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劳动防护用品
icon
搜索文档
浙江金海高科修订公司章程,完善公司治理架构
新浪财经· 2025-10-15 21:54
公司章程修订核心观点 - 公司近期完成公司章程修订工作 旨在规范公司组织与行为 维护公司 股东 职工和债权人合法权益 [1] - 修订内容全面完善公司治理架构 为公司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 公司经营宗旨与范围 - 公司经营宗旨明确为以经济效益为中心 以科技进步为动力 以现代管理为依托 促进公司发展并为股东提供合理回报 [1] - 经营范围涵盖生物基材料技术研发 物联网技术研发 同时涉及医疗器械 劳动防护用品生产销售以及货物和技术进出口等领域 [1] 股份管理 - 公司设立时发行股份总数为8,000万股 目前已发行股份数为23,588.3907万股 均为普通股 [1] - 公司对股份发行 增减 回购及转让等方面制定详细规则 以确保股份管理规范有序 [1] 股东与股东会 - 公司章程明确股东权利与义务 对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行为进行严格规范 [1] - 股东会作为公司权力机构 拥有选举董事 审议利润分配方案等重要职权 并对股东会召集 提案 通知 召开 表决和决议等程序作出细致规定 [1] 董事会构成与职责 - 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 包括1名职工代表董事和3名独立董事 [2] - 董事会负责执行股东会决议 决定公司经营计划 投资方案等重要事项 并对董事任职资格 义务 辞职 解任等方面有详尽规定 [2] 高级管理人员与财务制度 - 公司设总经理 副总经理 董事会秘书及财务负责人等职位 对其任职条件 职责 薪酬进行规范 [2] - 公司制定详细财务制度 明确利润分配政策 内部审计制度以及会计师事务所聘任规则 保障公司财务健康和信息披露准确性 [2]
42项劳动防护用品强制性国家标准发布 覆盖8大防护领域
央视网· 2025-09-11 20:49
劳动防护用品强制性国家标准发布 - 市场监管总局批准发布42项劳动防护用品强制性国家标准 全面覆盖眼面部 听力 呼吸 头部 手部 足部 服装及坠落防护八大领域 涉及产品质量安全 选择 使用和维护等标准 [1] - 该批标准突出"防得住 穿得妥 戴得牢"的实用导向 推动劳动防护用品从"有的用"向"用得对 用得好"转变 [1] - 标准设置12个月实施过渡期 给予生产企业充足时间进行产品升级和生产调整 给销售企业同步消纳完库存产品和在售产品留有时间 [2] 眼面部及听力呼吸防护标准 - 发布《眼面部防护 激光防护具》等12项标准 针对激光 强光 工业焊接 化学喷溅等劳动风险因素与场景给出眼面部防护规范 [1] - 细化自给开路式压缩空气呼吸器 自给闭路式氧气逃生呼吸器等呼吸防护装备的技术要求 [1] - 更新耳塞 耳罩等听力防护装备的结构参数 声衰减指标等内容 以适应产品市场需求 [1] 头部防护标准 - 发布《头部防护 救援头盔》等3项标准 强化特种场景适配性 [1] - 《救援头盔》规定抗冲击性能测试方法 [1] - 《防静电工作帽》要求产品在4秒内静电消散过半 保障静电风险环境下人员安全 [1] 手部及足部防护标准 - 发布《足部防护 足趾保护包头》等8项标准 针对高温 高寒 机械伤害 足部穿刺等典型风险因素规定技术要 [2] - 强化防刺穿 防腐蚀等性能指标 《足部防护 通用技术规范》规定聚氨酯材料鞋帮连续弯折15万次后应无裂纹产生 [2] 服装防护标准 - 发布《防护服装 化学防护服》等14项标准 规定化学防护 微波防护 静电防护 职业防雨等多种特定工作场景技术要求 [2] - 全方位系统性应对化学 低温 电磁 生物 机械等劳动环境风险 [2] 坠落防护标准 - 发布《坠落防护 连接器》等5项标准 规范缓冲器 连接器 自锁器等装备的静态强度和动态性能 [2] - 《坠落防护 缓冲器》要求能承受15kN荷载且不断裂 保障坠落防护装备系统使用安全性 有效减少作业人员伤亡 [2]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42项劳动防护用品强制性国家标准
证券时报网· 2025-09-11 20:44
标准发布概况 - 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42项劳动防护用品强制性国家标准 [1] - 新标准全面覆盖眼面部、听力、呼吸、头部、手部、足部、服装及坠落防护八大领域 [1] - 标准涉及产品质量安全、选择、使用和维护等方面 [1] 行业影响与标准导向 - 新标准将提升劳动防护用品市场准入、生产流通、选用维护等全链条安全水平 [1] - 标准突出"防得住、穿得妥、戴得牢"的实用导向 [1] - 推动劳动防护用品从"有的用"向"用得对、用得好"转变 [1]
青岛双星: 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13 21:14
核心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22.72亿元,较上年同期22.79亿元基本持平,微降0.31% [3] - 净利润亏损1.80亿元,较上年同期亏损0.78亿元扩大130.42%,经营压力显著增加 [3] - 综合收益总额亏损1.88亿元,同比扩大189.98%,反映公司整体盈利能力和资产质量面临挑战 [3] 资产负债结构 - 总资产92.32亿元,较上年末91.16亿元增长1.27%,资产规模保持稳定 [1] - 货币资金10.66亿元,较上年末8.77亿元增长21.52%,流动性有所改善 [1] - 短期借款39.67亿元,较上年末33.00亿元增长20.21%,债务压力上升 [1][2] - 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7.42亿元,较上年末1.66亿元增长346.84%,短期偿债压力大幅增加 [2]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34亿元,较上年同期0.70亿元由正转负,主营业务现金流恶化 [5]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92亿元,主要由于购建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支出1.95亿元 [5]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6.46亿元,主要来自取得借款收到的资金16.87亿元 [5] 盈利能力分析 - 营业成本21.66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95.36%,毛利率水平较低 [3] - 期间费用合计2.19亿元,其中研发费用0.9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41%,公司持续投入技术创新 [3] - 信用减值损失和资产减值损失合计0.51亿元,对利润造成较大拖累 [3] 所有者权益变动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14.02亿元,较上年末15.95亿元减少12.15% [2][6] - 未分配利润-11.74亿元,亏损较上年末扩大18.64% [2][6] - 其他综合收益0.71亿元,较上年末0.78亿元减少9.46%,主要受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影响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