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杠铃策略
icon
搜索文档
三大策略,让你的资产更安全|投资小知识
银行螺丝钉· 2025-09-14 22:01
文 | 银行螺丝钉 (转载请注明出处) 风险。 往往股票遇到大跌的时候,债券会被避险 投资者追捧,起到防御的作用。 ▼核心,其实是"再平衡"。 例如股票大跌,股票比例低于40%,此时 将一部分债券卖出,加仓股票。反过来, 股票大涨,比例超过40%,此时卖出一部 分股票止盈,加仓债券。 (2) 利用资产之间的负相关性 代表,就是桥水基金的全天候策略。 全天候策略,会综合配置股票、债券、房 地产、商品等不同资产大类。这些资产不 会同涨同跌。 配置的时候,让每个资产,在组合中贡献 的风险占比接近。 这就是全天候策略。 这类策略在A股也有效。 通过再平衡可以给这个策略,提供额外的 收益,并减少风险,属于投资中的"免费 午餐"。 像月薪宝,365天组合就是这类策略。 为了应对这种风险,特勒布使用的是杠铃 策略: 大多数仓位,配置在国债、存款等安全性 很高的资产类别上。 小郭分配置在差胜期权 武关苗令打柱衍 ノ ロ۲ /J 間 L L [ 目 机 机 ] [ 入 ・ 永 中 只 生品上,通常只占仓位的百分之几。 而塔勒布认为,黑天鹅一定会发生,届时 会出现一些超乎想象的市场波动风险。 也就是一种必然出现的"危机彩票"。 ...
美国投资者关注中国市场,上证180ETF指数基金(530280)自带杠铃策略涨近0.5%
新浪财经· 2025-09-12 10:26
上证180ETF指数基金紧密跟踪上证180指数,上证180指数从沪市证券中选取市值规模较大、流动性较 好的180只证券作为样本,反映上海证券市场核心上市公司证券整体表现。 摩根士丹利在最新报告中表示,美国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关注度已升至202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摩根士 丹利研究团队认为,无论在指数投资还是在主题性机会方面,投资者的兴趣都维持在高位。 有相关机构指出,市场短期震荡,但不改变股市长期慢牛趋势。长期来看,红利类资产和科技类资产有 望长期有超额收益,杠铃策略有望再受关注。一方面随着居民资产配置逐渐加大权益市场的配置,红利 类资产有望最先受益;另一方面,科技类资产代表经济发展趋势,长期发展确定性强。上证180指数自 带杠铃型策略:90%红利+10%科技,是配置权益市场的良好品种。不同于纯红利投资,上证180指数还 配置了一定比例的科技类资产,有望受益于科技的快速发展,在红利的基础上增加了弹性。 截至2025年9月12日 09:47,上证180指数(000010)上涨0.46%,成分股中科曙光(603019)上涨8.35%,寒 武纪(688256)上涨4.97%,兆易创新(603986)上涨3.94%,海光 ...
港股科技ETF(513020)连续5日净流入超1.5亿元,流动性改善与行业景气支撑行情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1 14:07
港股科技ETF资金流向与市场环境 - 港股科技ETF(513020)连续5日净流入超1.5亿元 [1] - 流动性环境明显好转因美国非农就业数据远低于预期引发美债利率大幅下探 [1] - 投资者或采取杠铃策略配置高股息资产及盈利改善的科技行业 [1] 港股市场展望与投资方向 - 港股市场在美联储降息预期和A股情绪回暖支撑下短期有望延续结构性上涨 [1] - 科技和消费为最值得期待的方向当前科技行情中期或未结束 [1] - 9月后若出现调整则为布局机会10月四中全会公布的十五五规划可能推升市场风险偏好 [1] 港股科技ETF产品特性 - 跟踪港股通科技指数(931573)由中证指数公司编制 [1] - 指数从港股通范围内精选不超过50家科技行业优质企业作为成分股 [1] - 重点覆盖互联网、生物医药、新能源车等细分领域反映港股核心科技企业整体表现 [1] 替代投资渠道 - 无股票账户投资者可关注国泰中证港股通科技ETF发起联接A(015739)及C类份额(015740) [2]
市场回暖,提前结募、“日光基”频现
证券时报· 2025-09-11 08:01
权益基金发行市场回暖 - 9月以来权益基金发行市场显著回暖 出现10只权益类基金提前结束募集现象 [1][2] - 市场显著反弹推动投资者信心回暖 对权益类产品需求增加 [1][4] - 基金公司积极把握市场机遇 主动布局热门赛道加快发行节奏 [1][4] 提前结募基金具体情况 - 汇安成长领航混合募集结束时间从9月19日提前至9月10日 [3] - 南方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募集截止日从9月12日提前至9月9日 [3] - 华商港股通价值回报混合和招商均衡优选混合均出现"日光基"现象 发售当天即触及募集规模上限 [3] 新发基金规模数据 - 9月以来新成立54只基金 其中权益类基金(股票型+混合型)达47只 占比近90% [6] - 权益类基金合计发行规模约352亿元 [6] - 15只新成立混合型基金合计规模140.23亿元 平均发行规模9.35亿元 创近两年月度新高 [6] - 招商均衡优选混合最终成立规模49.55亿元 为年内最大主动权益基金 [6] - 另有11只权益基金成立规模超10亿元 [6] 资产配置策略 - 建议采用"核心+卫星"配置策略 大部分仓位配置低位蓝筹(周期和部分消费) 小部分布局高弹性赛道(数字经济、专精特新) [8][9] - 关注医药和消费电子板块投资机会 [9] - 科技成长行情值得关注 围绕新质生产力+自主可控+AI产业趋势布局 [9] - 供给侧受限周期品存在投资机会 包括有色、化工、钢铁、建材等 [9] - 杠铃策略持续 聚焦被低估的大盘成长资产和业绩突出的新兴科技资产 [9]
市场回暖!提前结募、“日光基”频现!
券商中国· 2025-09-11 07:28
权益基金发行市场回暖 - 权益基金发行市场迎来暖流 9月以来出现"日光基"和提前结募现象 投资者信心明显回暖 对权益类产品需求增加 [1][2] - 多达10只权益类基金选择提前结束募集 权益基金回暖已成为普遍现象 [2][3] - 基金公司积极把握市场机遇 主动布局热门赛道 加快产品发行节奏 共同促成基金发行火热景象 [2][5] 基金提前结募具体情况 - 9月以来已有13只基金公告提前结募 其中10只为权益基金 [5] - 汇安成长领航混合原定9月19日结束募集 提前至9月10日结束 [4] - 南方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原定9月12日结束募集 提前至9月9日结束 [4] - 华商港股通价值回报混合和招商均衡优选混合均因触及募集规模上限 在发售当天便迅速结募 [5] 新发市场规模数据 - 截至9月10日 9月以来新成立54只基金 其中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合计47只 占总发行数量近九成 [7] - 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合计发行约352亿元 [7] - 15只新成立混合型基金合计发行规模140.23亿元 平均发行规模9.35亿元 创近两年混合型基金平均发行规模月度新高 [7] - 招商均衡优选混合认购规模超80亿元 最终成立规模49.55亿元 为年内成立规模最大的主动权益基金 [7] - 另有11只9月以来新成立的权益基金成立规模超过10亿元 [7] 资产配置建议 - 建议采用"核心+卫星"配置策略 大部分仓位配置低位蓝筹如周期和部分消费 小部分仓位布局高弹性赛道如数字经济和专精特新 [8] - 关注医药和消费电子板块 [8] - 围绕新质生产力+自主可控+AI产业趋势的合力驱动 科技成长行情值得关注 [8] - 处于低位的大宗商品可能受益流动性改善 供给侧受限的周期品存在投资机会 包括有色、化工、钢铁、建材等 [8] - 杠铃策略预计持续 聚焦被低估的大盘成长资产及未来1-2个季度业绩突出的新兴科技资产 [9]
提前结募与“日光基”频现权益基金发行普遍回暖
证券时报· 2025-09-11 02:12
权益基金发行市场回暖 - 9月以来多达10只权益类基金提前结束募集 权益基金回暖成为普遍现象 [1] - 华商港股通价值回报混合和招商均衡优选混合因触及募集规模上限在发售当天迅速结募 "日光基"再次频现市场 [2] - 市场显著反弹后投资者信心明显回暖 对权益类产品需求增加 基金公司积极把握市场机遇 [1][2] 权益基金发行数据表现 - 截至9月10日 9月以来新成立54只基金 其中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合计47只 占总发行数量近九成 [3] - 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9月以来合计发行约352亿元 其中15只混合型基金合计发行140.23亿元 [3] - 混合型基金平均发行规模9.35亿元 创近两年月度新高 招商均衡优选混合最终成立规模49.55亿元 为年内最大主动权益基金 [3] 基金经理配置策略 - 建议采用"核心+卫星"配置 大部分仓位配置低位蓝筹(周期和部分消费) 小部分布局高弹性赛道(数字经济、专精特新) [4][5] - 关注医药和消费电子板块 围绕新质生产力+自主可控+AI产业趋势的合力驱动 [5] - 大宗商品可能受益流动性改善 供给侧受限周期品存在投资机会 有色、化工、钢铁、建材等可能有机会 [5] 市场展望与投资逻辑 - A股市场突破3800点创十年纪录 体现资本市场深化改革和经济基本面修复成果 市场有望呈现结构性慢牛特征 [4] - 信心前置与流动性驱动行情有望持续 权益资产在国内大类资产比较中占据愈发重要地位 [5] - 大盘成长中存在多元化投资机遇 极致成长与大盘成长逻辑是共荣关系而非替代关系 [6]
万亿资金“抢筹”,港股牛市归来?如何切入更合适~
新浪财经· 2025-09-10 22:43
来源:市场投研资讯 (来源:富国基金) 要知道,7月至今,A股持续跑赢港股,而港股则呈现高位震荡。不过最近几个交易日,港股再度迎来 了普涨,部分个股股价甚至创年内新高。 在港股表现相对滞涨的这段时间里,资金并未放慢布局脚步,多路资金仍在持续加仓。 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9日,南下资金已经连续8个交易日持续净买入港股,其中本周前两个交易日分 别净流入167.05亿港元、102.31亿港元。从全年来看,南向资金已买入港股超万亿,达10389.94亿港 元,不断刷新年度纪录。 不仅如此,ETF资金流向也出现了明显分化。根据中信证券数据,7月以来,A股宽基类ETF累计净流出 2038亿元,而行业和主题类ETF累计净流入1142亿元,同时港股相关ETF累计净流入1431亿元。由于宽 基类ETF的机构持有人占比超过90%,若假设近期净流出主要来自机构,则机构资金减持A股ETF的规 模约达1467亿元,与流入港股ETF的规模基本相当。这反映出机构在ETF配置上呈现出明显的"减A增 港"特征。 数据来源:Wind,富国基金,时间截至2025年6月30日。 多路资金持续加仓港股,背后还有一个关键推手:美联储货币政策的转向。 ...
中国太平为何踏空“牛市”?
以下文章来源于阿尔法工场金融家 ,作者金妹妹 阿尔法工场金融家 . 在险企同业赚得盆满钵满之际,曾"连续跑赢市场基准"的中国太平(0966.HK),却像是这一场 牛市盛宴里的"局外人"。 8月29日 ,中国太平发布中期财报后, 其股价迅速回调,当日收盘下跌逾12%。 | 多股周列 | 分时K线周列 试股 · 公式 换账 · 茨篇配置 · 副屏 微软器, | = 小三 ▼ + 热罐 | | | | | --- | --- | --- | --- | --- | --- | | 分时 1分 5分 15分 30分 60分 图 周 月 年 年 多图期 设置 画线 日成 中国文平 MAS: 18.148 MA10: 18.484 MA20: 18.002 MA30: 17.780 MA80: 16.337 | | 作道K线 · 九村 15线 型 区 图 加白达 ●1 | | 中国太平 HK0966 | | | | | | 201197 | | | | 2025 | | 20241210-20250902 (179) | | 16. 360 | 4.100 -1.008% 200 | | 0829 | | | | +4. ...
银河证券:流动性对A股均有支撑作用
天天基金网· 2025-09-04 19:26
方正证券:投资者要积极把握结构性机会; 中原证券:预计短期市场以稳步震荡上行为主; GUIDE 摘要 银河证券:流动性对A股均有支撑作用; 财信证券:短期A股市场或进入震荡整理期。 银河证券 流动性对A股均有支撑作用 从汇率、利率及中美利差分析,流动性对A股均有支撑作用;流动性搬家涵盖居民储蓄存款搬家、固收 +资金入市、理财资金入市等多重因素利好A股。 方正证券 投资者要积极把握结构性机会 投资者要积极把握结构性机会,当前仍可采用杠铃策略。进攻方向,建议关注高景气的新技术、新成长 方向,如算力芯片、创新药及光刻胶等;防守方向,关注安全边际较高的红利高股息资产,如银行、贵 金属等。 中原证券 预计短期市场以稳步震荡上行为主 财信证券 短期A股市场或进入震荡整理期 站在当前时点, 市场经历快速轮动后或进入震荡整固阶段,但中期向好趋势未改。 本轮上涨本身由流 动性驱动,这意味着后续只要量能未出现大幅收缩,市场仍存在反复轮动活跃的机会。总体而言,预计 资金将继续在科技成长与防御板块间寻求平衡,呈现显著的结构性行情特征,短期A股市场或进入震荡 整理期。 免责声明 以上观点来自相关机构,不代表天天基金的观点,不对观点的准 ...
A股短期宽幅震荡 机构建议把握结构性机会
中国证券报· 2025-09-04 06:42
市场表现 - 创业板指逆势上涨0.95%至2899.37点 表现强于主板市场[1] - 上证指数 深证成指 科创50指数 北证50指数分别下跌1.16% 0.65% 1.64% 1.49%[1] - 市场成交额缩量至2.40万亿元 较前一交易日减少5167亿元 但已连续16个交易日突破2万亿元[1] 行业板块表现 - 光伏板块逆势上涨 上能电气20%涨停 鹿山新材涨停 艾罗能源涨逾19% 阳光电源涨逾15% 锦浪科技 首航新能 晶瑞电材 固德威均涨逾6%[2] - 贵金属板块表现强势 西部黄金涨停且连续三个交易日涨停 收盘价26.51元创2016年底以来新高 招金黄金涨逾6% 中金黄金 山东黄金 紫金矿业均涨逾2%[2] - 申万一级行业中综合 通信 电力设备行业分别上涨1.64% 1.61% 1.44% 其他行业板块震荡调整[2] - 军工 证券 小金属等板块出现调整[2] 资金与情绪指标 - 8月以来融资余额持续攀升 环比增速维持高位 近两周出现明显加速趋势 反映风险偏好逐步恢复[2] - 场内资金成交保持活跃 资金面持续驱动叠加政策预期升温为市场提供支撑[3] 指数中长期表现 - 6月23日至9月3日期间 上证指数 深证成指 创业板指累计涨幅分别达13.50% 24.66% 44.26%[2] - 主要指数与科技板块行情尚未结束 但短期波动加剧 多空博弈激烈[2] 配置策略 - 采用杠铃策略 进攻方向关注高景气新技术领域如算力芯片 创新药及光刻胶[1][4] - 防守方向关注安全边际较高的红利高股息资产如银行 贵金属[1][4] - 四大关注方向包括:估值偏低的非银金融 供需格局好的军工与有色金属 估值性价比高的传媒AI应用端 政策受益的周期板块如钢铁/建材/化工[4] 市场趋势判断 - 市场维持震荡上行趋势 短期波动难改中长期向上走势[2][3] - 科技板块内部可能出现轮动以消化阶段性风险 "强者恒强"仍是核心逻辑[3] - 外部环境平稳 美联储9月降息预期较高 全球资本流向重塑利好权益市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