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东郊记忆园区
icon
搜索文档
上半年客流量突破800万,东郊记忆展演、文化、跨界共生激活消费|四川经济热观察
搜狐财经· 2025-07-20 19:12
四川省上半年经济表现 - 四川省GDP同比增长5.6%,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1个百分点 [1] - 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0%,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2个百分点,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2.3% [1]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比一季度有所加快 [1] 东郊记忆园区业绩表现 - 2024年游客接待量超1700万人次,人均消费额较改造前增长217%,营收较改制前增长370% [1] - 2025年上半年客流量超800万,春节档、五一假期单日客流多次突破10万人次,五一假期5天累计接待游客超60万人次,同比增长15.6%,单日峰值达14.2万人次 [1] - 沉浸式汉文化餐秀"蜀宴赋"累计接待29万人次,上座率达90%,计划2025年9月在上海开设新店 [8] 首店经济与新消费场景 - 东郊记忆园区引入音乐艺术、时尚展演类等业态商企超300家 [3] - 截至2025年5月,成都累计落户首店超4000家,2025年前6月落户首店395家,东郊记忆为首店重要承载地 [3] - 意大利潮牌Brandy Melville西南首店开业当日客流超4万人,首日销售额破200万元,日均客流量达5000人次 [5] - 3号仓汇聚全国首家PawgyPets、西南首家Bad blood等首店品牌,涵盖生活、手作、美学、潮牌等多元业态 [8] 公共文化与节庆IP - 东郊记忆将"节日经济"与公共艺术结合,打造"三个月一大变,一月一小变"的场景迭代策略 [9] - 2025年春节《一梦华胥:中国皮影光影艺术秀》吸引客流量超60万人次,消费营收较2024年春节同期增长超10% [9] - 公共音乐计划"处处是舞台"已举办106场音乐演出,参演团体包括圆周率室内乐团等 [11] 非标商业空间发展 - 东郊记忆3号仓等"非标商业空间"创新引入室内网球、台球等泛运动娱乐空间,占新入驻休闲娱乐类空间的45% [13] - 园区发展为"逛、玩、尝、购"融合的全天候消费目的地,推进文商旅体深度融合发展 [13]
同心·大调研|聚焦促进服务消费 民盟中央开展2025年度重点考察调研
搜狐财经· 2025-06-07 10:22
服务消费发展现状与意义 - 当前中国正处于服务消费较快增长阶段,推动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对扩大内需、提振消费具有重要意义[1] - 服务消费已成为居民消费的重要增量来源,在稳增长、惠民生、促就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6] 文旅产业促进消费动能释放 - 自贡灯会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名片,调研组关注其周边产业配套和IP联动对年轻游客的吸引力[3] - 成都市东郊记忆园区作为多元文化园区和"夜经济"重要场所,调研组重点关注夜间消费商家运营和文旅融合发展[3] - 海南离岛免税市场2024年销售额低于2023年,主要受出境消费分流和客群消费观念变化影响[4] - 建议拓展旅游消费空间,培育新业态,打造体育、演艺、免税等服务消费与文旅结合的消费场景[4] - 建议推进旅游消费国际化,打造全球免税购物中心和时尚消费中心,带动海外高端消费回流[4] 健康服务提档升级 - 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存在产教融合不深入、企业合作热情不高、学生对新兴健康服务职业认同度低等问题[6]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高端医疗领域存在需求大但供给不足、缺乏行业标准、支持政策待完善等问题[6] - 四川省通过扩大市场规模、创新驱动、增强政策支持等措施实现服务消费市场扩容提质[6] 航天产业与服务消费新业态 - 文昌国际航天城已入驻超700家航天相关企业和机构,26家卫星产业集群企业签约入驻[7] - 商业航天发射场进入常态化运营,可重复使用火箭相关项目快速推进[7] - 建议发挥海南航天产业优势,统筹服务消费与就业促进的制度安排[7] - 建议开展高质量就业导向的青年职业技能培训,促进新就业形态和灵活就业发展[7] 调研成果与建议 - 调研组将在综合调研成果和各方意见基础上形成相关政策建议[8]
成都国资国企“立园满园”:26个产业载体、38个商业楼宇释放商机
搜狐财经· 2025-04-28 20:58
活动概况 - 活动由成都市国资委与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联合举办,180余家央企、国企、民企及商协会代表参与,聚焦产业载体合作新路径 [1][2] - 现场发布"2025年度成都国资国企机会清单和能力清单",包含194项机会清单(涉及金额434.37亿元)和286项能力清单 [1][3] 产业载体与商业楼宇 - 9家市属国企推出26个产业载体,覆盖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生物医药等战略新兴产业,配备专业化运营团队和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 [2] - 38个商业楼宇分布于城市核心区与新兴功能区,包含地铁枢纽型、文化创意型等多元形态,标杆项目包括成都智媒体城、每经中心、白鹭湾科创园 [2] - 成都智媒体城项目一期即将投用,已吸引30家数字文创企业入驻,目标打造世界级"媒体城" [2] 企业运营数据 - 成都传媒产业集团运营的东郊记忆园区2023年接待游客1760万人次,计划引入华为科技体验中心等创新场景 [2] - 新希望服务在成都管理超200万平方米商业楼宇及产业园区,其运营的成都天府金融大厦平均出租率95%,客户满意度99% [2] 合作机会与能力清单 - 16家市属国企编制的194项机会清单涵盖采购招标、资产项目招商、资本运作等类型 [1][3] - 286项能力清单聚焦工程建设、服务等领域,明确应用场景、案例及成效 [3] - 清单信息同步上线成都国资委官网等平台,便于企业获取合作机遇 [3] 未来规划 - 成都市国资委将持续搭建平台、发布信息,推动市属国企与各类所有制企业相互赋能、共享发展机遇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