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苹果香》
icon
搜索文档
一边高喊「退票」,一边狂唱《爱如火》,那艺娜巡演「售如罄」凭什么?
36氪· 2025-06-30 21:46
那艺娜现象分析 - 那艺娜全国巡演千人场Livehouse全档售罄,包括定价666元的VIP合拍票也快速售罄[7] - 演出现场氛围热烈,观众以"退票"作为应援词,场外粉丝自发发放小卡,堪比当红爱豆见面会[6][9] - 演出内容包含网络神曲《爱如火》压轴大合唱,中场穿插k-pop和欧美金曲,观众情绪高涨[11] 抽象文化线下化 - 抽象文化从线上蔓延到线下,乐子人汇聚演出现场沉浸式玩梗,抵抗现实压抑感[15] - 那艺娜被彩虹群体选中并互动,引发更多乐子人追捧,巡演登上Blued开屏宣传位[25] - 社会压抑氛围助推抽象文化流行,年轻人通过荒谬内容投射情绪[37] 那艺娜走红路径 - 从"俄罗斯娜娜"被封到以"大中国娜娜"回归,凭借《爱如火》杀回互联网[13][21] - 与网红三梦奇缘、万邦万人迷的20分钟骂战直播切片二创带火《爱如火》[23] - 主动参与抽象文化构建,持续更新素材,成为可反复咀嚼的符号[29] 演出运营分析 - 巡演背后是专业团队操盘,成员有大型音乐节和知名歌手合作经验[14][49][50] - 团队能精准提取演出者特质,在海报、舞美等环节凸显符号[48] - 演出设计注重互动,演唱与互动时间几乎对半,满足观众情绪释放需求[46] 行业趋势观察 - 那艺娜现象显示草根演出市场需求旺盛,百元票价提供沉浸式体验[41][48] - 场地主理人关注此类演出带来的票房收入和曝光率,但面临网红专业度不足问题[52] - 抽象演出模式可持续性存疑,乐子人忠诚度低,情绪投射对象易替换[53]
服装抄袭、全闭麦、求观众报销路费,现在只要不是哑巴就能开演唱会捞金了?
36氪· 2025-06-06 16:15
网红跨界演唱会现象 - 抖音千万粉丝博主何秋亊因演唱会抄袭多名艺人造型及环节设计引发争议 演唱会服装、麦克风、互动环节均涉嫌复制 最终以"设计外包"为由道歉 [1] - 网红那艺娜举办亲民票价演唱会 主打娱乐性而非专业性 观众以戏谑态度参与 甚至出现"假唱"调侃和高考撞期的粉丝选择 [3][5] - 演唱会行业门槛降低 非专业歌手如演员、相声演员纷纷入场 出现助唱嘉宾喧宾夺主、提词器提示动作等非专业操作 [7] 演唱会商业模式创新 - 票价体系呈现多元化 除常规观演票外出现"路费支持票"、"面子票"等创新收费模式 最高达1688元 [20] - 音乐节成为艺人刷脸新渠道 跨界演员带动粉丝经济 被质疑为拉动票房的营销手段 [9] - 情怀营销盛行 《新白娘子传奇》团队组织61岁叶童与71岁赵雅芝巡演 最终因过度消费IP导致主演罢演 [15] 演唱会市场规模数据 - 2024年前5个月全国举办5665场演唱会 观演781.7万人次 总票房54.51亿元 [24] - 单场演唱会经济效益显著 何秋亊场均1.5万人规模可获2000万元票房 艺人分成比例达30%-50% [23] - 头部艺人带动效应突出 周杰伦天津演唱会拉动城市消费超30亿元 海口站吸引61.5%跨省观众 带来9.76亿元旅游收入 [24] 产业链延伸价值 - 演唱会带动文旅消费 41.5%跨城观众停留2天 37%停留3天及以上 30.2%进行旅游消费 [24] - 网红原有收入可观 何秋亊抖音直播月收入达450万元(扣除平台分成后) 仍选择跨界演唱会 [26] - 行业呈现"全民参与"特征 从专业歌手扩展到网红、演员、相声演员甚至劣迹艺人 [9][10][13]
雪山大漠旁,书声何琅琅
新华社· 2025-05-30 16:57
教育行业发展 - 新疆学前毛入园率达104.09%,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3.77%,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79.34% [1] - 现代化校园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建设,配备5G教室等先进设施 [2] - "组团式"教育援疆模式引入北京先进办学理念,培养本地骨干教师 [2] 教育质量提升 - 学生普通话能力显著提升,部分学生能字正腔圆地讨论经典文学作品 [2] - 课堂互动活跃,学生对传统文化和礼仪表现出浓厚兴趣 [2][3] - 课外阅读资源丰富,学校图书馆、班级读书角、社区阅读角提供各类书籍 [2] 人才流动与就业 - 部分大学生毕业后选择回到新疆投身教育事业,如首都师范大学毕业生担任语文老师 [3] - 学生对外部世界充满向往,部分学生希望到沿海城市见识更广阔的世界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