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双星(000599)

搜索文档
青岛双星(000599) - 2025 Q2 - 季度业绩预告
2025-07-14 17:2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55亿元至1.95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71.47%至241.52%[2] - 预计2025年上半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1.8亿元至2.2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62.80%至221.20%[2] - 基本每股收益预计亏损0.19元/股至0.24元/股,上年同期亏损0.07元/股[2]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天然胶价格上涨15%以上,整体原材料成本同比上涨[4]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柬埔寨新建工厂轿车胎项目尚在建设期,产能未弥补原广饶吉星产能,导致卡客车胎比重过高影响销售毛利率[4] - 公司二季度通过提升柬埔寨工厂卡客车胎销量,营业收入和利润环比有所提升[5] - 正在加速柬埔寨工厂轿车胎全线投产,优化全球市场布局和产品结构[6]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抓住国内建设大市场契机,提高高附加值产品销售[6]
青岛双星去年增员743人,62岁董事长柴永森任职已12年
搜狐财经· 2025-07-07 21:45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43.35亿元,同比下降6.89% [1] - 归母净利润-3.56亿元,同比亏损扩大102.01%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3.68亿元,同比下降31.48% [1] - 基本每股收益-0.44元,同比下降100%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239.85万元,同比骤降95.58% [1] - 总资产91.16亿元,同比下降6.78%;净资产15.95亿元,缩水25.26% [1] 盈利能力指标 - 毛利率9.07%,同比提升0.70个百分点 [2] - 净利率-8.88%,较上年恶化3.83个百分点 [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9.08%,同比下降11.44个百分点 [1] 费用结构 - 期间费用7.50亿元,同比增加2273.95万元 [2] - 期间费用率17.30%,上升1.68个百分点 [2] - 管理费用同比激增39.59%,销售/研发/财务费用分别下降5.97%/6.05%/14.07% [2] 人力资源 - 在职员工总数5161人,同比增员743人(+16.82%) [3][4] - 母公司员工仅10人,主要子公司员工5151人 [3] 高管薪酬 - 董事监事及高管年度报酬总额724万元 [5][6] - 董事长柴永森未领取薪酬,副总经理陈刚以103.5万元居首 [5][6] - 离任高管苏明(原总经理)获79.8万元报酬 [6] 公司背景 - 主营业务为轮胎研发生产销售,成立于1996年4月 [7] - 董事长柴永森曾任海尔集团常务副总裁,2013年6月任职至今 [7] - 注册地址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实控人为双星集团 [7]
青岛双星(000599) - 关于收到深圳证券交易所中止审核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通知的公告
2025-07-01 17:15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拟间接持有锦湖轮胎45%股份并控股[2] 审核进展 - 2025年3、6月因资料过期两次收到中止审核通知[2][5] - 2024年9 - 11月推进交易申请获受理[4][5] - 2024年12月回复审核问询函[5] - 2025年4月提交恢复审核申请获同意[5] 其他 - 加期评估基准日为2024年6月30日,工作有序推进[3][6] - 本次中止审核无重大不利影响[7]
青岛双星(000599) - 2025年5月1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2 20:42
公司基本信息 - 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别为业绩说明会,于 2025 年 5 月 12 日下午 14:40 - 17:00 通过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以网络远程方式召开 [1]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包括总经理张晓新、董事会秘书王博、财务负责人邹广峰、独立董事王荭和权锡鉴 [1] 公司发展战略与信心 - 公司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以“新四化”战略为导向,聚焦经营改善和创新突破两条主线,持续“做强做优做大” [1] 品牌影响力 - 2024 年,双星轮胎再度入选“亚洲品牌 500 强”榜单,位居中国轮胎品牌第一位 [2] - “双星轮胎”品牌价值由 2017 年的 310.36 亿元提升到 1027.39 亿元,成为中国首个价值超千亿的轮胎品牌 [2] 产品研发情况 - 公司有专业技术研发人员和设备,已产出飞机胎样胎,具备生产飞机胎的技术和制造等能力 [3] - 公司拥有石墨烯轮胎方面的专利,但因涉及材料、成本及更好地满足用户等问题,还需进一步论证 [4] - 增力轮还在进一步优化并且推进研发的商品化,公司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商品化目标 [13] 亏损原因及解决措施 亏损原因 - 2014 - 2016 年淘汰落后产能、环保搬迁和转型升级,影响新建工厂产能发挥 [6] - 19 年之后受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影响,直至 2023 年未在海外设厂,错失海外市场机会 [7] - 卡客车胎收入占比较高,但近几年市场需求不足,竞争激烈 [7] - 2023 年 5 月起投资建设的柬埔寨工厂处于产能释放爬坡期,且受双反影响 [7] - 去年调整境内 PCR 工厂产能,一季度原材料成本上涨,影响公司收入及净利润 [8] 解决措施 - 加强战略调整、产品结构调整以及产品企划,优化 PCR 产能 [5][8] - 发挥柬埔寨工厂优势,以及锦湖的协同效应 [5][8] - 提高产品单价,降低制造成本和费用,提升公司整体盈利能力 [5][8] 其他问题及回复 - 公司将从市场、产品、产能等方面采取积极措施应对美国加征关税的影响 [10] - 公司重组项目相关工作有序推进,2025 年 4 月 25 日深交所已恢复审核,交易完成后将对锦湖轮胎进行财务合并,但审核结果和时间存在不确定性 [10][13] - 公司将根据生产需求及原材料市场行情把握采购节奏,适时调整备货策略 [12][13] - 公司坚持“人才高质量化”,根据发展战略和业务发展目标,不断加大研发环节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力度 [12][13]
84岁“鞋王”被儿孙围堵逼宫?一封流传控诉信揭秘家族权斗细节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5-11 18:12
核心观点 - 双星名人集团创始人汪海被曝遭儿孙"逼宫"夺权 但公司回应称公开信真实性待核实 [2][3][7] - 双星名人股权结构显示徐英持股45.569%为实控人 汪海持股21.88%为第二大股东 [7] - 青岛双星(000599)与双星名人已无关联 但两者均面临经营压力 [3][18][19] 夺权事件 - 网传公开信指控汪军、徐英、汪子栋4月两次抢夺公章 限制84岁汪海人身自由 [4][6] - 信中称徐英因工作能力差已于4月11日被免职 但工商登记仍显示其为实控人 [7][8] - 汪子栋职务从1月"集团总监"变为4月"总监" 疑似非正常人事变动 [10][12] 公司治理 - 2022年徐英通过青岛星迈达工贸增资控股双星名人 持股比例达45.569% [7] - 汪海2008年曾公开表示儿子汪军"太懒"不适合接班 [15] - 公司官网及公众号仍以汪海为精神领袖 但实际控制权已转移 [7][8] 企业发展史 - 双星前身为1921年大元橡胶厂 汪海1983年注册品牌 1985年掌舵 [13] - 鼎盛期拥有5000家门店 2001年进军轮胎业 2006-2009年完成鞋业资产私有化 [14] - 品牌价值自称492亿元 但近年门店规模收缩 面临品牌老化问题 [18] 经营现状 - 双星名人房地产业务子公司2024年2月成为被执行人 涉款1.17万元 [18] - 青岛双星2019-2023年累计亏损17.6亿 扣非净利润连亏7年超30亿 [19] - 拟收购韩国锦湖轮胎寻求突破 但面临整合风险及偿债压力 [19] 行业对比 - 同行赛轮轮胎2023年净利超40亿 玲珑/三角轮胎持续盈利 [19] - 双星名人渠道收缩 在电商冲击下沦为区域性品牌 [18] - 青岛双星称亏损主因柬埔寨工厂建设期及市场竞争 [19]
西海岸新区A股上市公司一季报来了!7家资产总额正增长
搜狐财经· 2025-05-11 10:34
青岛西海岸新区A股上市公司概况 - 截至2025年3月31日,青岛西海岸新区共有A股上市公司11家,总市值达1974.99亿元,占全市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的24% [1] 资产总额 - 一季度,西海岸新区辖区11家A股上市公司资产总额达2017.72亿元,同比增长7.8%,占全市A股上市公司资产总额的10% [2] - 青岛港、海信视像、赛轮轮胎、利群股份等4家公司资产总额破百亿 [2] - 辖区内7家上市公司资产总额实现正增长,惠城环保一季度资产总额同比增长55% [2] 营业收入 - 一季度,西海岸新区辖区11家A股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6.61亿元,同比增长5.7%,占全市A股上市公司营业收入的20.5% [3] - 海信视像营业收入破130亿元,同比增长5.3%;赛轮轮胎营业收入破80亿元,同比增长15.3% [4] - 辖区内共有7家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实现正增长 [4] 归母净利润 - 一季度,西海岸新区辖区11家A股上市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29.96亿元,同比增长2%,占全市A股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的21% [5] - 辖区内7家上市公司实现盈利,青岛港、赛轮轮胎一季度归母净利润超10亿元 [5] - 5家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实现正增长,三祥科技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超320% [5] 主要公司业绩亮点 - **三祥科技**:资产总额14.53亿元(同比+15.57%),营业收入2.58亿元(同比+22.37%),归母净利润0.24亿元(同比+320.60%)[6] - **海信视像**:总市值323.89亿元,资产总额446.30亿元(同比+4.17%),营业收入133.75亿元(同比+5.31%),归母净利润5.54亿元(同比+18.61%)[6] - **赛轮轮胎**:总市值474.47亿元,资产总额429.91亿元(同比+22.23%),营业收入84.11亿元(同比+15.29%),归母净利润10.39亿元(同比+0.47%)[6] - **惠城环保**:资产总额53.65亿元(同比+55.02%),营业收入2.85亿元(同比-4.27%),归母净利润-0.08亿元(同比-140.43%)[6] 公司主营业务简介 - **三祥科技**:主营车用胶管及其总成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包括制动系统软管、动力转向系统软管等 [9] - **海信视像**:主营智慧显示终端及激光显示、商用显示、云服务、芯片等新业务 [10] - **澳柯玛**:主营制冷产品、商超设备、超低温及生物医疗产品,年产能分别为600万台、300万台、100万台 [11] - **赛轮轮胎**:专注于轮胎研发与生产,以"做一条好轮胎"为使命 [12][14] - **利群股份**:跨地区综合性商业集团,业务涵盖零售连锁、商业物流、酒店连锁、药品物流等 [18] - **海容冷链**:主营商用冷链设备,包括商用冷冻展示柜、商用冷藏展示柜等 [21] - **国新健康**:央企上市公司,主营医保综合管理服务,业务覆盖28个省份 [22] - **青岛双星**:主营橡胶轮胎、智能装备及循环利用产业,拥有"双星轮胎"和"锦湖轮胎"品牌 [23] - **荣丰控股**:转型大健康产业,聚焦医养载体、医疗器械与功能食品等领域 [24][26] - **惠城环保**:未明确提及主营业务,但资产增速显著 [6][26]
84岁“鞋王”疑遭子孙逼宫,百年“双星”不安宁
商业洞察· 2025-05-09 18:55
核心观点 - 双星名人集团创始人汪海与儿媳徐英、儿子汪军及孙子汪子栋之间爆发控制权争夺战,涉及公章抢夺、人事任免等激烈冲突[2][4][5][7] - 双星名人股权结构显示徐英持股45.569%为实控人,汪海持股21.88%为第二大股东,但汪海仍通过公开活动维持公司精神领袖地位[8][9][19] - 青岛双星(000599.SZ)与双星名人已无股权关系,但受事件波及需澄清关联,其轮胎业务连续6年亏损累计17.6亿元[2][23][24] 夺权悬疑 - 网传汪海公开信指控亲属4月两次抢夺公章、阻挠经营会议并限制其人身自由,信中宣布暂停集团对外盖章业务[4][5][7][8] - 双星名人官方未直接否认信件真实性,徐英回应称"找不到总裁"且需时间核实[8][9] - 工商变更显示徐英/汪军2022年通过增资获得控股权,但汪海仍频繁出席公司经营活动[8][9][10] "鞋王"发展历程 - 汪海1974年进入国营青岛第九橡胶厂,1983年注册"双星"商标,通过市场化改革解决200万双鞋库存积压[15][16] - 鼎盛期拥有5000家门店,2001年跨界轮胎业务,2006-2009年完成鞋业资产私有化并由汪海家族掌控[18][19] - 汪海2013年提前退休专注双星名人,公开资料显示其始终未明确接班人计划[18][19][20] 双星系经营现状 - 双星名人品牌价值492亿元但渠道收缩,电商冲击下门店数量远低于巅峰期5000家,品牌老化明显[22][23] - 旗下房地产公司2024年2月被强制执行1.17万元,法定代表人汪军[23] - 青岛双星2023年拟收购韩国锦湖轮胎以扭转亏损,但同行赛轮轮胎同期净利润超40亿元[24]
青岛双星名人集团管理权之争:公司迁址,管理层更迭
新浪财经· 2025-05-08 16:54
公司管理层变动 - 双星名人集团确认企业领导班子正在经历迭代,汪军总经理代表新一届领导班子 [1][5] - 公司于2025年4月29日搬离双星海富楼办公大楼,迁入黄岛区新建的名人海广场 [5] - 汪海在公开信中指控汪军、徐英夫妇及汪子栋等人存在抢夺公章、威逼交出管理权等行为 [4] 股权结构及控制权 - 2022年青岛星迈达工贸有限公司通过增资成为双星名人第一大股东(持股56 96%),该公司由徐英持股80%、汪军持股10% [6] - 汪海退居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降至21 88%,公司实控人为徐英(总持股45 57%) [6] - 汪海目前仍担任法定代表人、董事长兼总经理,汪军任监事,徐英任董事,汪子栋未出现在主要人员中 [6] 公司历史与战略调整 - 双星名人前身为1921年成立的国营青岛第九橡胶厂,2002年鞋服业务从青岛双星集团剥离转为民营 [5] - 公司承认存在体制陈旧、管理复杂、人才断层等问题,计划通过产品创新、供应链优化、数字化营销投入实现转型 [5][6] - 搬迁新办公楼被定义为"破旧立新的开始",新管理层将重新规划品牌未来发展方向 [5]
百年“双星”,陷入家族内斗?
搜狐财经· 2025-05-07 07:53
家族内斗事件 - 一封疑似由双星品牌创始人汪海签署的公开信在互联网传播,信中称其被儿子儿媳及孙子逼宫,被迫交出公章和管理权 [1][3] - 公开信披露4月11日汪海被其孙汪子栋限制人身自由两小时,并要求交出公司管理权,同时汪海之子汪军、儿媳徐英到办公室抢夺公章及财物 [3] - 4月14日汪海的办公室再次被袭扰,四个存放商标和人事资料档案柜被搬走,经报警后才被追回 [4] - 家族内斗导火索是集团于4月11日免去了徐英分管集团财务等相关职务 [5] 公司股权结构 - 汪海为青岛双星名人集团法定代表人、董事长兼总裁,持有21.8839%股权,并持有青岛名人海工贸有限公司52%股权 [5] - 徐英为集团实际控制人,其控制的青岛星迈达工贸直接持有青岛双星名人集团56.9616%股权,经股权穿透,徐英间接控制集团45.5692%股权 [5] 业务转型历史 - 2007年青岛双星将旗下冷粘鞋类业务及相关资产以12672.20万元转让给青岛双星名人集团,以专注轮胎主业 [9] - 2009年5月青岛双星实控人青岛国资委将所持青岛双星名人实业16.59%股权公开拍卖,标志着青岛双星正式"脱鞋" [10] - 汪海2013年5月辞任青岛双星董事长等所有职务,离开执掌30年的企业 [10] 品牌发展历程 - "双星"品牌历史可追溯到1921年成立的大元橡胶厂,1956年更名为国营第九橡胶厂 [11][12] - 1983年汪海担任厂长后带领企业转型,1986年结束生产解放鞋的历史,向运动鞋领域转型 [12][13] - 1997年双星在全国有60多家分公司,连锁门店3000多家,与回力、飞跃并列为三大国民品牌 [13] - 2000年后在外资品牌和本土品牌冲击下,双星逐渐暗淡,业务重心转向轮胎 [15] 轮胎业务发展 - 双星轮胎以黑马之势跻身中国名牌产品,2018年晋级为中国轮胎第一品牌 [15] - 青岛双星拟收购锦湖轮胎株式会社45%股权,若收购成功将跻身全球轮胎行业头部阵营 [15]
青岛双星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参加2025年青岛辖区上市公司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暨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活动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5-07 03:15
公司活动公告 - 青岛双星股份有限公司将参加2025年青岛辖区上市公司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暨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活动 [1] - 活动由青岛证监局指导,青岛市上市公司协会与深圳市全景网络有限公司联合举办 [1] - 活动时间为2025年5月12日15:00-17:00 [1] - 活动采用网络远程方式举行,投资者可通过全景路演网站、微信公众号或全景路演APP参与 [1] 参会人员 - 公司总经理张晓新先生将出席活动 [1] - 独立董事权锡鉴先生、王荭女士将出席活动 [1] - 财务负责人邹广峰先生将出席活动 [1] - 董事会秘书王博先生将出席活动 [1] - 如有特殊情况,参会人员可能进行调整 [1] 交流内容 - 公司将就公司治理问题与投资者进行沟通 [1] - 公司将就发展战略问题与投资者进行交流 [1] - 公司将就经营状况问题与投资者进行沟通 [1] - 公司将就融资计划问题与投资者进行交流 [1] - 公司将就可持续发展问题与投资者进行沟通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