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前装量产L4级高度自动驾驶车
icon
搜索文档
自动驾驶事故责任进入「车企全担」时代
36氪· 2025-04-30 18:34
文章核心观点 - 广汽埃安与滴滴合作的前装量产L4级高度自动驾驶车预计今年底量产交付,其宣布为未来L4车型的自动驾驶安全担责兜底,推动自动驾驶事故责任进入“车企全担”时代,这是智能驾驶行业迈向L3乃至L4的关键一步 [6][16][30] 分组1:飞机与汽车安全冗余设计对比 - 飞机是目前最安全的交通工具,每百万次飞行总事故率是1.01,其冗余设计哲学使事故率极低,如配备双引擎和“双通道驱动”设计 [3] - 汽车复制并超越了飞机的安全冗余设计,广汽埃安与滴滴合作的前装量产L4级高度自动驾驶车整体安全目标超出普通航空水平1000倍 [4][7] 分组2:广汽埃安前装量产L4级高度自动驾驶车情况 - 该车预计今年底量产交付,明年在广州和北京部分区域示范运营,2027年面向个人用户推出 [6] - 前装量产指车辆出厂时配备完整自动驾驶硬件系统,相比后装具有更高可靠性、更好系统集成度和更低成本,是自动驾驶车大规模商业化运营的基础 [9][11][12] - 该车有广汽制造经验与全域安全技术,以及滴滴全新一代L4软硬件技术方案和多维度安全冗余体系,在八大关键系统设置安全冗余备份 [12] - 该车出现意义重大,未来向私人出售后,营运车辆可24小时工作,网约车司机有更多休息时间和收入 [12] 分组3:广汽埃安为智驾担责兜底原因 - L2级辅助驾驶责任主体是驾驶员,L3、L4级责任开始从用户转向车企,广汽埃安承诺为未来L4车型的自动驾驶安全担责兜底,该车成为“全球首款厂商担责的智驾车” [15][16] - 硬件配置方面,该车搭载33个传感器,比行业平均水平超出65%,搭载10颗激光雷达实现360°无死角覆盖,还率先搭载红外相机,中央大脑算力高达2000TOPS [17][19] - 智能驾驶技术积累方面,广汽2013年开发第一代无人驾驶概念车,2019年开始普及L2级组合驾驶辅助,积累了近140万用户、40亿公里行驶数据 [19] - 埃安成为广汽排头兵,旗下AION RT获15万人认可,今年3月推出“智驾险”,运营L4车型已超4000万公里且数字每天增长 [20] 分组4:智能驾驶行业责任划分问题 - 目前车辆智能驾驶功能停留在L2级,但宣传远超L2,事故责任划分模糊,工信部要求车企规范宣传并担负主体责任 [24][25] - 智能驾驶进入L3前夜,但L3权责划分尚未清晰,智驾责任划分迫在眉睫,需要车企主动承担责任 [26] - 实现L4级智能驾驶需法规健全、伦理考量,事故责任从驾驶员转移到车企是突破L2迈向更高维度智能驾驶的前提 [29] - 广汽埃安设置完整责任划分体系,对L2用保险兜底,对L4主动担责,选择与滴滴合作并承诺担责,推动自动驾驶事故责任进入“车企全担”时代 [30]
广汽集团董事长冯兴亚:安全是底线,不能离了安全谈智驾 | 2025上海车展
新浪财经· 2025-04-28 20:06
产品发布与战略布局 - 公司在上海车展首发四款新车,覆盖昊铂、传祺、埃安、领程等多个品牌,涉及乘用车和商用车 [1] - 公司发布"广汽星灵AI全景图",展示人工智能布局和智能出行生态战略 [1] - 公司发布皮卡车概念车型GAC PICKUP 01,计划2027年左右量产,主要瞄准全球600万辆皮卡市场(中国除外占比10%) [2][3] 智能化技术发展 - 公司在智能化领域布局较早:2013年率先应用车联网技术并实现T-Box量产,2019年发布ADiGO系统并量产L2车型,2023年发布"星灵智行"品牌和基于生成式AI的GSD系统 [1] - 公司与滴滴自动驾驶合作推出首款L4级前装量产车,满足L3准入测试标准且进展处于国内前三 [5][6] - 公司强调L2核心是辅助驾驶,需明确区分L2/L3/L4级别并确保安全底线 [3][6] 自主品牌发展目标 - 公司实施"番禺行动"计划,目标2027年自主品牌销量占比达60%,挑战年度200万辆销量 [6] - 公司已完成主要组织架构和流程调整,正在进行分配体制和干部人事改革,面向全球公开招聘包括CMO在内的五个高管岗位 [6] 行业趋势与竞争 - 行业电动化、智能化进入深水区,2023年市场竞争加剧,新产品推出速度加快 [3] - 行业需规范自动驾驶宣传用语,避免消费者误解,公司严格执行在L2宣传中加入"辅助"字样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