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京喜甄选
icon
搜索文档
京东副总裁祁婷:“京喜”要的是京东的增量 未来一定会赚钱
36氪· 2025-10-30 10:01
京喜自营的新模式已经跑了两年。 京东的京喜业务几经沉浮,2024年7月,36氪曾独家报道它的最新模式——"京喜自营"。即采用自营电 商的方式,瞄准产业带的源头工厂和白牌商家,京喜直接采购商品,凭借源头直采、与工厂共同梳理成 本降低路径等,实现"低价"。 对京喜而言,拿下"下沉市场"的使命确定无疑。 "从用户结构看,确实是下沉市场占比更高。"京喜事业部负责人祁婷说。而这部分用户,也是京东创造 新增量的希望所在。今年二季报的电话会上,京东管理层谈到,"用户增长和用户参与度是Q2的一项关 键成就,季度活跃用户同比增长超40%,既得益于自有用户群的增长,也得益于京东外卖和京喜业务的 增量贡献。" 两年过去,京喜的成绩如何?在两周年媒体沟通会上,祁婷披露,京喜在2025年实现交易额10倍增长。 目前,京喜的用户数量为3.7亿,为京东带来1.5亿新用户,链接全国260个产业带。 但发展过程中还有诸多问题需要厘清。譬如,怎样避免陷入恶性内卷、京喜的"低价心智"与京东的"品 质心智"如何并存、初具规模后要如何在低价以外满足更多元的增量需求、对于业务盈亏节点的思考, 等等。 以下是京东集团副总裁、京喜事业部负责人祁婷与36氪等 ...
京东副总裁祁婷:「京喜」要的是京东的增量,未来一定会赚钱
36氪未来消费· 2025-10-29 16:48
京喜业务模式与战略定位 - 业务采用自营电商模式,直接向产业带源头工厂和白牌商家采购商品,通过源头直采和共同梳理成本降低路径来实现低价 [5] - 业务核心使命是拿下下沉市场,为京东创造用户新增量 [6] - 业务核心竞争力在于回归京东的成本、效率、体验理念,目标是体验优于竞争对手的同时,在成本和效率上领先 [20] - 业务希望达成的理想状态是整体体验优于竞争对手,同时成本和效率领先,但目前仍处于需要补贴和前期投入的阶段 [7] 京喜业务运营与成本控制 - 通过介入工厂生产环节优化成本,例如帮助工厂梳理包材成本、减少过度包装,并将非计划性生产转为确定性订单,从产线直发快递线,减少中间搬运储存环节,帮助工厂降低至少10%的成本 [8][9] - 营销运作基于两年积累的数据,能提前预测商品爆发系数和订单量(例如预测活动将达20万单),从而让工厂提前备货,避免爆发后加班加点导致成本和高履约低效率 [14] - 采用"D+7"账期模式,即用户收货后1-3天快递在途时间加7天账期,相比传统采购的仓储库存周转再结算,现金流更快 [15] 京喜用户与市场表现 - 目前用户数量为3.7亿,为京东带来1.5亿新用户,链接全国260个产业带 [6] - 在2025年实现交易额10倍增长 [6] - 用户结构以下沉市场占比更高,同时女性用户占比高于男性 [6][12] - 新用户主要来源于外部媒体投放渠道 [11] - 京喜吸引的新用户首单购买京喜商品后,其后续购物动线会逐渐转向京东主站,在京东消费越来越多,京喜主要承担吸引增量用户的角色 [13] 京喜产品策略与演进 - 起步第一年日用消耗品几乎全是10元以下商品,旨在探索质量可靠前提下的低价模式 [6][13] - 两个月前上线"京喜甄选"项目,将头部工厂、头部品质、满足检验标准的商品打标,以满足用户对更高质量商品的需求趋势 [13] - 明确承认京喜自营的商品质量一定比京东自营差,但认为这是服务于对性价比追求高、收入水平相对低用户群的客观结果,只要满足该用户群需求即可 [10] 京喜财务与盈利状况 - 变现模式主要依靠进销价差 [19] - 目前业务尚未盈利,前期投资主要包括用户拉新的外部流量曝光和补贴,以及京东物流送货上门的物流补贴 [19][7] - 随着销售增长,用户补贴会慢慢降低,长期物流补贴将依靠效率优化和客单价提升来覆盖,对未来盈利充满信心 [19][7] 京喜与京东内部业务关系 - 京喜被定位为零售平台,而京造是产品品牌,两者在承接类目、用户群广泛性、产品梯度建设上不同 [17] - 京喜合作的工厂范围从低到高都有,包括一些品质没那么优的工厂,以服务价格绝对敏感的低收入用户,而京造可能根据其品牌定位锚定特定用户群选择工厂 [17][18] - 京喜为京东创造增量用户和增量价值,用户留存需要举全平台之力实现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