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信息安全与国产化IT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这家公司连续9年财务造假!虚增收入近200亿!或被强退!
IPO日报· 2025-08-11 18:53
财务造假详情 - 公司通过虚假贸易业务虚增2015-2023年营业收入总计198.76亿元,其中2015年虚增6.94亿元(占比9.34%)、2016年24.52亿元(28.27%)、2017年24.20亿元(26.97%)、2018年32.59亿元(35.18%)、2019年56.34亿元(49.38%)、2020年24.83亿元(35.38%)、2021年18.05亿元(21.11%)、2022年7.35亿元(10.72%)、2023年3.94亿元(6.65%)[5][6] - 同期虚增利润总额7622.59万元,各年占比分别为0.42%、1.44%、0.99%、13.56%、64.88%、11.35%、22.11%、6.44%、0.50%,其中2019年虚增幅度最大达2190.52万元[5][6] - 虚假贸易模式包括:2015-2021年通过子公司参与笔记本电脑虚假贸易(无实际货物流转),2018-2020年组织IT系统虚假贸易,2022-2023年开展服务器及笔记本虚假贸易[5] 欺诈发行与退市风险 - 2020年非公开发行股票构成欺诈发行,募集资金12.50亿元的文件引用了2018-2020年虚假财务数据[6] - 已连续三年(2021-2023)扣非净利润为负值,且2023年审计报告显示持续经营能力存疑,导致股票被实施ST[8] - 2024年因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被深交所实施退市风险警示[8] - 若证监会最终认定其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股票将被终止上市[9] 行业监管动态 - 2025年以来已有24家上市公司退市,其中3家因重大违法强制退市(锦州港、普利制药、卓朗科技)[10] - 当前另有7家公司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存在类似风险,包括*ST苏吴、*ST紫天等3家已收到《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元道通信等4家仍在调查中[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