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农机

搜索文档
高端智能农机装备有了系统性国家标准
环球网· 2025-09-17 10:45
3项标准将于2026年3月1日正式实施 来源:农民日报 高端智能农机装备有了系统性国家标准 《农业机械作业北斗监测系统》首次针对耕、种、管、收等典型田间作业环节,系统规定了作业监测终 端与数据平台的功能要求、性能指标及相应的证实方法。该标准全面提出了北斗监测系统在卫星定位、 无线通信、图像采集、作业监测、电气性能、环境适用性及电磁兼容性等方面的技术规范,重点明确了 数据采集频率、定位精度、作业监测精度等关键性能指标,并强调了跨厂商数据接口的兼容性要求。该 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并采集农机作业位置、面积、深度、作业量等关键参数,为精准农业管理及作业质量 监控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标准的实施将进一步提升农机作业管理的精细化水平,为农业补贴政策落实 与农业生产调度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保障。 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以2025年第21号公告批准发布《包装储运图形 符号标志》等622项推荐性国家标准和6项推荐性国家标准修改单的公告。其中,正式发布了 GB/T46267-2025《大型全喂入联合收割机》、GB/T46270-2025《农业机械北斗自动驾驶系统》、 GB/T46268-2025《农业机械作业 ...
一座经济大省需要什么样的农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9 11:47
核心观点 - 广东农业正通过种业创新和智能农机装备升级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聚焦全产业链发展和技术跨界应用 为行业创造新的增长空间 [2][3][12] 农业经济地位与规模 - 2024年广东省农林牧渔总产值达9701.21亿元 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营业收入1.63万亿元 农业龙头企业5507家 年营收规模近万亿元 [2] - 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4.1:38.4:57.5 农业虽占比不高但具备串联一二三产业的场景优势 [2][3] 种业创新进展 - 全省收集保存农业种质资源36.8万份 育成超级稻品种36个(占全国28%)、畜禽新品种40个(占全国15%)、水产新品种43个(占全国14%) [5] - 培育10家畜禽企业、12家水产企业入选国家种业企业阵型 居全国首位 海大集团水产种苗销量全球第一 累计提供超2500亿尾优质虾苗 [6] - 面临领军企业缺乏、创新能力偏弱等挑战 需提升体系化、数智化和标准化水平 [6] 智能农机装备发展 - 2024年广东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1.3% 高于全国75%的水平 [9] - 大疆和极飞农业无人机国内市场占有率约96% 华南农业大学在30多个无人化智慧农场实现技术突破 [9] - 存在产业规模较小、小农机研发转化不足等问题 需重点发展中小型机械和智能农机 [9][10][11] 技术突破与政策支持 - 政府将加力研发生物育种底盘技术 推动全基因组选择、干细胞育种等核心技术突破 加速生物技术与大数据、人工智能融合 [7] - 通过设立专项基金、专利共享池和技术交易中心 降低创新门槛 提升成果转化率 [7][11] - 引导装备制造企业进入小农机市场 培育专精特新企业 加强先进适用农机供给 [11] 全球化布局与市场空间 - 极飞科技产品服务全球70余个国家和地区 海外业务占比超30% 泰国、越南、巴西等市场需求旺盛 [12] - 海威农业集团计划从种业方向出海 认为技术是打开农业未来空间的关键 [12] - 农业无人机企业估值达73亿元 通过整合供应链与技术资源形成可持续商业模式 [2][12]
第一拖拉机股份(00038) - 海外监管公告
2025-08-28 22:58
业绩数据 - 2025年中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6844元(含税),总股本1,123,645,275股[10] - 本报告期基本每股收益0.6844元/股,同比减少15.06%[25] - 本报告期稀释每股收益0.6844元/股,同比减少15.06%[25] - 本报告期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0.6156元/股,同比减少21.22%[25] - 本报告期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0.14%,同比减少2.64个百分点[25] - 本报告期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9.12%,同比减少3.27个百分点[25] - 本报告期(1 - 6月)营业收入6,927,648,409.53元,同比减少11.26%[27] - 本报告期利润总额938,757,922.84元,同比减少13.16%[27]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69,035,441.61元,同比减少15.06%[27] 产品销售数据 - 2025年1 - 6月,行业大、中型轮式拖拉机产量分别下降4.1%、6.9%[39] - 上半年公司销售拖拉机产品4.28万台,海外销售5,445台,同比增长29.37%,非洲与中东欧市场销量增幅超50%[43] - 2025年上半年柴油机产品销量7.62万台,外销4.05万台,同比增长1.79%[43] 费用数据 - 销售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539万元,增长8.23%[47][48] - 财务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1946万元[47] - 研发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769万元,增长3.74%[47][48] - 其他收益较上年同期增加3316万元,增长31.58%[47][48]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较上年同期增加3838万元,增长230.82%[47][48] - 信用减值损失较上年同期增加473万元[47] - 营业外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加1453万元,增长369.91%[48][49] - 营业外支出较上年同期增加241万元,增长996.15%[48][49] - 所得税费用较上年同期减少5540万元,减少34.35%[48][49] 资产负债数据 - 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153.15亿元,境外资产7365.64万元,占比0.48%[53] - 报告期末公司所有权受限货币资金4.59亿元,含承兑汇票保证金4.59亿元和其他受限资金40万元[54] - 本期末资产负债率45.94%,较年初下降1.12个百分点;流动比率1.47,较年初上升0.33;速动比率1.32,较年初上升0.39[55] - 报告期末公司一年内到期银行借款本金2亿元,超过一年到期银行借款本金6595万元[55] 关联交易数据 - 公司与中国一拖《采购货物协议》2025年预计交易金额上限8.1亿元,1 - 6月实际发生交易金额3.1853亿元,占同类交易金额比例5.07%[80] - 公司控股子公司中重工投资向中工国际销售拖拉机等,交易金额2215.77万元[83] - 拖研所公司向关联方出租设备,年租金按特定公式计算,交易金额376.31万元[86] 股东数据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普通股股东总数为36631户,其中A股36346户,H股285户[100] - 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期末持股数量为548485853股,持股比例为48.81%[102] - HKSCC NOMINEES LIMITED期末持股数量为389422899股,持股比例为34.66%[102] 资金管理数据 - 公司拟对国机财务公司增资8571.6万元,增资后出资额增至33571.6万元,持股比例14.286%[87] - 国机财务公司全体股东拟同比例现金增资6亿元[87] - 公司向国机财务公司存款,每日最高存款限额250000万元,利率0.15% - 1.10%[91] - 公司本期向国机财务公司合计存入4191799.79万元,取出4160507.13万元,期末余额227300.26万元[91]
三位一体战略发力 鑫源智造上半年营收净利双高增
证券时报网· 2025-08-22 22:29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3.29亿元 同比增长388.33% [1] - 归母净利润978.7万元 同比增长284.45% [1] - 扣非净利润789.09万元 同比增长244.29% [1] - 剔除鑫源农机后营业收入仍增长7.91% 归母净利润增长179.87% [1] - 镁铝合金零部件销量同比增长28% [2] 业务整合与战略 - 鑫源农机2024年末完成工商变更并入上市公司体系 成为核心业务组成部分 [1] - 实施"材料-场景-智能"三位一体产业生态战略 [1] - 重构产品线经营架构 打破部门壁垒提升资源协同效率 [2] - 通过精细化管理激发内生动力 增强能力建设 [1] 技术创新与产品开发 - 深耕丘陵山区农机关键领域 加速全程机械化农机创新 [2] - 攻克多项技术难题 推出智能收割机与柑橘采摘机器人 [2] - 微型/中型农机及通机/园林产品全面升级 [2] - 布局智能割草机器人等前沿技术 [2] - 新能源摩托车领域取得突破 成功导入镁合金箱体与后货支架 [2] 市场拓展 - 国内营销网络持续深化 [2] - 海外渠道向欧美及亚非拉地区拓展 [2] - 镁合金零部件加速推进替代项目 论证电动摩托车轮毂/减震筒等高价值部件可行性 [2]
长春农博会观察:中国智能农机推广进入新阶段
中国新闻网· 2025-08-17 11:22
智能农机展示 - 长春农博会成为展示中国农业智能、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窗口 [1] - 智能农机展区为核心看点,超过200家中外企业参展,展示氢燃料无人驾驶拖拉机、激光除草机、无人农业车等高科技农机 [1] - 极飞科技农业无人车可根据车速自动调节药雾浓度,产品已出口至60多个国家和地区 [1] 低碳农机发展 - 中国首台"5G+氢燃料"无人驾驶拖拉机可在复杂地形完成自动驾驶或远程作业,并能在氢能与"氢电混动"之间切换 [1] - 氢燃料无人驾驶拖拉机每亩作业成本仅需两元左右,远低于传统柴油机,受到中国北方大型农业合作社青睐 [2] - 吉林大学科研团队展出二氧化碳激光除草机,利用AI视觉系统精准识别杂草并通过激光"灼烧",无需化学除草剂 [2] 智能农机应用与前景 - 展会展品包括智能果园植保车、智慧灌溉系统、自动驾驶挂拖设备等,部分已在中国各地智慧农业产业园落地 [2] - 业内人士认为智能农机推广已进入新阶段,尖端设备普及仍需时日但展示规模传递强烈信号 [2] - 随着政策扶持、技术成熟与市场需求叠加,中国智能农机有望在国内扩大应用并在国际市场有更大作为 [2]
云内动力复牌:积极整改 新兴业务有望改善经营被动局面
证券日报网· 2025-07-10 16:42
行政处罚及风险警示 - 公司因2021年和2022年年报存在虚假记载被云南证监局处以600万元罚款,董事长等高管合计被罚650万元 [1] - 深交所对公司股票实施其他风险警示,股票简称变更为"ST云动",7月9日停牌一天后复牌 [1] - 公司董事会表示将落实监管要求,对财务报告进行更正和追溯调整,并向投资者致歉 [1] 整改措施及未来规划 - 董事长称行政处罚推动公司治理和内控提升,将强化规范运作及财务核算水平 [2] - 公司已组织财务等部门加速整改,计划一年后申请撤销风险警示 [2] - 生产经营活动正常开展,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新兴业务已实现小批量销售 [2] 主营业务及新兴业务布局 - 主营业务为发动机和工业级电子产品,行业形势严峻导致业绩承压 [3] - 获得200个昆明市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牌照,无人车产品覆盖物流配送等多场景 [4] - 与中国邮政云南分公司合作测试无人配送车,智能割胶机器人进入批量试生产阶段 [4] 传统业务优化及国际市场拓展 - 车用柴油机实施"一厂一策"营销策略,提升非道路柴油机装机比例并向大马力转型 [4] - 工业级电子产品参与行业标准制定,巩固市场份额并提升竞争力 [4] - 瞄准东南亚、非洲等海外市场,加大整车出口并开拓直通国际业务 [5]
智能农机绘就“三夏丰景图”
科技日报· 2025-07-01 08:51
智能农机装备发展 -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赵春江院士团队研发了20余项智能农机装备,包括小麦收获机、玉米精量播种机、植保机器人等,形成完整的智慧生产链条 [1] - 团队攻克了农田环境感知、自主路径规划与避障、种肥药精准投入等关键技术,农机路径跟踪误差控制在±2厘米,玉米播种粒距合格指数达95%以上,播量误差小于1%,施肥误差不超过3% [1] - 智慧农场管控云平台作为"神经中枢",集成作业智能决策、远程监控、多机协同功能,可节约人工成本超30%,提升机组利用率20%以上,节省肥药投入30%以上,提高土地利用率1%-2% [1] 露地蔬菜无人化生产系统 - 团队在国内率先创建100%国产化的露地蔬菜全程无人化生产系统,覆盖甘蓝、辣椒、胡萝卜等大宗蔬菜,实现从耕整到采收全程无人化连续作业 [2] - 已在北京昌平金太阳、大兴源本香、平谷农业中关村等地建成多个典型蔬菜无人农场,形成立足首都、辐射全国的智慧农业示范样板 [2] - 系统构建的全程机械化作业云服务平台覆盖全国31个省份、795个县市,服务6464家合作社和133家国营农场,推广农机智能终端10万余台,监管作业面积达2.2亿亩 [2]
潍柴雷沃赴港IPO,上市前巨额分红,资产负债率超80%
格隆汇· 2025-06-24 17:36
中国农业现状与智慧农业发展机遇 - 中国主粮自给率超过95% 但大豆等油料饲料作物进口依存度高达80% [1] - 农业从业人员持续减少 土地规模化经营和智慧农业成为转型升级方向 [1] - 智能农机和智慧农业在政策扶持下迎来发展机遇 [1] 潍柴雷沃公司概况 - 公司为潍柴动力控股子公司 2024年收入达173.93亿元 [3][12] - 股权结构:潍柴动力持股61.10% 潍柴控股持股27.26% [4] - 管理层团队具备丰富行业经验 董事长王桂民拥有农机工程与管理学背景 [4] 财务与分红情况 - 2021-2024年累计现金分红超18亿元 其中2022年分红9.61亿元超过同期净利润 [5]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59.50亿元/146.76亿元/173.93亿元 毛利率稳定在12%-13.2% [12] - 资产负债率较高:2022-2024年分别为83.40%/80.44%/80.24% [14] 业务结构与产品 - 农机销售占比超98% 拖拉机(52.1%)和收获机械(40.8%)为主要产品 [9][12] - 拖拉机覆盖25-340马力区间 具备动力换挡及CVT技术 [10] - 收获机械包括轮式/履带式谷物收获机及玉米收获机等 [11] 行业竞争格局 - 2024年中国农机市场规模约3000亿元 智能农机渗透率仅7.2% [16] - 公司以21.2%市占率位居国内第一 前五大厂商合计占54.5%市场份额 [19] - 国际竞争对手包括约翰迪尔、凯斯纽荷兰等 国内主要对手为一拖股份、沃得农机等 [19] 募资与投资计划 - 2023年A股IPO拟募资50亿元 其中22.5亿元用于高端农业装备智能制造项目 [6] - 本次港股IPO募资用途包括智能农机研发、海外市场拓展及生产线升级 [6] - 存在10亿元补充流动资金需求 监管曾质疑其与高分红的合理性 [5] 政策与市场风险 - 国三升级国四排放标准导致2023年收入下滑 2024年市场适应后恢复增长 [13] - 2022-2024年获政府补助4880万元/5140万元/1.21亿元 补贴政策变化可能影响盈利 [13] - 未偿还担保余额从9.15亿元增至17.99亿元 存在潜在履约风险 [15]
智能“新农友”上岗 种田也可以酷炫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20 05:11
智能农机应用 - 无人驾驶插秧机、AI调度收割机、北斗导航播种机等智能设备大规模投入"三夏"生产 [1] - 河南省濮阳县通过农机云平台实现22个乡镇农机分布、收割进度、气象信息的实时监控 [3] - 山东省武城县合作社采用"农机管家"平台实现农机作业轨迹、速度的远程监控,新农机可自动计量收割面积 [3] 农机调度模式创新 - 上海市崇明区通过"神农口袋"APP实现农机在线预约,响应时间缩短至3小时 [4] - 河北省磁县采用北斗导航气吹播种机实现厘米级精度作业,700亩地播种时间从人工操作大幅缩短至5天 [4] - 吉林省梅河口市使用无人机运送秧苗,单次可吊运50公斤秧苗并精准投放 [7] 无人机技术应用 - 浙江省松阳县使用植保无人机施肥,600亩地作业成本从3万元降至6000元,时间从1周缩短至7-8小时 [5] - 湖南省江永县无人机飞防作业效率达200亩/天,较人工7亩/天提升28倍 [5] - 辽宁省沈阳市采用无人机投放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实现生物防治精准投放 [6] 新农人群体崛起 - 湖北省随县90后新农人使用无人驾驶插秧机,通过智能传感器自动调整插秧参数 [8] - 江西省丰城市00后新农人运用多光谱无人机识别杂草,实现精准施药 [8] - 新农人群体平均年龄30岁以下,带动农业新技术扩散传播 [8] 行业技术升级 - 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推动农机产业链智能化转型 [4] - 第二代气吹高效射播机集成播种、施肥、滴灌带铺设等多功能 [4] - 智能农机具备感知、决策、控制功能,显著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4]
智能农机让农民“慧”种地
经济日报· 2025-06-03 06:05
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 全国农机保有量超过2亿台(套)[1] - 北斗终端设备应用超过220万台(套)[1] - 全国农业机械总动力超过11亿千瓦[1] - 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5%[1] - 小麦、水稻、玉米三大主粮机械化率分别超过97%、88%、91%[1] - 大宗经济作物、畜禽水产养殖等领域机械化水平持续提升[1] 政策支持体系 - 农业农村部印发《"十四五"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提出推动农机装备创新发展[2] - 2024年3月国务院提出加快农业机械结构调整[2] - 2024年10月农业农村部强调持续推进智能农机创新[2] - 政策组合拳覆盖研发到应用全链条[2] 智能农机发展挑战 - 资金补贴力度不足[2] - 产品同质化问题突出[2] - 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较弱[2] -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2] 智能农机发展措施 - 完善购置资金政策 创新"先租后买"等灵活模式[3] - 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3] - 研发差异化定制化智能装备[3] - 推进5G网络、物联网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3] - 强化智能农机操作技能培训[3] 社会化服务模式 - 推广"农机+农艺+农信"一体化服务[4] - 建立智能农机托管中心[4] - 构建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机制[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