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智大模型

搜索文档
解锁金融科技“京”未来,北京银行携多项成果亮相科博会
北京青年报· 2025-05-14 03:12
科技金融创新成果展示 - 公司在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上展示多项科技金融创新成果,包括智能机器人交互体验、数字员工"京小宝"和"京智"大模型等未来产品 [1] - 展台通过沉浸式人机互动空间展现AI时代下金融服务的智能化变革,体现"All in AI"理念 [1] - 现场展示由合作伙伴研发的ZSL-1仿生机器狗和智能咖啡机器人等创新产品,体现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 [6] 人工智能战略布局 - 公司打造"人工智能驱动的商业银行",构建"大模型+通用机器学习模型"一体双擎技术体系 [3] - 自主研发百亿级参数"京智"大模型,日均处理请求超5000次,与开源大模型形成优势互补 [3] - 通过170余项智能中台服务和540余个算法模型,支持240余个数字化应用场景落地 [3] - AI技术已全面渗透客户服务、风险管理、财富管理等核心业务环节 [3] 专精特新企业服务 - 公司实施《专精特新·千亿行动》方案,发布"京心领航"科技金融服务品牌 [5] - 构建"1+18+N"科技金融专营架构,实现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重点区域服务网络全覆盖 [5] - 推出"领航AI贷""科创e贷"等创新信贷产品,提供全生命周期综合服务 [5] - 累计服务超5.3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信贷资金超1.25万亿元 [5] - 服务专精特新企业超2.2万家,贷款规模超千亿元 [5] - 服务北京地区82%创业板、74%科创板、74%北交所上市企业及73%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5] 科技金融生态建设 - 公司与工信部火炬中心、北京市经信局等政府部门建立战略合作 [8] - 与南开大学、华为、百度等知名机构共建联合创新实验室 [8] - 探索"人工智能+金融"创新应用场景,推动"金融+科技+产业"深度融合 [8]
当特色化成为城商行的破局之道
虎嗅· 2025-05-06 20:58
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特色化经营和差异化发展策略 在零售转型 科技创新服务及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等领域构筑核心竞争力 形成"五大特色银行"体系 实现业务高质量增长 [1][11] 零售业务转型 - 公司打造"伴您一生的银行"服务体系 覆盖客户全生命周期金融需求 包括儿童金融 成长金融 创业支持 家庭财富管理及养老金融等服务 [2][3] - 零售业务表现显著: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 零售AUM余额达1.26万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3.8% 个贷余额7,070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4.3% [4] - 数字化推动客群扩张:零售客户突破3,100万户 贵宾客户(含私行)达117万户 较年初新增5.5万户 [4] 科技创新企业服务 - 公司定位"专精特新第一行" 推出专属信贷产品如"领航e贷"(累计放款超1,000亿元人民币)及线上融资入口"统e融" [5] - 提供组合金融支持:通过"股权+债权""金融+非金融"等多元化服务模式 覆盖企业及个人金融需求 [5] - 累计服务5万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 信贷支持超1.2万亿元人民币 覆盖北京市80%创业板 71%科创板及74%北交所上市企业 [8] - 服务73%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及55%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8] 人工智能技术布局 - 公司提出"All in AI"理念 自研百亿级参数"京智"大模型 构建AI技术体系 应用体系及生态体系 [9] - AI应用覆盖高价值场景:包括办公 客服 资金交易 财富管理及风控等领域 [9][10] - 成效显著:AI协呼服务日均释放坐席0.5-1小时 工作效率提升10%以上;小京搜索系统每月节约人工20人/月;手机银行"i智配"覆盖客户近60万人 累计服务超700万次 [10][11] 特色化发展成果 - 形成"儿童友好型银行""伴您一生的银行""专精特新第一行""成就人才梦想的银行""人工智能驱动的商业银行"五大特色体系 [1][8] - 养老金融领域:个人养老金账户数突破180万户(北京地区达123万户) [3]
以差异化经营跨越周期 解析北京银行的韧性“密码”
金融时报· 2025-04-22 14:51
文章核心观点 2024年银行业面临利率下行、息差收窄挑战,北京银行凭借经营智慧和创新实践破浪前行,业绩良好且市值与品牌价值双提升,展望2025年,银行明确发展思路应对机遇与挑战 [1] 分组1:质效均衡发展 - 2024年北京银行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均衡发展,资产总额首破4万亿达4.22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2.61%,存款规模达2.45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8.34% [3] - 北京银行将信贷资源投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贷款余额分别达3642.79亿元、2103.50亿元、3106.14亿元,较上年末大幅增长40.52%、43.11%、28.30% [4] - 2024年北京银行非息净收入180.07亿元,同比增长10.06%,占比25.75%,同比上升1.22个百分点 [4] - 报告期内北京银行零售AUM达1.22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788亿元,增幅17.25%,创转型以来最佳业绩 [4] - 报告期内北京银行不良贷款率1.31%,较年初下降0.01个百分点 [4] 分组2:破局同质竞争 - 北京银行扎根首都金融,融入国家区域经济战略,在长三角等地展业网点超110家,2024年贷款规模占比22.9%,经营网络覆盖全国重要中心城市 [5] - 北京银行打造“五大特色银行”构筑差异化竞争优势,推出“京萤计划”儿童综合金融服务体系 [6] - 截至2024年末,北京银行服务专精特新客户突破2万户,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余额1068亿元 [6] - 截至2024年末,北京银行“英才卡”发卡量1.8万张,“英才贷”累计放款突破10亿元 [6] - 北京银行秉持“All in AI”理念,开展人工智能研发和应用,打造“人工智能驱动的商业银行” [7][8] 分组3:让AI驱动未来 - 北京银行2022年启动数字化转型实践,1.0阶段收官,迈向2.0阶段将开展“三大战役”,打造数字化经营管理体系 [9] - 北京银行秉持“All in AI”理念,自研“京智”大模型,构建新一代人工智能核心能力 [10] - 北京银行推动“AI +”场景应用落地,在远程客服领域推出AI协呼服务,提高坐席效率10%以上 [10]
霍学文:让“AI Banking”成为北京银行未来金融新形态
经济观察网· 2025-04-16 22:12
文章核心观点 北京银行董事长表示AI正重塑未来银行形态,该行秉持"All in AI"理念构建"三大体系",AI驱动已取得显著成效,2024年末专精特新业务提前完成目标,未来将在四方面重点开展AI应用工作 [1][2][3] 分组1:AI理念与体系构建 - 北京银行秉持"All in AI"理念,构建"大模型+通用机器学习模型"一体双擎驱动的技术体系、"AI+"场景应用体系、多方参与的生态伙伴体系 [1] - 北京银行自研百亿级参数"京智"大模型,完成DeepSeek全系列模型本地化部署,打造AIB人工智能创新平台,已累计提供19万次以上知识检索和问答服务 [1] 分组2:AI应用成效 - 远程客服领域,推出银行业首个线上化、智能化AI协呼服务,日均释放一线坐席0.5至1小时工作时间,提高坐席工作效率10%以上 [2] - 科技研发领域,提供智能能力提升研发效率约17%,建立"RPA机器人工厂"模式,累计部署自动化流程1073个,执行任务265万件,累计节省人工3500余人/月 [2] - 实现会议纪要自动生成与情绪分析,将多种AI能力嵌入新风系统,尽调报告完成时间由3天缩短至1天 [2] - 推出手机银行"i智配",覆盖客户近60万人,累计提供服务700余万次;推出AI交易员"京行小金",同业存单询价量占同期总发行量的35%;打造普惠全流程风控体系,构建智能风控模型150余个 [2] 分组3:专精特新业务情况 - 截至2024年末,北京银行专精特新企业客户突破2万户,较年初新增超6400户;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余额为1068亿元,较年初增加338亿元,提前一年完成"千亿行动"目标 [3] 分组4:未来AI应用重点工作 - 推动AI与"123456"战略布局深度融合,贯通"大风控——大资管——大协同"三大战役 [3] - 夯实AI基础能力,完善"大模型"+"小模型"基础体系,引入前沿AI技术并应对风险挑战 [3] - 深化AI赋能应用,打造"人+机器"等四种模式,让"AI Banking"成为未来金融新形态 [3] - 筑牢AI人才根基,加强AI在全行推广,让员工成为AI受益者、践行者、推广者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