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光伏产业链
icon
搜索文档
赋能可持续 | 内蒙古清洁能源产业协会会长张楠:融合国际经验与本土创新 共筑清洁能源转型新生态
搜狐财经· 2025-11-24 15:16
以下内容转载自新华财经2025年11月20日发布的文章。 第四届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官论坛暨年度最佳奖项评选颁奖典礼于10月31日在北京举办,内蒙古清洁能 源产业协会会长张楠荣获杰出个人奖项。活动期间,张楠接受新华财经专访时,围绕清洁能源产业生态 构建、国际经验本土化实践以及中国在相关领域的技术与应用前景等话题展开深入交流。张楠表示,推 动能源转型不仅需凝聚多方共识、构建共赢机制,还应以系统思维促进国际经验与本土实际相融合,从 而走出一条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清洁能源发展路径。 翻译者的职责是将学术语言转化为产业语言,将政策语言翻译成市场语言,让各方能在同一频道上高效 沟通,真正理解彼此的价值与困境。 连接者的职责则是精准地发现各方需求的交汇点,并设计出能够实现"多赢"的协作模式。例如,将一个 前沿的实验室技术(学),通过一个明确的产业应用场景(产)和一套创新的金融方案(金)进行包 装,最终落地为符合地区能源规划(政)的示范项目。 归根结底,驱动这个庞大生态系统有效运转的,不是行政指令,而是信任和可见的共同利益。我的角色 就是通过建立起透明的沟通机制和成功的合作样板,不断巩固这份信任,让大家坚信"携手合作,能够 创造 ...
白皮书:中国气候科技产业“超级并购周期”即将到来
第一财经· 2025-06-07 12:20
行业并购趋势 - 中国气候科技产业并购活动主要集中在光伏产业链、基础设施、储能与动力电池和锂电池领域,交易笔数占比稳定维持在75%以上 [1][5] - 2024年光伏产业链、基础设施、储能与动力电池和锂电池领域交易笔数占比分别为39%、19%、13%和9%,合计达到80% [5] - 新能源行业投资并购交易笔数从2020年的385笔上涨到2024年的615笔,整体呈上升趋势 [2] - 已披露投资并购交易金额从2021年的1359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2295亿元 [2] 并购特征与战略导向 - 并购活动呈现战略导向性,企业更注重通过并购获取关键技术、完善产业链和拓展市场渠道 [1] - 跨境并购比重持续提升,中国企业通过国际并购获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同时输出国内商业模式和产能优势 [1] - 产业资本为主的投资方占比从2020年的76.2%上升到2023年的86.8%,2024年略有下降至80% [4] - 以控制权为目的的并购交易占多数,2024年达到66.9% [4] 细分领域表现 - 光伏产业链赛道国产化商业化进程推进,2024年交易金额回升到676亿元,交易数量回弹趋势凸显 [8] - 基础设施板块交易数量及金额双双增长,交易金额实现近四倍增长,交易数量从95笔上涨到118笔 [8] - 新能源车下游需求增速放缓,锂电池板块2024年交易金额较2023年下滑,但仍维持600亿元以上 [8] - 储能与动力电池投资热情减弱,交易金额从485亿元下降到139亿元 [8] - 水电板块并购交易金额从993亿元下降到311亿元 [8] 并购模式与未来方向 - 并购方向将更加聚焦前沿技术领域,如氢能、储能和碳管理 [8] - 并购模式多元化,从股权收购向战略联盟、合资合作等模式拓展 [8] - 纵向整合成主流,如新能源车企并购电池、锂矿企业以保障供应链安全 [10] - 技术导向明显,2024年光伏和基础设施领域并购占比超50%,反映企业对核心专利的争夺 [10] - 国企与PE/VC协同参与,国企主导大型控股交易,PE/VC活跃于早期技术投资 [10] 行业影响与全球化 - 并购浪潮推动产业从规模优势向创新优势转变,从国内领先向全球引领跨越 [8] - 全球化并购提升中国气候科技产业企业全球影响力与市场份额,实现供应链升级与可持续发展双赢 [10] - 中国气候科技产业通过持续深化跨境并购和国际合作,成为推动全球绿色转型的重要力量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