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融诈骗
icon
搜索文档
“迪拜黄金交易所”暴雷前48小时:18亿稳定币被转移
DGCX鑫慷嘉骗局 - 平台在崩盘前48小时内将价值18亿USDT(约129亿元人民币)转移至开曼群岛空壳公司[1][28][30] - 宣称是迪拜黄金交易所分站,但母公司DMCC否认关联[4][6][7] - 会员数量达200万,主要针对三四线城市个体户、宝妈及中老年人[8][24][33] - 通过虚构原油期货投资、层级传销及虚假豪车奖励吸引投资者[16][25] - 头部人员抽佣50%,提现手续费从5%升至10%,资金通过混币器洗白[35] 公司背景与操作手法 - 2021年由黄鑫、邵馨慷等注册贵州鑫慷嘉,2024年法人变更为实缴0元的刘海亮[10][11] - 利用20万元油品设备交易作为背书,数据迁移至美国IP地址平台[13][14] - 崩盘前一周每日仍有1.2亿元资金流入[21] 历史类似案例 - 张誉发通过MBI平台诈骗超1000亿元,3万会员受骗,2024年被引渡至中国[41][42][52] - 林强的"和合系"暴雷,涉及52.56亿元未兑付,境外卷款989亿元后被捕[57][62][64] 行业风险事件 - 贵州中天金融负债1516亿元,资不抵债但持有两张金融牌照[67][69][70] - 广州网约车平台暴雷致司机无法提现,家政平台因资金链断裂停运[76][78][79] - 健身馆、美容店等通过会员储值卡模式跑路,涉案金额数千至数万元[80] 行业共性特征 - 诈骗平台多伪装成国际机构或高收益项目,利用信息差吸引投资者[39][49][50] - 资金转移至境外空壳公司或通过虚拟货币洗钱是常见手法[28][35][64]
建行济南炼油厂支行:成功阻断保健品诈骗 守护老人“养老钱”
齐鲁晚报· 2025-06-29 17:16
诈骗案件处置 - 建行济南炼油厂支行成功阻断针对八旬老人的保健品诈骗案件 为客户守住5万元定期存款 [1] - 异常细节包括老人神情恍惚 陪同女子代答问题且取款用途含糊 女子自称保健品公司员工但无法说明具体产品 [1] - 银行启动老年人金融服务应急预案 通过安抚情绪 联系家属及反诈中心协助 最终联系到老人女儿 [1] 风险管控措施 - 银行以"办理大额取现需要时间"为由拖延处理 观察发现陪同女子频繁查看手机且回避公司资质问题 [2] - 陪同女子在老人女儿到场后仓皇离开 后证实其通过"限量特供""疗效神奇"话术诱导老人购买高价保健品 [2] - 银行表示将优化老年客户服务流程 强化大额取现业务风险管控 并开展防诈宣传活动 [2]
“剧说权益•金融知识万里行”——建行无锡分行消保情景剧大赛举行
江南时报· 2025-06-18 17:05
活动概况 - 建行无锡分行举办"剧说权益•金融知识万里行"消费者权益保护情景剧大赛,通过舞台剧形式普及金融知识 [1] - 活动集结11家支行代表队,创作11个节目,覆盖金融消费热点与痛点 [2] - 70多名员工参与创作与演绎,打破传统宣教单向灌输模式 [12] 节目内容 - 《消保风云之三打白骨精》以名著改编警示非法集资,《哪吒之金融正道》强调理性投资 [6] - 《AI换脸诈骗》展示技术诈骗防范要点,《守护钱包》《"警方"来电》拆解现实骗术话术 [6] - 《迷雾中的守护》《守护银龄》聚焦老年客群金融安全,《误入歧途》改编真实反诈案例 [6] - 《反诈特攻队》《金融安全护平安》展现多部门协同反诈,传递全民参与理念 [6] - 惠山支行原创短视频《新姜太公钓鱼记》以古喻今揭露金融诈骗新形式 [7] 活动成果 - 分行营业部支行获"最佳人气奖",城北支行获"最佳剧本奖",滨湖支行获"最佳表演奖",惠山支行获"最佳贡献奖" [9][11][13] - 现场观众反馈表明活动有效提升公众风险防范意识 [12] - 优秀剧目将深入社区学校持续推广,强化金融消保知识普及 [15] 活动意义 - 创新金融知识普及形式,提升员工消保意识与社会公众金融素养 [15] - 为建设安全诚信的金融消费环境提供持续推动力 [15]
关于警惕不法分子假冒申万宏源证券及员工名义开展非法金融活动的风险提示 (2025年第5号)
非法金融活动警示 - 近期有不法分子冒用公司及员工"邓虎"等名义进行非法金融活动,具体表现为通过电话邀请投资者加入微信并下载"密枢云"APP,随后拉入名为"申万趋势为王之门"的聊天群进行非法荐股,诱导投资者下载非官方交易软件"申万e泓发",声称可通过内部FICC系统打板,但投资者资金转入后无法操作和取出 [1] - 相关活动已涉嫌诈骗,公司提供了假冒交易软件及聊天群的截图作为证据 [1] 公司声明与提示 - 公司郑重提示投资者不要添加陌生人QQ号或加入来路不明的QQ群、微信群,不要通过扫码或点击链接下载来路不明的APP或交易软件,切勿在未确认对方身份的情况下进行资金往来 [3] - 公司提供了官方信息发布渠道及软件下载地址,包括官方网站www.swhysc.com、官方电话95523、官方微信服务号"申万宏源财富管理"、官方微信订阅号"申万宏源证券"、官方微博"申万宏源证券"以及官方软件下载地址 [3][5] - 公司保留对假冒公司及员工名义从事非法金融活动的机构或个人采取法律行动、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3] 投资者保护建议 - 公司提醒投资者注意辨别真伪,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不依据任何非法、虚假的信息进行投资,切实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4] - 如发现涉嫌诈骗犯罪线索,投资者应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或反映 [4]
保障客户权益 乐享安心生活 马上消费2025年普及金融知识万里行活动全面启动
搜狐财经· 2025-06-17 16:36
活动背景与目标 - 公司全面启动2025年普及金融知识万里行活动 旨在提升消费者金融风险防范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 [1] - 活动以"保障客户权益 乐享安心生活"为口号 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分众化传播金融知识 [1] - 目标包括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打造可持续金融消费环境 [1][4] 线下活动实施 - 开展"中国特色金融文化趣味答题"活动 覆盖全体员工 内容涵盖诚信知识金融政策等 [2] - 通过书写"我认为的诚信"等互动形式深化员工对金融文化的认同 [2] - 计划组织员工进学校社区企业 针对"老少新"重点人群定制金融教育方案 [4] 线上宣传策略 - 利用官网微信公众号及"花粉圈"社区发布防诈漫画与科普文章 [3] - 原创漫画揭露"代理维权"陷阱案例 涉及金额3万余元 [3] - 通过合作媒体推送"云养经济骗局"等主题防诈内容 形成多层次传播 [3][4] 宣传形式创新 - 采用漫画长图视频等多元创意形式增强内容趣味性 [4] - "自宣+外报"双渠道协同 持续更新针对性强的科普作品 [4] - 通过讲座互动问答专家咨询等形式实现场景化教育 [4] 长期规划 - 推动金融教育工作常态化场景化 [4] - 持续提升公众金融素养 构建健康安全的消费环境 [4] - 培育公司诚信风尚 强化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传播 [2][4]
协同共治金融诈骗新“马甲”
经济日报· 2025-06-16 05:59
金融诈骗新手段 - 不法分子冒用基金公司名义,通过搭建虚假投资平台、仿冒官方App诱导投资者充值汇款至个人账户 [1] - 诈骗手段升级,采用伪造官方平台、租用高端写字楼、聘请"演员"等系统性手法营造正规投资环境 [1] - 高度仿真的诈骗内容使普通投资者甚至经验丰富者难以辨别真伪 [1] 投资者防范措施 - 需增强金融知识储备和风险防范意识,保持冷静理性不被高收益和专业名词蒙蔽 [2] - 投资时应避免点击未知链接、轻信内幕信息、透露个人信息,核实身份并认准官方渠道 [2] 监管与机构协作 - 监管部门需加强金融市场监测排查,及时遏制冒用基金公司名义等违规行为 [2] - 金融机构应保护品牌声誉,主动举报假冒行为并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活动 [2] 行业应对策略 - 多方协作保持警惕是防范金融诈骗的关键,需共同维护金融市场安全稳健运行 [2]
平安银行海口分行举办“高管说消保”特别企划活动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6-14 13:49
此外,李娟还向听众朋友们分析了常见的电信诈骗手段,如冒充客服退款、AI换脸诈骗等,并提醒公 众警惕"兼职刷单""跑分兼职"等非法活动,避免成为犯罪分子的帮凶。同时,她还揭露了非法网贷的危 害,普及了正规贷款和非法网贷的区别,提示大家认准正规机构,避免资金损失及个人信息泄漏。 转自:新华财经 平安银行海口分行12日携手FM95.4海口旅游交通广播,成功举办了以"保障客户权益,乐享安心生 活"为主题的"高管说消保"特别企划节目。节目中,平安银行海口分行副行长李娟与合规部负责人胡莉 等向广大市民普及金融知识,提升风险防范意识,共同筑牢金融安全防线。 在节目中,李娟以"投资理财"为切入点,深入剖析了投资理财的风险与收益关系,强调了"风险测评"的 重要性,并详细解读了理财产品风险等级(R1-R5),指导投资者如何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选择合适 的产品。她特别强调了投资理财的"三适当"原则,呼吁消费者理性投资,确保产品风险与自身风险承受 能力相匹配。 胡莉则从"元宇宙投诉平台 【下载黑猫投诉客户端】"案件出发,深入剖析了非法集资、金融诈骗、虚 假宣传、养老骗局等常见非法金融活动的危害。她向听众科普了常见的非法金融活动手段, ...
法院发布“金融黑洞”警示
第一财经· 2025-06-13 22:29
非法金融活动案例 - 被告人张某清等人通过不具备合法手续的公寓项目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造成112名投资人实际损失2750余万元,被判处有期徒刑八年至四年不等并处罚金[1] - 公寓项目采用委托经营管理收租模式的高额收益对社会公众存在潜在利诱性,一旦项目无法交付将造成巨大经济损失[2] - 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醒公众投资公寓项目需审查相关证件和合法手续,跟进建设进度以防陷阱[2] 贷款诈骗案例 - 被告人季某元伙同他人通过虚构流水、包装征信等方式骗取车贷86万余元,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二个月至二年并处罚金[2][3] - 犯罪分子利用"背贷人"套取车贷,背贷人仅获少量资金却背负巨额债务并面临刑事处罚[3] - 法院认定明知使用不正当手段骗取贷款仍参与的行为构成贷款诈骗罪[3]
法院发布“金融黑洞”警示:小心“包租”公寓变陷阱、“背贷人”沦为帮凶
第一财经· 2025-06-13 19:47
非法金融活动案例 - 被告人张某清等人通过不具备合法手续的公寓项目非法集资,采用租赁及合作经营合同方式出售公寓使用权,承诺售后包租和固定收益,造成112名投资人实际损失2750余万元 [1] - 广州市白云区人民法院认定张某清等人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判处有期徒刑八年至四年不等,并处罚金四十万元至二十五万元不等,追缴违法所得发还集资参与人 [1] - 公寓项目委托经营管理收租模式的高额收益对社会公众存在潜在利诱性,但项目出现问题无法交付时,涉案资金往往无法退款,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2] 公寓项目投资风险 - 投资公寓项目需谨慎审查相关证件,确认是否有改建公寓的合法手续,及时跟进项目建设进度,防止掉入陷阱 [2] - 城市化进程加快使公寓项目逐渐吸引公众关注和投资,但非法集资行为可能扰乱金融秩序 [1][2] 贷款诈骗案例 - 被告人季某元伙同苏某明等人通过贷款买车再出售套现的方式骗取金融机构贷款,造成贷款本金损失86万余元 [2] - 广州市番禺区人民法院认定苏某明、季某元构成贷款诈骗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二个月和二年,并处罚金三万元和二万元 [3] - 犯罪分子利用"背贷人"套取车贷,"背贷人"仅获得少量资金却背负巨额债务,并可能沦为骗取贷款的帮凶 [3] 金融诈骗手法 - 非法集资手法包括打造样板间、电话宣传、签订租赁及合作经营合同等方式吸引公众投资 [1] - 贷款诈骗手法包括虚构流水、包装征信、以个人名义贷款购车后出售套现 [2][3]
民生银行济南泺源支行:警银企携手筑防线 悦享守护暖夕阳
齐鲁晚报· 2025-06-13 17:03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民生银行济南泺源支行积极践行"服务大众,情系民生"企业使命参与 此次活动,是民生银行养老适老金融服务的具体体现,也是其长期致力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特别是 守护老年群体金融安全的重要举措。未来,民生银行济南泺源支行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为全方位筑牢 老年群体金融安全防护网、保障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贡献坚实的金融力量。 针对老年人最易遭受的金融诈骗陷阱,民生银行济南泺源支行工作人员紧密结合银行日常工作中遇到的 真实案例和高发风险点,系统剖析了"高回报、零风险"投资理财骗局和新型AI换脸诈骗案例的防范要 点。提示在场的老年朋友牢记防范金融诈骗的核心要诀:不听、不信、不转账,遇事要多渠道核实。活 动现场,工作人员还向老年人进行存款保险的知识讲解,帮助老年人了解存款保险与一般商业保险的不 同之处,国家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存款人的利益,维护金融稳定。专业、耐心、贴近老 年人认知特点的讲解,获得了现场参与者的高度认可和积极互动。 为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提升老年群体反诈防非意识,帮助跨越数字"鸿沟",5月28日,由山东省老龄事 业发展基金会主办,山东省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中国民生银行济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