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彬红牛
icon
搜索文档
软饮新王东鹏的高增长步伐,暂时还停不下来
晚点LatePost· 2025-06-17 17:10
核心观点 - 东鹏饮料通过有效的产权结构实现与渠道商的双赢增长,形成"品牌+渠道"利益共同体[7][22] - 公司2024年营收和利润增速分别达40%和70%,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4] - 运动饮料业务(补水啦)成为第二增长曲线,2024年收入15亿元同比增长285%[38][39] - 产权结构从2019年的56:44调整为2024年的44:56,渠道激励效果显著[18][22] - 公司当前增长主要来自增量市场和渠道拓展,而非存量竞争[26][27] 行业分析 - 2024年中国现制茶饮市场规模超6000亿元,增速20%+,冲击传统软饮市场[4] - 功能饮料市场具备抗冲击特性,2024年能量饮料市场规模达697亿元(华彬396亿+东鹏301亿)[17][25] - 运动饮料赛道增速9.6%高于能量饮料的7.7%,2024年市场规模547亿元[38] - 软饮行业核心考核指标为"强渠道、高周转、充沛现金流"[10] - 行业具有分区域动态竞争特性,需持续调整产权结构保持有效性[10] 公司竞争优势 - 经销商从2019年1200家增至2024年超3000家,终端门店达400万个[22] - 大众市场定位带来广阔发展空间,避免华彬红牛的高端市场局限[24] - 补水啦产品定价3-4元,低于竞品宝矿力/脉动,复制特饮成功路径[39] - 产能利用率达91%,2024年固定资产投入17亿元扩建产能[48] - 预计2025年运动饮料市占率将提升至12%,收入达45亿元[39] 财务表现 - 2024年短期借款增加33亿元至66亿元,同时交易性金融资产增至49亿元[49] - 通过"短借长投"操作获得1.9亿元利息收入,利率差约2.2%[49][50] - 2024年现金分红20亿元,较2022-2023年6-8亿元大幅提升[53] - 合同负债中预收款占比从2022年30%提升至2024年61%[47] - 存货同比增长88%至10.7亿元,占营收比升至6.8%[47] 增长潜力 - 产权结构仍有12%释放空间,参考农夫山泉32:68的行业下限[33] - 乐观情况下可维持4-6年增长,悲观情况仍有2-3年空间[34] - 运动饮料CR3仅48%,市场集中度低于能量饮料的70%[38] - 渠道协同效应使新品推广成本降低,实现搭便车式增长[36][39] - 港股二次IPO若成功将缓解当前财务压力[55]
软饮新王东鹏的高增长步伐,暂时还停不下来
晚点LatePost· 2025-06-16 23:15
核心观点 - 东鹏饮料通过有效的产权结构和渠道激励实现高速增长,2024年营收和利润增速分别达40%和70%,显著高于行业水平[4] - 公司采用"品牌+渠道"双轮驱动模式,与经销商形成利益共同体,终端门店从2019年约百万个扩张至2024年近400万个[22] - 运动饮料业务(补水啦)成为第二增长曲线,2024年收入达15亿元,同比增长285%,2025Q1保持256%增速[38][39] - 产权结构分析显示公司仍有12%的产权释放空间,可通过持续让利渠道维持中期增长[31][33][35] - 财务操作存在争议点,包括2024年短期借款增加33亿元至66亿元,同时理财投资增至49亿元,以及大额分红和减持行为[49][53][54] 行业分析 - 2024年中国现制茶饮市场规模超6000亿元且增速超20%,对传统软饮形成冲击,但功能饮料因场景特殊性受影响较小[4][25] - 能量饮料市场过去6年CAGR为7.7%,运动饮料达9.6%,显示后者更具增长潜力[38] - 运动饮料市场集中度较低,2021年CR3为48%,而能量饮料CR3达70%,存在市场整合机会[38] - 功能饮料升均价格差异显著:华彬红牛24元/L,东鹏特饮10元/L,乐虎9元/L,体质能量7元/L[17][26] 公司战略 - 产权结构从2019年56:44调整为2024年44:56,渠道分得价值从33亿元增至168亿元,形成良性增长循环[18][22] - 大众市场定位策略成功,避免与华彬红牛高端市场直接竞争,通过低线城市渗透获取增量空间[24] - 补水啦产品延续特饮成功路径:定价3-4元低于竞品,借助现有渠道快速铺货,2024年市占率超6%[38][39] - 产能利用率达91%,2024年投入17亿元扩建产能,设计产能480万吨,实际产量436万吨[48] 财务表现 - 2024年存货同比增长88%至10.7亿元,合同负债中预收款占比从2022年30%提升至61%[47] - 借款利率2.2%-2.5%与理财收益形成套利空间,2024年利息收入1.9亿元[49][50] - 分红力度加大:2024年三次分红合计33亿元(含转增),远超2022年8亿元和2023年10亿元[52][53] - 大股东减持717万股套现19亿元,家族控股结构引发治理质疑[54] 增长前景 - 乐观情景下现有产权释放空间可支撑4-6年增长,悲观情景下仍能维持2-3年[34] - 运动饮料业务若保持200%增速,2025年收入有望达45亿元,市占率提升至12%[39] - 参考农夫山泉包装水业务32:68的产权结构,显示东鹏仍有调整空间应对市场竞争[33] - 港股二次IPO若成功将缓解现金流压力,兑付短期借款[55]
中国功能饮料行业研究报告:场景化消费驱动线下增长
南京掌控网络科技· 2025-04-27 18:0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中国功能饮料行业发展态势良好,领跑软饮市场结构性增长,线下即时性场景构建消费护城河,市场竞争格局分散,长尾市场空间广阔,头部企业各有优势与挑战,未来行业增长潜力大 [15][36][5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功能饮料行业现状 - 2024年社会消费总额稳步增长,饮料类市场分化,无糖茶饮、功能饮料等健康化品类贡献主要增量,传统品类销量下滑,饮料作为“可选中的刚需”更易受健康观念冲击 [11] -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软饮市场,2019 - 2024年复合增长率为4.7%,功能饮料是增长最快的细分品类,2019 - 2024年年复合增长率达8.3% [12][17] - 中国功能饮料市场规模由2019年的1119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665亿元,能量饮料是规模最大的细分品类,2024年零售额占比66.9%,运动饮料是增长最快的细分品类,2024年零售额占比32.8% [20] - 中国能量饮料市场规模由2019年的770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114亿元,预计2029年将增长至1807亿元;按销量计,2019 - 2024年年复合增长率约为8.1%,预计2029年将增长至117亿升 [24] 功能饮料行业趋势 - 中国软饮产品销售线下渠道主导与线上高速增长双轨并行,2019 - 2024年线上渠道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4.0%,2024年线下渠道占比达90.6%;功能饮料销售以线下渠道为主,传统渠道、现代渠道及加油站商店是主要板块,在线渠道崛起,2019 - 2024年年复合增长率为13.2% [32][35] - 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驱动人均软饮产品消费增长,2024年人均软饮年消费量约197.8升,远低于美、德、日等市场;消费者追求高质价比产品;销售渠道精细化,线上渠道普及,线下实体店仍是主流选择,智能售货柜受青睐,下沉市场渠道有渗透空间 [39][40][41] 功能饮料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功能饮料行业CR5集中度较低,前五企业合计份额61.6%,“其他”品牌占比高达38.4%,东鹏饮料以26.3%的销量份额位居榜首,核心优势在于下沉市场渗透与大包装策略 [53] - 中国能量饮料市场呈现双寡头主导、长尾多元竞争的格局,红牛与东鹏特饮分别以高端品牌心智与大众市场渗透形成核心壁垒,近年东鹏饮料后来居上,市场份额达40.1% [57] 企业案例 - 东鹏饮料是上交所主板上市公司,以能量饮料为核心实施多品类战略,2024年营收158.39亿元;2021 - 2024年业绩爆发式增长,市场份额从15%跃升至26.3%,未来需突破电解质饮料毛利率偏低及竞品挤压的挑战;“补水啦”电解质水2024年销售额激增280%至14.95亿元,市场份额从5.30%攀升至9.40%,超越宝矿力水特跻身行业第二 [59][62][67] - 华彬集团是跨国企业,将红牛引入中国打造为超级单品;2020 - 2024年因商标纠纷市场份额骤降,2024年销售额同比微增1.3%,利润依赖单一产品,新品增长乏力;战马从2017年上市至今,以电竞为锚点构建“电竞 + 潮流运动”的立体化生态,成为抵御红牛纠纷风险、抢占年轻市场的关键布局 [68][70][74]
场景化消费驱动线下增?:中国功能饮料行业研究报告
勤策消费研究· 2025-04-27 16:4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中国功能饮料行业发展态势良好,领跑软饮市场结构性增长,线下即时性场景构建消费护城河,市场竞争格局分散,长尾市场空间广阔,头部企业各有优势与挑战,未来行业增长潜力大 [15][36][5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功能饮料行业现状 - 2024年社会消费总额稳步增长,饮料类市场分化,无糖茶饮、功能饮料等健康化品类贡献主要增量,传统品类销量下滑,饮料更易受健康观念冲击 [11] -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软饮市场,2019 - 2024年复合增长率为4.7%,功能饮料是增长最快的细分品类,2019 - 2024年年复合增长率达8.3% [12][17] - 中国功能饮料市场规模由2019年的1119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665亿元,能量饮料是规模最大的细分品类,运动饮料是增长最快的细分品类 [20] - 中国能量饮料市场规模由2019年的770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114亿元,预计2029年将增长至1807亿元 [24] 功能饮料行业趋势 - 中国软饮产品销售线下渠道主导与线上高速增长双轨并行,功能饮料销售以线下渠道为主,加油站商店是重要消费渠道,在线渠道崛起且预计未来五年维持高速增长 [30][35] - 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驱动人均软饮产品消费增长,中国软饮行业增长潜力大;消费者追求高质价比产品;销售渠道精细化,智能售货柜受青睐,下沉市场渠道有渗透空间 [39][40][41] 功能饮料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功能饮料行业CR5集中度较低,长尾市场空间广阔,前五企业合计份额61.6%,“其他”品牌占比38.4%,东鹏饮料以26.3%的销量份额位居榜首 [53] - 中国能量饮料市场呈现双寡头主导、长尾多元竞争的格局,红牛与东鹏特饮形成核心壁垒,东鹏饮料后来居上,市场份额达40.1% [57] 企业案例 - 东鹏饮料以能量饮料为核心实施多品类战略,2024年营收158.39亿元,业绩持续爆发式增长,市场份额从15%跃升至26.3%,“补水啦”电解质水成为增长引擎,市场份额升至9.40% [59][62][67] - 华彬集团将红牛引入中国,打造为超级单品,但因商标纠纷市场份额骤降,2024年销售额210.9亿元,战马以电竞为锚点构建立体化生态,是抵御风险、抢占年轻市场的关键布局 [68][7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