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周期成长
icon
搜索文档
新安股份(600596):硅基终端材料持续放量,静待周期品景气修复
长江证券· 2025-08-24 22:45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8]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业绩承压,但硅基终端材料表现亮眼,未来周期品景气修复有望带来业绩弹性 [2][6][11] - 2025H1实现收入80.6亿元(同比-5.1%),归属净利润0.7亿元(同比-47.7%),扣非净利润-0.2亿元(同比-197.7%) [2][6] - 2025Q2收入44.4亿元(同比-1.7%,环比+22.4%),归属净利润0.4亿元(同比+74.7%,环比+8.5%),扣非净利润基本为0(同环比均减亏) [2][6] - 草甘膦和有机硅行业景气低迷导致业绩下滑,但硅基终端产品保持高增长,毛利率提升 [11] - 预计2025-2027年归属净利润为4.1亿元、7.9亿元、11.4亿元 [11] 财务表现 - 2025H1自产农化产品毛利率10.1%(同比-2.1pct),硅基材料基础产品毛利率0.5%(同比+0.1pct) [11] - 2025Q2农药原药售价26906元/吨(同比-13.4%,环比-3.9%),环体硅氧烷售价11292元/吨(同比-14.6%,环比-8.3%),硅氧烷中间体售价11480元/吨(同比-11.3%,环比-6.5%) [11] - 硅基终端及特种硅烷收入11.2亿元,毛利率23.4%(同比+4.6pct) [11] - 子公司新安天玉2025H1净利润0.85亿元(同比+19.5%) [11] 业务亮点 - 硅基终端产品产能超20万吨/年,终端转化率超45%,高附加值产品毛利率超50% [11] - 草甘膦原药产能8万吨/年,DMC权益产能20万吨/年 [11] - 有机硅终端产品结构优化,高毛利产品持续放量 [11] 行业展望 - 草甘膦价格近期回暖,国内新建装置被列为限制类项目,新增产能有限 [11] - 有机硅行业至2026年无明确新增产能规划,海外龙头2026年中关停DMC产能14.5万吨/年(占欧洲产能近1/3) [11] - 2022-2024年国内有机硅DMC表观消费量同比增14.7%、11.1%、20.9% [11] - "反内卷"举措可能成为行业景气提升催化剂 [11]
淡水泉投资:下半年看好AI产业链等科技板块投资机会
证券日报网· 2025-07-02 12:01
市场表现 - 今年上半年A股市场主要指数普遍表现偏强,年初由AI热点驱动科技资产估值走强,再到由新消费和创新药引领的板块轮动,市场整体表现出较强韧性 [1] - 上半年A股市场交投情绪明显好于去年,市场活跃度提升意味着赚钱效应的显现 [1] - 成长类资产呈现估值提升态势,从科技、新能源汽车,再到消费和医药,不同行业均表现出较明显投资机会 [1] 投资机会 - 二季度A股市场热点是新消费,部分新消费企业凭借敏锐的洞察和优质产品供给,适应了个性化、多元化消费新趋势的兴起 [1] - 新兴成长类资产仍有望成为市场关注重点,部分高景气赛道通过技术迭代、品牌升级或全球化突破等途径将实现快速增长 [1] - 市场中的新兴成长机会有望从当前共识度较高的新消费和创新药,进一步泛化到科技和周期工业领域 [2] - 未来看好AI产业链、国产半导体设备、芯片等科技方向的投资机会,也关注高端制造带来的成长机会 [2] - 少数具备周期成长属性的龙头公司,与新兴成长主线也将进行关注,这类资产估值向上的弹性动能更加明显 [2]
500亿元资金,密集入市
天天基金网· 2025-06-30 13:05
新基金发行情况 - 6月新成立基金总数137只,合计发行份额1123.01亿份,相比5月的96只、657.59亿份大幅提升,创今年以来单月新高 [1] - 债券型基金占比51.06%,为A股带来超500亿元资金流入 [1] - 待发行的48只新基金中超过七成为权益类产品,被动指数型占多数 [1] 新模式浮动管理费基金 - 首批26只新模式浮动管理费基金中已有19只成立,合计募集金额近190亿元,有效认购总户数超21万户 [1] - 鹏华共赢未来混合募集金额6.92亿元(5616户认购),万家新机遇同享混合募集金额4.74亿元(4715户认购) [1] - 部分早期成立产品已开始建仓,如东方红核心价值混合净值0.9926元,平安价值优享混合净值1.0001元 [2] 基金经理建仓策略与市场观点 - 沪深300、恒生指数等宽基指数估值处于合理偏低区间,基金经理对A股和港股中长期信心坚定 [3] - 建仓节奏动态调整:市场亢奋时放缓,悲观时加快,注重回撤控制与自下而上选股 [3] - 重点关注互联网、创新药、科技硬件、新消费四大行业,因其商业模式清晰且长期成长性明确 [3] 重点投资方向分析 - AI领域:中国通过政策驱动与技术攻坚形成竞争力,建议关注算力和应用方向 [4] - 高端制造:新能源、军工等领域突破显著,成长机遇突出 [4] - 周期成长:创新药及有色金属方向具备潜力 [4] - 红利资产:低利率环境下配置性价比相对较高 [4] 细分行业机会 - 互联网+AI应用、创新药(中国IND-临床1期效率与成本优势显著)、智能制造(电子/半导体/汽车供应链)、新消费(运动品牌/美妆) [4]
快速出手,部分次新基金表现不俗
中国基金报· 2025-06-22 20:37
次新基金表现亮眼 - 今年以来部分次新权益基金逆势布局,成立以来单位净值涨幅超20% [1] - 截至6月20日,14只次新权益基金单位净值增长率超10%,4只涨幅超20% [3] - 景顺长城医疗产业A成立以来单位净值增长率达23.79%,华泰柏瑞红利精选A涨幅为10.42% [3] 市场反弹与基金建仓 - 4月8日至6月19日,上证指数上涨8.5%,创业板指涨幅超11%,恒生指数累计上涨超18% [3] - 部分次新基金迅速建仓,如景顺长城新兴产业A、恒生前海港股通价值A等取得8%~10%的涨幅 [3] - 表现较好的次新基金多成立于3月中下旬,投资方向集中在创新药、高股息、新兴产业等热门赛道 [4] 指数产品表现突出 - 易方达恒生港股通创新药ETF近三个月单位净值累计上涨21.34% [4] - 永赢中证港股通医疗主题ETF单位净值涨幅超20% [4] - 工银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招商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ETF等产品取得10%~20%的涨幅 [4] 下半年投资方向 - 下半年主要配置AI板块(如算力)、高端制造板块(如新能源、军工)、周期成长板块(如医药、化工)及红利资产板块 [6] - A股市场估值仍处于历史相对低位,在全球主要市场中属于估值洼地 [6] - 看好三类机遇:顺周期行业盈利和估值修复、中游环节企业量价齐升、高分红高回购公司估值重构 [6] 基金经理建仓策略分化 - 部分基金经理计划利用6个月建仓期,把握下半年市场机会 [7] - 部分基金经理坚持分步建仓策略,初期仓位控制在30%以内,主要配置安全边际高的个股 [7]
快速出手,部分次新基金表现不俗
中国基金报· 2025-06-22 20:21
市场表现 - 4月8日至6月19日上证指数上涨8.5%,创业板指涨幅超11%,恒生指数累计上涨超18%,恒生科技指数涨超16% [4] - 今年以来成立的次新权益基金中14只产品单位净值增长率超10%,4只涨幅超20%,景顺长城医疗产业A成立以来单位净值增长率达23.79% [4] - 易方达恒生港股通创新药ETF近三个月单位净值累计上涨21.34%,永赢中证港股通医疗主题ETF涨幅超20%,其他指数产品涨幅在10%~20%区间 [5] 投资方向 - 下半年主要布局AI、高端制造、周期成长、红利资产等方向,具体包括算力、新能源、军工、医药、化工、公用事业等板块 [2][6] - 表现较好的次新基金多投资于创新药、高股息、新兴产业、人工智能等热门赛道 [5] - 长期看好三类机遇:供给受约束的顺周期行业盈利估值修复、中游环节企业量价齐升、高分红高回购公司估值体系重构 [6] 建仓策略 - 部分次新基金在市场相对低位发行后快速建仓,如景顺长城医疗产业A成立后6月12日净值达1.35元阶段高点,华泰柏瑞红利精选A成立以来涨幅10.42% [4] - 基金经理建仓节奏分化,部分利用6个月建仓期捕捉下半年机会,部分采取分步建仓策略初期仓位控制在30%以内 [7]
前海开源吴国清:打破周期边界
搜狐财经· 2025-05-22 21:06
基金经理背景 - 吴国清为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博士 毕业后加入南方基金从医药行业研究员转向黄金和有色金属领域 开启周期股深耕 [1][2] - 2013年开启管理生涯 负责企业年金和新三板专户 2015年加入前海开源基金正式管理公募产品 初期延续传统周期投资框架 侧重行业贝塔收益 [3] 投资框架演变 - 2020年起将传统周期框架拓宽至周期成长领域 为后续业绩爆发奠定基础 [4] - 2019年开始探索周期成长框架 2024年通过前海开源嘉鑫混合实现57%业绩突破 位列主动权益前列 [4][5] - 前海开源一带一路混合采用周期成长策略但业绩不佳 显示转型过程存在阵痛 [7] 业绩表现 - 连续6年正收益:2018年-8.12%(同类-11.86%) 2019年+23.12%(同类+26.53%) 2020年+39.21%(同类+35.89%) 2021年+18.36%(同类+8.69%) 2022年+0.33%(同类-12.28%) 2023年+1.99%(同类-5.39%)[4] - 2025年前海开源嘉鑫混合年内收益达25.51%(同类+2.23%)[4] 持仓结构 - 前海开源沪港深核心资源混合90%以上仓位坚持传统周期框架 [7] - 前海开源嘉鑫混合全仓周期成长领域 涵盖机械设备(机器人概念)、汽车、电力设备 [5][8] - 前海开源周期精选采用黄金+周期成长双主线组合 兼顾防御与进攻 [8] 风格特点 - 当前管理产品中仍保留两只基金严格采用传统周期策略维持稳定性 [8] - 周期成长框架通过不足半年的新基金验证 风格转向成熟化但需持续观察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