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北京地铁18号线
icon
搜索文档
年内开通,北京三条地铁新线模拟开通跑车
36氪· 2025-10-27 10:48
按照计划,今年北京将实现地铁17号线(工人体育场—十里河)、6号线南延2条(段)线路具备初期运营条件。同时,13号线扩能提升工程中的18号线也 力争年内具备初期运营条件。 大家都非常关注这三条线路何时开通。 好消息来了!近日,这三条线(段)全部开始按开通时列车运行图跑车阶段,俗称"跑图"。三条线路年内开通在望!而且,18号线的上地软件园站和马连 洼站,经过努力年内也将一起开通。也就是说,18号线从昌平的天通苑东可以直通海淀的马连洼。 1 市重大项目办轨道轨道三处处长韦斌介绍,根据年度建设计划,今年本市轨道交通将实现18号线、17号线中段、6号线南延等3条线(段),约30.1公里线 路具备初期运营条件。通车后,本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将突破900公里。 此前,这三条线路已于上月开始空载试运行。 京投轨道公司二分公司副总经理李楠说,"跑图"是指在地铁线路开通运营前,按照开通后运行图组织行车,全封闭模拟运营模式。 此时,全线运营人员和设备将按照运营模式试运行,行车指挥、运行服务、设备检修都按照试运营标准运作,并对列车运行图兑现率、列车正点率、列车 服务可靠度、列车退出正线运营故障率、车辆系统故障率、信号系统故障率、供电 ...
北京地铁18号线开始“跑图”,年内将开通3条地铁线
新京报· 2025-10-26 11:52
项目进展 - 北京地铁18号线于10月25日进入“跑图”阶段,标志着年内计划开通的3条线路已全部开始全封闭模拟运营 [1] - 3条线路包括18号线、17号线中段和6号线南延,总长约30.1公里,通车后北京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将突破900公里 [1] - “跑图”将不少于30天,以全面检验列车正点率、设备故障率等关键指标,并进行应急处置演练 [5] 线路规划与功能 - 18号线为北部东西向骨干线,长19.8公里,设11座车站,其中4座为换乘站,直接服务天通苑、回龙观等大型居住区 [2] - 17号线中段长8.2公里,设4座车站,全线贯通后从嘉会湖到未来科学城北仅需66分钟,将有效疏散5号线、10号线客流 [2] - 6号线南延长约2.1公里,是北京城市副中心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中的重要一环,对疏解非首都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3] 技术创新与应用 - 18号线是国内首次尝试柔性直流牵引供电技术的地铁线路,并首次批量应用碳纤维电加热座椅 [3] - 18号线车辆采用国内最轻的6辆编组B型地铁列车,回龙观西大街站是北京第一个大跨全无柱车站 [3] - 17号线中段潘家园西站为地下暗挖双层叠落侧式车站,永安里站成功解决了在富水砂卵石地层暗挖施工的行业难题 [4] - 6号线南延是北京市首个采用工程总承包模式招标的新建轨道交通项目,有助于实现降本增效 [4]
年底开通在望,北京三条地铁新线空载试运行
36氪· 2025-09-18 10:42
北京轨道交通建设进展 - 北京地铁17号线中段(工人体育场至十里河)长约7.2公里 设东大桥站、永安里站、广渠门外站、潘家园西站4个站点 其中广渠门外站受一体化项目建设时序制约 预计年内不具备初期运营条件 大概率甩站通过 [2][4] - 17号线全线长49.7公里 设21座车站 含11座换乘站 南段和北段已开通 中段开通后实现南北贯通运营 从嘉会湖到未来科学城北站仅需66分钟 连接未来科学城、望京、CBD、亦庄等重点功能区 [2][4] - 6号线南延段从潞城站向东再向南延伸 全长约2.1公里 设东小营南站 并预留继续向南延伸至胡郎路站的条件 [7] - 6号线全线长53.2公里 设35座车站 西起金安桥站 东至潞城站 途径新首钢、德胜科技园、金融街、CBD、副中心运河商务区和副中心行政办公区 [5] - 地铁18号线(原13号线拆分部分)连接海淀马连洼站至昌平天通苑东站 服务于回天地区及海淀大厂聚集地 马连洼站正抓紧建设 争取年底开通 [8][10] 线路开通计划 - 17号线中段、6号线南延段、18号线新线已进入3个月空载试运行阶段 向年底具备开通试运营条件迈进 [2] - 空载试运行需对车辆、供电、信号、通讯等系统全面测试和校验完善 并进行人与设备、系统与系统间充分磨合 通过不少于3个月空载试运行、按图试运行、竣工验收、运营评估后 线路才能开通运营 [2] - 北京轨道交通2024年计划实现17号线中段和6号线南延2条线路具备初期运营条件 13号线扩能提升工程(后厂村至天通苑东)力争年内具备初期运营条件 [1]
北京18号线开始空载试运行,年底有望开通
36氪· 2025-09-11 11:21
地铁18号线建设进展 - 地铁18号线开始为期不少于3个月的空载试运行 为年底开通试运营奠定基础 [1] - 空载试运行覆盖车辆、供电、信号、通讯等系统测试 需通过按图试运行及运营评估后正式开通 [1] - 试运行线路从马连洼站至天通苑东站 马连洼站仍在建设中 争取同步开通 [1][3] 线路规划与功能定位 - 线路源自13号线扩能提升工程 连接昌平天通苑东站与海淀马连洼站 [1] - 覆盖海淀北部居住区、中关村软件园及昌平回天地区 是北京北部东西向骨干线路 [1] - 年度建设计划中后厂村站至天通苑东站段力争年底开通 [1] 车辆技术参数 - 采用北京地铁最轻的4动2拖6B编组列车 最大载客量2016人 [3] - 最高运行速度80km/h 车辆比既有13号线轻约12吨 大幅降低耗电量 [3] - 车厢顶板高度提升10公分 增加顶部空间舒适性 [3] - 批量使用碳纤维电加热座椅 提升冬季乘坐舒适度 [5]
北京地铁18号线空载试运行,有望年底开通,线路走向首次明确
新京报· 2025-09-05 09:32
项目进展 - 地铁18号线正式启动空载试运行 计划年底开通试运营 [1] - 已完成轨通 电通 传输通 无线通及冷热滑试验等节点工作 [1] - 空载试运行周期不少于3个月 为开通奠定基础 [1][4] 线路规划 - 线路为东西向骨干线路 横跨海淀昌平两区 全长20.8公里 [1][3] - 西起马连洼站(换乘16号线) 东至天通苑东站(换乘17号线) [1] - 原为13号线扩能提升工程组成部分 现独立命名为18号线以提升识别度 [3] 技术特征 - 采用北京最轻的4动2拖6B编组列车 车辆比13号线轻12吨 [3] - 最大载客量2016人 最高运行速度80km/h 大幅降低耗电量 [3] - 客室顶板高度提升100毫米 空调采用双向端出风设计提升送风均匀性 [3] - 国内首次批量使用碳纤维电加热客室座椅 [3] - 北京首次采用带电热玻璃和刮雨器的前端逃生门提升驾驶安全 [3] 社会效益 - 加强海淀北部居住区 回天地区与中关村软件园 北清路就业区的交通联系 [4] - 大幅缩短区域通行时间 完善北部轨道交通网络 [4] - 提升整体轨道交通服务水平与通勤效率 [3][4]
北京地铁55年“进化史”:已开通29条线路,第30条将至
新京报· 2025-08-06 21:49
北京地铁网络发展概况 - 截至2024年底运营29条线路 总里程达879公里 车站522座 换乘站98座[1] - 1969-2024年55年间持续扩张 2024年12月15日新增3号线与12号线两条线路[1] - 预计2024年底将开通18号线(原13A线) 成为第30条运营线路[1] 历史线路开通里程碑 - 1号线作为中国首条地铁1969年10月1日建成 1981年9月15日正式运营 2002年更名为1号线[2] - 2号线作为首条环形线路1984年9月20日开通 原称"北京地铁环线"[3] - 13号线2002年9月28日开通西段 2003年1月实现东西贯通运营[4] 2003-2009年重要线路建设 - 八通线2003年12月27日开通一期 2021年实现与1号线贯通运营[5] - 5号线作为首条南北干线2007年10月7日全线开通[6] - 10号线2008年7月19日开通一期 2013年5月成环运营 现为客运量最大线路[7] - 首都机场线2008年7月19日开通 服务北京奥运会[8][9] - 4号线2009年9月28日开通 首条由京港地铁运营线路[11] 2010年大规模线路开通 - 2010年12月30日单日开通5条线路:大兴线(与4号线贯通) 亦庄线 房山线 昌平线 15号线[12][13][14][15][16] - 昌平线历经2015-2024年多次延伸 现北起昌平西山口南至蓟门桥[15] - 房山线2010年开通时未连接既有网络 需公交接驳[14] 2011-2017年线路扩展 - 9号线2011年12月31日开通南段 2013年完成北段[17] - 6号线2012年12月30日开通一期 2025年将开通南延段[18] - 14号线2013年5月5日开通西段 2021年完成剩余段[19] - 7号线2014年12月28日开通一期 2021年增设环球度假区站[20] - 16号线2016年12月31日开通北段 2025年将实现全线贯通[21] - 2017年12月30日开通三条特色线路:西郊线(有轨电车) S1线(磁浮示范线) 燕房线(全自动运行)[22][23][24] 近年新线路建设 - 大兴机场线2019年9月26日开通一期 服务北京大兴机场[25] - 亦庄T1线2020年12月31日开通 实行单独购票[26] - 2021年12月31日集中开通三条线路:17号线南段 19号线一期 11号线冬奥支线[27][28][29] - 3号线一期2024年12月15日开通 规划追溯至1950年代[30] - 12号线同日开通 沿北三环铺设称"地下北三环"[31]
18号线来了!北京地铁1至19号线将全面补齐
央视新闻· 2025-08-06 11:42
地铁线路规划 - 北京地铁13号线扩能提升工程中的13A线正式命名为地铁18号线 [1] - 地铁17号线通过天通苑东站与地铁18号线实现贯通运营 [1] - 天通苑东站计划于2025年12月与18号线同步贯通运营 [1] 线路贯通进展 - 北京地铁"13-18"北段贯通线小辛庄停车场冷热滑试验已完成 [1] - "13-18"线路为目前的北京地铁13号线扩能提升工程 [1] - 13号线与18号线将构成贯通运营的"X"形线路 [1] 区域交通影响 - 贯通线路将方便北京海淀、昌平、朝阳等多区市民出行 [1] - 北京地铁1至19号线将全面补齐 [1]
官宣北京地铁18号线来了,地铁1号线到19号线有望全部补齐
新京报· 2025-08-06 09:35
北京地铁18号线规划与建设进展 - 13号线扩能提升工程中的13A线正式命名为地铁18号线 与17号线通过天通苑东站实现贯通运营 计划于2025年12月同步投入运营[1][3] - 13号线与18号线将构成"X"形贯通运营线路 覆盖海淀 昌平 朝阳等多区 大幅提升轨道交通网络密度[1][6] - 天通苑东站改造进入收官阶段 将成为北京北部核心枢纽 是"回天计划"重要里程碑[3] 13号线扩能提升工程技术细节 - 工程为国内首条大型"新建+改造"地铁项目 新建线路29公里 新建车站18座 改造车站5座 建成后两线总长63.6公里 车站达33座[5] - 采用6B车辆制式 设计时速80公里 后厂村至天通苑东段全长17.1公里 设9座车站(含4座换乘站)[8] - 小辛庄停车场冷热滑试验已完成 验证设备适配性与运行稳定性 为全线开通奠定基础[5] 工程建设进度与运营计划 - 马连洼至天通苑东段已实现全部车站封顶和区间贯通 设备安装及装饰装修完成80%[8] - 后厂村至天通苑东段力争2024年内具备初期运营条件 计划年底开通该区段[7][8] - 工程将串联后厂村 上地软件园 回龙观 天通苑等区域 与8号线 17号线实现换乘[6][8] 项目战略意义 - 显著改善昌平 海淀两区市民出行条件 完善北部地区轨道交通线网结构[8] - 通过"X"形线路设计优化东北部与西北部轨网换乘关系 提升跨线运营能力[5][6] - 命名规范化采用独立编号(18号线)替代临时代号(13A) 便于公众识别[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