小微企业品牌突围 以及建设10月开业的全球数贸中心 [13] - 全球数贸中心将整合AI数字科技/5大空间布局/数字大脑等创新要素 [13] - 义乌通过"政策牵引+平台对接+AI助力"三驱联动 打造"数字丝绸之路" [15] 行业专家观点 - 专家提出"改革+数字化+品牌化+全球化"是中小微企业突围核心路径 [4] - 义乌正从传统批发市场转型为全球数字贸易枢纽 通过制度创新/技术赋能/品牌聚合提升竞争力 [4] - 当前变革被视为全球化突围战 义乌扮演"数字贸易枢纽"战略支点角色 [15]
有道“AI原生”战略驱动盈利能力增强,华泰证券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11.41美元
财富在线· 2025-05-16 17:23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净收入13亿元人民币,经营利润1.04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47.7% [3] - 经营性现金净流出同比收窄34.7%,财务效率显著提升 [3] - 华泰证券预测2025年全年经营利润有望达2.16亿元,同比提升45% [4] 业务增长与商业化 - 学习服务销售额同比增长超25%,AI升学规划师升级带动续报率提升 [3] - AI订阅服务Q1销售额近7000万元,同比增速超40%,AI翻译性能提升带动用户使用率增长 [3] - 在线营销服务持续拓展海内外机会,与Google和网易集团合作深化 [3] AI战略与技术进展 - 公司全面拥抱DeepSeek-R1,并在软硬件端全面落地 [4] - 自研"子曰"大模型持续进化,1月发布首个开源教育推理模型"子曰-o1",GPU效率远超通用大模型 [4] - "子曰"大模型已深度融入学习服务、AI订阅及智能硬件,巩固教育大模型领先地位 [4] 市场认可与行业地位 - 华泰证券维持网易有道买入评级,目标价11.41美元,持续看好AI能力商业化落地 [1] - 入选《Times》"2025全球顶尖教育科技公司"榜单,排名全球第二 [5] 管理层展望 - CEO周枫表示2025年将加快"子曰"大模型在教育与广告双领域的部署 [4] - 公司已具备战略优势,并保持积极发展态势 [4]
有道(DAO US):“AI原生”战略驱动盈利能力持续增强
华泰证券· 2025-05-16 15: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为 11.41 美元 [1][4][5][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有道 25Q1 收入 13.0 亿元,同比降 6.7%;经营利润 1.0 亿,同比增 247.7%,创一季度历史新高,超一致预期,“AI 原生”战略下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1] - AI 驱动核心业务稳健增长,学习服务聚焦高需求场景,在线营销服务有望下半年加速增长 [2] - 持续降本增效,利润兑现超市场预期,预计 25 年全年经营利润达 2.16 亿元,同比提升 45% [3] - 维持 25 - 27E Non - GAAP 归母净利润预测,基于 SOTP 估值法得出目标价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核心业务表现 - 25Q1 学习服务/智能硬件/在线营销业务收入分别为 6.02/1.90/5.05 亿元,同比变化 - 16.1%/+5.1%/+2.6% [2] - 有道领世 Q1 销售额同比增长超 25%,AI 升学规划师带动续报率提升,AI 订阅服务 Q1 销售额近 7000 万,同比增速超 40% [2] - 在线营销服务与 Google 和网易集团协作深化,预计下半年加速增长 [2] 成本与利润情况 - Q1 经营利润 1.0 亿元,经营利润率 8%,同比增 247.7%,主要因费用端大幅优化 [3] - 销售/研发/管理费用分别同比 - 21%/-21%/-25%,对应费用率同比优化 5.2/1.6/0.7pct [3] - 预计 25 年全年经营利润达 2.16 亿元,同比提升 45%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维持 25 - 27E Non - GAAP 归母净利润预测为 1.73/2.43/3.43 亿元 [4] - 采用 SOTP 估值法,给予 K12 业务/智能硬件业务 23.22/26.69x 25E PE,在线营销业务 15x 25E PE,目标价 11.41 美元 [4][10] 经营预测指标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人民币百万)|5,389|5,626|6,185|6,925|7,737| |+/-%|7.50|4.39|9.94|11.97|11.72| |归母净利润(人民币百万)|(549.94)|82.21|141.99|211.76|312.06| |+/-%|NA|NA|72.71|49.13|47.37| |归母净利润(调整后,人民币百万)|(519.14)|104.81|173.02|242.78|343.09| |+/-%|(20.90)|(120.19)|65.08|40.32|41.32| |EPS(调整后,人民币,最新摊薄)|(4.20)|0.85|1.40|1.96|2.78| |PE(调整后,倍)|(14.82)|72.33|43.82|31.23|22.10| |EV EBITDA(倍)|(23.14)|49.98|35.33|27.26|19.69|[9] 可比公司估值 - K12 业务可比公司 25E PE 平均值为 23.22 [13] - 智能硬件可比公司 25E PE 平均值为 26.69 [14] - 在线营销服务可比公司 25E PE 平均值为 10.98 [15] 财务报表预测 利润表 - 营业收入逐年增长,2023 - 2027E 分别为 5,389、5,626、6,185、6,925、7,737 百万元 [21] - 净利润从 2023 年的 - 549.94 百万元增长至 2027E 的 312.06 百万元 [21] 现金流量表 - 经营活动现金流 2023 年为 - 409.33 百万元,2025E 达 1,051 百万元 [21] - 投资活动现金流 2025E 为 - 50.62 百万元 [21] - 融资活动现金流 2025E 为 - 63.60 百万元 [21] 资产负债表 - 总资产从 2023 年的 1,666 百万元增长至 2027E 的 4,337 百万元 [22] - 股东权益从 2023 年的 - 2,149 百万元增长至 2027E 的 - 1,381 百万元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