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银鑫达灵活配置混合

搜索文档
上银基金“新潮买手”陈博:寻找穿越周期的阿尔法
中国证券报· 2025-09-30 19:34
市场表现与行业趋势 - 自去年9月24日以来的一年内,A股市场科技主线行情推动北证50指数、科创50指数、创业板指均实现大幅上涨 [1] - 31个申万一级行业指数全部上涨,其中通信、电子行业涨幅领先,计算机、机械设备、传媒等行业紧随其后 [1] - 游戏被视为AI技术落地的重要载体,未来有望成长为几千亿元甚至万亿元规模的市场 [1] 投资策略与框架 - 采用杠铃策略组合配置,一端以高成长科技资产为“矛”,捕捉半导体、传媒、计算机、通信等TMT板块机会;另一端以高股息红利资产为“盾”,提供稳定器 [2] - 在低利率和宽松货币政策环境下,高股息红利资产配置吸引力提升,同时有助于科技股估值提升 [2] - 投资理念是动态的,科技的新潮看空间增速和趋势,红利的新潮看现金流和分红提升潜力 [2] 选股标准与财务质量 - 选股坚持三大核心准则:资产负债表干净、高ROE、低估值 [3] - 设定两条选股底线:有持续较高的ROE,反映为股东创造超额回报的能力;以及干净的资产负债表,没有过多有息负债和商誉 [3] - 公司需依靠自身“造血”能力回报股东,而非将股东视为融资对象 [3] 基金产品业绩与持仓 - 上银未来生活灵活配置混合A近一年净值增长率为86.97%,超越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28.71个百分点 [4] - 截至8月末,该基金近三年同类业绩排名前6%(97/1696),并获得三年期、五年期五星评级 [4] - 基金持仓灵活顺应科技板块轮动,2024年中报电子为第一大重仓行业,至2024年末传媒跃升为第一大重仓行业,与电子、计算机构成核心配置 [4] 后市关注方向 - 科技成长赛道关注游戏、电子半导体、AI眼镜等消费电子新载体和旅游等精神消费领域 [4][5] - 红利资产可聚焦高股息低估值的央国企,如银行、高速公路、环保等行业,目前具备较好布局时间点 [4][5]
从几十万元到百万元:基金经理“晒实盘”,是自证能力还是营销新招?
华夏时报· 2025-07-05 11:21
基金经理实盘展示风潮 - 近期天天基金平台掀起基金经理"晒实盘"风潮,包括鑫元基金刘俊文、上银基金陈博、海富通基金纪君凯、永赢基金任桀等一批基金经理公开个人基金组合持仓,实盘金额从几十万元至百万元不等 [1] - 这些组合多聚焦自身管理的产品,部分短期收益率亮眼——永赢基金任桀重仓科技基金的组合成立不足两月收益率已超55%,上银基金陈博的"左手红利右手科技"组合收益率超6% [2] - 实盘相当于变相自购,通过社交媒体缩短了基金经理与持有人的心理距离,利益绑定效应显著 [2] 具体基金经理实盘案例 - 永赢基金任桀今年6月创建的"永赢科技智选定投"组合,超20万元实盘资产全部重仓于其管理的永赢科技智选混合发起C基金,不足两个月实现55.63%的收益率 [2] - 上银基金陈博采取双基金配置策略,15万元资产按7:3比例分配于其管理的两只产品:上银未来生活灵活配置混合占70%,上银鑫达灵活配置混合占30%,该组合自5月成立以来获得6.54%的回报 [3] - 鑫元基金刘俊文以近120万元重仓自管产品鑫元价值精选混合A,虽目前收益率为-0.89%,但6月6日仍追加30万元投资 [3] - 国泰基金梁杏121万元的组合持仓覆盖半导体芯片、上证综指、游戏、科创板100等9只ETF联接基金,仅2025年6月就产生31次买入记录 [4] - 德邦基金雷涛140万元实盘规模超过90%仓位集中于其管理的半导体主题基金,近20%的累计收益 [4] - 易方达成曦19万元实盘资金全部投入科创50指数联接基金,16%的收益率 [4] - 国金基金姚加红以370万元实盘规模占据平台首位,聚焦自家两只量化产品累计盈利超83万元 [5] 行业影响与趋势 - 实盘展示正演变为基金行业的"新内卷战场",从蚂蚁到天天基金,平台力推基金经理入驻,催生内容生产压力 [6] - 实盘金额虽远不及基金公司自购规模,但"个人零花钱"式的投入更具情感穿透力,让投资者直观感受"共同进退"的决心 [6] - 这种个人资产与产品深度绑定的行为,将基金经理从管理费受益方转变为净值波动的直接承担者 [6] - 永赢基金表示旗下基金经理通过"定投"的方式自购,通过实盘内容来分享投资体验,用行动传递对板块的信心 [6] - 也有公募基金人士并不倾向于通过基金经理实盘方式吸引投资者,认为在风险揭示和信息披露方面可能会产生合规风险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