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信服务

搜索文档
中企云链二递港交所:毛利率96%销售费用超四成,现金流大幅起伏
金融界· 2025-06-23 09:32
公司上市与市场地位 - 公司第二次递表港交所拟主板上市 计划募资用于增强核心技术及基础研发能力 技术基础设施 销售及营销 业务发展及品牌推广 国际市场拓展 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 [1] - 按2024年融资总额计 公司在中国产业数字金融平台市场份额为12.9% 排名第一 [1] - 在数字应收账款确权平台中 公司2024年确权应收账款金额和融资总额市场份额分别为14.2%和15.0% 均为最大 [2] 业务结构与收入表现 - 云信服务2022-2024年收益分别为5.16亿元 7.48亿元和8.77亿元 占收入比重79.1% 85.0%和88.5% [3] - 保理服务同期收益分别为7533.7万元 5408.7万元和2122.6万元 占收入比重11.6% 6.2%和2.1% [3] - 场景数字业务收益分别为3005.4万元 6424.4万元和6942.5万元 占收入比重4.6% 7.3%和7.0% [3] 财务指标与运营数据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6.52亿元 8.79亿元和9.91亿元 年内利润分别为4568.5万元 1.52亿元和1.57亿元 [4] - 同期毛利率分别为87.7% 93.4%和95.9% 股本回报率分别为19.0% 44.8%和32.0% 总资产回报率分别为2.4% 16.4%和18.3% [5] - 融资率保持稳定 分别为72.6% 71.6%和72.0% 核心企业留存率分别为88.5% 86.0%和87.8% [4] 成本结构与现金流 - 销售及营销开支分别为3.04亿元 3.75亿元和4.19亿元 占收入比重46.7% 42.7%和42.3% [6] - 研发开支分别为1.18亿元 1.56亿元和1.72亿元 占收入比重18.2% 17.7%和17.4% [6]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3.07亿元 8848.1万元和2626.9万元 2022年大幅流出因收购应收账款 [7] 资产与负债状况 - 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为8818.2万元 1.57亿元和1.2亿元 流动资产净值分别为1.16亿元 2.48亿元和3.94亿元 [8] - 贸易应收款项分别为2303.2万元 3272.7万元和2382.9万元 截至2025年3月31日增至3350.0万元 [7] - 流动负债总额分别为7.63亿元 3.94亿元和3.25亿元 呈下降趋势 [8] 行业与运营风险 - 2024年核心企业应占收益留存率从124.1%降至95.6% 链属企业从83.9%降至64.3% 主要因建筑及制造行业经济下滑 [4] - 面临应收账款信用风险及再保理失败风险 可能占用营运现金 [6] - 拥有9条司法案件记录 包括合同纠纷 侵害商标权纠纷等 2023年5月曾因施工现场制度不健全被处罚1.5万元 [8]
新股前瞻|毛利率高达95.9%,业绩稳健的中企云链已现隐忧?
智通财经网· 2025-05-26 13:38
公司上市进展 - 中企云链于5月6日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 联席保荐人为中信建投国际、农银国际、工银国际及迈时资本 [1] - 公司曾于2023年10月18日首次递表 但因政策不明朗导致上市受阻 [1] - 二次递表背景是政策环境改善 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4月30日发布《通知》明确供应链金融业务合规指引 [1] - 相比首次递表 二次递表时公司已取得保理服务、资产证券化服务、供应链票据服务等必要牌照 [1] - 公司表示已无须就当前业务运营取得其他必要牌照 为上市做好充分准备 [2]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6.52亿、8.79亿、9.91亿元人民币 净利润分别为4568.5万、1.52亿、1.57亿元 [2] - 2022-2024年毛利率从87.7%提升至95.9% 主要因业务结构调整 [6][7] - 销售及营销开支占比从2022年46.7%降至2024年42.3% 但仍显著高于银行系平台 [8][9] - 2024年经营利润率为19.4% 较2022年7.5%显著提升 [9] 业务模式与运营数据 - 云链平台用户数从2022年23万家增至2024年55.66万家 其中核心企业6601家 链属企业54.64万家 金融机构3574家 [3] - 核心企业用户留存率稳定在86%-88.5%区间 [3] - 按2024年融资总额计 公司在中国产业数字金融平台市场份额12.9% 排名第一 [4] - 确权应收账款累计金额从2023年5月1万亿元增至2025年1月2万亿元 [4] - 核心业务为确权及保理业务 2022-2024年收入占比稳定在91%以上 其中云信服务收入占比从79.1%提升至88.5% [4][5] - 保理服务收入从2022年7533.7万大幅缩减至2024年2122.6万 占比从11.6%降至2.1% [5][6] 行业与竞争格局 - 中国独立数字企业确权平台市场规模预计从2022年1.4万亿增至2027年6.6万亿 年复合增速36.7% [10] - 面临工银e信、建行e信通等银行系平台竞争 后者在资金成本、客户资源等方面具优势 [8] - 部分央企自主搭建供应链金融平台可能分流客户 [10] - 需应对监管新规要求 如应收账款付款期限不超过6个月(最长1年) 公司当前账期为6-12个月需调整 [10] 战略与挑战 - 主动缩减资金密集型的保理业务 转向高毛利的云信服务以提升盈利能力 [6] - 确权及保理业务毛利率从2022年91.1%提升至2024年97.5% [6][7] - 业务高度依赖云信服务 抗风险能力可能削弱 [7] - 需构建差异化服务能力应对银行系平台竞争 [8][11]
中企云链再次冲击港股,高度依赖云信服务,多名重要股东已“离场”
深圳商报· 2025-05-07 13:11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15年,业务分为确权及保理业务、场景数字业务及其他生态业务三大板块,其中确权及保理业务为主要收入来源,主要通过云链平台运营 [2] - 云链平台用户数量从2022年的23.04万家增长至2024年的55.66万家,覆盖中国330个(98%)直辖市及地级行政区,用户包括核心企业、链属企业及金融机构 [2]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收分别为6.52亿元、8.79亿元、9.91亿元,毛利分别为5.72亿元、8.21亿元、9.5亿元,年内利润分别为4569万元、1.52亿元、1.58亿元 [3] - 2020年和2021年连续两年亏损,净亏损分别为4420万元和2829万元,2022年起实现扭亏 [5] - 主营业务成本占比从2022年的12.3%下降至2024年的4.1%,研发开支占比从18.2%略降至17.3%,销售及营销开支占比从46.7%降至42.2% [5] 业务结构变化 - 云信服务收益从2022年的5.16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8.77亿元,营收占比从79.1%提升至88.5% [6][7] - 保理服务营收占比从2022年的11.6%大幅下降至2024年的2.1%,公司战略性减少保理服务规模以聚焦高增长潜力业务 [8][9] 股东结构变动 - 公司无控股股东,员工持股平台云顶资产持股23.11%,刘江通过云顶资产和云之泰构成单一最大股东集团 [10] - 原央企背景股东如中车资本、鞍钢资本、工银瑞投等陆续退股,IPO前三大股东为云顶资产(23.11%)、天津经开区国有投资(20.73%)和华舆国创基金(10.31%) [10][11][12] 行业竞争态势 - 银行作为主要客户,近年来纷纷布局供应链金融领域,合作模式可能转变为竞争关系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