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负荷脱硝系统
icon
搜索文档
青达环保(688501):主业景气驱动业绩高增,布局海外空间广阔
国盛证券· 2025-10-30 14:29
投资评级 - 对青达环保(688501.SH)维持“买入”评级 [4][5] 核心观点 - 公司作为火电辅机设备龙头,深度受益于煤电新基建与灵活性改造的双重景气周期 [4] - 传统业务稳健增长,灵活性改造业务重回高增,海外市场、钢渣处理、AI赋能等新业务打开长期成长空间 [4]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2亿元、2.59亿元、3.10亿元,对应PE分别为16.5倍、13.5倍、11.3倍 [4] 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4.70亿元,同比增长91.1%;归母净利润1.24亿元,同比增长267.1%;扣非归母净利润1.20亿元,同比增长309.2% [1]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实现营收2.84亿元,同比增长11.2%;归母净利润0.16亿元,同比增长60.7% [1] - 业绩高增主要系炉渣节能环保处理、全负荷脱硝、低温烟气余热回收系统收入增长,以及新增光伏项目收入确认所致 [1] 传统主业与市场空间 - 公司传统主业(炉渣处理、低温省煤器等)作为煤电必备辅机,受益于煤电建设高潮与存量机组设备更新改造 [2] - 2024年火电基本投资完成额累计1588亿元,同比增长33%;全国煤电装机11.95亿千瓦,同比增长2.6% [2] - 测算公司传统主业市场潜在空间未来3年内预计年均7亿-29亿元 [2] 灵活性改造业务 - 政策要求加码,2025年4月发布《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提出深度调峰改造目标 [2] - 公司核心的全负荷脱硝业务在经历两年平稳增长后再度释放弹性,2025年上半年该板块实现营收1.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09% [2] - 预计未来3年灵活性改造相关业务的年均潜在市场空间达7-17亿元,全负荷脱硝有望保持高增,电极锅炉业务有望放量 [2] 海外市场与新业务拓展 - 公司积极开拓海外市场,2024年设立子公司并与印尼国家电力考察团达成战略合作共识 [3] - 2025年10月,公司与越南企业组成联合体,成功拿下越南隆福2×600MW电厂灰渣系统总包合同,公司合同金额约2547.5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81亿元 [3] - 脱硫废水、钢渣处理等新兴业务有望成为未来业绩增长新引擎 [3] 财务预测与估值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19.87亿元、23.84亿元、27.85亿元,同比增长51.2%、20.0%、16.8% [4]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1.71元、2.09元、2.49元 [4] - 对应2025年10月29日收盘价28.10元,PE分别为16.5倍、13.5倍、11.3倍 [4][9] - 预计净资产收益率(ROE)将显著提升,2025-2027年分别为19.2%、20.2%、20.8% [9]
青达环保(688501.SH):上半年净利润1.08亿元,同比增长351.78%
格隆汇· 2025-08-27 17:12
财务表现 - 报告期实现营业收入11.86亿元,同比增长130.76%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8亿元,同比增长351.78% [1] 收入增长驱动因素 - 炉渣节能环保处理系统和全负荷脱硝系统有较大幅度增长 [1] - 新增光伏项目收入贡献增长 [1] 利润增长原因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长主要受益于营业收入的增长 [1]
青岛达能环保设备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4-22 04:55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名称为青岛达能环保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88501,简称青达环保 [4] - 2024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2,973,236.64元,母公司累计可供分配利润403,896,348.54元 [3] - 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40元(含税),合计派发29,537,040.00元,占净利润比例31.77% [3] 主营业务与产品 - 公司深耕节能环保装备领域,主要产品包括炉渣处理系统、烟气处理系统、全负荷脱硝系统等,覆盖固液气污染物防治及余热回收 [5] - 炉渣处理系统分为干式和湿式两种技术路线,干式系统采用空气冷却并回收热能,湿式系统利用冷却水处理并消纳高盐废水 [6][7][8] - 烟气处理系统通过余热回收实现节能降耗,技术包括低温烟气余热回收、暖风器系统和烟气再热系统 [9][10][11][12] 技术创新与研发 - 全负荷脱硝系统通过省煤器水侧动态调节技术,解决低负荷工况下SCR脱硝效率问题,烟温提升幅度达10-70℃ [13][14][15] - 清洁能源消纳系统包含电极锅炉和蓄热器,可快速消纳风光等可再生能源,用于调峰和供热 [16][17][18][19] - 脱硫废水处理采用浓缩减量+干燥固化技术,包括空气浓缩和三效浓缩两种工艺路线 [20][21][22][23][24] 行业发展趋势 - 节能环保行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推动煤电低碳化改造和钢铁行业超低排放 [40][41][42] - 2024年国家出台《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方案》,重点推进火电设备更新和节能改造 [40] - 行业技术门槛高,涉及多专业领域集成,需定制化设计生产,形成较高技术壁垒 [43] 财务与运营数据 - 2024年公司营业总收入131,403.53万元,同比增长27.67%,总资产307,585.25万元 [58] - 前次募集资金净额20,035.63万元,截至2024年底累计使用14,843.06万元,剩余5,960.76万元 [76][78][80] - 蓄热器产品生产线建设项目累计实现效益112.29万元,低于承诺收益1,056.80万元,因市场推广期竞争压力大 [85] 生产与销售模式 - 生产采用"以销定产"模式,EP业务提供设备制造,EPC业务增加安装服务 [29][33] - 销售以招投标为主,客户为电力、冶金等领域大型企业,设立国际事业部拓展海外市场 [35][36] - 采购采用动态库存管理和阶梯式定价策略,引入SRM系统优化供应商管理 [30][31] 新技术与产业布局 - 氢能技术研发取得进展,投资建设的120兆瓦渔光互补项目年发电量达1.62亿度,减少CO2排放16万吨 [54][55] - 开发AI数智化控制系统,实现炉渣处理系统"少人值守",并拓展至烟气处理等领域 [46] - 钢渣处理技术节水85%,余热回收率30-40%,适用于转炉渣等高粘度物料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