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战争与和平
icon
搜索文档
积攒在文字间的情感在舞台上爆发|国庆沪京演出推荐
第一财经· 2025-09-30 15:12
一部部荡气回肠的英雄诗篇即将展卷…… 【上海】 瓦格纳歌剧《漂泊的荷兰人》 时间:10月1日、4日、6日 19:30 地点:上海大剧院 《漂泊的荷兰人》是瓦格纳早期代表作,也是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的保留剧目之一。瓦格纳在这部作品 中完成了从"浪漫传奇"到"乐剧"的一次飞跃,让音乐与戏剧统一,也埋下了他后期所有巨作的种子。 这是瓦格纳歌剧里首次出现"救赎"主题:通过森塔的牺牲,使荷兰人从无尽的漂泊中解脱。"救赎"主题 此后反复出现在《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帕西法尔》等作品中,成为瓦格纳艺术世界的灵魂。《漂泊 的荷兰人》不仅革新了德国浪漫歌剧的传统,还首次让自然景观与心理象征交织在一起——风暴、海 浪、船员的合唱,既是舞台景象,也是人心深处的隐喻。 本次演出是由彼得·康维奇尼执导的这一版本首次在国内舞台登台亮相。康维奇尼不满足于把《漂泊的 荷兰人》当成"海上幽灵故事",而是把它解读为关于人类孤独与救赎幻象的寓言。 赖声川话剧《镜花水月》 时间:9月29日-10月5日 地点:上剧场 这是赖声川继《如梦之梦》《曾经如是》之后超越时空的奇幻之作。镜中花,水中月,是为人在世之空 相本核,赖声川由个体产生的宏大叙事,诉说其作 ...
大屠杀题材需要回避暴力吗?
虎嗅· 2025-09-30 08:17
几年前,我曾在专栏中提出过一个战争片的鉴赏标准: "如果看完一部战争片,大家都去纪念馆献花默哀了,那说明这是一部好的战争片;可如果大家看的过程中不断喝彩,看完之后群情激奋,那 说明这个战争片有着极大的副作用。" 时至今日,这一理论模型仍适用于大部分的战争类创作,唯独在有关大屠杀的作品面前是例外——原因在于,大屠杀题材不同于一般的战争题材,而是其 中最为特殊的一个分类。 进一步说,反战是战争片的应有之义,因此战争片不该宣扬仇恨,但是大屠杀题材激发对恶行的恨意,则合乎正常人性,并不必然构成对其主旨的对冲。 1941年,乌斯塔沙在纳粹德国扶持下建立傀儡政权克罗地亚独立国,期间推行种族主义政策,大肆兴建集中营,屠杀塞尔维亚人、犹太人和吉卜赛人。 作为故事背景的亚塞诺瓦茨集中营,又被称为"巴尔干的奥斯维辛",是欧洲唯一不由纳粹德国管辖的大型集中营,且不同于其他营地,这里的杀戮主要借 助冷兵器,包括但不限于斧头砍杀、铁锤碎颅、匕首割喉等,手段十分残暴。 管理集中营的克罗地亚人丁科·沙基奇还有一项癖好,即将死者眼球挖下,统一收集以示成果。乌斯塔沙元首帕韦利奇一次会见希特勒时,就曾将一整筐 来自亚塞诺瓦茨的眼球当作礼物赠予后 ...
日本遗孤口述战争记忆:在爱与和平中重生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9-01 20:14
历史背景与战争影响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战争过去近一个世纪仍对亲历者产生深刻影响 [2] - 日本军国主义侵略导致无数家庭离散和人员死亡 造成深重苦难 [4] - 战争幸存者通过血泪记忆警示后人 强调必须正视历史并防止悲剧重演 [2] 战争亲历者经历 - 84岁清野明在战争中失去父亲 妹妹因痢疾病逝于逃难途中 [4][5] - 若生丰美5岁时母亲被战争夺去生命 父亲应征入伍后与姐姐成为孤儿 [5] - 日本侵华战争遗孤被中国民众收养 在爱与和平环境中重获新生 [4] 中日友好与人文关怀 - 池田澄江担任中国归国者·日中友好之会理事长 积极为日本遗孤争取权益并组织中日友好交流活动 [7] - 由遗孤二代创办养老机构一笑苑 为日本遗孤提供自由交流与安心养老的场所 [8] - 日本遗孤回国后因语言和生活习惯差异难以融入当地社会 [8] 和平愿景与社会价值 - 所有战争亲历者共同表达"和平第一"的核心理念 期望所有人能像兄弟姐妹般和谐相处 [8] - 日本遗孤经历既反映军国主义苦难 也体现中国人民的善良与宽容 [8] - 幸存者强调必须牢记历史教训 珍爱和平符合全人类根本利益 [8]
请回答「Knock Knock 世界」NO. 2508017
声动活泼· 2025-08-17 11:50
播客内容与定位 - 播客「Knock Knock 世界」由「声动活泼」和「十分之一」联合出品,目标受众为青少年,内容聚焦全球新鲜事与多元思考 [10] - 更新频率为每周一、三、五早晨6:00,每期时长10分钟,第一季更新周期为2025年3月25日至2026年3月24日 [10][12] - 定价模式为年费制,价格365元,提供三期免费试听节目,覆盖小宇宙、Apple Podcast、喜马拉雅等主流音频平台 [10][13] 内容选题方向 - 用户提问驱动内容生产,涵盖国际冲突(如巴以战争、俄乌战争)、技术伦理(自动驾驶)、城市发展(首都选址、高铁站规划)等跨领域议题 [5][6][7] - 关注社会现象如性别标签("女司机"称谓)、食品健康(添加剂使用、过敏源标注差异)、环保实践(酒店食物浪费解决方案)等 [6][8] - 计划推出特辑内容,包括全球变暖影响及巴以战争深度解析,结合历史视角(如HelloKitty IP发展)与地域比较(南北方民居差异) [7][9] 运营与分发 - 母公司「声动活泼」通过多平台矩阵运营,包括公众号、微博、小红书及即刻,强调声音内容与品牌联动 [21] - 播客节目采用「假日限定好奇心」模式,结合暑期旅行等场景化主题增强用户互动 [7] - 推广策略包括二维码跳转购买、多平台搜索导流,并建立「Knock Knock世界」独立品牌标识 [10][18]
弱肉强食!美俄私下媾和,乌克兰被端上餐桌,欧洲是下一个?
搜狐财经· 2025-08-14 12:08
地缘政治格局变化 - 欧洲在乌克兰冲突中初期作为美国战略支持者提供经济和军事援助但被排除在后续谈判之外 [1] - 特朗普政府采取将欧盟排除在外的策略直接与俄罗斯谈判旨在快速结束战争 [3] - 欧洲面临被迫接受美俄主导的协议安排同时需承担乌克兰军备支持和战后重建成本 [8] 乌克兰立场演变 - 泽连斯基最初坚决反对领土让步但近期态度软化准备接受俄罗斯控制占领区的停火协议 [5] - 乌克兰立场转变源于持续战争导致领土损失扩大停战成为保全剩余领土的现实选择 [5] - 基辅可能同意冻结前线战斗并承认俄罗斯对东部和克里米亚的实际控制 [5] 美俄谈判动态 - 特朗普计划通过美俄双边会谈达成停火协议并可能后续扩展为包括乌克兰的三方会谈 [3][7] - 俄罗斯对特朗普提出的停火条件表现出接受倾向但协议执行仍存在不确定性因素 [7] - 第三方势力试图破坏美俄领导人峰会显示地缘博弈复杂性但欧洲影响力已被边缘化 [7] 冲突结果与责任分配 - 美国停止对乌资金支持并将战后重建与安全保障责任转移至欧洲 [8] - 持续三年的冲突导致乌克兰军事实力耗尽欧洲承担巨大经济代价但未获得利益分配 [8] - 实际结果呈现美国掌控战略利益俄罗斯获得领土控制乌克兰接受失败欧洲承担善后成本 [8]
以爱为炬,照见和平
人民日报· 2025-08-08 06:40
文学价值与历史意义 - 作品《战争与和平》涵盖历史、政治、经济、军事、哲学、宗教、天文、地理等多元领域,展现宏大叙事结构 [6] - 小说以俄法战争为背景,包含500多个人物及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拿破仑等历史真实人物,呈现百科全书式人类史诗 [7] - 通过四大家族故事线连接前线与后方,揭示战争与和平的关联性 [7] 核心思想与主题 - 根本取向为反对战争并呼唤和平,强调人民在战争中的决定性作用 [8] - 揭示战争发动者的本质,指出胜利属于人民是托尔斯泰对战争走向和平的根本判断 [8] - 深入探讨爱与理解的主题,主张通过放弃偏见和求同存异化解人类隔阂 [9] 社会影响与现实意义 -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具有特殊意义 [7][8] - 通过描写莫斯科等城市的毁灭与重建,展现民族形象的重塑过程 [8] - 提出"生活就是持续的变化,对变化的抗拒便是痛苦之源"的哲学观点,回应现实焦虑 [10] 文学艺术特色 - 采用宏观数十万人战场与微观个体肉搏的立体交叉叙事方式 [9] - 结合小说情节与哲学宗教探究,将民族战争升华至人类命运史诗高度 [10] - 在碎片化时代通过宏大叙事实现精神生命的整体超越 [6][10]
书写民族精神的凛然风骨(书里书外)
人民日报· 2025-08-01 06:22
文章核心观点 - 作者作为军旅作家 专注于历史题材非虚构写作 特别关注中国革命战争史 旨在发掘极端战争条件下形成的信仰与精神力量及其对当代中国人的意义[1] - 通过书写革命战争史 强调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主调 认为坚定的信念 坚强意志和前赴后继的牺牲精神可以创造人间奇迹[2] -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的英雄时代 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持续时间最长 规模最大 牺牲最多的民族解放战争 也是中华民族从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3] - 书写战争和历史根本上是为当代中国而写 特别是为当代中国青年而写 旨在赓续民族的精神图谱[4] - 社会发展需要物质发展和精神发展两个轮子同步 在物质极大发展的时代不能丢失信念和信仰 需要青年秉承前辈的品格与风骨[5] 作者作品与写作历程 - 专注于历史题材非虚构写作数十年 主要作品包括《天著春秋》《1901》《1911》等古代近代史作品以及"当代战争系列"4部作品《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朝鲜战争》[1] - 《抗日战争》是"当代战争系列"中篇幅最大 写作最为艰苦的一部 用时15年完成 包括梳理档案 采访当事人和勘察战场[3] 战争历史意义与数据 - 解放战争期间淮海战役我军投入兵力约60万 支前民工达500万之众[2] - 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持续时间最长 规模最大 牺牲最多的民族解放战争 实现了全民族抗战[3] 精神价值与民族传承 - 中国革命战争是对人类历史影响最为深远的伟大战争之一 展现了人民军队不屈的血性 顽强生命力和乐观精神[2] - 没有英雄情结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民族 革命战争史昭示坚定信念 坚强意志和牺牲精神可以创造人间奇迹[2] - 一个国家民族的长远发展需要精神图谱 拥有可歌可泣凛然风骨的精神图谱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4] - 社会发展需要物质发展和精神发展两个轮子同步 在物质极大发展时代不能精神上缺钙[5]
美国总统特朗普就贸易、战争与和平问题与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展开会谈。
快讯· 2025-07-22 23:45
根据提供的新闻内容,未涉及具体公司或行业信息,因此无法提取与投资相关的关键要点
货币怎样来到人世间的?像马克思所说那样它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吗?
搜狐财经· 2025-07-13 17:17
货币的起源与发展 - 货币起源于商品交换的漫长发展过程,经历了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金属货币、纸币和数字货币五大形态 [3] - 原始社会初期没有货币,部落自给自足且物资匮乏,不存在交换需求 [3] - 物物交换的出现标志着人类文明进步,通过和平方式获取外族物资替代战争掠夺 [5][7] 物物交换阶段 - 物物交换随生产力发展出现剩余产品而产生,如游牧民族用猎物交换农耕民族谷物 [8] - 早期交换存在需求匹配困难,阻碍文明发展,促使一般等价物诞生 [9] - 交换行为显著减少战争频率,成为和平发展的转折点 [7][8] 一般等价物阶段 - 贝壳、牲畜、布帛等成为早期一般等价物,中国古代曾广泛使用贝壳和丝绸 [9] - 游牧民族因财产可移动性及与其他共同体接触频繁,最先发展货币形式 [9] - 奴隶曾作为原始货币材料,但土地直到资本主义社会才被尝试货币化 [9] 金属货币阶段 - 金银因质地均匀、易分割、耐磨损等特性成为主要货币材料 [10] - 中国秦朝统一圆形方孔铜钱,西方使用金银币,形制规范化促进流通 [12] - 金属货币暴露携带不便等问题,为纸币诞生创造条件 [12] 纸币阶段 - 中国北宋"交子"为世界最早纸币,最初由富商发行后由政府规范 [12] - 纸币取代金属货币是货币质的飞跃,推动人性复杂化发展 [12] - 货币形态变化反映人性特质,如患得患失心理的强化 [12] 数字货币阶段 - 电子货币、信用卡、移动支付等构成现代货币体系高级形态 [14] - 数字化使交易高效便捷,适应经济全球化需求 [14] - 货币形态演进持续推动社会进步和需求满足 [15] 货币与人性关系 - 货币本身无人性,其激发的人性善恶取决于使用者意志 [15] - 货币促进商品经济的同时可能激发人性恶(如不择手段获利) [15] - 金钱作为工具可被用于善恶双重目的,体现"有钱能使鬼推磨"特性 [15]
【环时深度】战火暂息,以伊留守华侨华人“松了半口气”
环球时报· 2025-06-26 06:41
冲突影响 - 以色列特拉维夫、海法等地的袭击最为猛烈,尤其临近停火的几天内袭击已不局限于军事设施 [5] - 德黑兰23日一天有200多处地点受到袭击,以军战机在没有预警的情况下随时攻击 [6] - 冲突初期德黑兰出现物资抢购现象,牛羊肉被抢空,加油站排队1至1.5公里长,本周已恢复正常供应 [7] 当地经济与民生 - 特拉维夫工地未因冲突停工,但防空警报导致工人每隔40分钟需躲避一次,严重影响工作效率 [5] - 德黑兰商超、银行、政府部门正常营业,能源和物资供应恢复稳定,仅网络服务断断续续 [7][8] - 以色列南部阿什凯隆物资供应和物价稳定,网络未受大影响,防空警报频率低于特拉维夫 [8] 在伊中企与人员动态 - 德黑兰至少有200名中国公民留守,通过群聊分享信息并相互支持 [9] - 部分从事对华贸易的企业员工计划7月中旬返回伊朗,留学生可能9月返校 [11] - 在伊中国人担忧两国贸易受影响,但对安全较放心,认为祖国和同胞群体是后盾 [12] 冲突后市场情绪 - 伊朗民众对美国及以色列不满情绪增强,尤其在美方介入后 [12] - 以色列同事对停火协议反复感到失望,表达厌战情绪 [11] - 留守华人出现创伤后应激反应,对声音敏感,但部分人计划恢复工作或学业 [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