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电池管理系统

搜索文档
高特电子创业板IPO:营收两年增长1.66倍 2024年净利润9842万元
36氪· 2025-07-18 18:34
IPO及融资计划 - 公司创业板IPO获受理并进入问询阶段,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 [1] - 计划融资金额8.5亿元,其中6亿元用于储能电池管理系统智能制造中心建设项目,2.5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1][2] 公司业务及市场地位 - 主营业务为新型储能电池管理系统(BMS)研发、生产及销售,产品包括储能BMS模块及相关产品 [1][3] - 连续三年在大型储能领域BMS产品出货量保持行业前列 [1][3] - 产品应用于电源侧/电网侧大型高压储能电站、工商业储能、户用储能等领域,并涵盖数据中心、通信基站、轨道交通等后备电源BMS,以及新能源汽车、电动船舶等动力电池BMS [3]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9.19亿元,两年增长1.66倍(2022年3.46亿元,2023年7.79亿元) [3][5] - 2024年归母净利润9842万元(2022年5375万元,2023年8823万元) [3][5] - 综合毛利率逐年小幅下降:2022年28.53%、2023年26.56%、2024年26.02% [3] - 2024年末应收账款5.06亿元,占流动资产比例50.44%(2022年1.85亿元,2023年4.02亿元) [6] 客户及市场 - 前五大客户为阿特斯、亿纬锂能、海辰储能、中车集团、赣锋锂业,2024年销售额合计4.17亿元,占营收45.41% [5] - 客户覆盖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亿纬锂能、国轩高科、金风科技等知名企业 [5] 研发与技术实力 - 2022-2024年累计研发投入1.26亿元,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分别为6.91%、4.96%、6.94% [7] - 截至2024年末拥有研发人员183人(占比34.14%),其中硕士及以上36名 [8] - 已取得境内发明专利53项、境外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45项、软件著作权63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1项 [8] - 主导/参与30项国家/行业/团体/地方标准,包括5项BMS国家标准和5项行业标准 [8] 股东结构 - 实控人徐剑虹通过贵源控股、吾尔是投资合计控制46.17%股份 [9] - 控股股东贵源控股持股36.54%,其他主要股东包括周海波(5.83%)、杭州运隆(4.57%)、中石化资本(3.55%)等 [9] 行业荣誉 - 获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以及电力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等荣誉 [8]
储能BMS龙头高特电子创业板IPO获受理
证券日报网· 2025-06-28 10:13
公司概况 - 杭州高特电子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创业板IPO申请获深交所正式受理 [1] - 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注于新型储能电池管理系统(BMS)产品 [1] - 公司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新型储能系统安全与价值提升解决方案的核心供应商 [1] 市场地位与技术优势 - 公司在大型储能BMS领域产品出货量持续领跑市场,品牌认可度行业领先 [2] - 根据CESA《2024中国新型储能产业发展白皮书》,公司位列2023年中国新型储能BMS企业TOP10首位 [2] - 截至2024年末,公司跻身国内已投运电站装机占比前五的BMS厂商 [2] - 2022年至2024年研发费用分别为2388.62万元、3863.89万元和6377.84万元,占营收比重分别为6.91%、4.96%、6.94% [2] - 截至2024年末,公司研发人员达183人,占员工总数34.14% [2] - 公司在电池信息采集技术、全态双向主动均衡技术、电池状态诊断技术等方面积累了优势 [2] 产品创新与业绩表现 - 2024年11月公司发布新一代塑壳一体化高压箱和储能系统专用故障录波装置,实现行业新突破 [3] - 公司产品性能与技术指标稳居行业前列,持续根据市场需求迭代创新 [3] - 2022年至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3.44亿元、7.78亿元和9.19亿元,复合增长率达63.31% [3] 行业发展与政策支持 - 储能产业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战略重点,我国将储能技术列为"双碳"目标实现的关键路径 [4] - 《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明确提出要突破电池管理等核心技术 [4] - BMS是新型储能系统的"神经中枢",直接影响储能系统的安全与运行效率 [4] - 储能BMS市场需求持续攀升,行业集中度加速提升 [4] - 国内新型储能装机规模稳步增长,为储能BMS产业打开广阔空间 [4] IPO计划与资金用途 - 公司计划将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储能电池管理系统智能制造中心建设项目,并补充流动资金 [5] - 公司将依托资本市场助力,进一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和智能制造水平 [5]
高特电子IPO:63岁董事长徐剑虹控股46%,年薪49万元仅为副总杨昊一半
搜狐财经· 2025-06-25 09:25
IPO及募资计划 - 公司创业板IPO获受理,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保荐代表人为孟夏、庞雪梅,会计师事务所为天健会计师事务所[2] - 公司拟募集资金8.5亿元,其中6亿元用于储能电池管理系统智能制造中心建设项目,2.5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2] - 储能电池管理系统智能制造中心建设项目投资总额为6.741383亿元,补充流动资金投资总额为2.5亿元,合计9.241383亿元[3] 公司业务及产品 - 公司成立于1998年2月,主要从事新型储能电池管理系统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2] - 产品广泛应用于电源侧/电网侧大型高压储能电站、工商业储能、户用储能等领域,同时涵盖后备电源BMS、动力电池BMS及电力检测业务[2] 财务业绩 - 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46亿元、7.79亿元、9.1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5375.26万元、8822.92万元、9842.23万元[3] - 2024年资产总额为11.608444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7.987856亿元,资产负债率(合并报表)为31.19%[4] - 2024年营业收入为9.19042亿元,净利润为9842.23万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3.15%[4]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94.5万元,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为6.94%[4] 股权结构及管理层 - 董事长、总经理徐剑虹通过贵源控股、吾尔是投资合计控制公司46.17%的股份,为公司实际控制人[5] - 2024年副总经理杨昊薪酬为100.95万元,位列董监高薪酬首位,董事长徐剑虹薪酬为48.85万元[7] - 徐剑虹1961年9月出生,毕业于浙江大学无线电系半导体器件专业,本科学历,高级工程师,1998年2月至今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8] - 杨昊1985年9月出生,大专学历,2019年10月至今历任公司销售经理、新能源业务部总监,现任副总经理、营销总监[9]
高特电子创业板IPO获受理 拟募资8.5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6-24 19:12
公司概况 - 杭州高特电子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创业板IPO获受理,拟募资8 5亿元 [1] - 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注于新型储能电池管理系统(BMS)产品 [1] - 连续三年在大型储能领域BMS产品出货量保持行业前列 [1] - 产品广泛应用于电源侧 电网侧大型高压储能电站 工商业储能 户用储能等领域 [1] - 产品线还包括后备电源BMS 动力电池BMS及电力检测等相关业务 [1] 行业地位 - 位列2023年中国新型储能BMS企业TOP10名单第一位 [2] - 截至2024年末,在已投运电站装机占比前五位的BMS厂商中排名第一 [2] - 核心客户覆盖阿特斯 亿纬锂能 海辰储能 中车集团 赣锋锂业 国家电网等头部企业 [2] 技术优势 - BMS是新型储能系统的"神经中枢",负责数据采集 诊断 安全管理和主动维护 [1] - 研发了融合微网负荷 储能 光伏 充电桩等数据的一体化集控单元及数据服务 [2]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收分别为3 46亿元 7 79亿元和9 19亿元 [3] - 2022年至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5375 27万元 8823 11万元和9842 36万元 [3] 募资用途 - 拟募资8 5亿元用于储能电池管理系统智能制造中心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3] - 项目旨在扩建产能 自建SMT生产线 减少委外加工 增强规模化低成本竞争优势 [3] - 报告期内产能利用率持续保持高位运行 现有产能无法满足业务扩张需要 [3]
A股震荡攀升,创业板指半日最大涨幅近2%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08 12:29
市场表现 - A股5月8日上午震荡攀升,上证指数涨0.38%报3355.26点,深证成指涨1.03%,创业板指涨1.74%,北证50涨0.14%,科创50跌0.28%,中证A500涨0.74%,半日成交8271亿元 [1] - 央行开展1586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1.40%,投标量与中标量均为1586亿元 [1] 政策动态 - 金融监管总局强调"一业一策"服务民营企业,已设立74只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并在18个试点城市落地科技企业并购贷款 [1] 板块表现 - 军工股延续强势,通信光模块方向活跃 [2] - 涨幅前五板块:地热能(+2.89%)、铜缆高速连接(+2.46%)、热泵概念(+2.40%)、远程办公(+2.37%)、BC电池(+2.19%) [3] - 跌幅前五板块:一世界(-2.25%)、PEEK材料(-1.86%)、粮食概念(-0.64%)、化肥概念(-0.54%)、氟概念(-0.44%) [3] 热泵行业分析 - 中国是全球最大空气源热泵生产国,欧盟本土化政策可能限制整机出口企业增长,但零部件企业因市占率低仍有渗透空间 [4] 重点公司 - **汉钟精机**(002158):半导体真空泵通过8/12寸晶圆厂认证并批量交付,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7][8] - **冰轮环境**(000811):大温升多轴多级离心热泵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持续强化研发能力 [7][9] - **冰山冷热**(000530):全球首创船用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冷设备,储能热管理订单超亿元 [7][9] - **盾安环境**(002011):制冷元器件龙头,新能源车热管理业务形成新增长曲线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