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价比

搜索文档
济南多家“好想来”闭店,“万店神话”能否继续
齐鲁晚报网· 2025-09-22 22:33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梦瑶 见习记者 冯子芯 近日,知名量贩零食品牌"好想来",在济南连续关闭3家门店。据其母公司万辰集团(300972)财报显示,这个三年内开出近万家门店的量贩零食超市, 今年一年,开店速度已大幅度放缓。而这似乎并非个例,量贩类零食业是否要度过高速发展期了?记者对此展开了调查。 济南多家"好想来"停业 负责人:店铺密度过高 近日,记者实地探访发现,济南多家"好想来"零食门店已暂停营业。位于文化西路的"好想来"(大润发店)大门紧锁,店内设备尽数撤走,门上仅贴 有"装修升级,暂停营业"的告示,但在其官方小程序中已无法查询到该店信息。 据周边商家透露,该店早在8月28日便已撤出,"听说这里房租太高,打算搬到其他地方去"。 无独有偶,二七南路的"好想来"门店目前处于停业状态;县东巷店招牌已经摘了下来,只剩下标志性的红色门框。 针对闭店情况,济南片区负责人表示,济南店铺密度过高,部分门店选择搬迁,搬迁目的地可能为烟台和章丘。 实际上这并不是个例,"好想来"母公司万辰集团(300972.SZ)2025年中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其闭店数量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达到了259家。不仅如 此,其开店速度也在大幅降 ...
多品牌加速转型谋差异化发展
齐鲁晚报· 2025-09-22 19:25
白洁表示,靠"开店数量堆规模"的模式是存在脆弱性的,"当开店密度超过合理范围时,对资金周转和供应 链响应等提出更高要求,系统性风险也会放大。"据她分析,企业扩张面临着三大核心约束:一是人才,管理 与运营人员难以快速匹配开店速度;二是供应链,跨区域布局带来物流成本上升与供应稳定性的挑战; 三是资金,高额的前期投入与负债率上升可能会导致财务风险加剧。"想要持续发展,就要保障好这三 点。" 记者李梦瑶见习记者冯子芯 2025年2月,鸣鸣很忙集团推出行业首个自有品牌"金标/红标"系列,同时为旗下赵一鸣零食品牌铺开双品 牌3.0店型"赵一鸣省钱超市",新增百货日化、鲜食及低温冻品专区。其创始人赵定明确表示:"零食行业 核心竞争力已不再是低价,而是'高质价比'。" 万辰集团(300972)也在布局多元化业态:2025年1月,旗下首家来优品省钱超市、好想来全食优选店分 别在安徽、江苏开业,前者推出6款自有品牌日化产品,后者引入生鲜水果;据银河证券统计,来优品省钱 超市新增1200余个新产品,零食有鸣批发超市新增3000余个新产品。 "任何行业的竞争不是'比谁店多',而是'比谁能长久'。"孙丽告诉记者,当扩张的热度褪去,消费 ...
一个冰淇淋38元,野人先生贵在哪?
36氪· 2025-09-18 18:19
毛利率60%,野人先生是不是"刺客"? 曾几何时,迎合消费升级热潮,中国中高端消费品层出不穷。但近年来,因经济承压,消费者消费日趋谨慎,中高端消费品纷纷折戟。 典型如冷冻饮品赛道,曾显赫一时的钟薛高、哈根达斯、茅台冰激凌等中高端品牌,均已被市场抛弃。 不过聚焦传统意式冰淇淋的野人先生并不认为上述品牌是被高价击垮的。2025年8月26日,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野人先生创始人崔渐为指出,哈 根达斯的主要问题"并非价格,而是缺乏创新,以及未能适应或实现本地化"。 事实上,野人先生确实有足够的底气给行业"诊脉"。尽管同样定位中高端,但野人先生并未因经济环境不佳,而增长停滞。相反,近两年,野人先生甚至 走出了陡峭的增长曲线。 那么问题来了,同样聚焦中高端冷冻饮品市场,为什么野人先生可以避免被市场抛弃的宿命呢? 不可否认的是,近年来,中国消费者消费确实愈发谨慎,但并非盲目追捧低端产品,而是十分理性地看待高价产品,追求"高质价比"。 在此背景下,诸多华而不实的中高端产品愈发难以博得消费者垂青。典型如哈根达斯,虽然产品售价不菲,但溢价能力很大程度上依赖位于中高端商场的 门店,产品本身并无特别之处,难以给消费者带来差异化的 ...
食品饮料行业跟踪报告:阿里重发力到店业务,线下餐饮活力有望提升
爱建证券· 2025-09-16 18:06
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 [3] 核心观点 - 白酒行业政策压力消退 扩消费政策催化下需求有望弱复苏 双节动销同比降幅有望明显收窄 行业处于估值低位 悲观预期充分 中报落地后表观业绩压力释放 头部酒企提高分红比例 股息率提升 筹码结构优化 具备配置吸引力 [2] - 大众品行业聚焦高景气成长主线 部分赛道有新品和新渠道催化 市场对稀缺成长标的给予估值溢价 [2] - 乳制品迎育儿补贴政策红利 头部企业份额有望持续提升 [3] - 零食量贩渠道快速扩张 高质价比定位契合当前消费趋势 持续分流传统渠道份额 [3] - 阿里依托高德地图重发力到店业务 平台补贴竞争和商家争夺带动线下消费场景活跃度提升 餐饮供应链企业有望受益 [3] 周度市场表现 - 食品饮料行业周度涨幅+1.08% 表现弱于上证指数+1.52% 在31个申万子行业中排名第17 [3] - 子板块涨跌幅由高到低分别为:肉制品+2.99% 白酒+1.71% 预加工食品+0.39% 调味发酵品+0.39% 软饮料+0.31% 烘焙食品+0.27% 乳品+0.10% 保健品-0.46% 其他酒类-0.97% 啤酒-0.98% 零食-4.60% [3] - 涨幅前五个股:ST西发+11.07% 煌上煌+10.87% 金字火腿+10.71% 酒鬼酒+5.57% 西麦食品+4.94% [3] - 跌幅前五个股:万辰集团-11.31% 会稽山-7.20% 康比特-6.44% 紫燕食品-6.43% 朱老六-5.91% [3] 细分行业动态 - 乳品:国家育儿补贴方案全面开放 自2025年1月1日起对3周岁以下婴幼儿每孩每年补贴3600元 一孩纳入补贴范围 政策覆盖面显著扩大 婴配粉等乳制品需求有望提振 头部企业更受益 [3] - 零食:鸣鸣很忙全国门店数超2万家 获认证为国内零食连锁行业首个突破2万家企业 2024年GMV超555亿元 门店达14394家 2025年门店扩张加快 量贩模式通过规模化采购 减少流通环节 提高周转效率压降成本 产品销售价格更具竞争力 [3] - 餐饮:高德地图推出高德扫街榜 建立新型商家评价体系 以用户导航到店 重复到访 专程前往等真实行为数据为主要评分依据 传统评价仅作辅助 配合芝麻信用体系形成双重验证机制 同时发布2亿元打车券和9.5亿元消费券的烟火好店支持计划 每天提供5000万次精准曝光 3000万现金激励用户制作优质内容 多维度扶持中小商家 [3] 重点公司关注 - 白酒行业建议关注批价稳定 护城河稳固且股息率具备吸引力的贵州茅台 五粮液 山西汾酒 [2] - 大众品行业建议关注增长态势较好的农夫山泉 东鹏饮料 [2]
长城汽车的长期胜利法则:不是爆款刺激,是体系进化
钛媒体APP· 2025-08-30 19:27
核心财务表现 - 二季度营收523.16亿元创历史最佳第二季度纪录 [1] - 二季度净利润45.86亿元环比大幅提升161.87% [1] - 累计销量31.20万辆实现强劲增长 [1] 产品结构与定价策略 - 上半年单车平均指导价达17.54万元同比增2.1%环比升6.3% [1] - 高价值车型如魏牌高山采用Hi4性能版+全场景NOA+Coffee OS 3技术组合 [4] - 坦克500搭载Hi4-T+Coffee Pilot Ultra技术定位智能豪华越野SUV [5] - 哈弗猛龙2026款配备Hi4智能电混四驱技术续航超1000公里纯电200公里 [6] 技术体系与研发投入 - 智能化布局涵盖Coffee OS 3智慧座舱+Coffee Pilot Ultra辅助驾驶+端到端SEE大模型 [9] - 越野技术体系包含三把锁+低速大扭矩+非解耦机械四驱等专业壁垒 [11] - 平台化技术复用使Hi4电混系统下沉至主流价格区间 [14] 全球化战略进展 - 生态出海模式覆盖研发制造供应链销售服务五大维度国际化 [11] - 巴西工厂竣工标志本地化运营进入深水区 [11] - 坦克300/山海炮等中高端车型在泰国墨西哥等市场以高价值形象落地 [11] 市场竞争策略 - 坚持高质价比策略不打价格战单车均价17.05万元获市场认可 [15] - 通过哈弗枭龙MAX等车型在20万内价格带提供30万级别智能体验 [14] - 越野产品矩阵从坦克到炮覆盖全动力谱系及场景分级标准 [9] 长期发展动能 - 科技越野全球化三大长板构建系统性竞争优势 [9] - 智能化技术下沉+重卡摩托车市场拓展+国际出海形成增长飞轮 [16] - 产业普惠力体现为坦克300带火越野市场/Hi4实现四驱平权/高山重塑MPV标准 [16]
逆势增长、首店引爆、年轻基因:达美乐中国2025中期业绩的三大密钥
经济观察网· 2025-08-29 19:54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27%至25.93亿元 连续多年保持双位数增长 [1] - 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79.6%至9142万元 集团净利润同比增长504.4%至6592万元 [1] - 门店层面EBITDA同比增长27.7%至5.03亿元 经营利润同比增长28.0%至3.79亿元 [3] - 经调整净利率从2.5%升至3.5% 门店层面经营利润率从14.5%提升至14.6% [3] 门店扩张战略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在中国48个城市开设1198家直营店 较三年前500家实现快速扩张 [2] - 2025年上半年净新增190家门店 全年计划开设300家门店 [3] - 截至8月15日额外净开43家门店 另有27家在建及35家已签约门店 [3] - 新进驻9个城市 未来将继续深耕现有市场并拓宽新市场 [2] 门店运营效率 - 新门店日均销售额超4万元 64家新店平均现金投资回报周期在一年以内 [6] - 沈阳首店以3100万元销售额刷新达美乐全球年度销售纪录 [1][5] - 中国区门店占据达美乐全球首30天销售额排名前50名中的48个席位 [5] - 2022年12月后新进驻市场门店日均销售额维持在1.7万元稳固水平 [6] 产品创新与本土化 - 每6-8周推出新品 2025年推出可可火山饼底等创新产品引发社交媒体打卡热潮 [7] - 推出香滋鸡满载盒 牛排系列 芝士焗烤嫩汁三文鱼等多元化特色小食 [8] - 本土化改造引发年轻消费者创作"隐藏吃法"相关内容 点击率表现火热 [8] 品牌营销与数字化 - 跨界联名腾讯《白荆回廊》 Hello Kitty 《蛋仔派对》等知名IP实现破圈传播 [8][9] - 与史努比联名推出运动小狗系列盲盒 强化趣味潮流标签 [9] - 布局抖音短视频与直播平台 推出团购及直播专享套餐提升品牌影响力 [9] - 新店开业引发百米长队排队现象 "达门打卡"成为年轻消费群体社交货币 [1][5]
豫酒开启高质价比新时代,12家酒企简装新品集体亮相第36届郑州糖酒会
搜狐财经· 2025-08-25 07:36
行业变革趋势 - 白酒行业正经历深刻结构性调整与转型 呈现冰火两重天局面 [5] - 消费理念日趋理性 价值回归成为共识 消费者更注重酒体品质、口感和饮用体验 [5] - 白酒消费观念发生深刻转变 重包装轻品质倾向淡化 理性务实注重内在的消费理念成为主流 [7] - 变化反映消费者对价值对等的理性追求 体现消费成熟与进步 [8] 豫酒企业战略举措 - 河南省酒业协会携手12家骨干企业共同推出高质价比简装白酒系列产品 [9] - 产品以去除冗余包装保障核心品质为理念 采用简约环保包装形式 [9] - 新品在同等品质基础上定价较同类精装产品低20%-40% [9] - 协会专家委员会对每款产品进行多轮严格感官品评和技术指标分析 确认符合高质价比简装酒推荐标准 [11] 酿造工艺创新 - 寿酒集团采用微生态转层六甑法工艺 从选粮制曲到酿造陈酿全程把控 [15] - 贾湖酒业以优级酒为基酒加入不同年份老酒调制 造就窖香醇厚焦香突出粮香优雅陈香自然的产品 [17] - 鸡公山酒业应用187652酿制工艺 五粮与信阳毛尖茶固态发酵蒸馏 兼具传统酒韵与毛尖茶香 [19] - 赊店老酒采用三位一体贮存老熟方法 追求窖香优雅陈香舒适与酒体绵柔舒顺的融合 [21] - 宋河酒业采用多年份五粮原酒为基酒 以多种香味调味酒调味 实现窖香幽雅陈香显著醇甜净爽香味协调回味悠长 [23] - 杜康酒业选用玄武古泉水 采用桑泥固窖古法酿制 历经多年地窖坛藏 [25] - 五谷春酒业传承经典老五甑工艺 取用淮河之水集五谷精华酿造 保证五粮浓香正统风味 [27] - 皇沟酒业研酿出馥香幽雅醇和甘润诸味协调酒体丰满空杯留香持久的馥香风味白酒 [29] - 仰韶酒业采用优质九粮三曲共酵酿造工艺 打造入口绵甜落喉生津的普适口感 [31] - 蔡洪坊酒业核心工艺为21245馥柔密码 采用多器多曲多粮多艺同窖酿造技术 融合四大香型工艺精华 [33] - 养生殿酒业产品入口绵甜柔顺粮香突出 中段窖香陈香渐次绽放 余味干净悠长层次清晰 [35] - 宝丰酒业以优质高粱为主原料 采用清蒸二次清工艺固态地缸发酵 形成清字当头净字收尾工艺特色 [37] 市场价值与行业影响 - 高质价比简装白酒实现多方共赢 消费者获得透明品质和价格 企业优化供应链减轻库存压力更专注工艺提升 [37] - 高性价比产品有利于拓展大众消费市场 带动全产业链协同发展 [37] - 豫酒新品体现对品质革命的坚守 积极探索区域突围与生态共建新范式 [37] - 豫酒振兴战略迈入从豫酒河南人喝到豫酒中国人喝的新阶段 [39] 未来发展规划 - 未来将携手豫酒企业探索酒旅融合酒庄体验等新模式 通过数字化营销线上线下融合拓宽销售渠道 [37] - 坚守品质初心做到去包装不减品质 推动透明消费强化原料工艺定价等信息公开 坚持创新驱动推出更多高品质产品 [39] - 进一步强化河南人喝河南酒豫商卖豫酒的氛围 让豫酒深入千家万户 [39]
重庆啤酒谈非现饮渠道:1L装产品有很大机会,已成立即时零售作战单元盯价格、提供专供产品
财经网· 2025-08-15 13:31
业绩表现 - 公司上半年营收微降0.24%至88.39亿元,归属净利下滑4.03%至8.65亿元 [1] - 实现销量180.08万千升,同比增长0.95%,优于行业整体表现(行业产量同比下降0.3%至1904.4万千升) [1] - 毛利率有所增长,主要得益于渠道拓展和大宗原材料成本节约 [2] - 管理费用上升主要来自年度社保基数调整和IT成本增加 [2] 产品结构 - 8元及以上高档产品收入微增0.04%至52.65亿元 [5] - 4-8元主流产品收入减少0.92%至31.45亿元 [5] - 4元以下经济产品收入增加5.39%至1.96亿元 [5] - 高档品类销量增长但收入持平,主要因投入加大 [5] 区域表现 - 上半年各地区销量均增长,但部分区域收入承压 [5] - 南区收入微降1.47%至24.79亿元 [5] - 中区收入微降0.7%至35.23亿元 [5] 营销策略 - 嘉士伯推出"懂追求 就喝嘉士伯"主题广告,首次植入餐饮场景 [5] - 结合利物浦夺冠推出限量纪念罐,配合终端创意陈列和拉罐促销 [5] - 强化"乌苏+烧烤"体验场景,乌鲁木齐夜宵城8月启动 [6] - 创新场景化营销:乌苏配烧烤、重庆啤酒配火锅、风花雪月配民谣酒吧 [6] 渠道发展 - 非现饮渠道罐化率持续提升,乌苏、1664、嘉士伯罐装化率保持双位数增长 [6] - 风花雪月在二季度渠道拓展中持续良好成长 [6] - 成立即时零售作战单元,与平台协商专供产品和联名合作 [9] - O2O业务聚焦"商品可视-门店增效-盈利提升"三大目标,借力美团推动经销商商品上翻 [9] 产品创新 - 推出多款1L装罐装产品,包括重庆精酿全麦、西夏精酿、山城秘酿等 [7] - 1L装乌苏精酿在新疆市场取得良好口碑,计划全国推广 [7] - 非啤酒品类进展:能量饮料电持和天山鲜果庄园橙味汽水在新疆铺货良好 [8] - 天山鲜果庄园饮品进入重庆餐饮渠道,包括火锅、烧烤等场景 [8] 行业趋势 - 白酒企业切入精酿啤酒市场,如五粮液推出19.5元/罐"风火轮"精酿 [6] - 即时零售平台同城价差在5%到15%不等,公司通过差异化产品应对 [9] - 新兴业态如会员店、折扣店、即时零售满足便捷性需求,助力精准营销 [8]
董事长余惠勇言论持续发酵,百果园回应:系“断章取义”
经济观察报· 2025-08-11 20:25
董事长言论争议 - 董事长余惠勇公开表示商业分为利用消费者无知和教育消费者成熟两种 并强调公司选择教育消费者成熟的道路 不会迎合消费者对便宜的追求[2] - 该言论被指有意截取争议部分制造对立 公司投资者联络部称完整内容有前因后果 并非断章取义[1][2] - 网友调侃"月薪两万都吃不起百果园"反映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度[4] 经营战略与定位 - 公司坚持不降低品质换取低价 认为好水果供不应求是价格高的原因[5] - 2024年下半年推行"高质价比"战略 主动降价吸引消费者并加大促销投入[7] - 上市时提出要不断降低成本 追求好吃不贵的高性能产品并拓展全球市场[8] 财务表现恶化 - 2024年营收102.73亿元同比下降9.8% 主要因门店规模收缩[7] - 门店总数从2023年6093家减少至5127家 净关闭966家降幅达15.9%[7] - 毛利7.64亿元同比骤降41.9% 毛利率从11.5%降至7.4%[7] - 归母净利润由盈转亏3.86亿元 同比降幅达206.7% 为2020年来首次年度亏损[7] 股价与市值表现 - 股价从上市最高6.98港元/股跌至1.74港元/股 跌幅达75%[8] - 当前总市值约27亿港元 较上市初期大幅缩水[8] 现金流与偿债能力 - 持有现金及等价物23.40亿元 其中非受限资金18.94亿元[7] - 短期偿债压力较小 资金流动性保持相对稳定[7]
防晒品热卖背后:拼多多千亿扶持让“质价比”成为突围首选
华尔街见闻· 2025-07-16 18:56
防晒经济市场概况 - 中国"防晒经济"增长迅猛,市场规模持续扩张,防晒产品从季节性需求演变为全年性战略赛道[1][2] - 防晒装备呈现普及化、大众化、日常化趋势,反映消费需求升级[3] - 拼多多平台夏季防晒产品环比快速增长,品质工厂上新积极性同比显著提升[1] 防晒产品消费特征 - 防晒产品价格带分布广泛,涵盖10-20元至300-400元区间,其中50-100元区间销量最高[4] - 消费者选择防晒衣主要关注面料(如锦纶)和防晒度(UPF50+达标即可),价格与品质不一定正相关[5] - 产业带商家通过高质价比策略提供紫外线阻隔率99%的防晒伞(15元)和成本40元/售价49.5元的防晒衣[6][7] 拼多多平台扶持政策 - 平台通过M2C模式降低工厂成本,规模效应增强成本摊销能力,实现高质价比[9] - "千亿扶持"计划未来三年投入超1000亿元资源,覆盖头部及中小商家,包括降本减佣、流量扶持等措施[9][10] - 2025年Q1拼多多营收同比增长10%至956.72亿元,但净利润同比暴跌47%至147亿元,反映补贴力度[9] - 专项团队深入泾县宣纸、永康厨具等产业带,提供产品、运营、物流等全方位扶持[11] 行业影响与战略方向 - 平台补贴带动防晒服、防晒伞等品类销量激增,为中小商家创造增长新动力[10] - 公司强调长期投入优先于短期利润,通过反哺供需两侧构建高质量增长生态[11] - 电商行业竞争下半场,平台以"全面惠商"政策推动产业新质转型[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