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归脾丸
搜索文档
有中成药差价高达3000倍,多地紧急出手整治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25 22:43
中成药价格治理行动概况 - 多地密集发布中成药异常价格风险线索,价格治理工作向纵深发展,安徽、山西、山东、内蒙古、天津、辽宁等多地近日发布通知要求企业自主降价[2] - 此项覆盖多地的价格治理工作始于今年7月,国家医保局发布《医药价格风险线索通报(第一批)》以引导企业规范价格行为,目前多地已基本实现常态化治理[2] - 随着工作深入推进,部分省市信息公开力度加大,价格差异引发广泛关注,例如天津在11月21日发布的清单中公布了药品每日费用[2] 价格差异的具体表现 - 在天津发布的药品清单中,部分药品每日费用与同品种最小每日费用相比在千倍以上,最高达3042倍[2] - 根据7月的风险线索通报,全国挂网的8.8万余种中成药中,有个别药品在部分省份的日均治疗费用是该省同种药品最低日均治疗费用的5倍以上[5] - 国家医保局将日均治疗费用价差大于10倍及以上且挂网价高于100元的疑似高价中成药线索分发各地,专项治理行动由此展开[6] - 天津的药品清单共涉及886个药品,大部分每日费用与同品种最小每日费用相比在10倍以内,但有多款药品价差超千倍,例如药都制药集团的逍遥丸每日费用2129.40元对比同品种最小0.70元,价差3042倍;其补中益气丸每日费用3807.00元对比1.50元,价差2538倍[6] 价格治理的规则与执行 - 天津市医药采购中心要求企业将相关药品自主降价至“同种药品最小每日费用”3倍以内,对自主降价后价差在3倍至5倍的药品进行黄标管理,5倍至10倍进行红标管理,高于10倍及以上则暂停挂网[7] - 黄标和红标预警是各地推进工作的主要方案,但存在差异,例如内蒙古对于调整后日治疗费用不超过5元的药品不进行预警[7] - 企业若对处置结果存疑可提起申诉,如安徽省要求申诉时须提供情况说明、相关药品全国价格体系等证明材料[8] 价格差异的合理因素 - 同一名称的中成药成分可能不同、不同企业的质量标准可能有差异,因此同一种中成药价格会有所差异[3][7] - 同种药品剂型不同,即使口服剂型也有多种,且中成药缺乏明确的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标准,质量标准高的企业产品价格也会较高[7] 对行业与企业的影响 - 价格治理以同品种最低日均费用为基准分级管控,价差超10倍可能被暂停挂网或禁用,红黄标药品会被医院谨慎采购,直接冲击产品销量,企业面临降价与业绩的双重考验[10] - 行业分化将加剧,大型企业有实力通过自建种植基地、改进工艺应对成本压力,而难以实现规模化生产与标准化质量管控的中小药企可能在竞争中被淘汰[10] - 长期依赖高营销费用的企业需压缩不合理开支,营销模式难以为继,价格治理将倒逼企业将重心转向药材品质、生产工艺和临床疗效[10][11] - 合规且能证明“优质优价”的企业,反而能在规范市场中巩固竞争优势,获得更多临床认可[11] 构建长效控价机制的举措 - 国家医保局除推进医药价格风险处置外,还组织开展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实施挂网药品价格专项治理等,目前第四批中成药集采正稳步推进,涉及28个采购组、90个药品[11] - 专家建议扩大中成药集采覆盖面,将挂网治理中发现的高价高频品种纳入集采,并持续优化集采规则,形成“集采压价+挂网控价”的双重防线[11] - 建议建立中成药质量与定价挂钩体系,完善全链条追溯与监管,强化招采信用体系,对价格造假、拒不调价的企业实施失信惩戒[12] - 探索以大规模真实世界研究数据为支撑,明确中成药临床疗效定位,对疗效确切、不可替代的品种予以合理定价[12]
有中成药差价高达3000倍,多地紧急出手整治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25 22:35
21世纪传媒 · 公众号矩阵成员。 近日,多地密集发布中成药异常价格风险线索,中成药价格治理向纵深发展。 11月25日,安徽发布《关于中成药医药价格核查线索通报处置的通知》,要求涉及的中成药企 业于2025年11月25日至11月28日登录省药品交易系统自主降价。除安徽外,山西、山东、内 蒙古、天津、辽宁等多地近日也发布类似通知。 以下文章来源于21新健康 ,作者闫硕 21新健康 . 这项覆盖多地的价格治理工作始于今年7月。彼时,业内流传一份名为《医药价格风险线索通 报(第一批)》的文件,这是国家医保局为引导企业规范价格行为而发布的。随后,各地积极 记者丨 闫硕 编辑丨季媛媛 响应,开展中成药异常价格风险线索处置工作,目前多地基本实现常态化治理。 随着此项工作深入推进,部分省市的信息公开力度不断加大,价格差异引发广泛关注。以天津 为例,在今年9月发布的治理清单中尚未公布涉及药品的每日费用,但在11月21日发布的清单 中进行了公布,部分药品每日费用与同品种最小每日费用相比在千倍以上,最高达3042倍,相 差较大。 一般而言,由于同一名称的中成药成分可能不同、不同企业的质量标准可能有差异等因素,同 一种中成药价格会 ...
3000倍价差!中成药价格异常 多地启动专项整治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25 18:52
11月25日,安徽发布《关于中成药医药价格核查线索通报处置的通知》,要求涉及的中成药企业于2025 年11月25日至11月28日登录省药品交易系统自主降价。除安徽外,山西、山东、内蒙古、天津、辽宁等 多地近日也发布类似通知。 这项覆盖多地的价格治理工作始于今年7月。彼时,业内流传一份名为《医药价格风险线索通报(第一 批)》的文件,这是国家医保局为引导企业规范价格行为而发布的。随后,各地积极响应,开展中成药 异常价格风险线索处置工作,目前多地基本实现常态化治理。 随着此项工作深入推进,部分省市的信息公开力度不断加大,价格差异引发广泛关注。以天津为例,在 今年9月发布的治理清单中尚未公布涉及药品的每日费用,但在11月21日发布的清单中进行了公布,部 分药品每日费用与同品种最小每日费用相比在千倍以上,最高达3042倍,相差较大。 一般而言,由于同一名称的中成药成分可能不同、不同企业的质量标准可能有差异等因素,同一种中成 药价格会有所差异,但如果中成药名称、选材、剂型、质量标准均相同,却出现十几倍甚至数十倍价 差,说明存在明显的价格水分。业内普遍认为,中成药价格风险治理工作的推进将有效挤压价格水分, 并将与其他价格治 ...
多个知名品种被点名!中成药挂网价格治理风暴来袭
北京商报· 2025-07-27 20:11
中成药价格治理行动 - 全国多地密集开展中成药挂网价格专项治理,包括内蒙古、河北、宁夏、吉林、广西等地,要求企业对价格虚高产品进行调整[1][3] - 治理行动覆盖全国8.8万余种挂网中成药,部分药品日均治疗费用是省内同种药品最低费用的5倍以上[4] - 价格治理以"省内最小每日费用"为基础折算包装价格,例如内蒙古要求板蓝根颗粒日治疗费用不高于5元[8] 价格虚高原因分析 - 原材料价格差异:不同企业使用原材料品质和价格存在差异,且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大[4] - 生产工艺差异:剂型不同导致成本差异,如滴丸、软胶囊工艺复杂价格较高[5] - 质量标准差异:部分企业质量标准高导致生产成本增加[5] - 市场竞争不充分:独家品种定价权集中,存在市场炒作情况[5] 受影响企业与产品 - 知名药企产品被列入治理清单,包括宏济堂的香砂养胃丸、阿胶、柏子养心丸,太极集团子公司的牛黄解毒片、川贝枇杷糖浆等[8] - 临床常用中药如小柴胡颗粒、牛黄解毒片、板蓝根颗粒、安宫牛黄丸等均在治理范围内[8] - 吉林省银诺克药业的小活络丸价差倍数最高达915倍[3] 行业影响与趋势 - 中成药行业从"政策避风港"转入"阳光化竞价池",进入"成本+疗效"双维定价时代[1][11] - "带量采购+挂网治理"组合模式成为规范药品价格关键路径,挤压流通环节不合理溢价[11] - 长期依赖高定价、高营销费用模式的企业将面临更大压力,行业将更加注重成本控制和工艺创新[1][12] - 合规能力强、具备成本优势的头部企业将主导市场,中小药企可能被淘汰[12] - 行业加速洗牌,资源向经典名方、独家品种集中,推动从"营销驱动"向"学术驱动"转型[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