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电材料

搜索文档
科创院士谈|冷劲松:材料科学必将从智能材料走向智慧材料
第一财经· 2025-09-20 23:21
智能材料定义与特性 - 智能材料是一类能够感知环境变化、作出判断并执行指令的新型材料 其关键特性在于能够随外界刺激主动改变形状、软硬、颜色或功能[2] - 智能材料具备感知、驱动与信息处理一体化特征 可通过电、磁、光、热或溶液pH值等外界条件触发响应 无需传统机械或电机结构[2] - 主要类型包括形状记忆聚合物、电致活性聚合物、形状记忆合金、压电材料及电/磁流变材料等 具有主动可控变形、变性能和变功能特点[2] 智能材料应用领域 - 压电材料应用于振动控制与精密驱动 形状记忆合金用于心血管支架 磁致伸缩材料用于超声换能器[3] - 电流变/磁流变材料应用于汽车自适应减震器 介电弹性体用于软体机器人 光致变色材料用于波音787舷窗[3] - 自修复材料如自愈合汽车保险杠 形状记忆聚合物可响应温度/光/溶液刺激 4D打印结构可随时间环境改变形态[3] - 传感型纤维用于汗孔自适应调温服装 变刚度结构用于可展开帐篷 液态透镜可通过折射率调节实现光学变焦[4] - 脑机接口执行材料通过生物电信号控制假肢 食品级变形材料可制作遇水自成型意面[4] - 在航天航空、医疗健康、智能制造、能源电力和建筑家居等领域展现广阔应用前景[5] 智慧材料概念与发展 - 中国首次提出"智慧材料"概念 通过对智能材料进行人工智能训练 实现类生命自主决策与响应[6] - 智慧材料具备强生存、强适应、强自主和自生长特性 能够感知环境并提取信息 通过深度学习模型自主决策[6] - 应用包括肌电信号控制假肢抓握 眼球运动电信号驱动变焦透镜 脑机接口实现意念操控材料执行复杂任务[6] - 智慧材料系统将赋予高端装备环境感知、自主决策和自主执行任务三位一体能力[7] 市场规模与产业影响 - 全球智能材料市场规模到2030年最高有望达到2500亿美元[7] - 在医疗领域推动可降解个性化支架、靶向药物输送系统和组织再生支架发展[7] - 在能源领域应用柔性光伏发电装置、海浪发电材料和智能电网监测系统[7] - 在日常生活中催生自适应家居、智能穿戴、个性化玩具和食品加工等新形态产品[7] - 在安全防护方面发展洪水应急屏障、变形救援设备和结构健康监测系统[7] 行业现状与挑战 - 中国在基础研究与航天柔性电池板等尖端领域国际领先 但在消费品转化和产业生态建设上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8] - 材料发展需与终端应用紧密结合 需要更多跨学科合作并联动企业加快产品化步伐[8]
天通股份:拓深材料主赛道 领航产业新生态
上海证券报· 2025-06-14 02:55
智能化与战略转型 - 公司车间实现智能化仓储场景,通过智能物流调度系统完成材料精准放置 [2] - 2025年将重新审视战略规划,专注新材料领域,重点拓展智能化、绿色能源和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材料端应用 [2] 核心业务与技术优势 - 公司在磁性材料领域成就显著,主导4项国际标准,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3] - 压电材料成功实现国产替代,打破日本企业垄断,技术迭代降低制造成本,带动业绩显著增长 [3] - 压电晶体材料在AR智能眼镜等新兴领域应用前景广阔,目前处于量产及大规模应用起步阶段 [3] - 2025年将重点把握压电晶体材料在声学和光学领域的应用机会,优化蓝宝石材料市场策略 [4] 产业链布局与协同发展 - 与电动汽车行业头部客户深度合作,参与第一代产品研发,建立竞争优势 [5] - 在江苏徐州、安徽六安、宁夏银川等地建立产业基地,深度服务头部客户 [6] - 控股股东天通高新集团完成多笔上下游产业链投资,两家被投公司已登陆科创板和创业板 [6] - 坚持产业链垂直整合,形成电子信息材料—电子专用装备—电子器件模组的产业生态链 [6] 全球化战略与出海布局 - 从传统单一出海模式转向产业链协同出海,以香港为起点搭建全球化网络 [8] - 香港子公司作为战略支点,已通过香港平台在西班牙布局新能源业务,未来将拓展欧洲市场 [8] - 与香港高校合作强化技术研发,整合资本资源,形成"技术+资本"双轮驱动的出海模式 [9] - 在西班牙与当地新能源企业合作开发高性能材料,共同拓展欧洲市场 [9] 研发与创新 -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提前布局趋势性技术,保持领先优势 [4] - 强化技术研发投入,协同客户推进趋势性产品研发,拓展与国内外高校及企业的合作 [7] - 未来将聚焦粉体材料和关键设备、晶体材料和关键设备两条业务主线 [9]