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动

搜索文档
东鹏饮料20250828
2025-08-28 23:15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东鹏饮料(东鹏特饮)[1] * 能量饮料行业[2] * 电解质水市场(补水啦)[2] * 果汁茶市场[2] * 即饮咖啡市场[10] 核心观点和论据 东鹏特饮成长性与市场策略 * 东鹏特饮通过性价比优势吸引价格敏感型消费者 如体力劳动者 外卖小哥和滴滴司机 推动能量饮料行业整体需求增长[4] * 预计2025年仍保持25%以上增速 未来在达到200亿销售额后仍有10%-15%增长潜力[2][4] * 以广东市场为基准进行全国推算 广东市场终端网点铺货量达40万个 动销增长高个位数[4] 其他产品线市场空间与竞争 * 补水啦电解质水凭借低价策略 乐观估计市场规模达70-80亿元 但均价低于脉动(脉动规模60亿元 海之言30亿元)[5] * 果汁茶市场竞争激烈 面临康师傅冰红茶(规模100亿元)和统一冰红茶(规模50亿元)的压力 预计带来约20亿元市场空间[5][6] * 东鹏饮料积极布局平台化公司 尝试茶饮 有糖/无糖产品 保健水 电解质水和能量饮料等多个赛道 关注规模较大且竞争格局相对宽松的领域[7][8] 市场竞争格局与应对策略 * 能量饮料市场竞争对手为华彬红牛 电解质水市场包括脉动等品牌 东鹏凭借渠道和生产效率优势 通过性价比产品抢占市场份额[9] * 即饮咖啡市场受消费者习惯和连锁咖啡店竞争影响 发展受限 但可通过高性价比策略与星巴克等品牌竞争[10] 成本 盈利与估值 * 原材料成本下降(如PET瓶及糖类成本降低)曾改善龙头公司毛利率 但2025年行业竞争加剧和费用投放增加可能导致盈利改善放缓[11] * 预测2026年归母净利润约60亿元 对应当前估值下26.5倍市盈率 在流动性充裕和成长性环境下 估值具备一定性价比[3][13] * 长期盈利空间存在不确定性 新品推出可能对整体盈利造成拖累(如补水类产品和果汁茶盈利能力有限)[12] 其他重要内容 * 东鹏饮料现有销售网点420万个 预计未来将覆盖果汁茶产品[6] * 中小品牌主动降价增加行业内卷程度 各公司加大费用投放(如开盖赢奖活动增多)[11] * 即饮咖啡市场受到瑞幸等连锁咖啡店低价策略影响 消费者习惯尚未完全形成[10]
饮料“1元换购”,换“哭”经销商?
36氪· 2025-08-20 11:45
饮品行业促销策略分析 - 1元换购活动成为饮品品牌夏季促销的核心手段 中奖率高达25%-30% 显著刺激消费者购买欲望和复购行为[1][4] - 多个头部品牌包括农夫山泉、可口可乐、脉动均采用类似促销模式 通过现金红包、第二批立减等多重形式强化市场竞争力[4] 经销商运营压力 - 经销商需承担1元换购产生的差价垫付 例如进价2元产品仅以1元兑换 单瓶差价达1元 且账期长达60-90天 对现金流造成显著压力[7] - 跨区域兑换漏洞导致非本地销售产品集中兑付 部分地区出现瓶盖造假灰色产业链 进一步加剧经销商损失[8][9] - 线上购买产品线下兑换、防窜货系统触发封号等规则冲突 导致经销商与终端门店矛盾激化[9][10] 品牌方规则设计缺陷 - 促销规则未明确兑换区域限制 消费者可通过实时定位匹配5家门店 但未限制购买渠道 造成经销商承担非本地货品兑换成本[10][13] - 验证机制缺乏透明度 未明确界定跨区域兑换、线上购买等场景的合规性 直接影响终端执行意愿[10][12] - 品牌方倾向于维持粗放式规则 通过占用经销商现金流、扩大兑换范围等方式强化市场竞争 短期内提升销量但长期损害渠道健康[13][15] 市场长期影响 - 若1元换购持续推行 可能导致消费者对促销活动敏感度下降 经销商动力减弱 最终形成品牌、渠道、消费者三输局面[16][17] - 当前饮品行业陷入价格战内卷 品牌将短期销售周期置于渠道合作关系之上 经销商可替代性被进一步放大[15][17]
维生素饮料真的能补维生素?那又该怎么选呢?
新华网· 2025-08-09 12:56
行业背景与消费趋势 - 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导致年轻人作息与饮食不规律 健康意识提升推动消费者通过日常饮食改善健康状况 [1] - 维生素饮料因便捷补给方式和广泛宣传成为年轻人热门选择 满足快节奏生活下的营养需求 [1][2] 维生素饮料的科学依据 - 维生素C可缓解疲劳并改善皮肤健康 维生素B族对维持神经系统和能量代谢至关重要 [2] - 水溶性维生素(B族和C)需通过日常饮食持续补充 因不易在人体内长期储存 [2] - 维生素饮料可作为营养补给手段 帮助补充营养并维持身体健康 [2] 产品成分差异与检测结果 - 市面维生素饮料品牌及口味繁多 宣称富含维生素C/B族/E等多种成分 [3] - 专业检测显示不同产品维生素种类和含量存在显著差异 脉动在多种维生素测试中表现突出 [4] - 具体检测数据:脉动含维生素C 42.8mg/100g 维生素B6 0.931mg/kg 维生素B3 1.58×10^5pg/100g 部分样品未检出关键维生素成分 [4] 科学选购标准 - 选购需关注维生素添加量与种类全面性 重点补充维生素C/B3/B6 [5] - 脉动单瓶维生素含量约等于150颗樱桃的维生素C 62颗巴旦木的维生素B3 2颗牛油果的维生素B6 [5] - 中国营养学会"智慧选择"标签认证帮助识别健康产品 脉动为首个获得该认证的饮料品牌 [7] 行业规范与消费建议 - 消费者需注意成分差异和品牌识别 以发挥维生素饮料的健康价值 [7] - 保持科学理性消费态度 根据自身需求合理安排饮用量和频率 [7]
《营养大真探》揭秘:维生素饮料真的能补维生素吗?市面上的维生素饮料你真的选对了吗?
新华网财经· 2025-08-08 16:39
维生素饮料市场概况 - 现代快节奏生活中年轻人因作息饮食不规律对便捷维生素补给需求上升[2] - 脉动等品牌凭借便捷性和广泛宣传成为年轻消费者首选[2] - 维生素饮料市场增速发展势头有望保持[17] 维生素补充的科学依据 - 维生素C可缓解疲劳改善皮肤健康 维生素B族对神经系统和能量代谢至关重要[4] - 水溶性维生素(B族和C)需通过日常饮食持续补充[4] - 熬夜加班人群补充维生素B3等营养素可缓解头晕脑胀症状[4] 产品成分实验分析 - 市面维生素饮料维生素种类和含量差异显著 脉动在多项测试中表现突出[9] - 实验数据对比(单位:mg/100g或ug/100g): - 维生素C:脉动42.8 样品一24.6 样品二23.3 样品三未检出[10] - 维生素B6:脉动0.931mg/kg 样品一/二未检出 样品三0.967mg/kg[10] - 维生素B3:脉动1.58×10³ 样品一/二未检出 样品三1.11×10³[10] 科学选购标准 - 需关注产品标签中维生素种类和含量 重点补充B3/B6及维生素C[12] - 脉动单瓶营养含量相当于150颗樱桃维生素C/62颗巴旦木维生素B3/2颗牛油果维生素B6[12] - 中国营养学会"智慧选择"标签认证可作参考 脉动为首个获认证饮料品牌[14] 品牌竞争力分析 - 热销饮料品牌需依靠科学配方和科研实力支撑[15] - 脉动通过全面高含量维生素配方精准满足消费者健康需求[15]
夏天新晋“价格刺客”,坑哭多少打工人?
虎嗅· 2025-08-06 08:43
自动售货机行业现状 - 全国自动售货机存量从2016年24.6万台增长至2024年约189万台 预计2025年突破200万台[88][100] - 行业头部企业友宝近三年净利率分别为-7% -11% -12% 三年累计亏损8亿元[91][92] - 智能售货机成为饮料厂商移动广告牌 元气森林 农夫山泉等企业大量布局[73] 产品定价策略 - 自动售货机饮料价格显著高于传统渠道 500ml宝矿力售价10元 旺仔牛奶售价12元[14][15] - 普通超市3.5元阿萨姆奶茶在售货机售价8元 脉动饮料售价10元[10] - 价格标签被刻意隐藏 消费者需点击图标或在手机端查看价格[20][21] 消费行为分析 - 智能售货机采用"先取货后结算"模式 消费者刷脸开门即默认购买 关门后自动扣款[23][24] - 设备布点集中于写字楼 地铁口 电梯旁等高频流量区域 利用消费者急需心态促成交易[17][39] - 支付流程设计使消费者无法取消订单或申请退款[25][32] 技术演进与成本结构 - 新一代售货机应用AI视觉识别技术 运营成本较早期无人零售模式降低[71] - 场地租金与设备维护构成主要成本 人工智能系统实际运营成本高昂[93][94] - 亚马逊无人超市每1000笔订单需700次人工核查 部分国内企业采用摄像头监控结算 单笔成本0.09元[95][97] 行业发展历程 - 无人零售概念于2016-2017年爆发 全国累计落地2.5万个无人货架及200家无人便利店[58] - 行业因高货损率(普遍超10% 最高超60%)及运营成本问题在2018年陷入低谷[67][70] - 智能售货机作为折中方案重新崛起 兼顾成本控制与用户体验[72] 应用场景拓展 - 售货机商品品类从饮料零食扩展至黄金 潮玩 药品等细分领域[80][83][84] - 设备覆盖场景包括博物馆文创销售 医院医疗用品供应及公交车移动冰柜等[78][81][83] - 行业头部企业营收保持增长 2024年收益29.19亿元同比增长9.2%[92]
食品饮料健康新标识出炉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04 19:30
行业趋势 - 中国消费者日益关注食品营养成分 推动健康化消费转型 [1] - 权威机构推出预包装食品"智慧选择"标识 将复杂营养数据转化为直观√标识 帮助消费者快速识别低油低盐低糖产品 [1] - 标识由中国营养学会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 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等权威机构共同制定 [1] - 包装正面标识核心作用是引导消费者关注油盐糖含量 简化选择过程 [1] - 这是中国首个由国字号权威机构正式发布的包装正面营养标识 [1] 市场影响 - 智慧选择标识将掀起饮料行业健康化转型浪潮 [1] - 传统高糖高热量饮料市场份额逐渐萎缩 健康饮品需求日益增长 [3] - 健康饮品市场将迎来更激烈竞争 快速响应健康趋势的品牌更具竞争优势 [3] - 营养标签成为消费者选择健康饮品的重要依据 [2] 企业案例 - 脉动成为饮料品类首个获得智慧选择标识使用的品牌 [3] - 脉动早在2012年就实现产品全线低糖 近年推出0糖系列和电解质系列 [3] - 达能 亿滋等国际食品头部品牌成为首批获认证企业 其在产品营养健康方面具备实力优势 [2] - 获得标识相当于获得国家级权威科学营养机构背书的健康身份证 [2][3]
达能,“健康”增长
搜狐财经· 2025-08-02 17:00
全球业绩表现 - 2024年上半年全球销售额达137.37亿欧元,可比增长4.2%,其中销量/产品组合优化贡献2.6%,定价上调贡献1.7%,实现"量价齐升"的良性循环 [2][3] - 专业特殊营养业务同比增长12.9%,成为增速最快板块,第二季度增速进一步攀升至15.5%,销售额达7.04亿欧元 [3] - 经常性营业利润18.11亿欧元,利润率13.2%,同比提升49个基点 [3] 中国市场表现 - 中国市场(中国、北亚及大洋洲大区,CNAO)上半年销售额达20.17亿欧元,同比激增11.3%,第二季度增速达12.4% [6][7] - 经常性营业利润6.2亿欧元,利润率高达30.7%,同比提升12个基点,规模与盈利水平均创历史新高 [7] - 专业特殊营养业务上半年销售额达13.7亿欧元,第二季度增速飙升至15.5%,主要由爱他美奇迹Essensis系列拉动 [8][9] 产品与业务亮点 - 爱他美"3D乳黄金球"专利奶粉和医学营养品为代表的专业特殊营养业务表现亮眼,销售额飙升 [1][4] - 脉动品牌通过与手游IP"原神"推出联名电解质水,上半年带动达能饮用水板块销售额达4.45亿欧元,同比增长7.7% [11] - 公司近期完成对美国植物基品牌Kate Farms多数股权收购,剑指肠道健康与医学营养赛道 [4][14] 战略与未来布局 - 公司将继续以"科学为本"推动创新,尤其在中国市场,超高端奶粉和医学营养品将成为长期增长极 [1][6] - "Renew Danone"战略第二阶段包括加速发展医学营养品、加码肠道健康与蛋白质产品、以"更积极"的姿态进行收购 [12] - 达能纽迪希亚发布25项重磅研究成果,其中8项聚焦突破性3D乳黄金球、母乳中的HMO及母源有益菌搭配益生元组合 [14] 资本市场反应 - 财报发布当日,公司股价应声上涨7%,创下年内最大单日涨幅之一 [6] - 分析师认为中国营养品业务的强劲表现打消了市场对该品类竞争力下降的担忧 [8]
东鹏饮料20250725
2025-07-28 09:42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能量饮料、电解质水、果汁茶、咖啡、有糖茶、运动饮料 - 公司:东鹏饮料、红牛、农夫山泉、康师傅、统一、元气森林、库迪、瑞幸、脉动、外星人、佳得乐、宝矿力水特、华彬红牛、维他柠檬茶 [1][2][3][5][6][8][9][10][11][12]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核心竞争壁垒 - 核心竞争壁垒在于卓越的效率管理,体现在生产和渠道管理两方面 [3] - 生产方面,董事长熟悉生产流程,强调总成本领先战略,2024 年单位制造费用 216 元/吨,低于 A 股上市饮料公司的 500 - 600 元/吨;2020 - 2024 年单位制造费用逐年下降,得益于规模化生产、科学化排班、一物一码数字化系统、自动化“黑灯工厂”及大包装产品发展 [2][3][4] - 渠道管理方面,信息化赋能使销售费用率从 2018 年的 33%降至 2024 年的 17%,提升投放效率并释放利润,实现产品高性价比和渠道高利润率 [2][4] 未来发展潜力 - 中期维度品类扩张有望超出市场预期,特饮、补水啦、果汁茶和咖啡品类增长势头强劲 [5] - 特饮自 2018 年的 28 亿元扩展至 2024 年的 133 亿元,中国能量饮料行业增长主要因东鹏吸引新消费人群,且覆盖大众消费场景,与红牛定位不同 [5] 与红牛的区别 - 市场策略和增长模式不同,东鹏蓝领用户占比是红牛两倍,通过高性价比、渠道让利和全国化扩张扩大行业规模 [6] - 定价上,红牛 250 毫升售价 6 元,东鹏 500 毫升售价 5 元;渠道利润率上,东鹏经销商每箱毛利 12 元,红牛仅 3.2 元 [6] - 渠道扩展上,东鹏网点从 2018 年的 60 万家增至 2024 年的 400 万家,位列行业第一梯队,且单点卖力有提升空间 [6] 补水了竞争优势 - 竞争优势体现在极致性价比和强大渠道能力 [7] - 性价比上,一升装零售价 5 元,是主流竞品一半,渠道利润率 93%,远超竞品 [8] - 渠道覆盖上,2024 年底网点接近 270 万个,2025 年预计超 300 万个,远超竞品 [8] - 运动饮料行业需求自 2023 年复合增速 17%以上,东鹏销售额从 2023 年的 4 亿元增至 2024 年的 15 亿元,2025 年有望超 25 亿元 [8] 中国市场前景 - 发展前景乐观,作为本土化企业有望超脉动成为行业领军者,2024 年脉动销售额约 60 亿元 [9] - 果汁茶高性价比,一升装零售价 5 元,中奖率 45%,实际成本约 4 元,低于竞品,且为终端店带来更高利润 [9][10] 渠道优势提升份额 - 通过广泛渠道网络和适配度优势提升份额,覆盖 400 万个网点,能量饮料与有糖茶消费者画像相似,面向年轻群体,注重性价比,凭借高效率占领市场 [11] 咖啡品类潜力 - 发展潜力巨大,顺应下线城市市场趋势,“大咖”500 毫升零售价 7 元,中奖率 45%,实际成本约 5 元,有价格优势 [12] - 下线城市咖啡门店密度低,东鹏大流通渠道提升购买便利性,有望接棒瑞幸做大市场 [12][13] 核心竞争逻辑 - 极致效率带来成本节约,将利润回馈给渠道和消费者,实现双赢,在消费力承压下强化竞争优势,品类扩张有望超预期,中期可能成平台型饮料巨头 [14]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东鹏若单位制造费用升至 300 元/吨,净利率将下降 10 个百分点,影响市场策略 [2][3] - 东鹏通过邀请流量明星代言,赞助体育节目、电竞赛事及音乐节等活动提高补水了品牌知名度,并将其定位升级为清淡型功能饮料,覆盖所有流汗场景 [8] - 有糖茶红海竞争阶段,维他柠檬茶曾挑战康师傅但因舆情未持续成功,东鹏有望凭借高效运营提升份额 [11]
食品饮料深度研究:破局与重构:中国软饮行业的发展新纪元
华泰证券· 2025-07-24 17:5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食品饮料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软饮料行业百亿大单品多诞生于2014年前,此后培育难度骤增,新消费时代有新机遇,企业需把握产业新趋势和机遇[15] - 短期25年行业成本红利有望延续,龙头企业利润波动相对可控,中长期行业增长逻辑转向“结构升级”,兼具产品创新与渠道精耕能力的企业能突围[18][103] 各部分总结 复盘:增量时代百亿单品迭出,存量时代加大单品培育难度 - 中国软饮赛道百亿单品有红牛、东鹏特饮等,多诞生于2014年前行业增量红利期,2014年后行业增速放缓,大单品培育陷入瓶颈[4][16][20] - 2014年前行业处于量增红利释放期,企业依托细分品类开拓和渠道全国化扩张实现增长;2014年后进入存量竞争时代,行业增速放缓,果汁等细分赛道衰退,企业竞争加剧[39] - 产品端和渠道端的同质化导致竞争维度单一,进入存量竞争时代后百亿大单品培育难度高[41] 剖析:健康化&功能化趋势渐起,新增量市场的出现有望孕育新品 - 日本软饮料发展核心主线是无糖化&功能化,驱动品类轮动周期,中国软饮料行业也呈现类似趋势,新兴细分赛道有增长势能[5][17][53] - 健康化方面,软饮无糖化低糖是全球趋势,国内无糖饮料始于1997年,2018年爆发,疫情后加速发展;功能化方面,底层逻辑是满足特定人群需求,国内泛功能属性饮料涌现,对标日本仍有挖掘空间[5][17][80] 展望:新趋势下如何把握产业新机遇? - 短期25年行业成本红利有望延续,龙头企业利润波动相对可控;中长期行业增长逻辑转向“结构升级”,企业需兼具产品创新与渠道精耕能力[18][103] - 产品端应顺消费新趋势寻找景气细分赛道,挖掘产品力突出、综合实力有支撑的单品,如养生水、气泡水、功能饮料等赛道[6][18][116] - 渠道端大企业依赖终端掌控能力守护基本盘,中小企业需在差异化渠道突破并向全渠道渗透[6][19][133] 投资建议 - 综合产品创新与渠道运营能力,优选行业龙头企业统一企业中国、农夫山泉、康师傅控股[138] - 农夫山泉是稀缺的平台型企业,产品研发与渠道运营能力领先,看好其25年包装水业务重拾份额、无糖茶业务收入延续成长速度[139] - 统一企业中国持续巩固研发创新能力,加速补足渠道短板,看好其产品创新与渠道建设共促收入增长,25年利润率提升[140] - 康师傅控股“通路精耕”渠道优势明显,优化产品研发模式,看好其利润率提升逻辑持续兑现,是现金流稳健的高股息标的[141]
破局与重构:中国软饮行业的发展新纪元
华泰证券· 2025-07-24 12:0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食品饮料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软饮料行业正处存量破局关键阶段,新消费趋势推动行业向“功能 + 情感 + 价值”方向发展,兼具产品创新与渠道精耕能力的企业有望突围[1][4] - 2014 年前百亿单品多诞生于增量红利期,此后增速放缓、竞争加剧,大单品培育难度增大,新消费需求延展竞争维度[15][35] - 健康化、功能化趋势为行业带来新增量市场,无糖茶饮、养生水等新兴细分赛道潜力大[16][50] - 短期 25 年行业成本红利延续,龙头企业利润波动可控;中长期行业增长转向结构升级,产品创新和渠道建设是核心竞争力[17][97] 分组1:复盘——增量时代百亿单品迭出,存量时代加大单品培育难度 - 中国软饮赛道空间广阔,现存百亿单品如红牛、东鹏特饮等多诞生于 2014 年前增量红利期,此后增速放缓、竞争加剧,大单品培育困难[2][15] - 2013 年前行业量增红利释放,企业靠品类开拓和渠道扩张增长;2014 年后进入存量竞争,增速放缓,果汁等细分赛道衰退[35] - 产品和渠道维度同质化竞争激烈,新消费时代 Z 世代成消费主力,消费偏好多元,延展行业竞争维度[37][40] 分组2:剖析——健康化&功能化趋势渐起,新增量市场的出现有望孕育新品 - 日本软饮料发展主线是无糖化和功能化,驱动品类轮动;中国健康化、功能化趋势渐起,新兴细分赛道潜力大[16][51] - 全球健康化饮料渗透加速、含糖量降低,国内无糖饮料始于 1997 年,爆发于 2018 年,经历代糖产品创新和纯茶品类升级两阶段[63][75] - 功能化是企业摆脱同质化竞争的手段,可延长产品生命周期,国内功能性饮料挖掘空间大[78][80] - 国内传统企业推新加速,无糖茶、运动饮料、养生水等新品迭出,推新方向包括降低糖度、提升性价比、规格和口味变化等[81][93] 分组3:展望——新趋势下如何把握产业新机遇 - 短期 25 年行业成本红利延续,龙头企业利润波动可控;瓶装水竞争缓和,农夫山泉重拾份额;无糖茶竞争加剧,东方树叶市占率提升;功能饮料竞争激烈,东鹏表现亮眼[97][100][102] - 长期产品创新和渠道建设是核心,从消费新趋势找景气赛道,再选产品力强的单品;养生水、高浓度果汁、气泡水、碳酸茶、功能饮料等赛道潜力大[104][108][119] - 渠道能力是区隔企业实力的关键,大企业靠终端掌控守护基本盘,中小企业需在差异化渠道突破并向全渠道渗透[130] 分组4:投资建议 - 新趋势下无糖茶饮、养生水等赛道成长性强,推荐农夫山泉、统一企业中国、康师傅控股[5] - 农夫山泉是平台型企业,产品研发和渠道运营领先,看好包装水、无糖茶业务及 NFC 果汁发展[134] - 统一企业中国巩固研发创新,补足渠道短板,成本和费效比改善有望提升利润率[135] - 康师傅控股渠道覆盖深入高效,优化产品研发模式,看好利润率提升和高股息价值[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