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民币贸易融资
icon
搜索文档
外资银行眼中的人民币国际化
经济观察报· 2025-06-24 19:10
人民币国际化趋势 - 境外企业人民币贸易融资热情高涨,主要因人民币融资利率低于美元且汇率波动平稳[1][14][15] - 2024年人民币跨境收付额达64.1万亿元,同比增长23%,成为全球第三大贸易融资货币[8] - 已有逾80个境外央行或货币当局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17] 跨境贸易与投资需求 - 中资企业海外投资建厂推动产业链多元化,带动人民币ODI需求增长[4] - 非洲企业直接寻求中长期人民币贷款用于中国商品采购[13] - 香港金管局推出1000亿元人民币贸易融资流动性支持措施[13] 人民币应用场景拓展 - 人民币从贸易结算货币向贸易融资货币、信贷货币、储备货币多重角色进阶[7][11] - 过去三年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与跨境支付领域交易规模翻倍[12] - 数字人民币基于区块链技术,在贸易融资领域具有发展潜力[15] 外汇储备配置趋势 - 全球外汇储备多元化配置趋势下,人民币占比不足3%,提升空间大[18] - 中国国债与全球债券相关性低,成为分散资产组合风险的有益选择[10] - 伦敦清算所接受中国国债作为合资格抵押品,提升人民币资产变现能力[22] 流动性挑战与解决方案 - 海外人民币流动性较低导致金融机构严格匹配人民币资产-负债[20] - 渣打银行调拨境外人民币头寸支持东盟、非洲等地区流动性[20] - 需完善人民币跨境使用基础设施以支撑非工作时段结算需求[21]
外资银行眼中的人民币国际化新征途:加速向全球贸易融资货币、储备货币“进阶”
经济观察网· 2025-06-24 09:13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速 - 美国出台"对等关税"举措后,境外机构对人民币使用热情升温,非洲金融机构主动讨论人民币应用 [2] - 中资企业海外投资建厂推动产业链多元化布局时,更愿使用人民币进行ODI(境外投资备案),带动跨境投资需求持续加大 [3] - 银行相关产品的人民币占比越来越高,渣打银行与非洲分支机构讨论如何满足中资企业在非洲的人民币投融资需求 [3] 人民币跨境使用优势 - 人民币在跨境贸易使用可加强全球企业运营效率与成本管理,尤其帮助中资企业减轻汇率波动影响,降低结算成本与提升资金效率 [3] - 人民币正从贸易结算货币向国际贸易融资货币、信贷货币、储备货币等多重角色加速"进阶" [3] - 数字人民币基于区块链技术实现可追踪性,与贸易融资所需的供应链信息穿透相契合,有助于提升银行信贷风险管控与反洗钱合规操作 [8] 人民币国际地位提升数据 - 截至2024年底,人民币跻身全球第三大贸易融资货币,跨境收付额达64.1万亿元,同比增长23% [4] - 已有逾80个境外央行或货币当局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 [9] - 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占比不超过3%,相比中国在全球贸易规模份额存在明显差距,意味着巨大提升空间 [9] 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吸引力 - 中国国债与全球债券相关性较低,是海外央行分散资产组合风险的有益选择 [5] - 渣打银行与海外央行分享中国国债市场资讯与投资经验,帮助其将更多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 [9][10] - 伦敦清算所开始接受以欧元及美元计价的中国国债作为合资格非现金抵押品,提升人民币资产变现能力 [12] 人民币流动性挑战与解决方案 - 海外市场人民币流动性相对较低,国际性银行更严格管理人民币头寸 [11] - 渣打银行调拨境外人民币头寸向东盟、非洲、中东分支机构提供流动性支持 [11] - 香港金管局推出1000亿元人民币贸易融资流动性支持措施,增加境外市场人民币供给 [7] - 中国相关部门需搭建更完善的人民币跨境使用基础设施,支持非工作时区海外市场结算需求 [12]
2025财新夏季峰会在港举办 聚焦变局之下全球经贸与金融市场
新华财经· 2025-06-13 21:37
香港金融中心发展 - 国际投资者通过资金和实际行动对香港资本市场投下信心票[1] - 香港积极推动离岸人民币中心发展 包括增加人民币流动性 完善基建 开发人民币计价产品和风险管理工具[1] - 金融创新是金融强国建设必争之地 数字金融将支持实体经济 推动普惠金融和跨境金融服务发展[1] 香港证监会政策方向 - 香港证监会瞄准全球非美资产配置机遇 继续吸引各类公司来港上市 降低交易成本 提升市场效率[2] - 推进产品机制扩容与优化 将人民币柜台纳入港股通[2] - 构建虚拟资产生态系统 促进市场与业界负责任创新[2] 香港虚拟资产发展 - 稳定币条例将于8月1日生效 年内推出第二份虚拟资产发展政策宣言[2] - 探讨将传统金融优势与虚拟资产技术结合 提高实体经济安全性和灵活性[2] - 鼓励香港和国际企业探索虚拟资产创新应用[2] 内地与香港金融合作 - 推进人民币贸易融资 带动亚太区人民币使用量 促进企业人民币结算[3] - 善用互联互通闭环设计 释放内地"超额储蓄"投入股市债市[3] - 优化债券通北向通离岸人民币债券回购操作 逐步与国际接轨[3] 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合作 - 发挥资本市场功能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 强化香港作为内地企业主要境外上市地功能[3] - 加强金融要素流动服务大湾区经济一体化 发挥香港连接内地与全球数据交汇地优势[3] - 完善跨境金融体系 提供"投融资+风险管理+咨询"一体化解决方案 完善跨境人民币资金池政策[3] 亚洲区域金融合作 - 香港应围绕贸易融资 供应链融资 跨境直投等场景开发高质量金融产品[4] - 亚洲多边机制需巩固 加强与其他多边机制互动 纳入人工智能和数字金融等新兴产业[4] - 中国仍是亚洲增长引擎 当前是中国公司出海好时机 投资公司可提供资本和资源支持企业全球拓展[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