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农机
icon
搜索文档
云内动力复牌:积极整改 新兴业务有望改善经营被动局面
证券日报网· 2025-07-10 16:42
行政处罚及风险警示 - 公司因2021年和2022年年报存在虚假记载被云南证监局处以600万元罚款,董事长等高管合计被罚650万元 [1] - 深交所对公司股票实施其他风险警示,股票简称变更为"ST云动",7月9日停牌一天后复牌 [1] - 公司董事会表示将落实监管要求,对财务报告进行更正和追溯调整,并向投资者致歉 [1] 整改措施及未来规划 - 董事长称行政处罚推动公司治理和内控提升,将强化规范运作及财务核算水平 [2] - 公司已组织财务等部门加速整改,计划一年后申请撤销风险警示 [2] - 生产经营活动正常开展,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新兴业务已实现小批量销售 [2] 主营业务及新兴业务布局 - 主营业务为发动机和工业级电子产品,行业形势严峻导致业绩承压 [3] - 获得200个昆明市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牌照,无人车产品覆盖物流配送等多场景 [4] - 与中国邮政云南分公司合作测试无人配送车,智能割胶机器人进入批量试生产阶段 [4] 传统业务优化及国际市场拓展 - 车用柴油机实施"一厂一策"营销策略,提升非道路柴油机装机比例并向大马力转型 [4] - 工业级电子产品参与行业标准制定,巩固市场份额并提升竞争力 [4] - 瞄准东南亚、非洲等海外市场,加大整车出口并开拓直通国际业务 [5]
智能农机绘就“三夏丰景图”
科技日报· 2025-07-01 08:51
智能农机装备发展 -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赵春江院士团队研发了20余项智能农机装备,包括小麦收获机、玉米精量播种机、植保机器人等,形成完整的智慧生产链条 [1] - 团队攻克了农田环境感知、自主路径规划与避障、种肥药精准投入等关键技术,农机路径跟踪误差控制在±2厘米,玉米播种粒距合格指数达95%以上,播量误差小于1%,施肥误差不超过3% [1] - 智慧农场管控云平台作为"神经中枢",集成作业智能决策、远程监控、多机协同功能,可节约人工成本超30%,提升机组利用率20%以上,节省肥药投入30%以上,提高土地利用率1%-2% [1] 露地蔬菜无人化生产系统 - 团队在国内率先创建100%国产化的露地蔬菜全程无人化生产系统,覆盖甘蓝、辣椒、胡萝卜等大宗蔬菜,实现从耕整到采收全程无人化连续作业 [2] - 已在北京昌平金太阳、大兴源本香、平谷农业中关村等地建成多个典型蔬菜无人农场,形成立足首都、辐射全国的智慧农业示范样板 [2] - 系统构建的全程机械化作业云服务平台覆盖全国31个省份、795个县市,服务6464家合作社和133家国营农场,推广农机智能终端10万余台,监管作业面积达2.2亿亩 [2]
潍柴雷沃赴港IPO,上市前巨额分红,资产负债率超80%
格隆汇· 2025-06-24 17:36
中国农业现状与智慧农业发展机遇 - 中国主粮自给率超过95% 但大豆等油料饲料作物进口依存度高达80% [1] - 农业从业人员持续减少 土地规模化经营和智慧农业成为转型升级方向 [1] - 智能农机和智慧农业在政策扶持下迎来发展机遇 [1] 潍柴雷沃公司概况 - 公司为潍柴动力控股子公司 2024年收入达173.93亿元 [3][12] - 股权结构:潍柴动力持股61.10% 潍柴控股持股27.26% [4] - 管理层团队具备丰富行业经验 董事长王桂民拥有农机工程与管理学背景 [4] 财务与分红情况 - 2021-2024年累计现金分红超18亿元 其中2022年分红9.61亿元超过同期净利润 [5]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59.50亿元/146.76亿元/173.93亿元 毛利率稳定在12%-13.2% [12] - 资产负债率较高:2022-2024年分别为83.40%/80.44%/80.24% [14] 业务结构与产品 - 农机销售占比超98% 拖拉机(52.1%)和收获机械(40.8%)为主要产品 [9][12] - 拖拉机覆盖25-340马力区间 具备动力换挡及CVT技术 [10] - 收获机械包括轮式/履带式谷物收获机及玉米收获机等 [11] 行业竞争格局 - 2024年中国农机市场规模约3000亿元 智能农机渗透率仅7.2% [16] - 公司以21.2%市占率位居国内第一 前五大厂商合计占54.5%市场份额 [19] - 国际竞争对手包括约翰迪尔、凯斯纽荷兰等 国内主要对手为一拖股份、沃得农机等 [19] 募资与投资计划 - 2023年A股IPO拟募资50亿元 其中22.5亿元用于高端农业装备智能制造项目 [6] - 本次港股IPO募资用途包括智能农机研发、海外市场拓展及生产线升级 [6] - 存在10亿元补充流动资金需求 监管曾质疑其与高分红的合理性 [5] 政策与市场风险 - 国三升级国四排放标准导致2023年收入下滑 2024年市场适应后恢复增长 [13] - 2022-2024年获政府补助4880万元/5140万元/1.21亿元 补贴政策变化可能影响盈利 [13] - 未偿还担保余额从9.15亿元增至17.99亿元 存在潜在履约风险 [15]
智能“新农友”上岗 种田也可以酷炫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20 05:11
智能农机应用 - 无人驾驶插秧机、AI调度收割机、北斗导航播种机等智能设备大规模投入"三夏"生产 [1] - 河南省濮阳县通过农机云平台实现22个乡镇农机分布、收割进度、气象信息的实时监控 [3] - 山东省武城县合作社采用"农机管家"平台实现农机作业轨迹、速度的远程监控,新农机可自动计量收割面积 [3] 农机调度模式创新 - 上海市崇明区通过"神农口袋"APP实现农机在线预约,响应时间缩短至3小时 [4] - 河北省磁县采用北斗导航气吹播种机实现厘米级精度作业,700亩地播种时间从人工操作大幅缩短至5天 [4] - 吉林省梅河口市使用无人机运送秧苗,单次可吊运50公斤秧苗并精准投放 [7] 无人机技术应用 - 浙江省松阳县使用植保无人机施肥,600亩地作业成本从3万元降至6000元,时间从1周缩短至7-8小时 [5] - 湖南省江永县无人机飞防作业效率达200亩/天,较人工7亩/天提升28倍 [5] - 辽宁省沈阳市采用无人机投放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实现生物防治精准投放 [6] 新农人群体崛起 - 湖北省随县90后新农人使用无人驾驶插秧机,通过智能传感器自动调整插秧参数 [8] - 江西省丰城市00后新农人运用多光谱无人机识别杂草,实现精准施药 [8] - 新农人群体平均年龄30岁以下,带动农业新技术扩散传播 [8] 行业技术升级 - 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推动农机产业链智能化转型 [4] - 第二代气吹高效射播机集成播种、施肥、滴灌带铺设等多功能 [4] - 智能农机具备感知、决策、控制功能,显著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4]
智能农机让农民“慧”种地
经济日报· 2025-06-03 06:05
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 全国农机保有量超过2亿台(套)[1] - 北斗终端设备应用超过220万台(套)[1] - 全国农业机械总动力超过11亿千瓦[1] - 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5%[1] - 小麦、水稻、玉米三大主粮机械化率分别超过97%、88%、91%[1] - 大宗经济作物、畜禽水产养殖等领域机械化水平持续提升[1] 政策支持体系 - 农业农村部印发《"十四五"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提出推动农机装备创新发展[2] - 2024年3月国务院提出加快农业机械结构调整[2] - 2024年10月农业农村部强调持续推进智能农机创新[2] - 政策组合拳覆盖研发到应用全链条[2] 智能农机发展挑战 - 资金补贴力度不足[2] - 产品同质化问题突出[2] - 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较弱[2] -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2] 智能农机发展措施 - 完善购置资金政策 创新"先租后买"等灵活模式[3] - 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3] - 研发差异化定制化智能装备[3] - 推进5G网络、物联网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3] - 强化智能农机操作技能培训[3] 社会化服务模式 - 推广"农机+农艺+农信"一体化服务[4] - 建立智能农机托管中心[4] - 构建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机制[4]
5月10日至12日,第二届山东省现代农业装备博览会将在济举办
齐鲁晚报网· 2025-05-07 17:39
博览会概况 - 第二届山东省现代农业装备博览会将于5月10日-12日在山东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1] - 博览会由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和济南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3] - 主题为"发展现代农机装备、助力农业强省建设" [3] 博览会活动 - 设置现代农业成就、智慧农业高新科技、农机装备、优质农产品及农资五大展区 [3] - 展览面积达3万平方米 [3] - 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安排成果发布、现场路演、促销、洽谈采购及直播探展等活动 [3] 行业交流与技术推广 - 邀请专家围绕智慧农业、智能农机、低空经济、盐碱地治理等专题开展研讨 [3] - 组织专家与企业代表对话交流宏观经济形势、市场走势及农业装备发展方向 [3] - 策划优质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等现场品尝与推广活动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