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会议App

搜索文档
这些APP赶紧卸载,有人损失近10万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1 18:48
诈骗手法分析 - 伪造航空公司身份诱导受害者下载"云协通"App 通过虚假理赔流程实施诈骗[1] - 二次诱导下载"闪议通"App绑定银行卡 通过短暂显示的支付页面完成99000元盗刷[3] - 利用"办公会议"功能远程操控手机 在受害者未察觉情况下完成资金转移[3][5] 涉诈App特征 - 假冒官方名义开发木马软件 包括"抖音会议""银联会议""中银会议"等具有屏幕共享功能的App[10] - 伪造知名平台应用 如"腾讯支付"(版本1.0 md5:0097b9a9be55)和"美团"(md5:bc0e3cdd3a14)等45款涉诈App[11][12] - 通过非官方渠道传播 诱导用户开启远程控制权限窃取银行卡密码及验证码[10][12] 典型案例 - 何女士案件:分两笔盗刷 首笔38000元通过小额汇款渠道转出 次笔99000元通过虚假App操作[5][6] - 李先生案件:在云南昭通被相同手法诈骗 损失金额达45000元[6] - 资金流向特征:使用"BES-小额"汇路 到账时间显示"上去时" 手续费为0元[6] 行业防范建议 - 金融机构需加强异常交易监测 特别关注"凭证种类20072-个人转账汇款"且加急标志为0的交易[6] - 应用商店应建立更严格的App审核机制 对"智天银行"(版本2.4.4)等仿冒金融类App进行下架处理[11] - 支付平台需优化验证码保护机制 防止通过"屏幕共享"功能泄露敏感信息[10][12]
一国有大行发布风险提示!
新华网财经· 2025-07-17 16:28
金融诈骗App现状 - 近期出现多款假冒金融机构名称的诈骗App 如"中银会议""银联会议""抖音会议" 通过非法链接诱导用户下载并盗取资金 [1][3] - 诈骗手法分三步:先谎称用户开通收费服务需取消 再诱导下载会议类App 最后通过屏幕共享窃取银行密码和验证码 [5] - 2024年多家基金公司遭遇仿冒 东兴基金和大成基金先后发布公告提醒投资者警惕假冒App的退费诈骗 [6] 行业应对措施 - 中国银联等机构已发布严正声明 强调相关App非官方产品 并配合公安机关打击违法行为 [3] - 近两年超10家基金公司发布金融诈骗风险提示 显示虚假金融App已成为高发网络诈骗手段 [7] - 专家建议通过完善法规 加强审核 开发智能检测工具及建立黑名单数据库等方式综合治理 [8] 技术漏洞与传播渠道 - 应用市场审查主要针对技术规范 难以识别具有合法外形的涉诈App [7] - 部分涉诈App通过自建网站 小程序或一对一发送下载链接等非应用市场渠道传播 [8]
紧急提醒!快卸载!有人账户余额全没了
新华网财经· 2025-07-16 11:23
诈骗手法分析 - 诈骗分子冒充短视频平台客服,谎称用户开通了"直播会员"或购买了保险,若不取消将每月自动扣费800元,诱导受害者下载虚假会议软件[2][11] - 通过"中银会议""银联会议""抖音会议"等名称具有官方迷惑性的App实施诈骗,这些软件实为骗子专用的窥屏工具[9][14] - 诈骗过程中要求受害者开启屏幕共享功能,从而窃取银行卡账号、密码、验证码等敏感信息,甚至远程操控手机完成转账[12][15] 典型案例 - 65岁徐女士在假冒客服指导下下载"中银会议"App,通过屏幕共享功能被对方获取银行账户信息,导致卡内余额全部被盗[4][12] 官方声明与警示 - 中国银联发布声明澄清"银联会议App"非官方产品,提醒公众该软件存在窃取信息和资金被盗风险[14] - 警方强调凡要求下载应用市场无法搜索到的会议软件、以取消"直播会员/保险"为名索要操作权限、提及"屏幕共享/远程控制"等行为均属诈骗[17][18]
卸载!卸载!卸载!有人账户余额全没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7-16 10:58
诈骗手法分析 - 诈骗分子冒充短视频平台客服 以取消自动扣费保险业务为名诱导65岁受害者下载"中银会议"App [2] - 通过屏幕共享功能窃取受害者手机银行密码 人脸识别等敏感信息 最终转走全部账户余额 [4][10] - 类似诈骗App包括"银联会议""抖音会议"等 利用"会议"及"银联""中银"等官方称谓增强迷惑性 [8] 诈骗实施流程 - 第一步冒充客服谎称开通"直播会员"或保险 威胁不取消将自动扣费 [11] - 第二步添加社交账号发送链接 诱导下载无法在应用市场搜索到的会议类App [11][15] - 第三步要求开启屏幕共享或远程控制 配合输入银行密码 验证码等完成转账 [11] 官方声明与特征识别 - 中国银联声明"银联会议App"非官方产品 存在窃取信息与资金被盗风险 [13] - 诈骗App核心特征包括:非应用市场上架 要求关闭"百万保障"等虚构业务 否则威胁扣费或影响征信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