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32位MCU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士兰微(600460):家电、工业需求向好,业绩弹性有望显现
群益证券· 2025-07-24 11:0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对士兰微(600460.SH)的投资评级为“买进”[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家电、工业需求向好,公司IPM产品竞争力强,将受益于需求增长,结合其他产品已形成完整布局 2025 - 2027年净利润预计分别为6.4亿、8.8亿和11.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2%、38%和31%,EPS分别为0.39元、0.53元和0.70元,目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65、47倍和36倍,予以“买进”评级[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资讯 - 产业别为电子,2025年7月23日A股股价25.37元,上证指数3582.30,股价12个月高/低为34.63/17.16元,总发行股数和A股数均为1664.07百万股,A股市值422.18亿元,主要股东为杭州士兰控股有限公司,持股30.88%,每股净值7.39元,股价/账面净值3.43 一个月、三个月、一年股价涨跌分别为2.3%、4.1%和18.6%[1] 产品组合与投资者比例 - 产品组合中集成电路占比32.9%,分立器件占比53.9%,LED占比8.9% 机构投资者中基金占流通A股比例为13.4%,一般法人占比45.0%[2] 业绩情况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扭亏,预计净利润2.4 - 2.8亿元,扣非后净利润2.4 - 2.8亿元,同比增长90% - 122% 二季度净利润0.9 - 1.3亿元,扣非后净利润0.95 - 1.35亿元,同比扭亏 上半年营收增长,产品综合毛利率稳定,子公司和参股企业12寸芯片生产线满负荷生产,盈利改善[8] 行业趋势与业绩弹性 - 经济复苏,家电、工业领域复苏,公司IPM产品有望保持30% - 50%的高速增长(2024年增长47%,收入占比26%) 预计2025年下半年晶圆制造行业产能利用率提高,产品价格有望上涨,公司业绩弹性将显现[8]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实现净利润6.4亿、8.8亿和11.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2%、38%和31%,EPS分别为0.39元、0.53元和0.70元,目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65、47倍和36倍[6][8] 财务报表数据 - 合并损益表显示了2023 - 2027F年的营业收入、经营成本、各项费用、利润等数据 合并资产负债表展示了各期的资产、负债和股东权益情况 合并现金流量表呈现了经营、投资、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及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11]
国民技术报考港交所上市,连续两年亏损,合计约7.8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6-28 11:55
公司概况 - 国民技术是一家A股上市公司(代码:300077),正在申请港交所上市,中信证券为独家保荐人 [1] - 公司成立于2000年3月,前身为深圳市中兴集成电路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总部位于深圳,注册资本约5.8亿元,法定代表人为孙迎彤 [5] - 公司定位为平台型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专注于为智能终端提供高安全性、高可靠性、高集成度的控制芯片与系统解决方案 [3] 市场地位 - 按2024年收入计,公司在中国企业中的全球平台型MCU市场排名前五,全球32位平台型MCU市场排名前三 [3] - 在内置商业密码算法模块的中国MCU市场中排名第一 [3] - 全球MCU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的299亿美元增长至2029年的48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9.9% [3]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11.95亿元、10.37亿元、11.68亿元,呈现波动 [4] - 同期毛利分别为4.26亿元、1801.1万元、1.82亿元,毛利率从35.6%骤降至1.7%后回升至15.6% [4][6] - 净亏损分别为1893万元、5.94亿元、2.56亿元,2023年亏损显著扩大 [4] - 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1.19亿元、-5.91亿元、-1.92亿元,受股份支付影响显著 [6][7] 业务结构 - 收入主要来自芯片产品(占比38.3%-47.6%)和锂电池负极材料及水磨石加工服务(占比47.1%-52.2%) [7] - 芯片产品销量从2022年1.36亿颗增至2024年3.41亿颗,但收入2023年下降8.96%至4.17亿元,2024年增长33.22%至5.56亿元 [8] - 人造石墨产品销量从2022年1.40万吨增至2024年2.65万吨,石墨化加工服务量2024年大幅增至6000吨 [8] 技术发展 - 2018年确立平台化发展方向,推出基于Cortex-M0至M7的32位MCU产品 [3] - 2019年实现40纳米eFlash制程的通用MCU量产 [3] - MCU作为智能终端核心控制器,其算力、安全性与系统集成度成为关键技术基础 [3] 资本市场 - 截至2025年6月27日A股股价报25.41元/股,市值约148亿元 [8]
国民技术,递交IPO招股书,拟赴香港上市 | A股公司香港上市
新浪财经· 2025-06-27 14:07
公司上市计划 - 国民技术于2025年6月26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 [3] - 公司已于2010年4月30日在A股上市,截至2025年6月25日总市值约人民币148.46亿元 [3] 主要业务 - 公司为平台型集成电路设计公司,提供高安全性、高可靠性、高集成度的控制芯片与系统解决方案,覆盖消费电子、工业控制、数字能源、智能家居、汽车电子与医疗电子等领域 [6] - 同步发展锂电池负极材料业务,形成「集成电路+新能源材料」双主业布局 [6] - 锂电池负极材料业务以人造石墨为核心,探索硅碳、硬碳等多技术路线,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储能系统与便携式设备 [8] 行业地位 - 2024年按收入计,公司在中国平台型MCU市场排名前五,全球32位平台型MCU市场排名前三 [7] - 在内置商业密码算法模块的中国MCU市场中排名第一,在储能BMS及智能家居控制等细分市场保持领先 [7] - 2019年率先实现通用MCU产品基于40纳米eFlash制程的量产,引领主流产品制程升级 [7] 财务数据 - 2022年、2023年、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人民币11.88亿、10.27亿、11.61亿元 [15] - 同期净亏损分别为人民币0.19亿、5.94亿、2.56亿元 [15] - 2024年销售芯片产品收入占比47.6%,锂电池负极材料及石墨化加工服务收入占比47.1% [9] 股东架构 - 孙迎彤先生为单一最大股东,持股2.65% [10] - 其他A股股东合计持股97.35% [10] 管理团队 - 董事会由7名董事组成,包括3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 [12][13] - 高管团队包括5名副总经理,其中徐辉先生兼任首席财务官 [14] 中介团队 - 中信证券为独家保荐人,德勤为审计师,汉坤为公司中国律师 [17] - 灼识咨询为行业顾问,仲量联行为独立估值师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