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文旅融合

搜索文档
2025西安暑期乐购季暨首届国际饮品节启动
西安日报· 2025-07-21 10:49
活动概况 - 2025西安暑期乐购季暨首届国际饮品节于7月18日在金旅城·四海唐人街启动,主题为"乐购长安·暑你会玩"[1] - 活动由西安市商务局、文化和旅游局等政府机构联合主办,西安商业联合会与金旅城·四海唐人街共同承办[1] - 全市20余家重点商业综合体及步行街同步推出系列主题促销活动[1] 参与企业 - 四海唐人街、老城根G park、王府井百货等10家商业代表共同发布"一杯承诺"宣言,承诺推出惠民让利举措[2] - 可口可乐、康师傅、青岛啤酒、冰峰等国内外知名品牌参与国际饮品节[2] - 中粮可口可乐等国际品牌代表表示将为活动打造夏日消费新体验[1] 活动内容 - 活动推出"1元购冰峰""集章抽盲盒"等互动促销活动,吸引大量市民参与[2] - 活动旨在通过多元场景和丰富活动释放暑期消费潜能,催生新消费场景[1] - 活动是西安市推动商文旅深度融合的重要实践[1] 活动效果 - 现场人潮涌动,气氛热烈[2] - 活动为市民奉上"舌尖上的丝路之旅"体验[2]
中关村大融城成京西首个公园商业标杆
北京商报· 2025-07-16 23:46
构建多元融合集聚区 - 北京市商务局出台《2025年文商旅体融合工作方案》,重点围绕16个场景推动商业、文化、旅游、体育深度融合 [1] - 东城区前门之夜科技体验馆、王府井商圈智慧化转型、西城区大吉巷合院式街区等示范项目落地,带来全新消费体验 [1] 打造特色消费街区 - 海淀区中关村大融城开业吸引客流160万人次、实现销售7040万元,成为京西首个公园商业标杆 [2] - 石景山区模式口街区入选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纳入多条文旅线路,强化京西古道特色 [2] 丰富时尚文化体验区 - 石景山区推进"博物馆之城"建设,完成法海寺壁画艺术馆培育,推出首款区内博物馆联票 [2] - 通州区依托大运河文化带构建"1+1+3"特色消费体系,宋里文创园潮流艺术活动吸引超4000人次参与并实现200万次社交媒体曝光 [2] - 数字科技赋能文化体验,首钢园沉浸式空间活动吸引6000人次现场体验,全网传播量突破1.24亿次 [2] 培育健康休闲功能区 - 北京市文旅局联合体育局整合首钢园、奥林匹克公园等资源,设计"跟着赛事去旅行"精品体育旅游线路 [3] - 密云区全年计划举办46项赛事,已落地攀冰公开赛等特色活动,同步打造"云水之家"精品民宿品牌 [3] 整体成效 - 北京通过"场景革命"融合文化底蕴与潮流基因,构建全域联动、全时活跃的消费生态 [1][3]
“非遗进街区 国潮名品荟”启动
环球网· 2025-07-14 17:29
活动概况 - 2025年西安市"非遗进街区国潮名品荟暨国潮首发活动"在大唐西市启动 采用"国潮首秀+文创首发+非遗场景+跨时空艺术展演"的创新模式 [1] - 活动由市商务局、市文化旅游局共同主办 旨在推动非遗活态传承与商业创新发展深度融合 [1] 活动意义 - 串联消费链条 跨业态联动推动商文旅融合 通过首秀首发活动创新驱动消费升级 激发市场活力 [3] - 结合非遗活态传承与商业创新发展 为商文旅融合工作注入新活力 [3] 活动内容 - 与中国丝绸艺术家范燕燕合作开展"范燕燕国潮名品走秀" 三款高定产品全国首发首秀 [7] - 非遗传承人展示盛唐古法制香技艺、长安面塑、秦绣丝路华彩等非遗文创首发首秀 [7] - 设置唐灯点亮仪式、周秦汉唐服走秀、古风快闪、民谣茶饮等场景演出 [7] - 策划集章打卡、满减优惠、消费礼包等互动促消费活动 [7] - 80家以上非遗、老字号、文创、国潮品牌企业参与"非遗市集" 现场制作展示非遗产品 [7] - 打造非遗产品墙展示长安泥塑、砖雕、马面勺、秦腔戏服等代表性非遗产品 [7] - 设置投壶、射箭、套圈、剪纸等互动体验项目 [7] 现场氛围 - 歌舞汉服秀等节目吸引众多市民到场 [10] - 市民可参与汉服提灯巡游 体验"唐朝市井"氛围 [12] - 知民乐队奉献古风、流行、摇滚、复古等风格演出 [12] 行业背景 - 西安历史文化资源丰富 已涌现大唐西市、长安十二时辰等优质商文旅项目 [7]
“商文旅”融合催热假日经济 “花样”民俗点燃消费市场新引擎
央视网· 2025-06-02 14:48
商文旅融合模式 - 北京大兴西瓜节通过"商圈+市集""公园+市集"创新模式融合音乐会、特色餐饮等多元业态打造沉浸式假日文旅体验[5] - 湖北武汉昙华林老店创新推出低糖黑米粽等新品销量同比增超20%荆州主题活动拉动餐饮住宿摄影全链条消费[7] - 新疆阿勒泰福海县围绕草原民俗转场文化推出毡房宾馆牧游体验观景台等基础设施带动文旅融合发展[9][11][13] 数字技术赋能文旅 - 周庄景区通过智能交互屏实现文物多角度观赏全息3D小游戏制作专属陶壶提升游客互动体验[15] - 湖南祁阳浯溪摩崖石刻数字博物馆运用0.01毫米级高精度成像技术构建三维数字孪生系统实现游客与古人隔空对话[17] 传统文化创新呈现 - 长春百年历史文化街区开设露天电影院免费播放《上甘岭》等红色经典电影[20] - 陕西西安华清宫景区融合盛唐文化与端午民俗推出"穿越千年盛唐"主题活动[24] 亲子及节庆消费 - 江苏盐城建湖九龙口淮剧小镇结合传统民俗与"熊出没"主题邮局吸引亲子家庭限量版邮票文创周边热销[22] - 湖北武汉120余名小学生参与检察院沉浸式普法课堂通过真实案例改编故事学习未成年人保护知识[22]
全域营销赋能 菜百股份再塑行业标杆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5-29 06:17
公司业绩与战略定位 - 公司凭借稳健业绩增长、创新产品开发及前瞻性渠道布局巩固行业领跑地位[1] - 公司积极探索老字号高质量发展新路径,以质量为根基、创新为驱动、文化为内核[1] - 公司营收突破200亿元,从百货商场成长为上市公司[12] 渠道布局与门店升级 - 公司坚持全直营连锁模式,在北京及周边地区拥有百余家直营门店[7] - 新开业的菜百传世2.0升级版门店和北京菜百黄金珠宝博物馆2.0升级版门店标志着门店体验升级[3] - 祥云店占地1675平方米,采用"博物馆式"陈列逻辑重构消费场景[10] 质量管理体系 - 公司建立符合ISO9002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制定高于行业标准的质量规范[8] - 通过四方面、七环节的严格检验流程确保产品质量,包括外观、印记、重量、含量等维度[8] - 作为上海黄金交易所综合类会员单位直接采购标准金,构建稳定供应链体系[8] 数字化与创新营销 - 构建"线上+线下+文化场景"立体化消费网络,布局自营官方商城及主流电商平台[9] - 建立"菜百股份直播基地",培养复合型直播团队并运用"数字人直播"技术[9] - 通过直播销售、个性化推荐等技术手段实现精准消费者触达[9] 文化IP与产品创新 - 推出"萌动京彩"等系列产品,与北京动物园等文化地标开展IP共创[11][7] - 形成主品牌"菜百首饰"、古法黄金子品牌"菜百传世"和时尚轻奢子品牌"菜百悦时光"的矩阵布局[11] - 与颐和园、天坛等文化地标合作推出多个国潮文化系列产品[11] 商文旅融合 - 将非遗文化传播延伸至社会教育,开展非遗工艺课堂等活动[12] - 通过"商文旅+"场景重构实现文化赋能商业、商业反哺文化的双向循环[11] - 将购物行为转化为文化体验,强化品牌文化属性[10][12]
用活动破题,今年前4个月临沂商城共接待国际客商13233人次
齐鲁晚报网· 2025-05-27 14:45
商文旅融合推进 - 临沂商城以"畅游临沂 乐购商城"为主题推进商文旅深度融合 [1] - 1-4月接待国际客商13233人次 通过24场外商进商城活动邀请1376名国际采购商实现意向成交额906亿元 [1] - 创新打造"琅琊剪纸""梵椿香包"等沉浸式购物体验区 [1] 基础设施建设 - 按照A级景区标准提升改造中国酒店用品城 临沂小商品城等市场 已完成投资32亿元 [1] - 临沂进口商品城 华丰国际服装城等14处市场已完成提升改造 [1] 营销活动开展 - 开展"百家旅行社百家媒体进商城"活动 邀请101家旅行社和108家媒体推出4条精品线路 [2] - 活动产生宣推内容260余篇 全网点击量突破1420万次 带动客流量50多万人次 [2] - 组织"千名游客进商城"活动 吸引杭州 烟台等9地市1200多名游客 [2] 促销活动成效 - 举办"潮品中国行""51嗨购节"等系列活动 带动线下客流量增长30% [2] - 开展"千名导游进商城"活动 将导游员转化为推荐官 [2] 政策支持措施 - 出台《2025年旅游团队奖励办法》对组织外地游客购物的旅行社给予奖励 [2] - 对生产优质宣传内容的新媒体给予奖励 [2] - 对评定为国家3A级及以上的市场类景区给予奖补 [2] - 对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商户给予补贴 [2]
南京市鼓楼区服务业一季度多维突破显活力
新华日报· 2025-05-27 07:52
数字经济与高端服务业 - 2025年一季度南京市鼓楼区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占全市总量的五分之一,体现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成效 [1] - 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绿色低碳等未来产业快速发展,江苏(南京)"算数空间"人工智能融合创新社区聚焦算法、数据、算力三大要素,构建"人工智能+实体经济"新生态 [2] - 鼓楼区签约9大项目,包括万帮能源等"独角兽"企业及央企,覆盖金融服务、数字经济、健康经济、智能电网等赛道 [2] 产业创新与项目落地 - 新加坡金鹰集团中国新能源总部东亚电力新能源(南京)有限公司落户鼓楼,推动区域产业升级 [2] - 铌奥光电入选"福布斯",朗坤智慧苏畅瑶光大模型入围"全球工业大模型50强",新型液晶显示技术实现产业化 [2] - 鼓楼区形成"热带雨林式"未来产业生态,培育经济新增长点 [2] 消费市场表现 - 一季度鼓楼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1.85亿元、贸易业销售额2197.7亿元,总量均居全市第一 [3] - 苏宁易购以旧换新订单同比增112%,家电换新订单增118%,手机换新销售增129% [3] - "五一"期间鼓楼9家米其林餐厅预订量同比增10%-20%,翻台率超200%,带动消费约5万只锅贴 [4] 商文旅融合创新 - 鼓楼区通过"首发经济+在地文化+场景营造"策略,举办新春消费季、"她"经济主题月等活动 [4] - "五一"期间联动200家企业推出超万份票根优惠,整合文旅资源形成"一条龙"体验链 [5] - 米其林指南评选带动餐饮业发展,江南灶·云府获一星,多家餐厅入选必比登推介及指南榜单 [4] 企业服务与营商环境 - 鼓楼区升级"鼓悦荟"3.0版本,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需求提供综合服务 [6] - 召开金融业、法律服务业等专场座谈会,精准匹配企业需求破解发展瓶颈 [7] - 发布2025年第一批优化营商环境应用场景,系统性提升服务效能 [8]
古韵新声 激活消费新引擎
搜狐财经· 2025-05-26 16:12
忻州古城与太原钟楼街的文旅商业表现 - "五一"假期忻州古城接待游客49.59万人次,客流量居全市A级景区首位,景区收入1911.29万元,同比增长24.89% [2] - 太原钟楼街同期接待游客64.4万人次,同比增长0.94%,销售额同比增长19.74% [2] - 忻州古城构建600余家特色商户生态圈,形成11大功能板块,包括老字号复兴区、14个主题院落等 [4] - 钟楼街复建18个单体历史建筑,修缮120号院并改造为钟楼书院,回迁10家老字号 [6] 文化赋能与业态创新 - 忻州古城夜间消费总额突破1.5亿元,商铺夜间营收平均增长30%,通过灯光亮化工程打造"白+黑"全时消费模式 [7] - 钟楼街以原创IP"钟宝儿"为核心,结合非遗技艺打造国潮文旅体验,夜间灯光投影秀和沉浸式演艺吸引客流 [7] - 非遗商业化成效显著:忻州古城7家手工作坊年销售额超300万元,钟楼街"晋礼"文创店开发2000多个非遗单品 [8] - 两地引入首店经济,忻州古城招引30余家首店(如喜茶、奈雪的茶),钟楼街首店对"五一"销售增长贡献显著 [8] 运营模式与政策支持 - 忻州古城采用"政府主导+专业运营"模式,与陕西袁家村文旅集团合作,深度挖掘文化内涵 [4] - 太原钟楼街引入华润集团专业化运营,实施"游客友好计划"提升管理效率 [11] - 山西省商务厅2020年启动省级步行街认定,给予政策支持,各地形成差异化路径(如忻州"三级联动"机制、太原市容管理优化) [12] 行业挑战与未来方向 - 同质化问题突出,部分街区存在业态雷同现象(如"三步一打银,五步一妆造") [12] - 交通拥堵、停车设施不足制约发展,需加强智慧化转型(如引入AR/VR技术、优化社交媒体营销) [12] - 区域协同趋势显现:太原打造"钟楼-柳巷商圈"集群,晋城规划"太行不夜城"地标联动10个商圈 [13]
夜游、露营、票根、美食季!平顶山多措激活夏日经济消费市场
搜狐财经· 2025-05-21 20:51
夏日经济四大抓手 - 平顶山通过夜经济、露营经济、票根经济、东坡美食文化季四大举措激活夏日消费市场,推动商文旅融合[1] - 公司明确将夏日经济作为当前主要发展任务,制定具体促进措施及首届东坡美食文化季活动方案[3] 夜经济 - 重点打造滨水休闲型、美食体验型、商圈购物型、文旅沉浸型、体育娱乐型五种夜间消费场景[4] - 出台14条措施支持夜经济,包括编制夜经济地图、开辟地摊创业园地、开放公园绿地植入消费元素、提供税收优惠等[4] - 拥有8个地标性夜间经济集聚区,如和平路步行街、西苑夜市等[3] 露营经济 - 依托山水资源优势,现有10余个露营地包括舞钢祥龙谷自驾车露营地、鲁山天龙池帐篷露营地等[3] - 制定措施改造提升露营基地,引入装备制造企业,举办主题活动展演,完善功能分区及基础设施[6] 票根经济 - 推出"票根+文旅/食宿/休闲/文创/观影"五大措施,覆盖"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7] - 43家A级景区、30家影院、7家星级酒店、6家等级民宿签订协议互认票根优惠[7] 东坡美食文化季 - 首届活动于5月31日启幕,包含主题活动和全域商文旅融合两大板块[8] - 主题活动聚焦端午节假期,全域活动持续至2025年8月31日[8]
让1+1+1>3,临沂兰山解锁“商文旅”融合密码
齐鲁晚报网· 2025-05-08 21:19
商文旅融合转型 - 临沂市兰山区通过"商文旅融合"战略将传统商贸市场转化为沉浸式旅游目的地 实现"1+1+1>3"的乘数效应 [1] - 临沂小商品城引入非遗项目、国潮文创等新业态 配备游客服务中心等设施 支持线上包邮发货 形成"进货式"消费体验 [2] - 累计投资1.5亿元改造15处市场 其中3家市场获评国家3A级景区 2家获评省级旅游休闲购物街区 [3] 消费场景重构 - 华丰国际商贸城非遗文创区通过鲁绣技艺产品提升溢价空间 形成"可带走的沂蒙文化符号" [4] - 中国酒店用品城打造6D场景化展厅 实现婚礼主题沉浸式购物 厨房样板间产品远销南非、尼泊尔等国家 [5] - 临沂进口商品城联动周边文旅地标 形成10大品类进口商品消费闭环 包括美妆、食品、奢侈品等 [5] 基础设施与服务升级 - 创新"美德信用积分金融转化"活动 对商户进行多维评估 推动商户从批发转向文旅服务 [6] - "五一"期间免费开放58处停车场共5073个泊位 新增3条公交赏花专线 延长夜巴士运营时间 [7] - 设置12处文旅志愿服务站 提供咨询引导、行李寄存等亲情服务 强化"游客至上"理念 [7] 商业模式创新 - 从"货场人"转向"人文感受" 构建"有温度的商城" 使消费行为转化为文化体验 [4] - 通过非遗活化、场景重构推动传统市场从交易空间向"文化共同体"跃迁 [4] - 商品成为文化叙事载体 市场转变为情感共鸣场域 消费升级为文化体验旅程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