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海开源嘉鑫混合

搜索文档
前海开源吴国清:打破周期边界
搜狐财经· 2025-05-22 21:06
基金经理背景 - 吴国清为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博士 毕业后加入南方基金从医药行业研究员转向黄金和有色金属领域 开启周期股深耕 [1][2] - 2013年开启管理生涯 负责企业年金和新三板专户 2015年加入前海开源基金正式管理公募产品 初期延续传统周期投资框架 侧重行业贝塔收益 [3] 投资框架演变 - 2020年起将传统周期框架拓宽至周期成长领域 为后续业绩爆发奠定基础 [4] - 2019年开始探索周期成长框架 2024年通过前海开源嘉鑫混合实现57%业绩突破 位列主动权益前列 [4][5] - 前海开源一带一路混合采用周期成长策略但业绩不佳 显示转型过程存在阵痛 [7] 业绩表现 - 连续6年正收益:2018年-8.12%(同类-11.86%) 2019年+23.12%(同类+26.53%) 2020年+39.21%(同类+35.89%) 2021年+18.36%(同类+8.69%) 2022年+0.33%(同类-12.28%) 2023年+1.99%(同类-5.39%)[4] - 2025年前海开源嘉鑫混合年内收益达25.51%(同类+2.23%)[4] 持仓结构 - 前海开源沪港深核心资源混合90%以上仓位坚持传统周期框架 [7] - 前海开源嘉鑫混合全仓周期成长领域 涵盖机械设备(机器人概念)、汽车、电力设备 [5][8] - 前海开源周期精选采用黄金+周期成长双主线组合 兼顾防御与进攻 [8] 风格特点 - 当前管理产品中仍保留两只基金严格采用传统周期策略维持稳定性 [8] - 周期成长框架通过不足半年的新基金验证 风格转向成熟化但需持续观察 [8]
公募最新规模排名出炉!谁掉队?谁突围?
券商中国· 2025-04-22 23:27
公募基金行业整体规模 - 截至一季度末,境内162家公募基金管理机构管理总规模达31.81万亿元,相比去年年底的32.41万亿元缩水约6000亿元 [2] - 规模缩水主要原因是债券基金和货币基金大幅缩水,债券基金缩水4388亿元,货币基金缩水2777亿元 [5] - 权益类基金规模增长,主动股票型基金规模增长180亿元,海外投资基金增长255亿元,商品基金增长516亿元,FOF增长180亿元 [5] 非货管理规模排名 - 非货规模前十名公司为易方达基金(1.42万亿元)、华夏基金(1.2万亿元)、广发基金(8354亿元)、富国基金(7100亿元+)、嘉实基金、南方基金、博时基金、华泰柏瑞基金、招商基金和汇添富基金 [2][7][8] - 富国基金非货规模一季度增长近300亿元,排名进入前四 [2][8] - 中欧基金一季度非货管理规模增加最多,达380亿元 [9] 公司规模变动情况 - 7家公募非货管理规模增长超80亿元,包括富国基金、中欧基金、景顺长城基金、汇添富基金、宏利基金、大成基金和苏新基金 [8][9] - 17家公募机构非货管理规模缩水超百亿元,包括3家中型公司 [10] - 宏利基金、华泰保兴基金、金鹰基金和苏新基金一季度非货管理规模增长均超50亿元 [9] 主动权益基金表现 - 主动权益基金规模触底反弹,一季度主动股票型基金规模增长180亿元 [5][12] - 永赢基金、富国基金、鹏华基金、大成基金和中欧基金一季度主动权益基金管理规模增长均超70亿元 [3][14] - 永赢基金主动权益基金管理规模增长164.33亿元,增幅最大 [13] - 2家曾以主动权益投资见长的基金公司一季度规模缩水超50亿元 [15] 产品层面表现 - 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富国盈和臻选3个月持有期混合FOF、富国稳健增长混合、富国优化增强债券一季度规模大幅增加 [8] - 鹏华碳中和主题混合、永赢先进制造智选混合发起基金一季度规模分别增长98.62亿元和97.56亿元 [12] - 12只主动权益基金一季度规模增加超20亿元,包括大成高鑫股票、富国稳健增长混合等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