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供水服务
搜索文档
提升供水质量 润泽广袤乡村(人民时评)
人民日报· 2025-10-29 06:30
以可持续的方式,为居住分散的农民提供长期、稳定、安全的供水服务,并非易事。 有地形地貌的限制。湖北鹤峰县燕子镇东乡村,去年遭遇旱情,群众吃水告急,村干部和村民攀陡坡、 找水源、铺管网,引来山泉水。 有基础设施的缺口。山东嘉祥县,城乡共饮"一网水",但一开始农村供水管网标准较低,水量少、水压 低。 农村供水具有显著的公益属性,但要想持续提升服务品质,必须善用市场机制。一方面,要加强规划引 领,规范农村水利建设,优化公共产品供给,筑牢供水保障底线。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创 新投融资模式,以股权合作、合同节水等方式,不断拓宽资金来源,提升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有形 之手"与"无形之手"协同发力、相互促进,才能构建起保障有力、可持续、高质量的农村供水新格局。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贯通乡村的水脉,不仅是 发展必需的源泉,更是驱动希望的活水。持续提升农村供水质量,让放心水长流千万家,必将持续滋养 这片土地,不断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新篇章。 《 人民日报 》( 2025年10月29日 05 版) (责编:卫嘉、白宇) 供水之变,深刻影响农村生活,有力彰显民生温度。 ...
“十四五”期间我国完成维修养护农村供水工程40.7万处
新浪财经· 2025-10-08 12:23
从水利部了解到,"十四五"期间全国超半数的县域实现农村供水统一管理、统一监测、统一运维、统一 服务,完成维修养护农村供水工程40.7万处。农村供水工程不断完善的背后,是农村供水管护机制的创 新。水利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水利部推动从传统管理向数智化管理转变,以"水质水量达标、管理服务 到户"为目标,通过政府监管、企业化运营、专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良性运行的管护机制逐步确 立,用户的报装、报修、缴费等服务实现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比如,浙江省遂昌县建立了'县级统管、 城乡同质'的农村供水工程管护机制,做到不落一户一人,1小时快速响应、24小时常态服务。"这位负 责人说。(新华社) ...
农民朋友钱包或要“叫苦”?农村将迎4个收费项目,大家做好准备
搜狐财经· 2025-08-31 07:23
文章核心观点 - 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伴随新收费项目的出现,是农村发展和城乡服务均等化的必然趋势 [2][17] - 四项主要新增收费项目包括垃圾处理费、供水服务费、公共设施维护费和农业保险费,旨在维持和改善公共服务质量 [5][7][12][14] - 目前四项收费合计约占农村居民年均收入的1.5%,随着农村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年均增速约7%),该比例预计将进一步降低 [17]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费 - 全国约65%的村庄已建立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其中约42%的村庄实行垃圾处理收费制度 [4] - 收费标准大致为每户每月10至30元,平均水平约为15元/月/户 [5] - 收费主要用于支付垃圾清运人员工资、车辆设备购置维护及中转站运营,实行收费的村庄垃圾收运覆盖率平均提高35% [5] 农村供水服务费 - 全国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85%,供水服务费平均标准约为3-5元/月/户,水费本身约为2.5-3.5元/吨 [6][7] - 一个三口之家月均水费支出约30-50元,费用用于维护供水管网、水质检测及更新设施 [7] - 实行合理水价机制的地区,供水管网漏损率降低25%,水质合格率提高18%,居民用水满意度提升32% [7] 农村公共设施维护费 - 约38%的村庄开始征收公共设施维护费,用于村内道路、路灯、排水沟、文化广场等设施的日常维护 [11] - 收费标准大致为每户每年100至300元,平均约为180元/年/户 [12] - 实行该费用的村庄公共设施完好率提高45%,使用寿命延长30%以上 [12] 农业保险费 - 约52%的农户参加各类农业保险,以种植业为例,水稻保险费率约为保险金额的2%,玉米约为3%,蔬菜约为4% [13][14] - 拥有10亩地的农户年均保险支出约300-600元,2024年全国农业保险赔付金额达528亿元,平均每个参保农户获赔1200元 [14] - 农业保险有效转移风险,稳定农民收入,赔付减轻了自然灾害和市场波动带来的损失 [14]
我为群众办实事丨解决群众用水难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8-27 09:34
农村供水工程监督机制 - 纪检监察组通过一线排查接收村民反映水管漏水及供水不畅问题并列入清单反馈至县水利部门督促协调解决[1] - 采取一线排查与联合督查相结合方式组织干部深入滩区水厂及便民服务中心围绕供水工程运行管理、水质监测等关键环节进行系统排查[1] - 联合水利、财政、住建等部门组建监督检查组对饮水安全问题开展全覆盖排查并针对发现的问题督促职能部门整改[1] 问题整治与解决方案 - 推动县水利部门联合各乡镇成立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护问题整治工作组并出台专项整治实施方案[1] - 通过建立工作台账形成上下贯通、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着力解决运行管护不到位及季节性缺水问题[1] - 经多方走访研判后敲定管道修缮方案使村民用水难题得到顺利解决[1]
长沙出台推进农村供水保障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长沙晚报· 2025-08-26 10:50
农村供水保障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 长沙市出台推进农村供水保障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聚焦解决农村供水问题 统筹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发展 加快集中供水规模化建设 实施小型供水工程规范化建设和改造 推进县域统管和专业化管护 加强农村供水工程建设 提升供水保障能力 [1] 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 - 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 将农村供水工程规划与城乡规划相衔接 按照能联网尽联网 能扩网尽扩网 能并网尽并网原则 积极推进城市供水管网向周边农村地区延伸 [1] - 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供水运营管理机制 将农村供水纳入城市供水管理体系 实现统一调度 统一维护 统一服务 [1] 集中供水规模化工程布局 - 在城市供水管网难以延伸覆盖地区 按照建大 并中 减小原则 科学规划集中供水规模化工程布局 [2] - 在未纳入城乡供水和规模化供水地区 对小型供水工程进行全面评估筛选 梳理规范化建设和改造工程清单 [2] - 在水源水量不足地区 依托已有供水体系 采取管网延伸 新建或改扩建工程 新建水源等措施 长效解决季节性缺水问题 [2] 水源保护与设施更新 - 加强对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监督管理 督促落实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 [2] - 根据供水工程规模和水质情况 合理配备和更新净化消毒设施设备 在2030年前完成老化 损坏 失效设施设备的更新改造 [2] 责任落实与项目管理 - 强化责任落实 加强多元投入 提升工作质效 各级部门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落实项目立项 设计 招标 施工 验收等全流程管理 [2] - 强化项目建设监督 提升农村供水工程标准化 规范化 专业化水平 确保工程质量和农村群众饮水安全 [2]
东营市从“有水喝”到“喝好水” 构建全域优质供水体系
齐鲁晚报网· 2025-08-09 10:39
农村供水改革发展 - 东营市将农村供水保障作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抓手,扎实推进农村供水水质提升三年行动 [3] - 新改建水库11座,新增有效库容1.2亿立方米,实现区域互联互通与多水源协同调度 [3] - 全市在用农村供水工程由23处压减至13处,全部实现万吨以上规模化水厂供水及区域多水厂联供 [3] - 累计更新供水管网2915公里、改造村庄313个 [3] - 完成8座水厂升级改造,覆盖农村人口比例提升至71.5% [3] 饮水安全管理 - 5个县区全部通过水利部县域农村饮水安全标准化县区审核,13处农村供水工程全部创建为省级标准化管理工程 [4] - 建立四位一体水质监测体系,全过程保障从"水源头"到"水龙头"的水质安全 [4] - 由5家国有企业作为县域统管实施主体,全面实现县域统管 [4] - 出台《东营市现代水网建设规划》《东营市农村供水保障规划》等政策文件 [4] 下一步计划 - 推进2025年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建设,年底前更新改造供水管网400公里、更换智能水表2.85万块 [5] - 持续推进老旧供水设施更新改造,强化部门协作联动,确保水质安全 [5]
【铜川】全力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
陕西日报· 2025-08-08 08:06
资金落实与保障机制 - 截至7月底已落实2025年农村供水设施维护养护资金1206万元 [1] - 市、区两级财政连续6年落实每村每年5万元维修养护资金预算保障机制,涵盖359个行政村 [1] - 累计落实农村供水设施维修养护资金超过1亿元 [1] 供水设施提升与覆盖水平 - 对供水管网进行规范化提升,安装消毒设备69台、水表2216块 [1] - 工程巩固提升了9152人的供水保障水平 [1] -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8.1% [1] 抗旱应急与供水稳定性 - 下达市级抗旱救灾补助资金463万元、水利设施应急抢修资金100万元 [1] - 配发发电机、水泵、管材等抗旱物资价值78万元,以提升农村供水稳定性 [1] 工程排查与问题整治 - 发动水务系统干部职工、镇村干部、水管员等对624处供水工程进行多轮全面排查 [1] - 共排查并整治问题46个,农村供水安全性进一步提升 [1] 未来工作重点 - 将依托国家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契机,加快推进水利项目建设 [1] - 加强农村供水信息管理平台建设,提升水资源管理水平 [1] - 全面排查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护问题,推动农村饮水工程提质增效 [1]
【延安】筑牢农村水网根基
陕西日报· 2025-07-03 06:50
供水设施改造工程进展 - 洛川县永乡镇堡子头村完成4500余米全新饮水管道替换老旧管网,管道使用寿命延长至50年,水塔完成改建升级[1] - 洛川县规划实施农村供水保障工程8处,总投资1300万元,目前已完成永乡镇堡子头村和槐柏镇畔里村2处工程[1] - 吴家河集中供水工程水厂水处理工艺改造项目已完成投资120万元,预计9月底建成投入使用,将提升净化处理能力和水质[2] 农村供水工程覆盖范围 - 延安市计划投资1亿元新建改扩建农村供水工程100处,预计让10万农村人口受益[1] - 洛川县8处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全部实施后将保障工程区内5.5万人安全饮水[2] - 吴家河水库滋养旧县永乡两镇2.3万亩农田,守护周边4个乡镇2.37万人用水安全[1] 全市供水工程推进情况 - 延安市已开工农村供水保障工程72处,完工25处,完成投资2780万元[3] - 宝塔区宜川县黄陵县等县区启动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或规模化供水工程[3] - 延安市规模化供水率有望在年底前提高到33.4%以上[3]
清冽甘泉润田园
中国发展网· 2025-05-08 11:28
农村供水"3+1"标准化建设和管护模式 - 创新提出"3+1"模式:"3"指城乡供水一体化、集中供水规模化、小型供水工程规范化,"1"指县域统管和专业化管护 [1] - 全国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4%,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农村人口比例达65%,近半县域实现农村供水县域统管 [1] - 写入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和《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 [13] 工程建设进展 - 山东88个县全域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农村自来水普及率99.6%,建设骨干水厂136座,新增覆盖人口947万 [4] - 河南新建64座规模化水厂,铺设2.67万公里供水管网,形成"城乡互通、区域互联"格局 [4] - 四川青白江区建成城乡供水管网724.4公里,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和规模化工程覆盖率均达100% [4] - 浙江改造8828座单村水站,受益人口242万,实现"不落一户一人" [5] 智慧化与技术创新 - 9省建成农村智慧供水省级平台,709个县域平台和230个数字孪生工程实现实时监测与远程操作 [10] - 浙江遂昌县研发零碳膜净水工艺,获2023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解决汛期水质问题 [11] - 山东规模化水厂推广膜处理、活性炭深度工艺,滨州等地整建制实现饮用水深度处理 [11] 资金与政策支持 - 中央财政每年安排30亿元支持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养护,2024年计划完成5万多处养护任务 [8] - 北京2023年累计下达7592万元资金用于农村供水设施维护 [9] - 浙江2024年落实小型工程管护经费5亿元,其中财政补助3.14亿元 [9] - 福建累计投入459亿元,出台9项配套政策解决融资难题 [12] 县域统管与服务优化 - 浙江76%县(市、区)实现城乡水务统管,构建农村供水2小时服务圈 [8] - 河南实行"155"限时服务机制(1天核查+5天办结+5天制定方案),60县实现县域统管 [8] - 吉林德惠市将372处工程收回企业统管,统一水费标准和服务承诺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