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京沪高铁
icon
搜索文档
山东正构建“多路南下”高铁网
齐鲁晚报· 2025-07-07 05:26
山东南下铁路通道建设 现有铁路通道现状 - 京沪高铁济南到徐州段节假日客流量高度饱和 [1] - 青盐铁路设计时速较低 在青岛都市圈获批后难以满足南下需求 [1] 在建新通道进展 - 京沪高铁二通道山东段加快建设 从鲁南进入苏北 [1] - 京雄商高铁山东段取得多处进展 未来可从菏泽直达河南商丘 [1] - 济枣高铁打通多处关键节点 未来连接徐枣铁路进入江苏 [1] 规划中新通道 - 枣新高铁规划从济枣高铁延伸连接江苏新沂 [1] - 徐菏高铁正在争取纳入国家规划 连接徐州与菏泽南部区县 [1] - 济济高铁规划南延线路 从济宁直达徐州 [2] - 临沂规划临连城际铁路 连通江苏连云港 [2] 战略意义 - 新增三条南下通道将显著提升山东与长三角的连通效率 [1] - 项目对区域经济发展和路网完善具有重要价值 [3]
争夺京沪线
36氪· 2025-06-14 09:15
京沪线交通竞争格局 - 京沪线是中国交通行业的黄金线路,连接北京和上海两座人口超2000万的一线城市,民航和高铁均为客流最大、盈利能力最强的交通方式 [5] - 高铁最快4小时18分,最短4分钟一班;飞机不到2小时,航班在四座主要机场间交错 [5] - 2025年5月起,民航推出跨航司自愿签转服务,东航和国航在京沪线客座率和乘客数量显著提升(东航乘客+20.6%,国航+4.6%) [6][10] 民航市场策略与表现 - 民航通过价格和服务竞争加速抢占市场份额,2024年三季度国内航线经济舱平均票价同比下降15.9%至745.5元,部分票价甚至低于高铁(最低310元) [17] - 跨航司签转服务覆盖京沪、京穗、京杭等商务干线,提升航班利用率并强化头部航司优势(京沪线航班量占比达80%) [9] - 2023-2024年民航京沪线客流增速显著(+269.52%和+24.84%),但总量仍远低于高铁(2024年民航861.3万人次 vs 高铁5201.6万人次) [11][16] 高铁运营现状与挑战 - 京沪高铁2024年运送旅客5201.6万人次,营收421.57亿元,净利润127.68亿元,客座率75%-80% [11] - 2024年高铁客流同比下滑2.3%,三季度营收和净利润罕见同比下降(营收-0.94%,净利润-3.17%) [16] - 高铁通过高频发车(最快4分钟一班)、浮动票价(二等座498-1998元)及商务舱服务提升竞争力 [22] 行业竞争动态与趋势 - 京沪线处于民航与高铁竞争的黄金距离(1318公里),高铁优势在准点率和载客量,民航优势在速度和灵活性 [19][21] - 民航正借鉴高铁服务改进(如缩短候机时间、优化餐食和电子发票),并探索"空铁联运"深度合作 [23] - 两地经济基础强劲(2024年北京GDP 4.98万亿元,上海5.39万亿元),持续支撑高端客运需求 [14]
争夺京沪线
36氪· 2025-06-14 00:34
京沪线交通竞争格局 - 京沪线连接北京和上海两座人口超2000万的一线城市,是中国交通行业的黄金线路,高铁最快4小时18分,飞机不到2小时 [4][5] - 2025年5月起,上海虹桥机场联合北京首都机场及东航、国航推出跨航司自愿签转服务,提升旅客出行效率 [6] - 跨航司签转服务实施后,东航京沪线乘客数量同比增长20.6%,国航增长4.6%,东航客座率从86.8%提升至92.7%,国航从81.1%提升至86.6% [6][10][11] 民航与高铁客流量对比 - 2024年京沪高铁运送旅客5201.6万人次,民航861.3万人次,高铁客流量仍远高于民航 [11] - 但民航增速显著,2023-2024年京沪航线旅客量同比增长269.52%和24.84%,同期高铁旅客量增长209.1%和-2.3% [11][16] - 2024年三季度京沪高铁营收同比降0.94%,净利润降3.17%,增速明显放缓 [16] 竞争策略分析 - 民航通过低价竞争吸引乘客,2024年三季度国内航线经济舱平均票价745.5元,同比下降15.9%,部分票价甚至低于高铁 [17] - 高铁采取高频发车(最快4分钟一班)、浮动票价(二等座498-1998元)及优质服务应对竞争 [19][22] - 民航需向高铁学习简化流程,如缩短候机时间、改进餐食服务和推广电子发票 [23] 市场背景与潜力 - 北京和上海GDP总量分别达49843.1亿元和53926.71亿元,增速5.2%和5%,常住人口2183.2万和2480.26万 [14][15] - 两城集中大量世界500强企业总部和外企总部,商务出行需求旺盛 [13] - 京沪线处于高铁与民航竞争的黄金距离(1318公里),双方各有优势:高铁准点率高、载客量大,民航速度快 [19][21]
滨淄莱高铁VS京沪高铁二线,谁更能为京沪高铁分流?
齐鲁晚报· 2025-06-02 23:21
转自:大众新闻 近日,滨州市交通运输局发布《滨淄莱高铁(滨州段)方案研究报告编制服务采购竞争性磋商公告》, 拟启动滨淄莱高铁方案研究工作。滨淄莱高铁串联滨州、淄博、济南莱芜、临沂四地,解决鲁中地区南 北向高铁缺失问题,形成纵贯山东中部的交通动脉,与既有京沪高铁、正在建设的京沪高铁二线具 有"互补"关系。 京沪高铁目前在客流高,亟需分流。2011年6月30日京沪高铁正式开通,在开通运营10周年时,京沪高 铁公司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京沪高铁是我国客流量最大、最繁忙的高铁线路,开通运营十年 来,全线累计安全运送旅客13.5亿人次、全线累计开行列车近120万列。 直到2018年,京沪高铁是山东唯一的南北向出省高铁。但也就从那时开始,山东高铁建设奋起直追,截 至2024年10月, 山东省的高铁运营里程已达到3047公里,位居全国第一。东西的济郑高铁、日兰高铁 接连通车;南北向京雄商高铁、京沪高铁二线山东段正在建设中,分别计划于2026年9月和2028年6月建 成通车;新启动的滨淄莱高铁方案研究工作,又让人对山东南北向高铁畅通增添了遐想空间。 "京津冀—长三角主轴"通道是连接我国华北和华东地区的重要主轴通道,也是六 ...
所有高铁里,为什么京沪线最赚钱
商业洞察· 2024-10-09 17:34
高铁行业整体状况 - 高铁行业整体盈利能力较弱,大部分线路处于亏损状态,2020-2023年国铁集团净利润分别为-555 1亿元、-498 5亿元、-695 6亿元、33亿元,负债规模从5 49万亿元攀升至6 21万亿元 [6] - 2018年全国18家铁路局中仅6家实现盈利,部分高铁站出现停建和闲置现象 [7] 京沪高铁核心优势 - 京沪高铁2024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达63 57亿元,创上市以来同期新高,疫情后毛利率超过40%,日均净赚3483万元,每小时盈利约180万元 [7] - 线路途经长三角和京津冀两大经济区,覆盖全国6 5%面积但贡献33%GDP和27%常住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高出全国38% [11][13] - 2023年客流量超2 15亿人次打破2019年纪录,单日最高运送90 3万人次,累计客流量近20亿人次 [17][18] 运营效率与技术创新 - 采用世界最快复兴号智能动车组(时速350公里),最短发车间隔仅3分钟,配备31列17节超长编组列车,全年上座率75%-80% [19] - 创新委托运输管理模式,2023年仅73名员工实现人均净利润1 6亿元,远低于广深铁路4万余人规模 [30] 对航空业的替代效应 - 2023年净利润超越四大航空总和,上海-北京4小时26分最快车程已接近飞机总耗时(含安检和晚点) [23][24] - 高铁站选址更靠近市中心,票价600+元较机票1000+元更具性价比,新增"红眼高铁"满足夜间商务需求 [28] 行业战略意义 - 高铁基建成为国家对外输出的重要名片,服务品质持续提升如送餐到座等 [32][34] - 京沪高铁二线建设已提上日程以缓解运力饱和问题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