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极耳18650 D系列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五家企业发布电池新品!
起点锂电· 2025-03-24 18:43
行业竞争态势 - 锂电厂商从价格战转向全方位竞争,通过技术实力争夺市场份额 [3] - 3月多家公司密集发布新品,聚焦能量密度和快充性能升级 [4] 五家电池公司新品技术亮点 比亚迪 - 发布10C快充刀片电池"兆瓦闪充",支持10秒补能20公里、5分钟续航400公里,实现"油电同速" [6] - 首发搭载于汉L和唐L车型,充电速度达全球首个油电同速标准 [8] 星恒电源 - 推出超锂S30(百公里续航)和FAR系列(2.5C放电),FAR远征系列6048续航130公里,追风系列7230提供72V动力 [11] - 与雅迪、爱玛等两轮车头部企业签署合作协议 [11] 万向一二三 - 闪充Ultra支持12C快充和6000次循环,天距半固态电池能量密度860Wh/kg,无极电池功率密度25000W/kg [12] - 产品覆盖电动车、AGV和机器人领域 [12] 比克电池 - 全极耳18650 D系列内阻<5mΩ,放电能力提升100%,支持60A持续放电,10秒脉冲达120A [14] - 9分钟充至80%,适温范围-40℃~80℃,循环寿命显著提升 [16] 亿纬锂能 - 发布18650/21700圆柱电池,全极耳设计支持9分钟快充80%,18650功率突破10Kw/kg,21700功率输出创新高 [19] - 主打电动工具/智能家居领域,设三大应用体验区 [17] 2025年技术趋势与市场预测 - 行业重点突破快充技术(如比亚迪10C、万向12C)和宽温域性能(-40℃适应性) [21][23] - 两轮车锂电渗透率加速:2024H1出货6.95GWh,预计2025年达15.9GWh,2030年38.1GWh(CAGR 19.1%) [23] - 半固态电池过渡解决能量密度瓶颈,快充技术推动"油电同速"普及 [22][23]
楚能获大单;亿纬/孚能获定点;100GWh订单落地;宁德/赣锋/派能等电池项目传新进展;国轩3亿成立新公司;10C闪充电池亮相
起点锂电· 2025-03-23 13:41
锂电池产能扩张 - 宁德时代与山东东营签约共建零碳产业园,一期建设40GWh锂电池绿色智造项目,并计划适时开展二期[2] - 宁德时代洛阳基地三期、四期项目开工,总投资180亿元,计划2026年10月底建成投用[3] - 赣锋锂电10GWh新型电池项目获批,总投资40.8亿元,将建设新型锂电池研究院及年产10GWh新型储能锂电池产线[12][13] - 中嶒能源连云港年产9GWh钛锂高能动力电池项目开工,总投资45.3亿元,分三期建设[14] - 派能科技首个海外工厂在意大利投产,主要制造储能产品并为欧洲市场提供储能方案[15] 电池技术创新 - 比亚迪发布闪充电池,充电电流达1000A,充电倍率10C,实现全球量产最大充电功率1兆瓦[8] - 宁德时代正在开发第二代钠电池,性能指标接近磷酸铁锂电池,成本有望更低[10] - 比克电池发布全极耳18650 D系列产品,形成涵盖18系、21系、46系的全极耳全矩阵产品体系[11] - 三星SDI建设全固态电池生产线,能量密度达900Wh/L,计划2027年实现量产[17] - 容百集团追加投资12亿元在湖北仙桃建设年产6000吨钠电正极材料生产线及固态电池电解质中试线项目[26] 产业链布局 - 国轩高科在亳州成立新能源公司,注册资本3亿元,经营范围含电池制造等[9] - 尚太科技马来西亚年产5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项目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开建,2026年投产[19] - 内蒙古镕锂高端石墨材料项目预计6月点火试投产,总投资165亿元,分三期建设[23] - 同享科技全资子公司新能源隔膜项目厂房竣工验收,年产新能源隔膜500万平方米[24] - 贝特瑞现有负极材料产能57.5万吨/年,启动印尼二期8万吨及摩洛哥6万吨负极材料项目[27] 储能市场拓展 - 楚能新能源与特隆美储能签署5GWh储能电芯战略合作协议,将供应自主研发的314Ah储能电芯产品[6] - 亿纬锂能拟募资50亿元用于实施23GWh圆柱磷酸铁锂储能动力电池项目和21GWh大圆柱乘用车动力电池项目[5] - SK On与日产汽车签署99.4GWh电池供应合同,为期6年,将供应高性能高镍软包电池[16] - 华友钴业与卫蓝新能源达成战略合作,将在固态电池领域开展合作并共享行业资源[28] - 信宇人积极布局固态电池领域,已授权3项发明专利并有新专利在申请中[30] 新能源汽车发展 - 比亚迪考虑在德国设立欧洲第三家装配厂,以在欧洲销售更多低成本汽车[39] - 比亚迪发布超级e平台,推出闪充电池、3万转电机和全新一代车规级碳化硅功率芯片[40] - 蔚来获宁德时代25亿元战略投资,双方将打造全球规模最大、技术最领先的乘用车换电服务网络[41] - 小米汽车累计交付量达到20万辆,2024年营收3659.06亿元,创历史新高[43] - 小鹏汽车2024年总收入408.7亿元,同比增长33.2%,汽车销售收入358.3亿元,同比增长27.9%[44] 电池回收利用 - 安徽绿沃循环能源科技年处理5万吨退役动力电池循环利用项目落地安徽,总投资8.6亿元[33] - 吉利集团锂电回收项目推进中,将形成年处理4000吨废旧锂电池物理再生能力[34] - 睿派新能源5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项目建设进展顺利,首批设备已进场,总投资20亿元[35] - 浙江重申环保科技年综合利用5万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项目落地浙江,总投资3.5亿元[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