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创TRON新产线
icon
搜索文档
锚定“全球化”,江苏智造构建创新矩阵
新华日报· 2025-09-29 05:11
工博会江苏企业参与概况 - 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汇聚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3000余家中外展商,其中江苏工业企业及相关机构超过780家 [1] - 江苏一批中小企业如常州微亿智造、蓝昊智能等携带行业领先技术产品亮相,通过技术突破、品牌共创、生态协同与国际巨头平等对话 [1] 展会规模与观众数据 - 展会到场专业观众达22.4万人次,来自全球133个国家和地区,专业观众数较上届同期增长11% [2] - 截至9月27日14时,超千项新技术新展品首展首发 [2] 创新技术与产品展示 - 常州微亿智造全球首发工业具身智能柔性生产线“创TRON”,由8台机器人组成,具备复合技能,通过算法实现故障瞬间处理与产线协同 [2] - 该技术破解制造业效率、柔性与成本的“不可能三角”,使产品切换从传统数小时甚至数天缩短至分钟级调整 [2][3] - 在万帮数字能源应用中,单台机器人可替代1—2人,投资回收期控制在一年内 [3] - 全球首套“抛槽一体设备”将传统两台设备功能集成一体,价格仅为传统方案的2/3 [3] - “AI+手持终端”自研36套OCR模型,2秒内完成整托盘标签识别,读码准确率达99.99%,上线3个月内成交近100家客户 [4] 国际合作与品牌升级 - 南京蓝昊智能与意大利萨瓦尼尼达成全球战略合作,共创新品牌“Metevo”,开创工业母机领域由中方研发生产、外方负责中国以外全球销售的新模式 [5][6] - 洽兴包装欧洲新工厂将引入常州微亿智造整体解决方案,是中国工业包装领域首次向欧洲输出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 [3] - 苏州帕玛自研智能打磨设备已反销德国 [3] 产业生态与全球竞争力 - 江苏制造业呈现“大象与羚羊共舞”生态格局,M·Nanox展示纳米级旋转/直线电机,步进分辨率达0.5纳米,打破精密工程领域长期枷锁 [8] - 青量集团70%产品出口欧美,全自研高精度测量产品应用于航天、芯片等精密领域 [8] - 恒立液压墨西哥工厂投产,实现从“卖产品”到“本地化服务”跨越,新开发线性执行器进入国际人形机器人厂商供应链 [7] 行业增长数据 - 今年1—8月江苏高技术制造业增速达10.7%,装备制造业贡献率达68.8% [9] - 细分行业中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制造增长13.2%,光纤光缆及锂离子电池制造增长12.4% [9]
机器人很多,人不够用了……
36氪· 2025-09-26 08:09
核心观点 - 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正经历从单一功能向全流程协同的智能化转型 AI与具身智能融合成为核心驱动力 国产化进程加速且安全性需求凸显 [1][2][6][13] 行业趋势 - 具身智能从单兵作战转向超级生产团队 微亿智造展示8台机器人协同产线 实现分钟级产线切换和小时级新物料调整 [2][4] - AI视觉技术驱动工业机器人应用 某新能源车产线单件处理时间从70分钟降至18分钟 良品率从82%提升至98% [6] - 国产化率超50% 核心零部件(控制器/减速器/伺服电机)替代进程加速 兆易创新合作127家全球机器人企业并实现规模化出货 [13][17] 市场现状 - 中国机器人密度达每万名员工470台 全球排名第三 工业机器人装机量占全球超50% [1][7] - 2030年全球制造业仍将依赖3.88亿人工劳动力 占总劳动力97% 显示自动化需求持续存在 [7] - IDC报告显示微亿智造AI视觉工业机器人市场份额全国第一 [6] 技术发展 - 曙光网络提出"算控安融合"方案 整合计算硬件/控制平台/安全防护 解决工业领域对大模型随机性的零容忍需求 [9][10][12] - 兆易创新通过全栈芯片方案解决机器人续航/关节发热/处理能力问题 累计MCU出货超20亿颗 [15][17] 应用挑战 - 企业关注投资回报率 要求设备成本在1.5年内收回(以工人年成本10万元计 设备售价需低于15万元) [7][8] - 传统自动化存在"买得起用不起"问题 具身智能通过柔性生产实现新品自主导入和降本增效 [8] - 工业可靠性要求极高 误操作可能导致全线停滞 需通过算法优化而非堆砌传感器提升安全性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