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农机管家手机平台
icon
搜索文档
智能“新农友”上岗 种田也可以酷炫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20 05:11
智能农机应用 - 无人驾驶插秧机、AI调度收割机、北斗导航播种机等智能设备大规模投入"三夏"生产 [1] - 河南省濮阳县通过农机云平台实现22个乡镇农机分布、收割进度、气象信息的实时监控 [3] - 山东省武城县合作社采用"农机管家"平台实现农机作业轨迹、速度的远程监控,新农机可自动计量收割面积 [3] 农机调度模式创新 - 上海市崇明区通过"神农口袋"APP实现农机在线预约,响应时间缩短至3小时 [4] - 河北省磁县采用北斗导航气吹播种机实现厘米级精度作业,700亩地播种时间从人工操作大幅缩短至5天 [4] - 吉林省梅河口市使用无人机运送秧苗,单次可吊运50公斤秧苗并精准投放 [7] 无人机技术应用 - 浙江省松阳县使用植保无人机施肥,600亩地作业成本从3万元降至6000元,时间从1周缩短至7-8小时 [5] - 湖南省江永县无人机飞防作业效率达200亩/天,较人工7亩/天提升28倍 [5] - 辽宁省沈阳市采用无人机投放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实现生物防治精准投放 [6] 新农人群体崛起 - 湖北省随县90后新农人使用无人驾驶插秧机,通过智能传感器自动调整插秧参数 [8] - 江西省丰城市00后新农人运用多光谱无人机识别杂草,实现精准施药 [8] - 新农人群体平均年龄30岁以下,带动农业新技术扩散传播 [8] 行业技术升级 - 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推动农机产业链智能化转型 [4] - 第二代气吹高效射播机集成播种、施肥、滴灌带铺设等多功能 [4] - 智能农机具备感知、决策、控制功能,显著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4]
北斗导航绘制“丰收图景” 农机驰骋助力“三夏”颗粒尽归仓
央广网· 2025-06-14 19:37
央广网北京6月14日消息 三夏时节,金黄麦浪席卷神州。沃野之上,北斗导航系统为播种画下厘米级精度的轨 迹;黄土高原,5G物联平台构建起全域感知的"农田数字大脑";江南水乡,无人化作业闭环贯通耕种管收全流 程……当这些硬核科技深度融入沃土,千年农耕文明在智能引擎的推动下焕发新生。为记录这场生产力跃迁,央 广网记者深入河南、河北、山东、江苏、山西、湖南、黑龙江、安徽的粮食主产区,见证科技如何改变农耕图 景。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今年"三夏"全国投入各类农机具超1700万台(套),其中联合收割机80多万台、跨区作业 超20万台。以智能为犁,以数据为种,科技赋能的规模化生产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与精度,为筑牢"大国粮仓"注 入强劲动能。 精准调度,绘就丰收路线图 广袤田野之上,"三夏"生产的壮阔画卷在华夏大地铺陈开来。这场与时间赛跑的农忙时节,高效精准的调度成为 保障丰收的关键引擎。 在焦作沁阳市柏香镇南王村,收割机在收割麦田(央广网发 张新雨 摄) 在河南省焦作沁阳市柏香镇南王村种粮大户万金虎的麦田里,1150亩小麦开镰收割,看着收割机在麦田里开展夏 收作业,丰收的喜悦洋溢在万金虎脸上:"我种了1150亩地,看这几天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