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响乐
搜索文档
十五运会开幕式今晚上演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11-09 09:25
开幕式核心理念与叙事 - 开幕式以三个“YUAN的故事”串联:同根同源(梳理海上丝绸之路至改革开放进程)、同心同缘(展现乡愁乡情及非遗元素)、同梦同圆(畅想未来愿景)[2] - 贯穿粤港澳“三地同心”理念,将岭南文化融入文体展演,大部分节目由粤港澳三地联合完成,追求“1+1+1>3”的效果[2] - 核心创作理念为“岭南文脉的当代转化”,旨在推动岭南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年轻化[4] 文化元素与艺术呈现 - 紧紧抓住“水”元素展现“水的灵气”,巧妙融入广州“小蛮腰”、香港维多利亚港、澳门大三巴等城市地标[3] - 音乐选择以代表“湾区精神”为标准,包含耳熟能详的粤剧选段和脍炙人口的粤语流行歌[3] - 呈现粤剧、咏春、麒麟舞等岭南非遗元素,并通过芭蕾、街舞、交响乐等现代表演形式引起年轻观众共鸣[4][5] 科技应用与创新 - 将醒狮表演与虚拟现实交互、英歌锣鼓搭配全息投影、增强现实技术营造龙舟竞渡场景等传统非遗与现代科技融合[4] - 开幕式现场将有机器人登场带来“古今结合”的节目,呈现科技之美、人文之美、运动之美的视觉盛宴[5] - 动用了400多个音响并进行多点布置,通过技术创新解决扩音延时与声音干涉问题,技术突破完全来自“广州设计”[5] 火炬传递与点火仪式 - 主火炬火种通过“海马”号遥控潜水器在南海1522米深处冷泉口采集可燃冰,用科考船光伏发电转化的电能引燃,开启全球大型运动会从深海海底获取火种的先河[6] - 火炬传递在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城同步举行,成为全运会历史上首次跨境火炬传递,“四城之光”最终在广东省奥林匹克体育中心融为“同心之火”[6]
第十八届“春华秋实”全国艺术院校舞台艺术精品展演焕新启幕
中国经济网· 2025-11-06 12:45
活动概况 - 第十八届“春华秋实”全国艺术院校舞台艺术精品展演于11月4日在北京国家大剧院开幕,适逢国家大剧院建院十八周年 [1] - 本届展演主题为“艺展春华 志铸秋实”,旨在展现新时代艺术教育成果与美育实践的成就 [1] 活动意义与平台价值 - 该展演是国家大剧院的重要艺术教育品牌,历经十八年发展,致力于推动文化创新与美育实践 [1] - 活动已成为连接高校、社会与艺术机构的重要平台,促进文化事业与教育事业的协同发展 [1] - 参演院校领导在发布会上从“社会美育与高校美育的双向赋能”、“创新艺术教育路径,搭建高校实践平台”、“以艺术之美,培育时代新人”等角度肯定了展演的价值 [3] 开幕演出内容 - 开幕演出为《北疆沃野——内蒙古艺术学院专场演出》,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上演 [5] - 演出主题为“传承民族瑰宝、讴歌时代精神”,融合长调、呼麦、马头琴、潮尔道等传统音乐形式及《安代》《萨吾尔登》等民族舞蹈 [5] - 演出展示了学院在民族艺术教育、非遗活态传承与舞台创新方面的成果 [5] 后续活动安排 - 展演将持续在国家大剧院“一院三址”各剧场举行 [6] - 后续将有来自武汉音乐学院、北京电影学院等院校的十余台精品节目上演,涵盖交响乐、音乐剧、话剧、舞剧、合唱及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 [6] - 展演期间还将推出多场由教育部、文旅部、中国科协联合策划的专题演出 [6]
这个端午,朝闻晨钟撸“福猫”食素面,夜览一江两岸灯光秀
长沙晚报· 2025-05-29 18:59
文旅融合创新 - 开福寺通过"庙宠"小福猫、素面、网红咖啡及文创周边产品(手串、香囊、冰箱贴、生肖摆件)实现传统文化与新潮体验的结合 [1][5] - 全国首个博物馆沉浸式剧场《寻长沙》以乐舞歌吟形式演绎三千年长沙历史,融合声光电技术提升互动体验 [1][6][8] 商圈联动营销 - 北辰滨江商圈推出"端午十二时辰"攻略,串联开福古刹、大悦城二次元展、市博物馆等6处景点,覆盖祈福、展览、演出、夜航等多元场景 [3][6][10] - 大悦城二次元展设置"盗墓笔记区"及270度江景露台餐饮,结合滑梯观景等创新设计吸引客流 [6] 消费场景升级 - 杜鹃花剧场与长沙音乐厅推出端午限定民乐专场、交响乐、国风live演出,延长游客停留时间 [8] - 湘江游轮夜航融入两岸灯光秀,打造沉浸式夜间消费体验 [10]
让音乐成为一生的爱好和陪伴(艺近人和)
人民日报· 2025-05-08 07:00
广州青年交响乐团的发展历程 - 广州青年交响乐团成立于2011年,是中国首个由职业乐团建立和管理的非职业青年乐团,拥有"少年基础班—少年交响乐团—青年交响乐团"三级梯队 [1] - 成立以来已有近2000名孩子参与,年龄跨度从6岁到25岁 [1] - 乐团采用职业乐团建制和管理体系,由广州交响乐团各声部首席和资深音乐家进行免费教学 [3] - 乐团理念是用业余时间培养有专业水准的乐手,让成员全面发展,最终走上专业音乐道路的团员不超过15% [5][6] 音乐教育模式与特色 - 乐团通过"音乐季"形式开展活动,包括走进学校演出、参演免费普及音乐会、国际巡演等 [3] - 教学不仅传授演奏技艺,还融入历史人文、哲学思考等内容,如讲解《逍遥游》时重温庄子名篇 [6] - 乐团注重培养成员的自我管理能力,即使是少年基础班的孩子也有固定练琴时间表 [8] - 通过合奏训练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成员学会配合、衬托、聆听,体会"和而不同"的理念 [2] 国际交流与文化影响 - 2019年赴日本福冈和东京演出,专业水准获得日本观众高度评价 [3] - 在日本演出时与观众共同完成赈灾公益曲目《花会开》,体现音乐的人文价值 [4] - 国际巡演期间组织成员游览文化地标,探索城市人文景观,促进跨文化交流 [7] - 在西班牙巡演时团员与当地小朋友互动,展现良好的适应能力 [7] 成员成长与综合素质培养 - 音乐训练培养了成员对专业的敬畏心,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感知力 [2][5] - 成员表示音乐帮助提高共情能力,理解话语背后的情感 [5] - 有成员发现音乐与物理、数学等学科的相通之处,体现跨学科思维 [6] - 系统训练的成员带动所在学校乐队水平提升,成为校乐队主力 [6] 社会影响与行业意义 - 乐团模式为音乐教育提供新思路,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6] - 作曲家赵季平评价"中国音乐从孩子们抓起,是这么好",肯定其示范意义 [8] - 乐团实践延续中华美育传统,体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教育理念 [8] - 通过社交媒体记录巡演足迹,扩大影响力,如在小红书发布趣味视频 [7]
新场景、新潮流、新体验——天津“五一”文旅消费市场热力十足
新华社· 2025-05-06 18:12
文旅活动表现 - 天津五一假期期间打造300多项文旅活动 接待游客近1700万人次同比增长20.3% 游客花费近150亿元同比增长22.5% [1] - 泡泡岛音乐节吸引超过10万人次现场参与 其中78%为跨城用户 京津冀区域以外观众达41% 带动周边产业综合消费增长超6000万元 [2] - 天津入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59% 国际邮轮母港单日接待近1.5万名旅客 其中400余人次使用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 [3] 消费场景创新 - 通过户外生活节、光绘艺术表演、市集及动漫展等多元融合场景满足年轻消费群体需求 [1] - 音乐节升级为集艺术共创、社交互动、潮流体验于一体的嘉年华模式 [2] - 商圈密集落地户外品牌首店 通过全国首展活动打造亲子趣味消费场景和创新打卡动线 [2] 产业融合举措 - 采用场景化表达实现文化资源与旅游体验深度融合 [1] - 推动首发经济发展 加快集聚国内外优质品牌资源丰富商品服务供给 [2] - 通过植入新品牌、新业态、新场景构建商文旅载体 完善免税购物与支付服务功能激发消费潜力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