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
icon
搜索文档
央行报告强调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搜狐财经· 2025-08-17 21:27
货币政策执行与成效 - 人民银行上半年推出一揽子货币政策措施包括降准降息、下调结构性工具利率、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增加科技创新再贷款额度3000亿元等三大类十项举措[1] - 2020年以来累计降准12次、下调政策利率9次带动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分别下降115个和130个基点[2] - 截至6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突破430万亿元广义货币M2余额突破330万亿元人民币贷款等金融总量指标增长平稳[2][3] 信贷结构优化 - 新增贷款结构由2016年房地产和基建贷款占比六七成转变为目前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等领域贷款占比六七成[5] - 近十年人民币中长期贷款占比上升11个百分点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持续快于全部贷款增速[5] - 企业债券等直接融资在社会融资规模中占比相较2018年末提升4.4个百分点[6] 金融支持重点领域 - 金融资源重点投向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领域[4] - 科技金融贷款实现量增价降面扩人民银行联合证监会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7] - 服务消费占比低于50%存在较大增长空间金融部门将支持改善高品质服务消费供给[7][8] 整治行业竞争与供应链优化 - 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政策推动焦煤焦炭等大宗商品价格明显上涨[10] - 汽车行业涉及企业超150万家消费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近15%[11] - 人民银行推动供应链票据平台建设要求应收账款付款期限不超过6个月多家车企承诺供应商账期60天内[11]
央行将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更注重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新京报· 2025-08-15 20:16
货币政策基调与方向 - 央行明确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充裕,匹配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及物价目标[1] - 货币政策将促进物价合理回升作为重要考量,推动物价稳定在合理水平[1] - 政策注重逆周期调节,上半年推出降准降息、下调结构性工具利率、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等十项举措[2] 政策工具与实施效果 - 上半年累计实施12次降准、9次政策利率下调,带动1年期和5年期LPR分别下降115个、130个基点[3] - 6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8.9%,M2增长8.3%,人民币贷款余额达268.6万亿元[3] - 新发放企业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同比分别下降45个和60个基点,信贷结构持续优化[3]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 - 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贷款保持较快增长,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4] - 央行引导金融机构聚焦"五篇大文章"(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优化资金供给结构[6][7] - 金融总量已突破430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和330万亿元(M2余额),政策转向盘活低效资源、提升资金效率[6] 经济环境与政策展望 - 外部环境复杂严峻,但国内经济基础稳固,长期向好趋势未变[5] - 下一阶段政策将保持融资总量合理增长,强化利率汇率均衡,推进金融市场开放与风险防范[5] - 政策传导效果将持续显现,需加强财政、货币、产业政策协同以巩固经济回升势头[6]
央行将推出10项政策加大宏观调控强度
中国经济网· 2025-08-08 15:24
货币政策措施 - 推出三大类共十项货币政策措施 包括数量型 价格型和结构型政策 [1] - 数量型政策通过降准等措施加大中长期流动性供给并保持市场流动性充裕 [1] - 价格型政策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 降低结构性工具利率0.25个百分点 同时调降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 [1][2] - 结构型政策完善现有工具并创设新工具 支持科技创新 扩大消费和普惠金融等领域 [1] 流动性供给措施 - 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预计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 [2] - 完善存款准备金制度 阶段性将汽车金融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的存款准备金率从5%调降至0% [2] - 优化两项资本市场货币政策工具 将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5000亿元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3000亿元合并使用 总额度8000亿元 [3] 利率调整措施 - 下调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从1.5%至1.4% 预计带动LPR同步下行约0.1个百分点 [2] - 下调各类专项结构性工具利率和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从1.75%至1.5% [2] - 下调抵押补充贷款PSL利率从2.25%至2% [2] - 降低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 五年期以上首套房利率由2.85%降至2.6% 其他期限同步调整 [2] 结构性支持措施 - 增加3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 由5000亿元增至8000亿元 持续支持"两新"政策实施 [2] - 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 引导商业银行加大信贷支持 [3] - 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3000亿元 支持银行扩大对涉农小微和民营企业的贷款投放 [3] - 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 通过央行提供低成本再贷款资金购买债券 并与地方政府及增信机构合作分担违约风险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