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坠入春夜》
icon
搜索文档
抬出8000万播放爆款,小红书也要分短剧“一杯羹”?
36氪· 2025-07-10 18:04
短剧行业概况 - 2025年微短剧市场规模预计达870亿元,用户规模突破6.8亿,占移动网民比例超75%[3] - 行业呈现碎片化娱乐趋势,抖音、快手、B站、爱奇艺等平台均加速布局[3] - 字节旗下红果短剧月活突破1.4亿,覆盖全行业90%以上短剧内容,在架短剧1万多部,头部内容占比超20%[24][30] - 快手2023年短剧相关营销收入从20.6亿增至182亿元,成为新增长曲线[32] - B站动画短剧2025年一季度总流水达2500万元,季环比增速近140%[33] 小红书短剧业务发展 - 2023年通过《逃出大英博物馆》验证社区与短剧适配性,试水"短剧笔记合集"形式[9] - 2024年6月启动"薯地剧光灯计划",2025年1月正式上线短剧频道并推出100部短剧(含10部独家出品)[9] - 精品化策略显著,代表作品《痴人之爱》播放量突破8000W,话题浏览量2.2亿[1][3] - 暑期档短剧《关于我和死对头同名这件事》播放量近3000W,相关话题浏览量1.1亿[17] - 联合FIRST影展发起【红镜短剧计划】,提供百万奖池和千万级流量扶持[19] 小红书短剧内容特点 - 题材聚焦女性向,涵盖甜宠、悬疑、复仇、权谋等,如《坠入春夜》播放量8154万[14][16] - 制作追求电影化质感,《痴人之爱》为首部4K竖屏短剧,采用多线叙事和强冲突设计[6][8] - 社区互动性强,主创参与追剧讨论,用户通过长评-点赞-转发形成二次传播[23] 竞争格局与平台策略差异 - 红果短剧依托抖音流量和番茄小说IP联动,爆款《家里家外》全网播放量超50亿[24][30] - 快手通过"星芒计划"扶持创作者,推出AI单元剧《新世界加载中》探索技术融合[32] - B站【觉醒计划】重点发展动画短剧,UP主改编网文单条视频获4.5万付费充电[33][35] - 爱奇艺取消单点付费改为VIP分账模式,给予出品方70%以上收入分成[38] 小红书短剧业务挑战 - 内容库存与头部平台差距明显,部分短剧播放量仅几十万至百万[38] - 频道入口隐蔽,缺乏搜索功能,部分内容嵌套在达人主页影响用户体验[38] - 平台"搜索+种草"场景与短剧沉浸式观看习惯存在矛盾[38]
小红书短剧“迎战”红果:能否借女性观众拿下“爆款”?
36氪· 2025-06-18 10:41
小红书短剧业务发展 - 小红书520档独家短剧《痴人之爱》上线两周播放量超7500万次,讨论曝光破2亿,打破站内记录[1] - 2024年6月宣布亿级广告扶持计划"红短剧",聚焦精品短剧生态建设[4] - 平台短剧话题总浏览量破百亿,聚集大量短剧从业者及海外账号,UGC社区属性助力内容二次传播[5] 小红书用户与内容特征 - 月活用户达3.2亿(日活1.2亿),70%为女性用户,18-34岁占比近90%,一线及新一线城市用户占70%[5] - 爆款短剧如《痴人之爱》采用电影级制作(4K画质、冷色调镜头),主打替身文学、虐恋等极致情感元素[7] - 与FIRST影展合作发起"红镜短剧计划",设立百万创作资金强化电影质感[10] 红果短剧竞争动态 - 红果APP 3月月活达1.73亿(同比+220%),位列在线视频第六,但环比增速放缓[14][15] - 测试"社区"功能并推出图文激励计划(1条优质图文奖励1万金币),吸引短剧版权方入驻形成"短剧+社交"生态[3] - 2025年平台已有14部微短剧播放量破10亿,题材呈现年轻化趋势[17] 小红书短剧挑战 - 内容储备不足:春节档100部短剧中仅10部为独家出品,多数为"二轮剧"[11] - 用户心智冲突:平台主要功能仍为搜索种草,短剧观看体验不及垂直平台[11] - 商业变现受限:禁止外部链接政策限制分销,需依赖品牌定制剧及种草带货[11][13] 行业趋势与差异化策略 - 短剧用户结构升级:红果女性用户占比同比提升14个百分点,年轻用户增长40%,一二线城市渗透率提高[3] - 小红书主打"精品细糠"路线,侧重品牌定制剧(如江中猴姑《第二信号》案例)及剧中同款带货[13] - 双方均加速布局女频内容,长期将围绕用户时长展开流量争夺[17]
国产剧三十年欠下的女性情绪,短剧一次还完
虎嗅· 2025-04-22 19:26
短剧与长剧的内容特征对比 - 短剧内容以“香艳”和直接的“性张力”为显著特征,例如剧中出现“睡一个”、“你脸红了”等主动调情台词,以及《宫墙厌》中带有SM风情的女主行为 [1] - 长剧风格偏向“精致性冷淡”,例如《雁回时》中女主形象“骨瘦嶙峋,实在谈不上香艳”,与短剧形成鲜明对比 [1] - 短剧在身体展现上更为大胆,持续供给裸露内容,如《坠入春夜》中角色露长腿、《好一个乖乖女》中快速滚床单的情节,而国产长剧上一次大面积裸露需回溯至2014年的《武媚娘传奇》且播出受限 [2] 女性主义叙事演变 - 国产剧女性叙事经历了从“负空间”压迫到解除规训的演变,2013年左右的剧集如《咱们结婚吧》将女性角色渲染为“大龄剩女”,强调理解与妥协 [4] - 2015年后长剧开始正视女性困境,推出如《我的前半生》《三十而已》等作品,但叙事处于“爽感真空期”,情绪上缺乏安慰结构,使观众承受过久 [5] - 2023年起短剧成为女性主义叙事新载体,其核心是“我不要对,我只要赢”,通过让女主自带金句光环、男主工具化,实现快速情绪补偿 [6] 短剧流行的市场逻辑与用户需求 - 短剧的制作底层逻辑是成熟的“情绪配比系统”,采用“痛点回填式产品拼装”模式,直接满足观众被长剧压抑多年的情绪代偿需求 [6] - 短剧提供的“下沉女性主义”虽存在叙事矛盾(如女主仍需借助男主力量),但因其将结构问题包装为“个人选择”,提供了“止疼”般的体验感,更易被市场接受 [3][7][8] - 短剧中的“香艳”元素被赋予女本位含义,成为女性夺回身体自主权、展现支配权的快速路径,与过往“男凝”下的意淫式展现形成区别 [2][6] 行业发展趋势与内容创作转向 - 短剧正快速进化,已出现像《鹅绒雪》这样完全基于女性欲望美学的作品,将女本位的香艳元素进一步提升 [2] - 行业内容创作从长剧的“讲道理”转向短剧的“情绪最大化”,短剧非人语法的背后是加载了“国产剧过去30年烂剧的加速度”,反映了观众情绪的暴力反弹 [6] - 短剧流行标志着叙事核心从长剧向短剧转移,代表作包括《招惹》(小妈文学)、《东栏雪》(女A男O)等,牵引出新一波女性主义创作风潮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