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闪婚老伴是豪门》
icon
搜索文档
短剧江湖真相:日进斗金的平台,咬牙求生的工作室
虎嗅· 2025-09-25 14:20
红果短剧平台的崛起 - 字节跳动旗下红果短剧平台在2025年月活跃用户超过1.73亿,单日用户使用时长高达1.38小时,超越爱奇艺、优酷、芒果TV、腾讯视频等长视频平台 [5] - 平台采用免费观看模式,依托抖音集团的流量生态和穿山甲的广告变现能力,构建了完整的商业闭环 [4][5] - 红果实行“保底分成”机制,2025年3月单月分账金额突破5亿元,其中超过10家版权方单月分账超过千万元 [6] - 平台战略目标并非短期盈利,而是通过资本投入扩大市场规模,其互联网式打法类似于过去的百团大战和外卖大战 [7] 短剧市场格局与规模 - 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在2024年预计将达到504.4亿元,市场集中度高 [28] - 行业呈现冰火两重天格局,红果平台迅速崛起的同时,大量制作公司陷入盈利困境 [3] - 红果短剧日活跃用户超过5000万,单版权方年内累计分账突破亿元,累计分账破千万的版权方超过20家 [28] 制作公司面临的挑战与转型 - 传统影视公司带入的“精品化”理念在短剧市场面临挑战,短剧底层逻辑是互联网产品而非传统影视作品 [9][11] - 行业从业者增多导致产品供给过剩,用户增长跟不上产品增长,制作公司利润率大幅降低 [9] - 试图将短剧做成精品的公司90%以上将面临亏损,高投入模式如于正新剧《吉天照》成本达800万元,若无平台保底支持则风险极高 [11] - 演员群体收入与工作强度相对最高,而编剧和后期制作人员面临工作强度与回报不匹配的情况 [13] - 平台方占据了短剧行业近一半的利润份额,多数中小制作公司及基层创作者仅能分享较小比例收益 [32] AI漫剧的新机遇 - AI动态漫短剧成为制作公司应对精品化陷阱的新出路,具备低成本、高效率批量生产的优势 [14][17] - 案例《明日周一》由10人团队45天完成50集内容,80%由AI生成,效率提升7倍,成本降低40% [15] - 生数科技Vidu AI制作的《一品布衣》将单集制作周期从传统的30-35天压缩至3天,制作成本节省93%以上,核心团队从30人精简至1人 [16] - AI漫剧公司高峰期日收入超过百万元,分钟成本从早期数千元降至百元左右,且成本仍在持续下降 [2][17] - AI技术通过智能角色生成、场景搭建和剧情辅助编写等工具,使动态漫短剧单月产能提升30%至50%,实现多项目并行开发 [18] 农村土剧的下沉市场策略 - 农村小土剧制作成本控制在5万元以内,采用“一天拍摄、剪辑5天、剧本1天、一周上线”的高效模式,成功率约30% [19][20] - 此类剧集题材贴近下沉市场用户生活,精准抓住目标用户情感需求,虽制作粗糙但市场反响良好 [19][21] - 案例《闪婚老伴是豪门》上线半个月累计播放量达5亿次,冲上全网短剧热度排行第一 [21] - 微短剧的中老年用户群体显著增长,40岁到59岁用户占比高达37.3%,60岁以上用户占比12.1%,该群体对内容质量要求不高但对情感共鸣要求高 [22] 传统长视频平台的困境 - 爱优腾等传统长视频平台在短剧领域布局艰难,其“大投入、大制作、大明星”的重资产模式与短剧轻量化、快速迭代的本质相悖 [23][24] - 传统平台决策链条长,剧本或选题审批流程可能长达两个月,而红果平台一些项目几分钟即可敲定,效率差距巨大 [25][26] - 传统平台在市场初期存在“叶公好龙”现象,未能及时把握机遇,待市场成熟后因试错成本高而错失良机 [25] 小平台的生存空间 - 在红果和传统长视频平台的夹击下,小平台独立生存空间有限 [27] - 部分小平台通过聚焦特定区域或垂直题材,结合本地化运营,在细分市场中寻求生存机会 [29] - 随着头部平台持续扩张和内容精品化加速,小平台的生存空间预计将进一步被压缩 [29]
听花岛副总裁李元君:爆剧《闪婚老伴是豪门》,针对中老年群体但受众超乎想象
凤凰网财经· 2025-07-03 15:31
论坛概况 - 2025中国企业出海高峰论坛于6月28-29日在深圳举行 主题为"为开放的世界" 旨在全球产业链重构背景下为中国企业搭建资源对接与规则对话平台 [1] - 论坛由凤凰网主办 雪花超高端系列品牌-醴首席赞助 中国企业出海全球化理事会联合主办 [1] - 国内头部短剧厂牌"听花岛"副总裁李元君出席并参与对谈 [1] 短剧行业内容创作特点 - 听花岛代表作品包括《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闪婚老伴是豪门》等 其中《闪婚老伴是豪门》原定目标为中老年群体 实际吸引大量年轻观众 [3] - 短剧通过制造冲突调动观众情绪 竖屏形式比横屏更具情绪冲击力 但需注意冲突合理性 [3] - 爽感是短剧高效注意力锚点 但需避免脱离现实的畸形发展模式 最终需导向"温暖和爱"的情感升级 [4] 短剧内容审核机制 - 公司建立完善内部审核机制 历史题材需聘请权威学者逐字审核剧本 例如《我在长征路上开超市》情节设置需极其谨慎 [4] - 抖音 腾讯 红果等平台对短剧内容实施严格审核标准 不会因单部剧放宽要求 [5]
剧集押错男观众
36氪· 2025-05-12 18:24
剧集市场男性受众需求分析 - 当前剧集市场以女性向内容为主导 男性向内容供给稀缺且成功案例稀少[1] - 《我叫赵甲第第二季》男性观众占比达86.31% 证明男性观众观剧需求存在且对爽感内容有强烈偏好[1] 成功男性向剧集核心要素 - 主角设定需具备复合魅力:包括顶级财富(埃隆·马斯克式身家)、异性吸引力(贾宝玉式女人缘)及商业智慧(巴菲特式头脑)[3] - 逆袭剧情需超越底层逆袭套路 主角需保持道德底线与人格魅力 例如赵甲第为道义与父亲决裂并坚守初心[6] - 角色需具备立体化特质 如天才能力与微小缺陷并存(数学奇才但英语零分)以增强观众代入感[6] 财富与商业元素设计 - 逆袭过程需包含"金手指"设定 主角即使脱离原生家庭仍具备资源优势 如前女友发现其真实大佬身份等反转情节[8] - 商战剧情需符合逻辑且展现主角毒辣眼光 满足男性观众对理性叙事的追求 最终达成事业爱情双丰收[11] 情感线设计原则 - 需配置多元女性角色 包括灵魂伴侣、权势大佬、暗恋者及奉献型姐姐 且所有女性角色均以"护第"为核心共同点[9] - 情感模式需满足"被美女包围"的簇拥体验 通过"糟糕我被美女包围啦"式剧情满足直男情感需求[9] 失败案例对比分析 - 《打开生活的正确方式》虽设定中年男性主角及雌竞剧情 但过度聚焦中年危机(事业瓶颈、家庭纠纷、子女升学)导致爽感缺失[14] - 《我的后半生》男女观众占比为26.2% vs 73.8% 因融入婆媳矛盾、智斗小三等女性向生活琐事 与男性偏好强情节快感相悖[16] - 短剧《闪婚老伴是豪门》男女比例3:7 本质为女性向"霸道总裁爱上我"模式 非男性向往的"霸道的我人人爱"逻辑[19] 男性向情感剧成功要素 - 需传递"无论境遇如何均被无条件爱慕"的核心情感 如《我的!体育老师》中中年男主获前妻惦念与90后美女追爱[20] - 《我的!体育老师》首播日市占率达2.49%[22] 《爱我就别想太多》虽豆瓣评分3.3但破优酷三年热度纪录[22] 证明市场潜力 题材拓展与复合需求 - 男性观众长期偏好军旅(《亮剑》)、谍战(《潜伏》)、历史正剧(《军师联盟》)等硬核叙事题材[26] - 成功案例需兼顾硬核叙事与爽感逻辑 如《余罪》融合卧底逆袭与情感纠葛 男性观众占比77.48%[29] - 理想模型需整合逆袭、美女、爱情与强情节四要素 可有效撬动男性观众注意力[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