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西博宝藏》精品文物数字艺术互动体验项目
icon
搜索文档
【省文化和旅游厅】陕西迎来数字文旅项目发展热潮
陕西日报· 2025-10-13 06:36
在数字技术构建的世界中,敦煌壁画里的飞天"动"了起来,尘封的丝路古道再现悠扬的驼铃声…… 人们只需要跟随数字设备发出的指引,便可获得"穿越历史 玩转未来"的沉浸式文旅新体验。国庆中秋 假期,这里平均每天接待近千名游客。 近年来,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紧抓数字文旅发展新机遇,坚持把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 文旅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一大批数字文旅项目在陕西上新,成为陕西文旅市场一道亮眼的风景 线。 "丝路灵境"XR沉浸空间项目开发方——陕西灵境拓朴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飞表示,之所以 把这个项目落户在西安,就是看重陕西的文旅资源。"陕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很多著名的历史IP。 我们精心打造的《秦潮觉醒》《隐秘的秦陵》《唐宫筵宴》等项目,都是以陕西的历史文化作为创意灵 感,最终呈现给大家的。"王飞说。 在陕文投芙蓉新天地5万平方米的购物中心,传统业态更新换代为数字科技、智能类新业态。"这些 业态迎合了市场的发展方向,给消费者带来独特的文旅消费体验。"陕西文投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孙尔蔓说。 继现象级体验《消失的法老》之后,博新全宇宙(西安)沉浸式探索中心开启的第二部大空间虚拟 现实作品《生命的纪元》与 ...
文化新观察·聚焦国庆中秋假期丨科技绘新景:国庆中秋假期里的文旅“智”变
新华社· 2025-10-07 15:40
新华社北京10月7日电 题:科技绘新景:国庆中秋假期里的文旅"智"变 像这样的沉浸式体验在全国多地"开花"。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智慧旅游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明确,鼓励和支持文博场 馆、考古遗址公园、旅游景区等,运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拓展现实(XR)、混合现实(MR)等技术和设备建设智慧旅游沉 浸式体验新空间,培育文化和旅游消费新场景。 这个国庆中秋假期,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区的参观者体验到了一场"穿越浙江一万年"的时空之旅。戴上AR眼镜,万年前的炭化稻米重现生 机,良渚古城的水利系统清晰运转。 新华社记者黄凯莹、杨一苗、邓瑞璇 2025年的国庆中秋假期,神州大地洋溢着生机与活力,城乡经济因"烟火气"而愈加繁荣,科技的光影也正以灵动姿态融入文旅场景,勾勒 出"可感、可触、可参与"的文化新图景。 千年编钟的乐声随着手势摆动悠悠响起,三彩腾空马从展柜中"一跃"进入掌心,鎏金走龙在虚拟的山水间飞腾……采用数字化场域技术的 《西博宝藏》精品文物数字艺术互动体验项目,在国庆中秋期间于西安博物院亮相。 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的VR体验区内,戴上头显,仿佛穿越时空"一步入画"。在12K超清光影 ...
科技绘新景:国庆中秋假期里的文旅“智”变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0-07 15:17
行业核心观点 - 科技赋能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拓展现实(XR)、混合现实(MR)等技术应用从“选修课”转变为驱动产业的“必修课”[1][3][11] 沉浸式技术应用 - 西安博物院推出《西博宝藏》精品文物数字艺术互动体验项目,采用数字化场域技术使文物“可感、可触、可参与”[1] - 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利用VR技术和12K超清光影,让游客身临其境体验唐墓壁画中的场景[1] - 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区引入Rokid AR眼镜智能导览,融合空间识别、SLAM定位技术,实现虚拟场景与实体展厅精准叠加,该技术方案由灵伴科技提供,已在国内200多家文博场馆及景区落地[3] 智慧旅游新场景 - 重庆巫山“三峡之光”以崖壁为幕,结合激光与全息投影技术展示神女传说[4] - 广东潮州广济桥通过灯光秀、潮乐与工夫茶香交织,打造夜间非遗文化秀[4] - 上海徐汇滨江西岸梦中心运用光影和音乐,将百年水泥厂的“大砼仓”改造为“赛博建筑”[4][6] - 广东珠海长隆海洋王国推出特色光影秀,结合超600台无人机编队、灯光投影、无人船及360度环绕烟花效果[6][8] 智慧化管理手段 - 丽江古城“智慧小镇”通过先进网络基础设施、指挥中心和智能应用,实现智慧旅游与文化保护协同发展,其“智慧大脑”可实时掌握人流、预判拥挤点并通过智能广播提示游客[9] - 景区管理应用指路机器人和5G无人机空中巡护等智能手段,提升游客满意度和安全感[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