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装备

搜索文档
贝斯特20251022
2025-10-22 22:56
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的公司为贝斯特(倍斯特)公司,主营业务包括涡轮增压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工装夹具及智能装备、直线滚动功能部件(如四缸导轨)等[2][3] * 行业涉及汽车零部件制造,重点包括新能源汽车、涡轮增压器、人形机器人、工业母机等领域[2][3][12] 核心观点与论据 2025年第三季度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度收入为4.04亿元,同比增长17%,环比第二季度增长超过10%[3] * 第三季度净利润达到8,700万元,累计前三季度净利润为2.36亿元,同比增长5.06%[3] * 2025年第三季度收入和利润实现了今年以来的最高同比增幅[3] 各业务板块表现 * 新能源汽车业务:单三季度业务占比接近20%,环比增长约25%,安徽新工厂贡献显著,预计未来比例将进一步提升[2][7][14] * 涡轮增压器业务:保持稳健增长,增速约为5%,出口占比将近一半,今年订单饱和,产能利用率较高[2][3][9] * 工装夹具及智能装备业务:收入同比去年下降约10%,但对内服务定位稳健[2][7][8] * 直线滚动功能部件(四缸导轨)业务:持续出料,逐步扩展至执行器层面和小总成,与协同部门共同进行送样和验证[2][7] 海外产能建设(泰国工厂) * 泰国工厂一期已竣工进入设备调试阶段,二期刚刚奠基,总产能规划在5-6亿元左右[2][4] * 一期产能约为3-4亿元人民币,二期略小一些,产品主要面向欧美市场,包括涡轮增压器和境内车零部件[4][10] * 一期预计2026年初开始爬坡生产,二期预计2027年上半年具备生产能力[4] * 未来海外产能建设将依据客户需求和订单量布局,重点仍是欧美市场,可能考虑东欧、北美或墨西哥等地[5] 新兴业务与发展规划 * 人形机器人项目:顺利推进,已拓展至执行器层面,大关节执行器相对成熟,与国内头部企业开始接触,部分即将送样[3][12] * 四缸导轨项目:去年目标是从0到1,今年目标是从1到10,明年目标是从10到100,现有一期产能可实现约5亿元年产值,并预留了二期设备和厂房[3][20] * 行星滚柱丝杠及线控制动(EMB)项目:行星滚柱丝杠研发进展顺利,已从核心部件拓展到小总成;线控制动(EMB)处于送样阶段,认证周期较长[19] * 公司未来2至3年产能扩张较快,安徽工厂计划形成10亿产能,泰国工厂合计约5至6亿,四缸导轨二期工程将新增10亿产能,总体达到25至31亿之间[24] 其他重要内容 客户与市场 * 新能源汽车客户群体相对分散,覆盖国内主流平台如蔚来、小鹏和理想等,从2026年开始将向海外品牌供货[16] * 比亚迪是公司越来越重要的新客户之一,在混动领域占据全国最大市场份额[17] * 涡轮增压器配套比例:乘用车占80%左右,商用车约占20%;国内和海外市场基本各占50%[18] 自研设备与竞争优势 * 公司在自研设备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具备强大的开发和改装能力,已在一些内部环节开始使用自研设备[7] * 在四方导轨领域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精密加工能力、体系化制造、高精度、高品质一致性以及低成本,并具备车规级标准能力[23] 财务细节 * 前三季度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出现波动,主要来自按净值化管理的理财产品,属于正常范围内,不影响整体财务稳健性[6] * 四季度及全年业绩预期较好,目前爬产非常饱和,三四季度通常是全年旺季[11]
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战略 常州金坛在上海举行文化产业推介会
证券时报网· 2025-10-22 18:48
金坛地处江苏省南部、常州市西部,位于长三角地理几何中心,上海、南京、苏锡常三大都市圈交汇 处。今年是金坛撤市设区10周年,金坛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朱霞在推介会上表示,金坛是常州最年 轻、最富活力、最具潜力的新城区。10年来,金坛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南京都市圈、扬子江城市群 等区域重大战略,持续加快常金同城化步伐。 证券时报记者同时了解到,近年来,金坛加快构建了以新能源、新基建、新材料、新医药、新智能装备 为主导的"五新产业(300832)"体系。2024年,"五新产业"规上企业数量达669家,占规上工业企业数 量比重超85%;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2129.1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超90%。最新披露的数据显 示,当地已培育上市企业8家,数量较10年前翻了两番,占全市的比重也在大幅增加,目前有5家在辅导 企业、10家新三板挂牌企业、22家常州"龙腾行动"计划重点后备企业,资本市场"金坛板块"正加速崛 起、提质扩容。 "多年来,金坛始终脚踏实地践行'店小二'服务精神,吸引越来越多的创新创业种子在金坛这片沃土生 根发芽。"朱霞表示,近年来,金坛着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聚焦文商体旅融合,布局"赛旅联动""宠物 经济" ...
梅安森:公司正在积极开发矿山机器人以实现地下空间无人自主巡检,目前相关研发工作稳步推进中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2 12:30
梅安森(300275.SZ)10月22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产品及相关技术主要用于各类矿山地下空 间的智能化安全生产。公司正在积极开发矿山机器人以实现地下空间无人自主巡检,目前相关研发工作 稳步推进中,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记者 王晓波) 每经AI快讯,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请问贵公司有没有深地经济开发的技术能力和产品? ...
音频 | 格隆汇10.22盘前要点—港A美股你需要关注的大事都在这
新浪财经· 2025-10-22 07:11
大中华区要闻: 13、A股投资避雷针︱怡亚通:怡亚通控股拟减持不超过1%股份;力合微:股东力合科创拟减持不超 3%股份。 格隆汇10月22日|国际要闻: 1、广东:支持工业智能算力应用 培育工业软件和智能装备; 2、上海:稳定房地产投资规模 筑牢上海建筑市场基本盘; 3、广州:推进利用专项借款购买存量商品房作为安置房; 4、储能电芯价格维持高位 业内预计头部厂商高位排产维持至明年; 5、台股收盘连续两日创历史新高,年内累涨20.48%; 6、长鑫存储计划登陆上海股市,目标估值最高达3000亿元; 7、我国核聚变领域最大制冷功率氦制冷机成功投产; 8、泡泡玛特:2025年Q3整体收益同比增245%-250%; 9、温氏股份:第三季度净利润17.81亿元 同比下降65.02%; 10、今日A股马可波罗、港股广和通上市; 11、南下资金净买入泡泡玛特超11亿港元,连续3日净卖出阿里; 12、公告精选︱东山精密:前三季净利润12.23亿元 同比增长14.61%;华建集团:控股股东未来12个月 内不存在涉及公司的重大资产重组、资产注入的安排; 1、道指涨0.47%再创历史新高,通用汽车涨近15%,中概指数跌0.97%; ...
科大硅谷累计集聚各类创新创业人才超7万名 懂服务的科创园区有“人缘”(科技自立自强·科创新空间)
人民日报· 2025-10-22 05:46
核心阅读 成立3年多来,创新创业平台科大硅谷累计集聚科技型企业和科创服务机构超7000家,各类创新创业人 才超7万名。创业者何以青睐这个科创园区?根据企业不同成长阶段,形成梯度培育矩阵;为创业者解 决场地难题,更着力搭建场景对接桥梁;针对科技成果从"书架"到"货架"的堵点,创建专业团队提供服 务……科创资源和创新生态是重要引力,助力更多创业者逐梦。 走进崭新的办公场所,安徽猛狮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伍权权长舒一口气,解决了后顾之忧,可以腾 出更多精力专注于业务发展。 今年6月,由清华大学猛狮智能飞行汽车产业团队主导的智能飞行汽车项目,选择落地位于合肥的科大 硅谷蜀山园,计划在此打造智能飞行汽车总部、联合研发中心、飞行汽车整机及核心零部件生产线 等。"我们看中的是合肥的人才储备和产业链资源,尤其是轻量化材料、电池电机等,合肥的新能源汽 车产业为我们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伍权权说。 "主动下沉服务,让我们没有后顾之忧" 2022年,由政府推动、产业主导的创新创业平台——科大硅谷应运而生。3年多来,科大硅谷新入驻科 技型企业超2500家,累计集聚科技型企业和科创服务机构超7000家,各类创新创业人才超7万名。合肥 市 ...
广东:实施一批技术攻关项目,推动人工智能赋能重点工业软件迭代升级
新浪财经· 2025-10-21 16:26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方 案提出,培育工业软件和智能装备。推进核心软件攻关等工程,实施一批技术攻关项目,推动人工智能 赋能重点工业软件迭代升级。推动人工智能与工业互联网协同赋能,支持企业建设融合人工智能的跨行 业跨领域和特色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模型即服务、智能供给插件等创新模式。实施先进装备攻 关等行动,加快工业大模型与数控机床、机器人、网络终端设备、工业控制设备、传感与检测设备等深 度融合。 ...
陕西积极开展环评试点改革优化营商环境
陕西日报· 2025-10-20 06:46
10月15日,在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延锋(西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新厂房建设正酣;在位于宝 鸡市渭滨区姜谭经开区的宝鸡山崎精工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恒温净化装配车间,生产线高效运转;在旬阳 高新区,园区企业环保数据在大屏幕上实时跳动、一目了然……这一幅幅生动画面的背后,是陕西积极 推进环评试点改革释放出的强劲动能。 "环评试点改革通过强化园区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对试点区域采取环评豁免、告知承诺、数据共享 等创新举措,进一步推进区域环评、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的体系衔接,为入园企业减负,助力陕西产业 园区高质量发展。"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这项以"放管服"改革为核心、以优化营商环境为目标的创新实践,在陕西多个市和省级园区进行探 索实践,共有107个项目享受了产业园区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试点政策红利、25个项目享受了优化 环评分类管理试点政策红利。 为环评"瘦身" 10月10日,记者在延锋(西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看到,机械臂挥舞、工人各司其 职。"每月2.5万套汽车座椅从这里运往吉利、比亚迪等车企的生产线。能有今天的生产速度,多亏了环 评豁免政策。"该公司总经理王明明感慨。 2024年4月,该公司计划扩能 ...
与会嘉宾考察儋州洋浦
海南日报· 2025-10-19 09:57
与会嘉宾考察儋州洋浦 "下一步认真谋划到海南发展的事宜" 随后,考察团一行来到洋浦展示馆,通过讲解介绍、参观展板、观看宣传片等方式,详细了解了洋 浦发展概况、独有的自贸港政策以及重点产业发展情况。 海南日报洋浦10月18日电(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梦晓)10月18日,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 动(海南)组织的企业家考察团走进儋州洋浦。 "这次考察让我感受到这些年洋浦发展很快,尤其是石化新材料千亿级产业集群成型,让外界看到 洋浦乃至海南的发展潜力。"海南红杉科创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忠说,产业成型,让洋浦有了核心竞 争力,也为海南自贸港发展奠定更好的基础,"作为本地的企业,我们也希望能够顺势起飞,获得更长 远的发展"。 从首台搭载华为鲲鹏处理器的"东华鹏霄"品牌国产化电脑在东华鹏霄智能制造生产基地下线,到儋 州工业园与锅圈实业(上海)有限公司签署投资合作协议……在儋州工业园,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智能 装备、汽车零部件、新材料等多个主导产业蓬勃兴起,吸引了企业家们的眼球。 在洋浦保税港区,忙碌的加工场景,让不少企业家感受到海南自贸港发展的强劲脉搏。加工增值免 关税、"先入企、后检测"等一批高含金量政策相继落地 ...
连续15年全球第一!大国制造凸显硬核实力
新华社· 2025-10-17 10:21
制造业总体规模与实力 - 制造业增加值每年均超过30万亿元,总体规模已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 [1] - "十四五"期间制造业增加值增量预计达到8万亿元,对全球制造业增长贡献率超过30% [1] - 在全世界504种主要工业产品中,大多数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 [1] 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 - 2020年至2024年,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年均增长7.9%和8.7% [1] - 新能源汽车产量从2020年的约140万辆提升到2024年的1300多万辆,产销量连续10年保持全球第一 [1] - 具备组合辅助驾驶功能的乘用车新车占比达62.1% [2] 重点产业与技术创新成果 - 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医疗装备、船舶等重点产业链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 [1] - 同步形成百余项标准和千余项发明专利,重点产业链自主可控水平稳步提升 [1] - C919大飞机实现商飞,"爱达·魔都号"大型邮轮建成运营,CR450动车组成功下线 [2] 企业研发与创新活力 - 570多家工业企业入围全球研发投入2500强 [3] - 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过14万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达到1557家 [3] - 工业企业发明专利申请数去年达124.4万件 [3] 具体产品与技术应用 - 智能高效稻麦联合收割机1分钟能收割600公斤作物 [2] - 人形机器人从"舞台上动起来"正向"家庭里用起来"进化 [2] - 今年上半年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25.7% [3]
科技赋能“义乌6.0”,“商二代”开始接棒新生意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6 22:55
义乌全球数贸中心开业 - 义乌全球数贸中心于10月14日正式开业运营,该项目是义乌第六代市场的核心标志性项目,总投资83亿元,建筑面积达125万平方米,囊括市场、商务写字楼、商业街区、公寓和数贸港五大板块 [1] - 市场已入驻商户涉及时尚珠宝、创意潮玩、智能装备等8个行业 [1] 义乌市场贸易规模与网络 - 义乌作为全球小商品交易中心,已汇聚全球210多万种商品,与2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贸易关系,每年来义乌采购的外商近60万人,驻义乌外商达2.8万人 [2] - 2024年义乌国际商贸城市场抽样成交额达279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02%,市场日均人流量达22.43万人次,其中日均外商超3900人,均创10年新高 [2] - 线上电商等新业态主体超65万,国内市场与20多个省份的产业集群耦合,带动210万家中小微企业发展 [2] 数字化与AI技术应用 - 市场入口处部署“小商AI导航”小程序,具备地图导航、智能规划路线及AI识图功能,可实现通过图片一键寻找关联商家及类似商品,并能一键生成描述批量发布采购需求 [3] - 世界义乌商贸大模型已涵盖六大领域13项应用,覆盖从设计、生产、营销推广到交易达成的全链路,该模型注册用户超3万人,AI产品调用量突破10亿次 [4] - 市场内部科技气息浓厚,配备会说30多国语言的数字人和机器人、机器狗等AI智能终端 [3] 数字贸易服务平台数据 - 数字贸易服务中心实时展示汇率、航线、交易金额、集装箱数等数据 [4] - 截至10月15日,全球商家使用Yiwu Pay(义支付)进行交易的金额已达294.60亿元人民币,前三季度增幅达40% [5] - 智捷元港2025年年内出运量已超过12.35万标准集装箱,同比增长106% [5] 智能设备新品类与品牌入驻 - 肯綮科技在义乌全球数贸中心开设首家线下直营店铺,标志着其从ToB业务向ToC赛道的拓展 [6] - 云希谷门店开业两天每日接待客人超200人,其产品出口130余个国家,预计未来一年该门店出口额有望破亿元人民币 [6] - 市场吸引了阿里云、宇树科技、云深处等浙江本土领军企业几乎全员到场,用先进产品为市场造势 [7] 中小企业国际化与新业态 - 启慧机器人等中小企业通过市场平台获得国际曝光机会,新市场开业两天已有美国、沙特客户前来询单,改变了以往伴随国内订单“间接出口”的模式 [7] - 新市场入驻经营户中“商二代”、“创二代”、“新生代”占比达52%,体现了年轻人和新业态的活跃 [7] - 商户积极尝试新品类,如王琴及其儿子将店铺核心产品从智能手表转向更具潜力的AI眼镜 [8] 行业发展趋势与挑战 - 目前市场内智能终端产品业务尚处起步阶段,产品存在趋同性,AI眼镜、无人机、AI摄像头是最常见货品 [8] - 业内共识是AI眼镜等产品仍需经过数代迭代,且目前AI终端的表现形式和覆盖场景相对较少 [9] - 随着更多活跃因子涌入行业,预计将推动AI终端的技术、品类和场景拓展,为市场带来新的成长空间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