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Cybercab
搜索文档
新泉股份(603179):营收稳健增长 拟设全资子公司切入机器人赛道
新浪财经· 2025-11-20 16:36
公司发布2025 年三季报,2025Q1-Q3 总营收114.13 亿元,同比+18.83%,归母净利润6.23 亿元,同 比-9.19%;其中2025Q3 营收39.54 亿元,同比+14.91%,归母净利润2.00 亿元,同比-27.10%。 投资要点 2025Q3 营收稳健增长,净利率与毛利率短期承压营业收入稳步上升,整体业绩符合我们预期。 2025Q1-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4.13 亿元,同比+18.83%;归母净利润为6.23 亿元,同比-9.19%;扣 非归母净利润为6.16 亿元,同比-6.95%。其中,2025Q3 实现营业收入39.54 亿元,同比+14.91%;归母 净利润为2.00 亿元,同比-27.10%;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00 亿元,同比-20.27%,主因产品价格下调,管 理费用、研发费用增加所致。 毛利率承压,费用率整体保持稳定。2025Q3 毛利率15.64%,同比-5.71pct,环比-1.20pct,毛利率短期 承压,主要受产品降价及原材料成本上升影响。费用率方面,2025Q3 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 为0.66%/5.34%/4.20%/0.58%,同比 ...
新泉股份(603179):公司事件点评报告:营收稳健增长,拟设全资子公司切入机器人赛道
华鑫证券· 2025-11-20 15:33
投资评级 - 报告对公司的投资评级为“买入”,并予以维持 [1][9]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三季度营收实现稳健增长,但净利润因产品降价及费用增加而短期承压 [4][5] - 公司通过产品品类扩张、核心客户新车型量产及国际化战略推进,驱动未来业绩成长 [6] - 公司拟设立全资子公司切入智能机器人赛道,有望依托现有客户资源与全球化布局提升长期竞争力 [8][9] 财务业绩总结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总营收114.13亿元,同比增长18.83%,归母净利润6.23亿元,同比下降9.19% [4]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营收39.54亿元,同比增长14.91%,归母净利润2.00亿元,同比下降27.10% [4][5] - 2025年第三季度毛利率为15.64%,同比下降5.71个百分点,环比下降1.20个百分点 [6] - 2025年第三季度期间费用率为10.77%,同比下降0.91个百分点,销售费用率和财务费用率得到有效控制 [6] 业务发展驱动因素 - 产品扩张:公司于2025年4月完成对安徽瑞琪70%股权的收购,汽车座椅业务持续扩张 [6] - 客户新车型:特斯拉Model Y L已于2025年9月开始交付,Cybercab车型计划于2026年4月量产,预计将贡献业绩增量 [6] - 国际化战略:2025年4月向斯洛伐克新泉增资4500万欧元,并于5月和6月在德国慕尼黑和因戈尔施塔特市设立子公司,加速拓展欧洲市场 [6][8] 新业务布局 - 公司拟在常州设立全资子公司“常州新泉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正式切入智能机器人核心部件的研发、制造与销售领域 [8] 盈利预测 - 预测公司2025年至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62.2亿元、196.8亿元、230.2亿元 [9][11] - 预测公司2025年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8亿元、12.4亿元、16.5亿元 [9][11]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0.4%,2026年及2027年增速将提升至26.7%和32.8% [11]
在这里,窥见未来出行方式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1-08 06:00
进博会汽车及智慧出行展区概况 - 展区名称从汽车展区更名为汽车及智慧出行展区,集中展示汽车安全、智慧出行及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最新突破 [1] 无人驾驶技术进展 - 特斯拉展示无人驾驶概念车Cybercab,采用Tesla Vision视觉处理系统与端到端神经网络,无需激光雷达等高成本硬件 [1] - 西井科技展示新能源自动驾驶牵引车Q-Tractor,专为空港、工业园区、物流中心定制,可实现200公里续航与5分钟极速换电,已在香港国际机场、成都双流机场等场景落地 [1] 绿色科技与零排放车辆 - 现代汽车集团与Plus AI联合打造的自动驾驶XCIENT氢燃料电池8级重型卡车进行中国首展,为世界首款量产氢动力重型卡车,实现零排放运营 [1] - 丰田汽车与中国重汽共同开发49吨氢燃料电池牵引车,搭载TL Power 300燃料电池系统,适用于长距离重载干线物流,已在山东、湖北等区域投入使用 [1] 智慧出行新方式与低空经济 - 御风未来展台提供从扫码购票到登机的沉浸式未来智慧出行流程体验 [2] - 时的科技展示E20 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航程覆盖30至150公里,补充现有交通方式 [2]
聚焦进博|以进博为平台,全球汽车大秀中国“朋友圈”
国际金融报· 2025-11-07 19:00
进博会作为全球汽车产业核心平台 -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展览面积超43万平方米,汇聚4108家境外企业,是全球汽车技术展示台和中国汽车全球朋友圈开放共赢的见证者[1] - 进博会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观察中国市场、深化合作连接的核心平台,汽车展区首次构建汽车工业+汽车未来+汽车文化三位一体生态全景[3] - 12家全球知名外资车企齐聚汽车及智慧出行展区,其中9家连续八年参展,彰显跨国车企对中国市场的长期信心[1][3] 跨国车企展示前沿技术与本土化战略 - 现代汽车集团带来全球首款量产氢动力牵引车XCIENT的中国首展,结合L4级自动驾驶与零排放技术[3] - 捷豹路虎以深耕中国十五载为主题,展示全新卫士OCTA与皇室座驾,传递品牌文化传承[3] - 丰田展示与小马智行合作的L4级Robotaxi量产成果,及与中国五矿联合研发的储能产品全球首发[3] - 大众汽车与地平线深化合作,通过合资公司酷睿程研发系统级芯片,实现在中国定义、研发、量产的闭环[5] - 宝马与中国科技企业合作,深度集成AI大模型能力,与阿里巴巴定制AI智能体,携手Momenta开发智能驾驶辅助方案[5] 实质性合作落地与产业链协同 - 一汽-大众与大众汽车集团签署零部件及奥迪整车进口备忘录,计划2026年引入多元化产品[7] - 大众软件公司CARIAD与地平线合资的酷睿程公司,宣布自主研发算力达500-700TOPS的系统级计算方案[7] - 日产汽车与东风汽车成立外资车企在华首个合资整车进出口公司,首批出口车型N7与锋坦Frontier Pro PHEV即将驶向全球[7][11] - 米其林首次在华展出FCG复合涂层面料充气艇与浩悦5E轮胎,伟巴斯特展示超大双开启全景天窗系统,外资零部件企业深度融入中国产业链[10] 智能驾驶与未来出行技术突破 - 特斯拉Cybercab进行亚太首秀,取消方向盘与踏板,搭载端到端神经网络自动驾驶方案,计划2026年量产服务于Robotaxi车队[10] - 宝马集团深度集成中国AI大模型,融合华为鸿蒙生态,打造适配中国用户的智能座舱[10] - 大众汽车展示本土自研的CEA电子电气架构与ADAS系统,相关技术将于2026年正式落地车型[10] - 多家外资企业与中国伙伴联合展示eVTOL等前沿产品,沃兰特、天翎科等企业携低空飞行器亮相,合作覆盖技术研发、标准制定、场景应用等多个环节[10] 中国汽车产业全球化新范式 - 大众汽车集团在安徽合肥设立德国总部以外最大研发中心,全面融入中国产业生态[14] - 一汽-大众首批出口车辆发往中东,实现海外事业从0到1的突破[14] - 日产合资进出口公司开创中外车企联合出海新模式,地平线等中国科技企业通过联合研发推动本土技术标准走向国际[14] - 中外车企从买卖关系升级为共创伙伴,中国从市场受体转变为创新引擎,实现技术共创、产业共兴、市场共享的多元格局[13][14]
今日开幕!多图直击进博会汽车馆
中国汽车报网· 2025-11-06 10:26
展会概况 -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于11月5日至10日举行,汇聚15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与,4108家境外企业参展,整体展览面积超过43万平方米,规模再创新高 [2] - 汽车及智慧出行展区以“出行,无限可能”为主题,新增汽车未来技术与汽车文化两大板块,集中展示全球汽车产业在电动化、智能化、低碳化领域的前沿科技成果 [2] 绿色多元技术 - 大众汽车集团展示五款电动化车型,包括专为中国市场打造的ID EVO、ID AURA、ID ERA等概念车,体现其从规划布局迈入全面交付的战略转型 [3] - 现代汽车展示与Plus AI联合打造的自动驾驶XCIENT氢燃料电池8级重型卡车,这是世界上第一辆量产的氢动力重型卡车,配备L4级自动驾驶系统 [5] - 丰田汽车展示多路径新能源技术解决方案,包括纯电动车型bZ5、铂智3X和铂智7,以及与中国重汽联合打造的氢能重卡,该车采用300KW级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首批车辆已投入运营 [7] - 特斯拉打造“未来街区”,全面展示从太阳能发电、家用储能到充电桩的完整能源生态循环 [9] 智能网联技术 - 特斯拉Cybercab进行亚太首秀,彻底取消方向盘、踏板和后视镜,车内空间采用全数字化控制与感知模块,由AI系统进行控制 [10] - 特斯拉展出人形机器人Optimus,能够完成精细物体操作、自主导航等复杂任务,预计2026年年底启动量产,2030年实现年产100万台目标 [12] - 时的科技、沃兰特、天翎科等企业展示低空飞行器,其中天翎科的eVTOL飞行器为全球首架全尺寸倾转涵道翼“空中专车”,最大航程600公里,最高巡航速度360公里/小时,可搭载1名驾驶员与5名乘客 [14] - 宝马展示BMW新世代技术,包括BMW驾控超级大脑、新世代电驱系统、大圆柱电池等,并携手中国合作伙伴集成DeepSeek的AI大模型能力,与阿里巴巴深度定制AI智能体,融合华为鸿蒙生态,与Momenta共同开发智能驾驶辅助解决方案 [16] 本土化战略与合作 - 参展的12家跨国整车汽车集团及品牌中,有9家是连续八年参展的“全勤生”,“在中国,为中国”成为共同宣言 [17] - 大众汽车集团CARIAD中国展示本土研发成果,包括已迭代到大众、奥迪品牌本土车型上的智能座舱和创新应用,以及将于年底完成首代交付的区域控制电子电气架构CEA [19] - 高通展台全面覆盖手机、PC、汽车、XR、物联网等领域,集中展示与合作伙伴在5G/6G连接、计算与人工智能方面的最新合作成果 [21] - 中国已不仅是全球最大的汽车销售市场,更成为全球汽车技术创新的重要策源地和产业链升级的关键支点 [21]
特斯拉Cybercab亮相进博会 人形机器人秀出“车同源”技术
证券日报网· 2025-11-05 21:13
公司业务布局与战略 - 公司在进博会以未来街区形式展示其完整的业务布局 涵盖整车 能源 机器人三大板块 [1] - 三大业务的本质是利用同一套AI底层能力进行横向扩张 通过端到端神经网络同时驱动车轮和关节 [1] - 共享AI技术有望使量产成本下降曲线比纯电汽车更陡峭 若实验成功将带动供应链享受机器人红利 [1] Cybercab与Robotaxi业务 - Cybercab采用纯视觉自动驾驶方案 无需激光雷达等昂贵硬件 计划于2026年第二季度启动量产 [2] - Cybercab将服务于Robotaxi无人驾驶网约车车队 该业务已于2025年6月在得州奥斯汀开始运营 [2] - Robotaxi在奥斯汀累计里程超40万公里 在加州湾区累计里程超160万公里 [2] - 当Cybercab大规模加入后 Robotaxi整体运营成本将低于所有现有交通工具 每公里费用仅需几毛钱 [2] - 加入Robotaxi车队可使私家车行驶时长提升十倍 单车年行驶里程有望突破8万公里 [2] - 纯视觉方案使成本骤降 百万公里级运营数据已验证可靠性 计划将每公里出行成本压至几毛钱 [3] 人形机器人业务 - 人形机器人与车辆技术同源 共享摄像头 三电技术以及端到端神经网络技术 [4] - 车辆积累的超大规模视觉数据为机器人训练提供素材 机器人已能完成清洁 抓取 焊接等多种任务 [4] - 人形机器人未来全球人机比例将提升至1:2 功能将覆盖工业制造 家庭服务 医疗护理等领域 [4] - 公司正在安装人形机器人生产线 预计2026年底启动生产 2030年实现年产100万台的产能目标 [4] - 第三代人形机器人将在2026年第一季度发布 [4] 供应链优势与影响 - 人形机器人采用车规级器件 其可靠性比工业级高一个数量级 对量产是决定性优势 [5] - 公司将汽车产业链直接平移到机器人 大幅降低了人形机器人零部件成本 [5] - 国内供应商在电池 电机 精密减速器环节具备全球竞争力 [6] - 特斯拉机器人的放量有望使中国零部件企业复制“苹果链”奇迹 带动上下游新增产值万亿元 [6]
直击第八届进博会:特斯拉Cybercab迎来亚太首秀 12家知名外资车企探索出行新答案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5 19:56
展会概况与主题 -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于11月5日在上海开幕 [1] - 汽车展区以“出行,无限可能”为主题,首次构建整合汽车工业、汽车未来及汽车文化的“三位一体”汽车产业生态全景 [1] 参展车企与技术展示 - 特斯拉、梅赛德斯-奔驰、宝马、奥迪、大众、保时捷、捷豹路虎、丰田、本田、现代、通用、福特等12家全球知名外资车企参展 [2] - 特斯拉Cybercab在亚太地区首秀,该车无方向盘和踏板,采用全自动驾驶技术,基于Tesla Vision视觉处理系统和端到端神经网络,专为1至2人出行设计(满足美国市场92%出行场景),未来将用于Robotaxi车队 [3] - 大众汽车集团展出大众、奥迪、保时捷品牌共8款新一代智能网联与经典车型,包括ID AURA、ID ERA、ID EVO概念车等,其软件公司CARIAD中国和科技公司VCTC展示了本土自研的CMP平台、CEA电子电气架构及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 [5] - 捷豹路虎公众首秀全新路虎卫士OCTA,搭载全球首创6D智能动态底盘与OCTA模式 [5] - 本田展示四轮出行领域的被动安全技术,包括Honda行人假人Polarlll和全新ACE承载式车身 [7] 供应链企业创新 - 米其林首次在华展出采用FCG复合涂层面料打造的刚性充气艇和浩悦5E轮胎 [9] - 伟巴斯特展示超大双开启全景天窗系统 [9] - 天翎科境外展团、时的科技等企业带来低空经济方面的成果 [9] 外资车企中国战略 - 大众汽车集团宣布其软件公司CARIAD与地平线成立的合资公司酷睿程将在中国自主设计与研发系统级计算方案,以支持高级驾驶辅助和自动驾驶系统 [12] - 大众汽车集团管理董事会主席奥博穆表示中国市场在集团未来技术创新进程中至关重要,中国将成为集团全球创新的重要策源地 [12] - 奥迪全球首席执行官高德诺强调中国市场是奥迪全球最重要市场之一,未来投资重点将放在中国 [12] - 通用汽车高级副总裁何思文表示公司对中国市场满怀信心,参展车型别克至境L7和宝骏悦也PLUS体现了其在驱动系统、智能座舱和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等领域的最新本土化技术成果 [12] - 捷豹路虎中国总裁潘庆表示公司通过持续引入新产品、新技术、新体验,不断夯实“在中国,更中国”的本土战略 [13]
亚太首秀!特斯拉Cybercab亮相2025进博会
科技日报· 2025-11-05 10:54
产品发布 - 特斯拉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推出Cybercab车型 [1] - 该车型设计独特,无方向盘和脚踏板,仅配备2个座椅 [1] - 产品能效表现为1度电可行驶约10公里 [1] 技术应用与战略规划 - Cybercab未来计划应用于无人驾驶网约车服务车队 [1] - 进博会共展示461项新产品、新技术及新服务 [1]
特斯拉无人驾驶电动车Cybercab将亮相进博会,人形机器人同台展出
新浪科技· 2025-11-04 09:45
产品发布与展示 - 公司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展出Tesla Cybercab无人驾驶电动车[1] - 同台展出的还有两台特斯拉人形机器人[4] Cybercab产品技术特点 - Cybercab采用无方向盘和脚踏板的设计,使用Tesla Vision视觉处理系统加端到端神经网络的自动驾驶方案,无需激光雷达[3] - 针对92%的1-2人出行场景,车辆采用两座设计并配备超大后备箱,可满足打车及小型货运需求[3] - 流线型车身带来超低风阻,配合三电系统实现1度电行驶近10公里的能效[3] - 为适配无人运营,车辆配备无线充电技术与机械臂自动清洁功能[3] - Cybercab计划于2026年第二季度启动量产,并已在加州进行测试[3] Robotaxi业务进展 - Cybercab将服务于特斯拉Robotaxi无人驾驶网约车车队[4] - Robotaxi业务已于2025年6月在得州奥斯汀开始运营,目前使用Model Y车型[4] - 业务已三次拓展运营范围,预计年底前将在内华达州、佛罗里达州和亚利桑那州开展运营[4] - 在奥斯汀累计里程超过40万公里,在加州湾区累计里程超过160万公里[4] - 公司预计在未来数月内取消安全驾驶员,2025年底前在8至10个市区开展无人驾驶出租车运营[4] 人形机器人发展 - 人形机器人Tesla Bot与电动车技术同源,共享摄像头、三电技术及端到端神经网络技术[4] - 车辆积累的视觉数据为机器人训练提供素材[4] - 公司正在安装人形机器人生产线,预计2026年年底启动生产,2030年实现年产100万台目标[4] - 第三代人形机器人将在2026年第一季度发布[4]
反转!安世中国称荷兰安世半导体目前欠付东莞厂10亿;王腾称告别手机行业:友商发来邀约被他拒绝,尝试新赛道;曝大众点评招聘逛街专家
雷峰网· 2025-11-03 08:35
半导体行业动态 - 安世半导体中国发布公告,称荷兰安世半导体单方面决定自2025年10月26日起停止向东莞封装测试工厂供应晶圆,安世中国对此强烈反对 [6] - 安世中国声明荷兰安世半导体欠付其东莞工厂的货款高达10亿元人民币,并称已建立充足库存以满足客户直至年底乃至更长时间的需求 [6] - AI芯片公司燧原科技更换辅导机构为中信证券,继续推进科创板上市进程 [28] - 英伟达CEO黄仁勋表示,公司在中国AI芯片市场的份额已降至0,但仍希望未来能向中国销售Blackwell系列芯片 [40] 汽车行业与新能源车 - 理想汽车宣布召回生产日期在2024年2月18日至12月27日期间的MEGA 2024款车辆,共计11411辆,原因为该批次冷却液防腐性能不足可能导致动力电池热失控 [13] - 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确认,计划于2026年第二季度量产的Cybercab将不配备方向盘和踏板 [31][32] - 日本夏普公司宣布进入汽车领域,将于2027年推出首款纯电MPV——LDK+,该车基于富士康电动汽车平台打造 [35][36] - 小鹏汽车10月交付新车42013台,创单月交付量历史新高,1-10月累计交付355209台,同比增长190% [19] 人工智能与科技趋势 - 零一万物CEO李开复预测,AI Agent的发展将改变企业组织架构,未来可能出现“一人独角兽公司”,因为Agent可以24小时工作 [23][24] - 埃隆·马斯克预测,未来5-6年内传统手机与App将消失,内容将主要由AI实时生成,手机将演变为AI推理的边缘节点 [41] - 三星计划于2026年2月25日在旧金山发布Galaxy S26系列,发布会地点选择被视为开启AI智能手机时代的理想舞台 [42] - 人工智能公司Anthropic在9月完成F轮融资后估值飙升至1830亿美元,其投资方谷歌母公司Alphabet和亚马逊的季度盈利因此显著提升 [45] 企业合作与投资 - 英伟达与韩国政府及财团达成协议,将向韩国供应超过26万颗先进AI芯片,使韩国整体AI芯片保有量从6.5万提升至30万以上 [43] - 两家3D打印相关企业获得融资:深圳快造科技获得美团龙珠等投资,北京麒砺科技获得华为哈勃投资的A轮融资 [26] - 谷歌确认其AI搜索功能将加入广告,并已开始有限范围测试,预计明年公布更详细计划 [38][39] 公司人事与战略变动 - 原小米中国区市场部总经理王腾宣布将离开手机行业,在科技+健康领域创业 [8] - 小米集团可穿戴部创新产品业务负责人李创奇已从小米离职,其曾主导小米AI眼镜的研发与商业化 [20][21] - 寒武纪公告遭前副总经理、CTO梁军起诉,索赔金额达42.87亿元,相当于公司2024年营收的3.6倍 [11] - 美的集团全屋智能总经理尚喆回应“人车家”战略质疑,表示其底层逻辑是用户需求,公司不会去做手机和汽车 [27][28] 平台经济与新兴模式 - 大众点评回应招聘“逛街专家”兼职,称该岗位旨在准确、及时更新平台上的商家信息 [17] - 美团骑手APP全面上线“屏蔽恶意用户”功能,骑手可凭凭证申请屏蔽用户,每位骑手最多可屏蔽2名用户,屏蔽期为365天 [26] - 有媒体报道指出,部分外卖平台商家使用AI技术生成虚假门面照片,营造店铺人气旺的假象,实际门店情况与图片严重不符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