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

搜索文档
方言与写作(文思)
人民日报· 2025-06-25 06:01
在文学写作中是否该运用方言呢?这是一个有意思的话题,表面上看这是作家的个人选择,但其实也涉 及对文学、时代与语言的深层理解。 (责编:赵欣悦、袁勃) 新时期以来,作家写作具有了语言自觉。上世纪80年代,王安忆、余华等作家就在文章中抱怨过,他们 身为南方作家,在写作中不得不把方言"翻译"成现代汉语,这让他们在构思与创作中多了一层困难。但 同时,这也形成了他们更趋于书面语的独特叙述风格。这种更加纯粹的文学语言,甚至会让一些具有方 言色彩的作家感到羡慕,比如王朔就讨论过孙甘露的语言,认为"他的书面语最精粹,他就像是上帝按 着他的手在写,使我们对书面语重新抱有尊敬和敬畏"。但在语言自觉的浪潮中,有一些作家的探索走 向了极端:一种是大量使用方言土语,需要加上连篇累牍的注释才能读懂,这样方言的运用并没有抵达 大众,反而阻碍了与大众的沟通;另一种则是书面语的极端化,满纸翻译腔,他们的语言成了一种信 息"空转",虽然突显了作家的个性,但终究"言之无文,行之不远"。也有人另辟蹊径,比如韩少功的 《马桥词典》《暗示》就"以方言为方法",在对语言、方言、世界、思维的讨论中重构了一个艺术世 界。 在我们这个时代,方言问题的焦点也发生 ...
这届00后读名著,先嗑CP
虎嗅· 2025-06-22 14:40
教育政策与考试影响 - 江苏省自2008年起将《红楼梦》纳入高考语文附加题考查范围 连续考查十余年 导致学生为应试反复阅读[3][4] - 不同省市对《红楼梦》的考试分值比重差异显著 如辽宁、河北高考题较少涉及 而江苏、北京考查较深入[7] - 江苏文科班采取集体阅读策略 如班主任组织观看1987版电视剧《红楼梦》并开展讨论 而河北等地仅提供人物关系图等应试材料[9] 性别与阅读偏好 - 初高中男生更倾向阅读《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 因其包含战争、冒险等符合青春期男性精神诉求的内容[5] - 女生普遍偏好《红楼梦》 认为其对女性描写具有先进性 而其他三部名著以男性视角为主 《西游记》剧情重复性高[6] - 性别差异体现在角色偏好 如女生喜爱林黛玉、王熙凤 男生选择袭人时易引发女生不解[12][13] 内容价值与时代适配性 - 《红楼梦》人物塑造具有深度 角色行为符合自身意志 悲剧性结局体现作者虚无主义世界观 对现代读者具有启示意义[10][11] - 部分读者认为作品对现实生活参考有限 如恋爱观受前世设定限制 但重男轻女等社会现象仍具现实对照性[12] - 与《三国演义》相比 《红楼梦》价值观更贴近现代 而前者因历史背景与当下存在隔阂[10] IP开发与传播形式 - 四大名著中《西游记》《三国演义》更易改编为游戏等类型化产品 如《黑神话:悟空》 而《红楼梦》因缺乏模式化叙事改编难度较高[17] - 《红楼梦》同人创作受限 因缺乏强话题性CP 但红学研究持续活跃 涉及饮食、文化符号等领域 青春越剧《我的大观园》带动新热度[17] - 视听娱乐冲击传统阅读 游戏《极乐迪斯科》等将阅读融入交互体验 但文字独有的想象空间仍不可替代[18][20] 阅读习惯与教育意义 - 00后普遍面临深度阅读减少问题 短视频等娱乐形式占据主要时间 县城书店数量锐减反映实体阅读衰落[18][19][20] - 教育具有滞后性 早期接触《红楼梦》可能在未来触发理解 推荐阅读有助于经典传承 但需结合学生接受度[20] - 部分读者通过红学著作如《荣国府的经济账》深化理解 年龄增长后对作品人生智慧感悟更深刻[10][11]
到底什么是“淫秽”小说?
虎嗅· 2025-06-09 23:06
提及"淫秽",多数人直觉上不觉得这个概念难以理解。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淫秽"指过度放纵描绘 男女情欲、违反道德准则的内容。但在司法实践中,如何界定"色情"与"淫秽"的程度?二者是否存在本 质区分?什么样的情色描写属于"艺术表达",又有哪些越界成了"违法传播"?这些问题仍在争议之中。 从文化史与文学批评的角度来看,"色情"与"淫秽"也并非纯粹的道德判断,而是处于法律、艺术、社会 规范交界的模糊地带。若在"情色写作"的语境中将"色情淫秽"的概念细细拆解,会发现诸多暧昧不清的 部分:如果身体与欲望本身是文学表现的合法题材,那么,何种描写属于有艺术价值的"情色写作"?又 是哪一类表达被认定为"露骨""淫秽",甚至"有害社会风气"?虚构文本如何与现实中的"伤风败俗"行为 产生因果关联,这种潜在的关联是否能够成为审判文学作品的依据? 只有在上述问题得到回应之后,才能更好地谈论情色写作的合法性边界,从而进一步明确相关激励与惩 戒机制。 一、模糊的"色情淫秽":情色书写与"有害世道"之间的裂隙 事实上,中国文学史从不缺乏对欲望的书写,所谓"色情"文本的存在几乎与书写本身同源。如《素女 经》等包含性描写的"房中术"文本,不 ...
在小人书中读大世界
人民日报· 2025-06-06 06:02
新中国成立后,连环画红遍大街小巷,也迈步走向世界。刘继卣创作的彩色连环画《武松打虎》先后获 1955年第五届世界青年联欢节美术作品奖、1956年莱比锡图书展览会金奖,刘继卣成为新中国首个在国 外获奖的连环画家。他通过线描精准刻画角色的躯体动态与肌肉张力,将武松的矫健身姿与猛兽的凶悍 之势定格于方寸之间。刘继卣所绘的《鸡毛信》也是新中国最早用外文出版的连环画。 1988年,贺友直受邀前往法国,在昂古莱姆市举办个人连环画展。在法国浓郁多元的艺术氛围中,贺友 直用细腻且富有生活气息的线条,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中国故事场景,如同一阵清风,徐徐拂过西方艺 术爱好者的心田:无论是《山乡巨变》中江南农村的蓬勃生机,还是《白光》里对旧社会人物内心世界 的深刻挖掘,每幅画都氤氲着东方的烟火气。这些作品吸引了当地观众,在昂古莱姆市乃至整个法国掀 起中国连环画热。 "掌上乾坤——阅读里的时代记忆"展出的世界童话连环 画。 中国国家版本馆杭州分馆供图 小人书,又称连环画,承载着一代代中国人的童年记忆。它以图文交织的形式浓缩经典作品,串联古今 智慧,也成为连接中外的文化纽带。今年4月,中国国家版本馆杭州分馆"掌上乾坤——阅读里的时代记 ...
雪山大漠旁,书声何琅琅
新华社· 2025-05-30 16:57
阳光砸在彩色的地砖上,弹起来就变成了孩子们的欢腾。他们三五成群,沉浸在推滚筒、搭积木等游戏 中,爬行隧道里不时探出好奇的小脑袋……临近"六一",地处新疆昆仑山北麓、塔里木盆地南缘的和田 地区洛浦县杭桂镇中心幼儿园的校园里格外热闹。 不知是谁起了个头,孩子们开始齐唱《孤勇者》,稚嫩的嗓音此起彼伏,还没等歌声落下,《苹果香》 的歌声又起,之后又你一言我一语,扯着嗓子比拼谁能更顺溜地念出电影《哪吒2》里的经典台词。他 们的普通话带点当地特有的音调,但清晰流畅。 欢快的童音在校园里回荡,园长阿衣努日汗·艾力看着孩子们跳动的身影不由得感慨:"现在的孩子们, 精气神和语言表达能力较往届又有了明显提升。" 截至2024年,新疆学前毛入园率、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分别达104.09%、 93.77%、79.34%。 在和田市第五中学,张豫红老师正带领孩子们学习《桃花源记》。课堂气氛活跃,孩子们接连提 问。"老师,'高尚士'是什么意思?"后排一名学生举手问道。"指的是品德高尚的人。"张老师话音未 落,又有学生追问:"高尚士和君子有什么区别。"教室里顿时响起沙沙的翻书声,几位同学交头接耳地 轻声讨论起来。 张豫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