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化加工服务

搜索文档
国民技术港股IPO:股权结构分散 连续3年亏损
新华财经· 2025-07-16 07:40
公司概况 - 国民技术于2010年在深交所上市,采用集成电路和锂电池材料双主业模式,2024年两项业务收入占比均约47% [2] - 公司为平台型集成电路设计公司,提供高安全性、高可靠性、高集成度的控制芯片与系统解决方案,同时发展锂电池负极材料业务,形成"集成电路+新能源材料"双主业协同布局 [3] 业务布局 - 集成电路领域聚焦通用MCU、专业市场芯片、射频芯片和BMS四大产品线,覆盖汽车电子、智能家电、物联网终端等应用场景 [7] - 按2024年收入计,公司在全球平台型MCU市场的中国企业排名前五,全球32位平台型MCU市场的中国企业排名前三,内置商业密码算法模块的中国MCU市场排名第一 [7] - 锂电池负极材料业务涵盖自主研发、生产和销售,核心产品包括人造石墨产品和石墨化加工服务,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储能系统与便携式设备,客户覆盖行业主流电池厂 [7]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11.7亿元,同比增长12.6%,年内亏损2.56亿元,亏损规模较上一年收窄 [12]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3.04亿元,同比增长31.87%,净亏损2137.58万元 [12] - 2022年至2024年毛利率分别为35.6%、1.7%、15.6%,2023年毛利率大幅下滑主要受市场供过于求导致产品售价下降及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影响 [12] - 2024年研发开支和行政开支分别占收入的16%和13.9% [12] - 2024年经营现金流净流出1.21亿元,连续三年净流出,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62亿元,短期借款达8.37亿元 [12] 股权结构 - 公司不存在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港股上市前单一最大股东孙迎彤持股2.65% [13] - 公司A股市值约150亿元,A股上市早期进行过多次分红,最近三年未分红 [16] 港股上市计划 - 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独家保荐人为中信证券 [2] - 拟将募集资金用于开发新产品系列及提升产品性能,包括高性能MCU、多协议通信芯片、专业市场芯片、车规级芯片等,升级现有产品组合,开展战略性投资及收购,偿还部分银行贷款及用于一般公司用途 [16]
国民技术报考港交所上市,连续两年亏损,合计约7.8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6-28 11:55
公司概况 - 国民技术是一家A股上市公司(代码:300077),正在申请港交所上市,中信证券为独家保荐人 [1] - 公司成立于2000年3月,前身为深圳市中兴集成电路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总部位于深圳,注册资本约5.8亿元,法定代表人为孙迎彤 [5] - 公司定位为平台型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专注于为智能终端提供高安全性、高可靠性、高集成度的控制芯片与系统解决方案 [3] 市场地位 - 按2024年收入计,公司在中国企业中的全球平台型MCU市场排名前五,全球32位平台型MCU市场排名前三 [3] - 在内置商业密码算法模块的中国MCU市场中排名第一 [3] - 全球MCU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的299亿美元增长至2029年的48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9.9% [3]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11.95亿元、10.37亿元、11.68亿元,呈现波动 [4] - 同期毛利分别为4.26亿元、1801.1万元、1.82亿元,毛利率从35.6%骤降至1.7%后回升至15.6% [4][6] - 净亏损分别为1893万元、5.94亿元、2.56亿元,2023年亏损显著扩大 [4] - 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1.19亿元、-5.91亿元、-1.92亿元,受股份支付影响显著 [6][7] 业务结构 - 收入主要来自芯片产品(占比38.3%-47.6%)和锂电池负极材料及水磨石加工服务(占比47.1%-52.2%) [7] - 芯片产品销量从2022年1.36亿颗增至2024年3.41亿颗,但收入2023年下降8.96%至4.17亿元,2024年增长33.22%至5.56亿元 [8] - 人造石墨产品销量从2022年1.40万吨增至2024年2.65万吨,石墨化加工服务量2024年大幅增至6000吨 [8] 技术发展 - 2018年确立平台化发展方向,推出基于Cortex-M0至M7的32位MCU产品 [3] - 2019年实现40纳米eFlash制程的通用MCU量产 [3] - MCU作为智能终端核心控制器,其算力、安全性与系统集成度成为关键技术基础 [3] 资本市场 - 截至2025年6月27日A股股价报25.41元/股,市值约148亿元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