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创新实干促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阅读新时代”理论热点面对面 阅读分享活动走进中国移动
环球网· 2025-09-30 09:28
活动概述 - 活动名称为“阅读新时代”理论热点面对面首场阅读分享活动 由公司等三家单位联合主办 [1] - 活动期间公司“新动力量”宣讲团分3个篇章进行了阅读分享 展示公司典型实践 [3] - 活动前与会代表参观公司咪咕公司新质生产内容产品展厅 了解公司在文化科技融合创新方面的成果 [8] 公司业务展示 - 公司展示了直面“时代之问”回应“人民之问”的典型实践 [3] - 公司实践案例涉及文化创新创造 城乡融合发展 基层社会治理 人工智能赋能发展等热点 [3] - 公司展示了“传习八闽”实干版图 包括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推动非遗传承保护等移动故事 [3] - 公司在人工智能与基层宣讲结合 信息技术与文化产业深度融合方面展示创新成果 包括数智阅读和红色“云集”等“新质内容” [3] - 公司咪咕公司展厅展示了在“文化+科技+融合创新”方面的最新成果及应用 [8] 行业合作与推广 - 学习出版社及相关出版单位向包括公司在内的多家中央企业举行《创新实干促发展》图书公益捐赠仪式 [5] - “阅读新时代”主题征文活动已连续举办三届 成为全民阅读工作的特色品牌和重要平台 [5] - 此次活动通过咪咕视频 学习出版社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中国出版等相关视频直播平台播出 [7] - 活动旨在搭建理论交流平台 推动党的创新理论传播 [5]
经济日报评论员:坚持创新实干把握发展主动权
经济日报· 2025-09-28 13:30
经济发展模式与驱动力 - 当前经济增长模式依赖要素驱动已难以为继,必须加快向创新驱动转变[1] - 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带来经济转型新动力,推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等向纵深推进[1] - 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DeepSeek等创新公司展现出强大吸引力[1] 创新实践与产业重点 - 强化创新引领需面向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国家重大需求和人民生命健康领域[2] - 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是创新实践的重要方向[2] - 数字技术春风为文化强国建设等多项国家战略提供支撑[1] 微观主体与制度环境 - 微观主体活力有待进一步激发,需解决民营经济发展中的问题[1][2] - 以制度变革释放发展红利是解决民营经济成长烦恼的重要路径[2] - 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依然突出,是创新需突破的重点[1] 政策落实与执行效能 - 弘扬实干精神需坚持干字当头,反对形式主义,以钉钉子精神落实决策[2] - 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和效率必须切实整治形式主义[2] - 面对人口结构转变,必须强化教育、住房、就业等多方面政策措施落地见效[2]
坚持创新实干把握发展主动权
经济日报· 2025-09-28 06:01
核心观点 -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实干是最好方法论,需将创新与实干贯穿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以把握发展主动权[1] - 当前经济面临结构性周期性外部性问题交织局面,必须加快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1] - 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为经济转型提供新动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关键动能[1] 经济发展模式 - 依赖要素驱动增长模式难以为继,需发挥创新支撑引领作用应对激烈竞争和复杂矛盾[1] - 改革开放40多年成就是依靠实干创造,需以制度变革释放发展红利[2] - 高质量发展需强化创新引领,面向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国家重大需求和人民生命健康[2] 科技创新应用 - 人工智能爆发式发展带来经济转型新动力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新助手[1] - DeepSeek等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数字技术推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乡村全面振兴向纵深推进[1] - 需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1][2] 社会治理与政策 - 需持续创新社会治理理念与实践应对新社会群体利益诉求技术手段[1] - 面对人口结构转变需强化教育住房就业等方面政策措施力求落地见效[2] - 激发微观主体活力需探索解决民营经济成长中烦恼重要路径[1][2] 工作作风与落实 - 必须弘扬实干精神坚持干字当头,反对形式主义,以钉钉子精神落实决策部署[2] - 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效率需切实整治形式主义,让求真务实蔚然成风[2] -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需摒弃松劲懈怠治理惰性,以历史耐心与战略韧性筑牢脱贫根基[2]
把握发展大势 激发创造活力 《创新实干促发展》出版发行
新华社· 2025-09-10 16:16
书籍出版信息 - 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组织编写了2025年通俗理论读物《创新实干促发展》[1] - 该书由学习出版社和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并于9月10日起在全国发行[1] - 该书是“理论热点面对面”系列通俗理论读物之一[1] 书籍内容与特点 - 书籍深入回答了如何看待人工智能对经济社会带来的影响、如何促进我国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如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等8个理论热点问题[1] - 书籍注重从学术基础、实践导向、国际视野、历史维度等方面着力[1] - 书籍运用数据解读、图表呈现、案例剖析等多种形式进行说理透彻、文风鲜活的阐述[1] 配套资源 - 编者组织录制了配套慕课与纸质书同步推出[1] - 配套慕课邀请8位专家学者围绕章节主题进行生动讲解[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