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三生707
icon
搜索文档
创新药板块的见底信号明确,港股创新药ETF鹏华(159286)100%聚焦创新药
新浪财经· 2025-10-21 10:53
行业见底信号 - 创新药板块见底信号明确,BD交易自10月以来逐步回暖,交易节奏加快 [1] - 历史上10月至次年1月的BD交易数量占全年50%以上,交易金额占全年60%至70% [1] - ESMO会议多项重要临床研究数据亮眼,包括AK112、三生707及多个重要ADC,未出现不及预期情况,预计将进一步催化交易和股价 [1] - 创新药估值已进入绝对底部区间,部分公司不具备继续下跌空间 [1] 指数及成分股表现 - 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成分股涨跌互现,云顶新耀领涨5.29%,再鼎医药上涨1.80%,百济神州上涨1.33% [2] - 药捷安康-B领跌6.82%,科伦博泰生物-B下跌2.00%,荣昌生物下跌1.95% [2] - 港股创新药ETF鹏华上涨0.22%,报0.93元,该ETF紧密跟踪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 [2] 指数权重构成 - 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71.83% [2] - 前十大权重股包括百济神州、康方生物、信达生物、中国生物制药、石药集团、三生制药、翰森制药、科伦博泰生物-B、再鼎医药、荣昌生物 [2]
PD-1/VEGF的大额对外授权对FIC药企的影响
创新药行业周期视角 - 创新药行业具有"前赌后崩"特性,适合用周期视角分析,重点关注技术或产品从不受关注到新兴大赛道的价值跳升周期 [1] - PD1双抗(如PD1/CTLA4和PD1/VEGF)的价值跳升周期始于2020/2021年,预计持续至2027/2028年,因其临床数据证明其代际优势 [2] PD1双抗竞争格局 - 三生707与依沃西相比属于局部改良的me-too药,未在动物实验中展现显著优效,不足以中断依沃西的价值跳升周期 [3][4] - PD1双抗+ADC组合被视为未来实体瘤治疗的基石,辉瑞400亿美元收购seagen强化ADC布局,但三生707的引入短期可能压抑港股原研药企 [5] 港股原研药企价值潜力 - 当前港股PD1双抗原研药企处于第二级火箭阶段,市场对卡度尼利和依沃西在NSCLC、HCC及结直肠癌的潜力关注不足 [7][8] - 依沃西海外授权交易价值被低估:假设峰值100-150亿美元,港股授权方潜在市值应为320-480亿港币,当前估值仅反映约200亿港币预期 [8][9] - 第三级火箭的突破需依赖PD1双抗联用疗法(如TROP2 ADC、mRNA肿瘤疫苗)提升泛癌有效率至30%-35%,相关公司已布局双抗ADC和mRNA疫苗研究 [10][11][13] 行业并购与合作动态 - 除辉瑞外,强生、艾伯维、阿斯利康等药企仍有收购PD1双抗的需求,SUMMIT错失辉瑞后仍存其他并购可能 [6] - 辉瑞引进三生707虽短期负面,但长期对PD1*VEGF赛道有背书效应,且ADC合作选择空间仍大(如一三共、百利天恒等)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