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光储逆变器
icon
搜索文档
通润装备双主业并行年赚2.17亿元 因子公司业绩不达标收4495万元补偿款
长江商报· 2025-05-09 03:12
收购及业绩补偿 - 通润装备收到正泰电器、上海挚者、上海绰峰支付的现金补偿款合计4495.65万元,因收购的子公司盎泰电源未完成2024年业绩承诺 [1] - 盎泰电源2023年扣非净利润1.08亿元,完成率120.98%,但2024年两年累计扣非净利润1.84亿元,与承诺金额2.02亿元相差1804.84万元,完成率91.06% [1][2] - 业绩补偿金额分别为正泰电器3909.95万元、上海挚者139.45万元、上海绰峰446.25万元 [2] - 盎泰电源未完成业绩承诺主因储能系统业务收入波动及价格下降超预期,同时公司提前进行研发投入和市场布局 [2] 业务发展 - 通润装备通过收购盎泰电源形成双主业驱动格局,包括光储逆变器、储能系统业务及金属制品业务 [2]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33.71亿元,同比增长33.86%,净利润2.17亿元,同比增长237.28%,扣非净利润1.7亿元,同比增长208.18% [3] - 金属制品业务2024年收入13.34亿元,同比增长10.14%,占比39.58% [3] - 光伏储能设备及元器件制造业务2024年收入20.18亿元,同比增长80.07%,占比59.88%,其中光储逆变器收入18.22亿元(+86.63%),储能产品收入1.96亿元(+35.81%) [3] 近期业绩 - 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8.08亿元,同比增长18.01%,净利润1831.46万元(+19.7%),扣非净利润1722.63万元(+30.45%) [3]
光伏企业一季度业绩“冷暖”交织:通威、隆基等巨头亏损,逆变器、设备厂商盈利
财经网· 2025-05-08 17:07
光伏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一季度申银万国光伏设备行业67家上市公司中30家营收同比增长占比44.77%26家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占比38.81% [1] - 光伏产业链价格下行导致硅料硅片电池组件四大环节企业普遍承压34家企业出现亏损占比约50% [2] - 设备制造储能及逆变器等环节企业逆势增长阳光电源捷佳伟创等实现开门红 [1] 光伏主产业链企业业绩 - 通威股份一季度营收159.33亿元同比下滑18.58%归母净利润亏损25.93亿元同比下滑229.56%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4.57亿元 [2] - TCL中环一季度营收61.01亿元同比下滑38.58%归母净利润亏损19.06亿元较上年同期扩大116.67% [2] - 钧达股份一季度营收同比下滑49.52%归母净利润亏损1.06亿元较去年同期骤降636.04% [3] - 晶澳科技一季度亏损16.38亿元同比减少239.35%晶科能源营收138.43亿元同比下滑40.03%归母净利润亏损13.9亿元 [3] - 天合光能营收143.35亿元同比下滑21.48%归母净利润亏损13.2亿元隆基绿能营收136.52亿元同比下滑22.7%归母净利润亏损14.36亿元 [4] 储能与设备企业表现 - 阳光电源一季度营收190.36亿元同比增长50.92%归母净利润38.26亿元同比增长82.52%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7.9亿元同比增加467.06% [5] - 2024年阳光电源储能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40%发货量28GWh同比增长167%毛利率36.69%同比增加4.07个百分点 [6] - 德业股份一季度营收25.66亿元同比增长36.24%归母净利润7.06亿元同比增长62.98% [6] - 捷佳伟创一季度营收40.99亿元同比增长58.95%归母净利润7.08亿元同比增长22.42% [6] - 拉普拉斯一季度营收14.51亿元同比增长36.48%归母净利润2.52亿元同比增长44.36% [9] 企业出海与技术升级 - 横店东磁一季度营收52.22亿元同比增长23.25%归母净利润4.58亿元同比增长29.65%2024年光伏产品出货17.2GW同比增长73% [8] - 德业股份2024年外销收入79.47亿元同比增长83.2%占总营收超7成 [8] - 隆基绿能HPBC 2.0量产线全线贯通电池良率稳定在97%预计2025年底产能达50GW [9] - 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光伏新增并网59.71GW同比增长30.5%其中集中式光伏23.41GW分布式光伏36.31GW [10]
光伏裁员,先拿哪些岗位“开刀”?
钛媒体APP· 2025-05-07 16:50
行业整体状况 - 2024年光伏行业面临严重困境,四大主材主流产品价格跌幅均超过29%,叠加美国关税壁垒冲击,近半数A股光伏上市公司陷入亏损[2] - 行业出现大规模裁员现象,员工变动与经营业绩高度相关,ST聆达裁员幅度达86.67%,ST泉为裁员51.99%,多家公司裁员比例超过40%[2] - 光伏主材企业员工普遍下降,而逆变器企业员工普遍增长,辅材和设备企业存在分化[4] 龙头企业表现 - 晶科能源和隆基绿能裁员比例分别为41.07%和49.57%,二者分别为全球光伏组件出货榜头两名,但2024年营收均下降超20%[3] - 隆基绿能归母净利润从2023年盈利107.51亿转为2024年亏损86.18亿,晶科能源净利润暴跌98.67%至9893万[3] - 通威股份裁员比例仅1.21%,员工总数超5.5万人,反超隆基和晶科[3] - 阳光电源是TOP10中唯一营收、净利双增的企业,员工总数同比增长26.3%[3] 人员结构调整 - 隆基绿能生产人员减少53.33%,职能人员减少53.6%,技术人员减少42.8%,销售人员增加22.56%[5] - 隆基人员结构变化明显,生产人员占比降至60%以下,技术人员占比增至25.86%,高学历员工占比提升[5] - 裁员带来成本节约,隆基直接人工成本减少7.16%,薪酬支出下降33.53%,管理费用下降30.22%[6] - 研发费用同比降低20.48%,与2023年研发费用飙升78.08%形成鲜明对比[6] 经营与成本压力 - 隆基2024年营收下降36.23%,高于成本降幅27.79%,毛利率降至7.44%,硅片业务毛利率为-14.31%[6] - 行业产能过剩导致企业减产停产,前期大幅扩产导致产能远超实际需求[4] - 2025年一季度部分企业业绩环比回暖,但行业仍高度承压[9] 国际化与境外员工 - 美国关税政策冲击东南亚四国产能,部分工厂关闭或转战他国[9] - 阳光电源海外员工1774人,同比增长16.86%,但增速较2023年的58.1%有所下降[10] - 企业可能转向中东或其他东南亚国家布局,境外员工变化有待观察[10] - 天合光能等公司在美国进行股权置换等操作以应对政策风险[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