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石墨产品

搜索文档
国民技术港股IPO:股权结构分散 连续3年亏损
新华财经· 2025-07-16 07:40
公司概况 - 国民技术于2010年在深交所上市,采用集成电路和锂电池材料双主业模式,2024年两项业务收入占比均约47% [2] - 公司为平台型集成电路设计公司,提供高安全性、高可靠性、高集成度的控制芯片与系统解决方案,同时发展锂电池负极材料业务,形成"集成电路+新能源材料"双主业协同布局 [3] 业务布局 - 集成电路领域聚焦通用MCU、专业市场芯片、射频芯片和BMS四大产品线,覆盖汽车电子、智能家电、物联网终端等应用场景 [7] - 按2024年收入计,公司在全球平台型MCU市场的中国企业排名前五,全球32位平台型MCU市场的中国企业排名前三,内置商业密码算法模块的中国MCU市场排名第一 [7] - 锂电池负极材料业务涵盖自主研发、生产和销售,核心产品包括人造石墨产品和石墨化加工服务,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储能系统与便携式设备,客户覆盖行业主流电池厂 [7]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11.7亿元,同比增长12.6%,年内亏损2.56亿元,亏损规模较上一年收窄 [12]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3.04亿元,同比增长31.87%,净亏损2137.58万元 [12] - 2022年至2024年毛利率分别为35.6%、1.7%、15.6%,2023年毛利率大幅下滑主要受市场供过于求导致产品售价下降及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影响 [12] - 2024年研发开支和行政开支分别占收入的16%和13.9% [12] - 2024年经营现金流净流出1.21亿元,连续三年净流出,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62亿元,短期借款达8.37亿元 [12] 股权结构 - 公司不存在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港股上市前单一最大股东孙迎彤持股2.65% [13] - 公司A股市值约150亿元,A股上市早期进行过多次分红,最近三年未分红 [16] 港股上市计划 - 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独家保荐人为中信证券 [2] - 拟将募集资金用于开发新产品系列及提升产品性能,包括高性能MCU、多协议通信芯片、专业市场芯片、车规级芯片等,升级现有产品组合,开展战略性投资及收购,偿还部分银行贷款及用于一般公司用途 [16]
深圳MCU龙头赴港IPO!市值超140亿,年销3亿颗芯片
芯世相· 2025-07-04 17:09
公司概况 - 国民技术成立于2000年,2010年4月在A股深交所创业板上市,是创业板上市的首家集成电路设计公司,最新市值超过140亿元[8] - 公司采用"集成电路+新能源材料"双主业协同布局,产品覆盖消费电子、工业控制和数字能源、智慧家居、汽车电子与医疗电子五大核心下游领域[16] - 2022-2024年三年累计收入34亿元,但累计亏损超8亿元[15][21] 市场地位 - 按2024年收入计,国民技术在全球平台型MCU市场的中国企业排名前五,收入约0.5十亿人民币[11][12] - 在32位平台型MCU市场,公司收入在中国企业中排名前三[14] - 在内置商业密码算法模块的中国MCU市场中排名第一[13] 产品与技术 - 公司是国内首家推出Cortex-M7+M4与GPU多核异构架构MCU产品的设计公司[35] - MCU支持最高主频达700MHz,在国内主要行业参与者中位列第一[36] - N32H78x系列MCU产品的Flash容量达4096KB,SRAM最高可扩展至9696KB[37] - 锂电池负极材料业务以人造石墨为核心,并探索硅碳、硬碳等多技术路线[37]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11.95亿元、10.37亿元、11.68亿元[21] - 同期毛利率分别为35.6%、1.7%、15.6%,2023年下滑主要由于市场供过于求导致产品售价下降[27][28] - 2024年芯片产品收入占比47.6%,锂电池负极材料收入占比47.1%[24] - 超过97%收入来自中国内地市场[25] 研发与专利 - 截至2024年底拥有354名研发人员,占总员工数的30.39%[34] - 在中国拥有超过350项专利(包括48项重要专利)、53项IC版图设计专有权及97项软件著作权[34] - 已在深圳、新加坡、北京等地布局六大研发中心[33] 客户与供应商 - 2022-2024年五大客户收入占比分别为41.4%、43.4%、46.4%[39] - 同期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比分别为56.4%、41.8%、44.3%[41] - 最大客户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26%增长至2024年的28.9%[39][40] 行业趋势 - AI、机器人、新能源、低空经济等新兴应用将成为全球MCU市场主要增长动力[53] - 具备本地化推理能力、安全算法处理与低功耗优势的高端MCU产品正成为行业升级重要支撑[53] - 国内MCU玩家凭借性价比、产业链优势等逐步提升全球市场份额[53]
国民技术报考港交所上市,连续两年亏损,合计约7.8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6-28 11:55
公司概况 - 国民技术是一家A股上市公司(代码:300077),正在申请港交所上市,中信证券为独家保荐人 [1] - 公司成立于2000年3月,前身为深圳市中兴集成电路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总部位于深圳,注册资本约5.8亿元,法定代表人为孙迎彤 [5] - 公司定位为平台型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专注于为智能终端提供高安全性、高可靠性、高集成度的控制芯片与系统解决方案 [3] 市场地位 - 按2024年收入计,公司在中国企业中的全球平台型MCU市场排名前五,全球32位平台型MCU市场排名前三 [3] - 在内置商业密码算法模块的中国MCU市场中排名第一 [3] - 全球MCU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的299亿美元增长至2029年的48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9.9% [3]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11.95亿元、10.37亿元、11.68亿元,呈现波动 [4] - 同期毛利分别为4.26亿元、1801.1万元、1.82亿元,毛利率从35.6%骤降至1.7%后回升至15.6% [4][6] - 净亏损分别为1893万元、5.94亿元、2.56亿元,2023年亏损显著扩大 [4] - 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1.19亿元、-5.91亿元、-1.92亿元,受股份支付影响显著 [6][7] 业务结构 - 收入主要来自芯片产品(占比38.3%-47.6%)和锂电池负极材料及水磨石加工服务(占比47.1%-52.2%) [7] - 芯片产品销量从2022年1.36亿颗增至2024年3.41亿颗,但收入2023年下降8.96%至4.17亿元,2024年增长33.22%至5.56亿元 [8] - 人造石墨产品销量从2022年1.40万吨增至2024年2.65万吨,石墨化加工服务量2024年大幅增至6000吨 [8] 技术发展 - 2018年确立平台化发展方向,推出基于Cortex-M0至M7的32位MCU产品 [3] - 2019年实现40纳米eFlash制程的通用MCU量产 [3] - MCU作为智能终端核心控制器,其算力、安全性与系统集成度成为关键技术基础 [3] 资本市场 - 截至2025年6月27日A股股价报25.41元/股,市值约148亿元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