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公园
搜索文档
“十四五”以来我国全民健身优质均衡发展
新华社· 2025-11-10 22:50
全民健身发展成果 - “十四五”以来截至2024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3.0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超38.5% [1] - 截至2024年底,全国体育场地数量达484.17万个,体育场地面积达42.3亿平方米,较“十三五”末增长均超30% [1] - 足球、篮球、排球场地增长约20%,乒乓球场地增长30%,羽毛球场地增长达50% [1] 具体设施与活动进展 - “国球进社区”“国球进公园”活动新增乒乓球台约3.8万张,其他健身活动设施约13.5万件(处) [1] - 开展全民健身赛事活动近1.4万场次,吸引参与群众超130万人次 [1] - 截至2025年上半年,全国已建成投用1555个占地面积不低于4万平方米的体育公园 [1] 城乡均衡与资金保障 - 为5000个乡镇(街道)补齐场地器材短板,实现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专项运动场地全覆盖 [1] - “十四五”期间安排中央补助资金56.5亿元支持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 [2] - 2025年补助场馆达3370个,覆盖超1400个县级行政区 [2] 人才队伍建设 - 截至2025年10月底,全国累计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超390万人,每千人拥有量达2.77名 [2] - “万村女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计划”已在3.3万个行政村培养9.4万名农村女性指导员 [2]
家门口的运动新空间——河北体育公园建设走访观察
新华网· 2025-11-01 08:42
体育公园建设规模与覆盖 - 河北省已建成196个达到国家标准的体育公园,实现县县全覆盖 [1] - 沧州市新建、改建标准体育公园超过18个、体育主题公园超过20个 [4] - 多个具体项目占地面积巨大,如石家庄中央绿色体育公园总面积达435亩,黄花沟体育公园总占地面积约276亩,邯郸和沧州献县的公园均占地约90亩 [1][2][3] 体育公园功能与服务提升 - 公园配备多元化运动场地,如黄花沟体育公园包含羽毛球、乒乓球、篮球、足球、网球等运动场以及拉伸场地 [2] - 石家庄中央绿色体育公园配有4座大型独立运动场馆及106块专业运动场地,覆盖各类项目 [3] - 公园设计注重功能复合与全民共享,为不同年龄段群众提供运动休闲空间,如邯郸公园为周边5万多居民提供健身场所 [1][2][3] 体育公园建设背景与转型 - 建设背景是城区体育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公共运动空间紧张,通过将闲置空地、杂草丛生的水沟或旧厂区改造为运动场地 [1][2][3] - 建设理念是坚持还空间于城市、还绿地于人民、还功能于街区,并注重生态友好 [1][2] 体育公园运营挑战与对策 - 面临土地资源稀缺制约,寻找大面积连片土地难度大,需探索体育与文化、商业等功能的复合开发利用模式 [3] - 面临可持续运营挑战,前期投入大、涉及部门多,后期维护、更新、活动策划需持续保障,需建立财政投入+社会资本+专业团队的多元运营机制 [3][4] - 未来将把优质资源向基础弱、起步晚的区县和城市周边城镇倾斜,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4]
北京西城以案促改回应关切在创新中狠抓落实丨推动解决群众健身难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9-28 08:52
体育设施建设现状 - 西城区作为老城区和建成区,生活空间有限,体育设施相对不足 [1] - 此前全区各类体育场地设施总面积269.4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45平方米 [1] - 通过一年来的建设,全区新增体育场地设施面积7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增至2.52平方米 [3] 监督与整改措施 - 西城区纪委监委通过案件查办发现区体育局存在工作人员索取好处费、利用承租场地违规收费培训等问题 [1] - 安排纪检监察室和派驻纪检监察组开展调查核实,立案3人,给予党内警告处分1人 [1] - 纪委监委督促区体育局制定工作方案,召开全区体育系统工作部署会,对为民办实事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2] - 通过谈心谈话、实地走访、查阅账目等方式开展监督,组建督导检查组开展现场督导 [2] - 全区各级纪检监察组织筛查“接诉即办”工单中体育领域问题,对苗头性问题及时纠正提醒 [2] 新增体育设施与惠民成果 - 推动建成人定湖和北滨河两个免费开放的体育公园,增设健身步道、多功能运动场地等19个项目 [3] - 新增设施惠及德胜街道9个社区2万余户居民 [3] - 新建及更新135件室外健身器材,惠及广安门外街道8个社区约2万户居民 [3] - 督促区体育局将广安体育馆开放时长提前1小时,以服务群众健身需求 [3] 未来工作方向 - 西城区纪委监委将持续聚焦常态长效解决民生实事,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 [3] - 计划以“小切口”推动民生领域“大治理”,以扎实成效回应群众关切 [3]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助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
央视网· 2025-08-08 19:26
健身设施国家标准体系完善 - 2024年发布《室外健身器材的安全通用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和《体育公园配置要求》等5项推荐性国家标准 推动设施器材更科学、更安全、更便捷、更适老 [1] - 《体育公园配置要求》国家标准将体育公园按陆地面积分为微型、小型、中型、大型四类 明确绿化用地占比、健身步道配置等关键指标 [2] - "十四五"以来全国超过1000个县级行政区域新建或改扩建体育公园 投入使用占地面积不低于4万平方米的体育公园达到1317个 [2] 健身器材安全标准升级 - 修订发布的《室外健身器材的安全 通用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系统规定室外健身器材的总体要求、结构设计、场地安装等要求 加严老年人和儿童安全要求 [3] - 《国民体质测试器材 通用要求》国家标准明确界定相关术语和定义 从测试指标、适用人群、器材原理三个方面进行分类 [3] - 全国375个常态化监测站点累计提供33.19万人次的体质检测与科学健身指导服务 数据实时上传系统确保监测结果科学准确 [3] 适老化健身器材标准制定 - 《健身器材适老化通用要求》国家标准针对固定式健身器材的标识、操作界面、外观、运动安全等提出适老化设计要求 [4] - 《老年人室内运动健康设施要求》国家标准规定老年人室内运动设施的分类、基本要求、特殊要求和试验方法 提出智能化、安全性和无障碍交互等关键指标 [4]
百姓可观、可感、可亲近绿色空间不断拓展 “公园+”创新实践涌动发展新活力
央视网· 2025-06-29 16:49
口袋公园建设进展 - 截至2024年底全国已建设口袋公园超4.8万个[1][3] - 绿道总长度超过12.8万公里[3] - 36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实施公园绿地开放共享 轮换开放草坪1.8万余公顷[3] 公园绿地开放共享规划 - 住房城乡建设部计划进一步拓展开放共享空间 增加可进入、可体验的活动场地[5] - 将在草坪、林下空间等区域划定开放共享区 完善配套服务设施[5] - 已增加健身设施18万多件[3] "公园+体育"模式发展 - 各地推进"公园+体育"建设 满足居民健身需求[8] - 浙江衢州十里运动休闲长廊利用桥下空间建设11个专业运动场地[10] - 义乌廿三里街道桥下空间改造为6000平方米设施齐备的体育公园[13] 儿童友好型公园建设 - 鄂尔多斯东胜区打造21个"小而精"口袋公园 设置沙滩、滑梯等儿童设施[15] - "公园+体育"模式形成示范效应 吸引社会资本投入[15] "公园式"商场兴起 - 广东惠州"蝶树溪谷"商场融合自然景观与商业设施 打造"森林仙境"体验[19][21] - 深圳"公园式"商场从生态系统角度构建自然循环空间[23] - 深圳出台政策支持公园生态价值转化 全市公园总数达1320个[25] "公园+文创"创新实践 - 北京天坛公园推出文创AI自助拍照机 融合古建场景体验[26] - 天坛公园开发多款文化元素文创产品[28] - 北海公园推出标志性建筑冰箱贴等文创产品[30] - 北京市属公园已开发5000多种文创产品 覆盖10多个品类[32] 公园经济发展意义 - "文创+"形式通过沉浸式消费实现文化传播与创收[34] - 为公园提供新经济增长点 提升居民体验[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