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化消费
搜索文档
白酒行业经销商订货模式:变革、创新与未来趋势
搜狐财经· 2025-10-29 16:44
引言 白酒行业作为中国传统消费品行业的支柱之一,其销售渠道的构建与运营一直是企业竞争的核心要素。 在白酒的销售链条中,经销商订货模式作为连接生产端与消费端的关键环节,不仅影响着企业的市场覆 盖率与销售效率,更直接关系到品牌价值的传递与消费者需求的满足。随着消费升级、数字化浪潮的冲 击以及市场竞争格局的演变,白酒行业的经销商订货模式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本文将从传统模式 的困境、数字化创新的实践、新兴渠道的崛起以及未来趋势的展望等维度,深入剖析白酒行业经销商订 货模式的现状与未来。 一、传统经销商订货模式的困境与挑战 1.1 信息不对称与效率低下 1.3 库存周转率低与资金压力 传统经销商订货模式缺乏动态库存管理能力,导致畅销品缺货与滞销品积压并存。据统计,传统模式下 经销商库存周转率平均为4.2次/年,较行业优秀水平(6.8次/年)差距显著,其中25%的库存积压源于对 终端需求的误判。此外,经销商长期扮演"商品搬运工"角色,毛利空间被压缩至5%-8%,缺乏动力投入 终端服务,进一步加剧了资金周转压力。 二、数字化创新:重构经销商订货模式的基石 2.1 数字化订货平台的崛起 面对传统模式的困境,白酒企业纷纷布 ...
从泡面到文创雪糕,一节车厢,浓缩二十年食品饮料消费变迁
36氪· 2025-10-09 09:00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旅客在火车车厢内的食品饮料消费偏好,从过去以满足基本饱腹需求为主的功能性产品,转变为追求便携、健康、新鲜口感及情绪价值的场景化、体验型产品,这一变迁反映了过去二十年中国食品饮料行业的创新与发展历程 [6][9][37] 旅游消费趋势演变 - 1999年首个国庆黄金周全国出游人数28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41亿元 [5] - 2024年国庆假期全国国内出游人数增至7.65亿人次,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达到7008.17亿元 [5] - 2024年国庆假期,江西景德镇酒店10月1日入住量同比增加30%,北京升旗仪式搜索热度环比增长12倍 [5] 早期车厢食品(约1995-2000年代) - 康师傅1992年推出红烧牛肉面,其纸碗包装和内置叉子解决了火车上泡面的容器问题,定价1.98元远低于当时火车餐食10多元的价格 [12][14] - 康师傅在面中增加牛肉酱料包,相比仅含调味粉包的产品更具风味吸引力,其创始人因在火车上食用泡面香味吸引乘客而发现市场需求 [14] - 统一老坛酸菜牛肉面、康师傅小鸡炖蘑菇面等本土风味产品进一步推动了泡面在车厢的普及 [15] - 有友泡椒凤爪的小块分袋设计适合分享,辣味具有"破冰"作用;娃哈哈八宝粥开盖即饮设计便于在颠簸车厢食用;香飘飘杯装奶茶依靠车厢热水即可冲泡 [18][20][22][24] 现代车厢食品消费新趋势 - 周黑鸭2012年引入气调锁鲜包装,将保质期延长至3-5天,提升了便携性和口感新鲜度,2023年在交通枢纽渠道门店净增141家,总数达319家 [27][28] - 冻干技术应用广泛:三顿半即溶咖啡小罐装、水獭吨吨冻干果茶、柠檬共和国柠檬液等产品满足乘客对现制口感饮品的需求,其中"冻干咖啡"关键词下商品GMV在2024年国庆前同比增长271.49% [30][31][33][35][37] - 健康即食零食受青睐:"每日坚果"关键词商品GMV同比增长68.13%,其中"沃隆"品牌GMV同比提升170.17%;酸奶品牌"安慕希"关键词下产品GMV同比增长78.09% [37] 车厢作为文旅体验场景 - 广西铁路和武汉火车站推出火车主题或车站造型的文创雪糕,将饮食与在地文化体验结合 [38][39][42] - 车厢内出现以地域特色为主的"新火车三件套",如内蒙古手撕牛肉、新疆西梅等无品牌但突出产地标识的零食,以及青岛高粱饴、南昌客运段的煌上煌牛肉干等地方品牌产品 [43][45][47] - 列车菜单引入蔡林记牛肉热干面、秋林哈尔滨红肠等各地特色预包装食品,使车厢成为地域美食的展示平台 [47]
以“鲜”为媒,文商旅融合 如东烹出“双节”活力“大餐”
扬子晚报网· 2025-10-08 19:50
活动概况与核心成果 - 活动以“游在南通鲜到如东”为主题,在国庆中秋双节期间举办海鲜美食嘉年华暨促销活动,核心是实践文商旅融合 [1] - 活动累计参与人次超6万,其中上海及外地游客超3200人,总销售额超1400万元 [1] - 活动通过串联美食、音乐、赛事、科技与消费,展示了超越传统观光旅游的假日经济新内涵 [1] 海鲜产业的品牌与文化升级 - 如东作为“中国海鲜之乡”,拥有文蛤、栟茶煨竹蛏、黄泥螺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海鲜是本地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和对外名片 [2] - 活动设有43个美食摊位,其中15个为本港海鲜档口,现场演绎汤鲜、贝鲜、虾鲜、蟹鲜、鱼鲜五大主题 [2] - 通过家庭烹饪赛和明星品鉴等环节,海鲜从食材升级为文化符号,活动期间产生380桌海鲜订单,显示消费者对海鲜文化的认可 [5] 多元业态融合提升体验与引流 - 音乐演出从“氛围点缀”升级为“流量引擎”,通过乐队演唱、明星献唱(如刘大成、云飞)等构建“听觉吸引—情感共鸣—消费转化”链路 [6] - 活动包含亲子魔术剧、剧团展演、少儿朗诵等,覆盖不同年龄层兴趣点,同时通过“苏超”赛事直播打造“体育+美食”强记忆点 [6][8] - 加入VR体验、机器人互动、文创非遗展等科技与文化元素,回应现代游客追求有情感、有互动、有记忆的体验需求 [8] 消费场景构建与销售提振策略 - 活动构建了美食展销、汽车体验、品质生活、科技文创等多个主题消费场景,使消费行为在“逛、吃、玩、看”中自然发生 [9] - 场景化消费效果显著,例如万顺源包子一天卖出1000多个,燕京啤酒每天销量近200箱 [9] - 采用“政策+活动”双轮驱动,结合汽车家电专属优惠、幸运抽奖、网红直播等方式激发消费热情,最终实现1400万元总销售额 [9][11] 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计划常态化运营海鲜美食街,通过优化硬件、丰富业态、提升服务、强化营销,将节庆的爆发式狂欢转化为可持续的常态化吸引力 [11]
“不等双11”背后:苏宁易购何以抢占家电零售变局主场?
经济观察网· 2025-09-29 19:34
核心战略观点 - 公司将双11大促全面提前至国庆档期,自9月30日开启并持续44天,意图将国庆黄金周打造为双11消费的新阵地 [1][2] - 此举并非简单的促销前置,而是一场深思熟虑的"系统战",核心战略是通过"价格补贴机制+强化零供合作+门店场景升级"的组合拳重新定义大促规则 [1][5] - 战略意义在于重塑家电零售的竞争逻辑,将价格力内化为系统能力,为行业在存量时代的高质量发展探索路径 [9] 市场背景与消费者需求变迁 - 家电行业已告别高速增长的增量时代,进入存量博弈阶段,单纯依靠信息不对称和流量红利的价格战边际效应急剧递减 [2] - 消费者需求从"功能型"跃升至注重"场景化与品质化",购买家电被视为"家庭生态的一环",对绿色低碳、智能交互、健康除菌等特性要求更高 [2] - 线上流量见顶使得线下实体门店的价值被重新发现,消费者的体验价值正超越交易本身,"可逛、可玩、可触摸"的体验成为促进消费的关键一环 [2] 具体策略与执行方案 - 推出"超级补"计划,基于刚需、升级、家装三类核心场景打造产品矩阵,并匹配10%-15%-20%的梯度补贴 [5] - 联合品牌方打造行业联盟,海尔、美的、海信、博西等主流品牌集体站台并共同加码补贴 [5] - 双11期间将联合品牌打造超百款新品、爆品,涵盖四筒洗衣机、163吋巨幕电视、AR巨幕眼镜等 [5] - 国庆期间在哈尔滨、无锡、南昌等城市集中开设一批最高规格的Suning Max店,门店融合前沿科技与生活方式,并扩容3C数码、智能清洁等趋势品类 [7] 竞争优势与战略意图 - "全国门店网络+本地化运营"构成的实体壁垒是核心资产,线上无法替代,门店体系集展示、体验、销售、服务于一体 [8] - 构建"趋势引领+品牌共生"的生态优势,公司与头部品牌共同定义产品标准、引领消费趋势,确保新品、爆款资源的首发优势和供给稳定性 [8] - 通过"节点融合+心智抢占"实现战略升维,将"国庆买家电,就上苏宁易购"与"双11主场在苏宁"两个认知捆绑,实现"1+1>2"的营销效果 [8]
新业态!新场景!中央大街“老商业”兴起“爆改潮”
搜狐财经· 2025-08-23 19:02
核心观点 - 哈尔滨中央大街周边商场通过引入潮玩品牌、打造体验式场景和二次元经济等新零售模式 实现从传统商品销售向体验式消费转型 显著提升客流量和商业活力 [1][4][8] 业态升级策略 - 四家商场总计新开潮品店百余家 新开辟20多个体验专区 优化升级后商场客流量平均增加20%-30% [1] - 道里松雷商厦设置非物质文化体验区 吸引市民游客现场体验 客流量增加20% [4] - 百盛购物五楼改造为尔滨故事主题街区 增加餐饮、潮玩、影院等业态 今年上半年客流量达原来的20倍 [11] 体验式消费场景 - 中央商城通过bobochii文创产品展示互动(如毛绒玩具"炒大鹅") 提升情绪价值 产品十分钟售罄 [1] - 道里松雷商厦嗨咪乐专柜提供自制玩偶体验 游客可填充并装饰玩偶 增强参与感 [2] - 百盛购物引入尔滨摩登时光记忆影城 设计雪乡厅、冰雪大世界厅等主题影厅 融合本地景点特色 [8] 二次元经济赋能 - 松雷商厦中央大街店打造二次元街区 引进8家二次元品牌(暴蒙、墟弥、卡游等) [5] - 商场举办二次元新品发售、随舞等活动 暑期活动高峰时两天吸引约2000人次客流 整体客流提升30% [8] - 百盛购物计划将负一层改造为二次元文化广场 包含痛屋、舞台等场景 满足一站式体验需求 [8] 客群定位与业态创新 - 百盛购物聚焦年轻家庭及新青年客群 从店铺环境、动线设计到商品配置全面调整 [10] - 松雷商厦通过二次元业态吸引年轻消费者 实现一站式消费(联名奶茶、谷子店、聚餐等) [6][8] - 商场利用二次元店铺自带线上引流能力 将人气流量转化为商业街区消费流量 [8]
湘财证券走进百联股份:引领次元文化新消费,共筑商业生态新势能
全景网· 2025-08-12 17:53
公司活动背景与目的 - 活动由上海证券交易所等机构联合主办 百联股份等承办 旨在提升投资者对沪市公司投资价值的认识 传递公司发展亮点[1] - 活动名称为"我是股东——走进百联股份与高质量同行" 通过全景网播出[1] 公司战略定位与发展历程 - 百联股份被定位为上海商业标志性企业 发展历程涵盖从永安公司等四大公司起步 通过多次合并重组形成多元化业态布局[3] - 公司业态覆盖百货商店 大型综合超市 连锁专业店等多种形式[3] 新消费战略实施 - 公司敏锐捕捉二次元文化在年轻消费群体中的潜力 通过创新营销策略和场景化消费体验覆盖全零售业态[4] - 在奥特莱斯领域创新运营模式 杭州奥莱将中国园林风格融入购物环境 提出"一座奥莱一日假"理念[4] - 数字化转型成果包括第一百货商业中心 百联TX淮海 上海妇女商店的成功调改 以及在成都熊猫基地附近布局奥特莱斯项目[4] 行业趋势分析 - 零售行业作为GDP三驾马车之一 面临客流量和客单价下降挑战 奢侈品领域受影响尤为明显[5] - 线下零售需聚焦消费者服务体验和情绪满足 商务部推动的零售业创新促使传统零售商向个性化服务转型[5] - 中国Z世代人口占比20% 消费贡献达40% 其追求沉浸体验与打卡互动的特性推动线下百货与二次元文化深度融合[5] 技术创新应用 - 公司在B端广泛应用AI技术于数据分析 内容生成和结构优化 提升决策效率[5] - C端尝试将AI应用于会员体系和产品开发 如永安公司利用机器人举办时装秀[5] 二次元商业布局 - 百联ZX创趣场为国内首家二次元商业主题商业体 2023年1月开业 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 可经营面积5,200平方米[6] - 项目汇聚万代魂 Aniplex 东映动画等头部品牌 首创大屏互动 次元涂鸦墙等标准玩法[6] - 公司认为二次元产业生命周期长 随Z世代消费能力提升 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6] 投资者关系管理 - 公司连续第二年举办中小投资者走进活动 体现对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的重视[3] - 活动为投资者提供深入了解公司的机会 搭建上市公司与投资者的沟通平台[6]
新势力不断崛起,济南本土传统商超如何重构“人货场”
齐鲁晚报网· 2025-08-11 23:22
核心观点 - 济南商超行业在2025年迎来深度调整 各大商超巨头通过业态创新和供应链重构进行转型 从传统卖商品转向卖体验的新零售模式 [1] 业态创新与场景化消费 - 永辉超市龙湖济南北宸天街店完成胖东来式调改后销售同比增长超400% 成交客流同比提升150%以上 烘焙和熟食等鲜食类商品增长明显 [2] - 永辉济南龙湖奥体天街店近半数商品被汰换 调整后商品结构接近胖东来商品结构的80% [2] - 盒马鲜生通过设置海鲜加工区和用餐区实现购物+餐饮场景深度融合 印象济南店开业首日一小时售出4条三文鱼 金枕榴莲销量破万元 [3][4] - 盒马鲜生提升鲜食比例并强化季节性选品 夏季主推精酿啤酒和冰镇水果切盒 冬季力推火锅食材套餐 [4] - 家家悦济南中海环宇城店增设家悦烘焙面包房和开放式厨房体验区 增强消费体验 [5] 门店调改与数字化运营 - 家家悦在济南调改四家门店 通过分析114万张购物小票数据撤换40%同质化商品并引进2000余种新品 调改后门店平均销售收入保持20%-30%增长 [5] - 家家悦建立会员数据库分析周边3公里客群画像 自有品牌产品占比达13.63% [6] - 大润发唐冶店以线上店形式运营 通过App实现线上线下价格同步 最快30分钟送达 降低运营成本 [6] - 银座超市七里山店通过优化购物动线和扩大鲜食加工区 调改后两个月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2.13% 新开门店客流量提升10倍以上 [6] - 银座依托自有供应链打造InZone等自有品牌 实现品质成本可控和商品性价比提升 [6] 市场扩张与竞争格局 - 山姆会员商店济南首店预计2026年12月底前开业 [7] - 盒马鲜生7月在济南新增三家门店 从核心城区向东部新兴居住区延伸 预计年内全部开业 [7] - 济南华联超市2024年销售额28.1042亿元 同比下滑5.0% 门店总数21个 同比下滑4.5% [7] - 沃尔玛和家乐福等国际商超巨头曾进入济南市场但相继退出 [7] 行业转型方向 - 传统商超受电商和社区团购冲击面临客流下滑 需通过体验升级、服务创新、数字化融合及文化赋能实现转型 [8] - 具体措施包括场景化改造延长购物时间、完善供应链管理体系、推进人工智能+消费场景落地以及深度融合地域文化特色 [8]
解构单身经济Vol.1:一人户消费大盘点
凯度消费者指数· 2025-07-31 11:53
人口结构与家庭形态变迁 - 2010-2020年中国平均家庭户人口从3.10人降至2.62人,一人户占比持续攀升,推动"单身经济"成为重要市场变量 [1] 一人户消费行为特征 - 一人户呈现高频购买趋势,食品类、饮料类、家清类和个护类消费频次显著,但五大品类购买均价承压,尤其家清类和个护类更追求平价替代 [4] - 消费行为表现为高频(购买频次同比+6.2%)、少量(单次购买量-0.5%)和理性(购买均价-4.0%) [5] - 更注重产品性价比和场景化消费,兼具功能细分需求与"悦己"体验 [7] 品类消费偏好 - **功能型产品**:功能饮料、即饮咖啡、即饮茶占比高,契合快节奏生活下的即时需求 [10] - **生活型产品**:香氛、漱口水、猫粮消费高于平均水平,反映对生活质感和情感陪伴的重视 [10] 渠道选择与分化 - 线上为主阵地,抖音快速增长,体现"高效种草+快速下单"模式偏好 [12] - 近场渠道(小超市、便利店)稳定增长,满足便捷补缺型消费 [12] - 电商平台侧重品质生活(美妆、保健品、猫粮),社区零售保障必需品,便利店解决即时功能需求,形成互补生态 [14] 代际消费差异 - 29岁以下群体消费更"省",30-44岁体现为"频",45岁以上趋于"稳" [16] - 细分年龄层研究可帮助品牌精准捕捉差异化需求,如独居青年性价比偏好与熟龄群体稳定性需求 [16] 数据与方法论 - 研究基于Worldpanel消费者指数家庭样组数据,覆盖品类与全渠道维度 [6][16] - 2024年新增一人户年龄分层(29岁以下/30-44岁/45岁以上),深化细分市场分析 [16]
打造场景化消费体验,鸣鸣很忙抢占零食饮料零售市场先机
搜狐财经· 2025-07-25 20:45
行业背景 - 传统零食零售渠道存在价格高或品类不全的痛点,公司通过"质价均优"模式创造新消费场景 [1] - 行业面临品牌同质化竞争加剧,公司通过差异化竞争力冲刺上市 [1] 商品策略 - 构建覆盖追剧、健康、夜宵等多场景的商品矩阵,SKU达3880个,单店维持1800+SKU,是同等规模超市的两倍 [3] - 3.0店型新增百货日化、文具潮玩等品类,增设鲜食和低温冻品专区,实现全场景覆盖 [3] 供应链管理 - 采用厂家直采模式,与2000+厂商直连,压缩流通成本使多数商品定价在个位数区间 [7] - 建设中国最大单体智慧物流零食仓库,含2000㎡研发检测中心,单日检测能力提升至200批次(现有5倍) [7] 品控体系 - 实施"六审六检"机制,配备超百人质检团队+自主实验室+第三方检测,构建全流程监控网络 [7] - 提供完整产品溯源信息,强化食品安全保障能力 [7] 数字化建设 - 200+人数字化团队开发仓储/运输管理系统,智能零售中台实现远程巡店和科学补货 [8] - AI智能秤提升散称商品识别效率,收银速度大幅提高 [8] - 与阿里云合作升级云原生架构,支撑促销流量洪峰和业务快速迭代 [10] 商业模式升级 - 从商品丰富度(SKU)、质价比(直采+品控)、数字化(供应链效率)三维度重构消费体验 [12] - 将零食消费从功能需求升级为生活享受场景 [12]
跨省结盟:6大万亿城央探索“错位共生”商业之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8 10:23
万亿城央新质商业发展联盟 - 六大万亿GDP城市中心城区(佛山禅城、重庆渝中、长沙天心、苏州姑苏、常州天宁、成都武侯)组建全国首个聚焦中心城区商业协同的联盟 [1][2] - 联盟通过"错位共生"机制破解同质化竞争困局,各区特色优势有所区分,避免重复招商 [3] - 联盟成立近一年来成效显著:禅城组织考察交流项目超30家次,成员区在禅城投资项目超40个,佛山商业品牌到联盟城市拓店超10个 [2] - 联盟构建跨区域商业协同网络,串联长三角、珠三角、成渝、中部六大核心消费区,形成覆盖全国主要经济圈的商业枢纽网络 [3] 广东连锁经营行业现状 - 2024年广东连锁TOP100企业实现销售规模5376亿元,同比下降1.1%,门店规模18.8万间,同比增长7.1% [4] - 连锁经营上市企业主营业务毛利总额310亿元,同比减少4.2%,平均毛利率35.7%,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达五年最低值 [4] - 行业正重点培育冰雪经济、银发经济、体育经济等新兴经济体系,推动突破传统商业框架 [4] 消费新趋势与场景化消费 - 消费升级迈入新阶段,场景化消费价值凸显,如苏超比赛单日拉动超3亿元消费 [4][5] - 从哈尔滨冰雪经济到淄博烧烤再到苏超爆火,印证文体旅融合场景创造新需求的价值 [5] - 万亿城央联盟是对消费新趋势的积极回应,跨区域协同将产生"1+1>2"效果 [5] 禅城区商业发展成果 - 2024年禅城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82.11亿元,同比增长1.4% [7] - 2024年一季度接待游客344.43万人次,同比增长15.57%,旅游总收入37.36亿元,同比增长47.54% [7] - 成功引进首店24家,抖音、得物等大型平台落地,万象天地、金铂总部、山姆会员店等商业巨头入驻 [7] - 推出"千年佛山 烟火岭南"IP,举办100多场特色文化活动 [7] 禅城区商业支持政策 - 对新引进连锁总部最高支持千万元,对首店落地、连锁扩店最高支持百万元 [7] - 鼓励引进多元业态、建设连锁总部基地、成立连锁经营产业发展基金 [7] - 计划优化连锁、首店政策,为商业成长提供全生命周期支持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